一种金属管自动打点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39159发布日期:2019-04-05 23:12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属管自动打点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金属管自动打点机构。



背景技术:

金属管的应用非常广泛,金属管中又包括钢管,钢管不仅用于输送流体和粉状固体、交换热能、制造机械零件和容器,它还是一种经济钢材,任何其他类型的钢材都不能完全代替钢管,但钢管可以代替部分型材和棒材,钢管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品质的提高关系甚大,远胜于其他钢材,从人们的日常用具、家具、供排水、供气、通风和采暖设施到各种农机用具的制造、地下资源的开发、国防和航天所用枪炮、子弹、导弹、火箭等都离不开钢管。

当金属管需要与其它零件铆接时,需要对金属管打凹点,传统的金属管打点设备通常需要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低,工作效率低,对人们造成很大的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金属管自动打点机构,能够自动地对金属管打点,自动化程度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金属管自动打点机构,其包括送料装置、工作台、用于将送料装置上的金属管送至工作台的移载装置、设置于工作台并用于对金属管打点的打点装置、用于将经过打点的金属管移出工作台的下料装置以及用于承载收集经过打点的金属管的收集装置,送料装置设置于工作台长度方向的一侧,收集装置设置于工作台长度方向的另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设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分别设置于工作台的两端,所述移载装置包括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传动链、第二传动链、第一驱动部件以及多个载管部件,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一传动链的数量均为多个,第一转动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于两个支撑板,第二转动轴位于第一转动轴的下方并转动设置于工作台,多个第一齿轮均与第一转动轴同轴设置,多个第二齿轮均与第二转动轴同轴设置,第一传动链的一端绕设于第一齿轮并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一传动链的另一端绕设于第二齿轮并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二传动链的一端绕设于第一驱动部件,第二传动链的另一端绕设于第一转动轴,多个载管部件均设置于第一传动链。

进一步地,所述载管部件设有缺口,金属管承载于缺口内。

进一步地,所述送料装置包括承载板以及设置于承载板长度方向两端的限位板,承载板靠近工作台的一侧的水平高度小于承载板远离工作台的一侧的水平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打点装置包括滑动设置于工作台的移动架、设置于工作台并用于驱动移动架移动的第二驱动部件、设置于移动架的定位部件以及围绕定位部件环形阵列设置并用于对金属管打点的多个冲击部件。

进一步地,所述冲击部件包括冲击部件本体以及与冲击部件本体驱动连接的冲击头,所述定位部件设有与冲击头相对应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打点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工作台远离定位部件的一端的第三驱动部件,所述移动架设有抵接块,第三驱动部件用于驱动金属管沿金属管的长度方向移动以与抵接块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管自动打点机构还包括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设置于工作台的支撑架、活动设置于支撑架的第一夹持部件、设置于工作台并与第一夹持部件相对应的第二夹持部件以及用于驱动第一夹持部件靠近或远离第二夹持部件的第四驱动部件,第二夹持部件位于第一夹持部件的上方,夹持装置用于夹持金属管并将金属管移动至与定位部件所在的同一横轴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下料装置包括设置于工作台的滑轨、滑动设置于滑轨的滑动块、滑动设置于滑轨的导向部件以及与滑动块转动连接的弯指部件。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装置包括架体以及承载于架体并用于收容经过打点的金属管的容器,所述导向部件位于容器的上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申请包括送料装置、工作台、移载装置、打点装置、下料装置以及收集装置,首先将多个金属管均放置在送料装置上,然后由移载装置将多个金属管逐一运送至工作台上,工作台上的打点装置对多个金属管逐一打点,最后下料装置将经过打点的金属管引导至收集装置内;本申请能够自动地对金属管打点,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移载装置和金属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齿轮、第一传动链、载管部件和第二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工作台和金属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打点装置和工作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打点装置和工作台的前视图。

图9为本发明的打点装置和工作台的后视图。

图10为本发明的下料装置、夹持装置和第三驱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夹持装置、第三驱动部件、金属管、移动架和抵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第一夹持部件承载金属管上移前的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第一夹持部件承载金属管上移过程中金属管抵触弯指部件的下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第一夹持部件承载金属管下移过程中金属管抵触弯指部件的上端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送料装置;11-承载板;12-限位板;2-工作台;21-支撑板;3-移载装置;31-第一转动轴;32-第二转动轴;33-第一齿轮;34-第二齿轮;35-第一传动链;36-第二传动链;37-第一驱动部件;38-载管部件;381-缺口;4-打点装置;41-移动架;411-抵接块;42-第二驱动部件;43-定位部件;431-凹槽;44-冲击部件;441-冲击部件本体;442-冲击头;45-第三驱动部件;5-下料装置;51-滑轨;52-滑动块;53-导向部件;54-弯指部件;55-拉簧;6-收集装置;61-架体;62-容器;7-夹持装置;71-支撑架;72-第一夹持部件;73-第二夹持部件;74-第四驱动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如图1至图14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金属管自动打点机构,其包括送料装置1、工作台2、用于将送料装置1上的金属管8送至工作台2的移载装置3、设置于工作台2并用于对金属管8打点的打点装置4、用于将经过打点的金属管8移出工作台2的下料装置5以及用于承载收集经过打点的金属管8的收集装置6,送料装置1设置于工作台2长度方向的一侧,收集装置6设置于工作台2长度方向的另一侧。

实际运用中,如图1、图2所示,所述送料装置1位于工作台2的前端,所述移载装置3位于送料装置1与工作台2之间的位置,打点装置4设置于工作台2的左侧,收集装置6位于工作台2的后端;首先多个金属管8均放置在送料装置1上,然后由移载装置3将多个金属管8逐一运送至工作台2上,工作台2上的打点装置4对多个金属管8逐一打点,最后下料装置5将经过打点的金属管8引导至收集装置6内;本申请能够自动地对金属管8打点,自动化程度高。

本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台2设有两个支撑板21,两个支撑板21分别设置于工作台2的两端,所述移载装置3包括第一转动轴31、第二转动轴32、第一齿轮33、第二齿轮34、第一传动链35、第二传动链36、第一驱动部件37以及多个载管部件38,第一齿轮33、第二齿轮34和第一传动链35的数量均为多个,第一转动轴31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于两个支撑板21,第二转动轴32位于第一转动轴31的下方并转动设置于工作台2,多个第一齿轮33均与第一转动轴31同轴设置,多个第二齿轮34均与第二转动轴32同轴设置,第一传动链35的一端绕设于第一齿轮33并与第一齿轮33啮合,第一传动链35的另一端绕设于第二齿轮34并与第二齿轮34啮合,第二传动链36的一端绕设于第一驱动部件37,第二传动链36的另一端绕设于第一转动轴31,多个载管部件38均设置于第一传动链35。如图3所示,第一齿轮33、第二齿轮34和第一传动链35的数量均为两个,其中一个第一齿轮33设置于第一转动轴31的左侧,另一个第一齿轮33设置于第一转动轴31的右侧,其中一个第二齿轮34设置于第一转动轴31的左侧,另一个第二齿轮34设置于第一转动轴31的右侧,所述第一驱动部件37驱动第一转动轴31逆时针转动,两个第一齿轮33均与第一转动轴31同轴转动,第一传动链35带动第二齿轮34逆时针转动,两个第二齿轮34均与第二转动轴32同轴转动,金属管8的一端承载于第一转动轴31左侧的载管部件38上,金属管8的另一端承载于第一转动轴31右侧的载管部件38上,承载同一金属管8的两个载管部件38均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并同步移动,使得金属管8平稳地水平上移;优选地,第一驱动部件37可以为电机。

本实施例中,所述载管部件38设有缺口381,金属管8承载于缺口381内。所述缺口381呈圆弧形,使得载管部件38更加贴合金属管8、不容易在上移过程中滑出载管部件38,金属管8平稳地水平上移。

本实施例中,所述送料装置1包括承载板11以及设置于承载板11长度方向两端的限位板12,承载板11靠近工作台2的一侧的水平高度小于承载板11远离工作台2的一侧的水平高度。金属管8通常为中空圆柱体,传统的送料装置1的承载板11通常为水平设置,导致承载于承载板11的金属管8无法自动地移动至移载装置3的载管部件38;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的承载板11倾斜设置,使得金属管8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地滚向移载装置3的载管部件38,提高自动化程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打点装置4包括滑动设置于工作台2的移动架41、设置于工作台2并用于驱动移动架41移动的第二驱动部件42、设置于移动架41的定位部件43以及围绕定位部件43环形阵列设置并用于对金属管8打点的多个冲击部件44。所述定位部件43可以为圆柱体,对金属管8定位时,第二驱动部件42驱动移动架41朝靠近金属管8的方向移动,使得定位部件43插入金属管8内,完成对金属管8的定位后,冲击部件44对金属管8的一端打点;优选地,所述冲击部件44可以为冲击气缸。

本实施例中,所述冲击部件43包括冲击部件本体441以及与冲击部件本体441驱动连接的冲击头442,所述定位部件43设有与冲击头442相对应的凹槽431。所述冲击头442呈锥形,当定位部件43插入金属管8内后,冲击头442对金属管8冲击打点,所述凹槽431的深度可以调整,凹槽431的深度越大,金属管8的打点的凹陷程度越大。

本实施例中,所述打点装置4还包括设置于工作台2远离定位部件43的一端的第三驱动部件45,所述移动架41设有抵接块411,第三驱动部件45用于驱动金属管8沿金属管8的长度方向移动以与抵接块411抵接。当金属管8在打点前与定位部件43的距离不同时,金属管8定位时定位部件43插入金属管8内的深度也不同,会导致不同的金属管8的打点位置不同,多个金属管8的打点位置无法一致,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的第三驱动部件45驱动金属管8沿金属管8的长度方向移动至金属管8与抵接块411抵接,抵接块411与定位部件43的相对位置固定,使得每一个金属管8在打点前与定位部件43的距离都相等,多个金属管8的打点位置一致。

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管8自动打点机构还包括夹持装置7,所述夹持装置7包括设置于工作台2的支撑架71、活动设置于支撑架71的第一夹持部件72、设置于工作台2并与第一夹持部件72相对应的第二夹持部件73以及用于驱动第一夹持部件72靠近或远离第二夹持部件73的第四驱动部件74,第二夹持部件73位于第一夹持部件72的上方,夹持装置7用于夹持金属管8并将金属管8移动至与定位部件43所在的同一横轴线上。第二夹持部件73与第一夹持部件72夹紧金属管8,金属管8与定位部件43位于同一横轴线上,使得定位部件43能够插入金属管8内,对金属管8定位。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料装置5包括设置于工作台2的滑轨51、滑动设置于滑轨51的滑动块52、滑动设置于滑轨51的导向部件53以及与滑动块52转动连接的弯指部件54。具体的,弯指部件54与滑动块52之间设有拉簧,如图12、图13、图14所示,弯指部件54呈弯曲状,导向部件53的上端设有斜面壁,当第一夹持部件72驱动金属管8上移过程中,金属管8与弯指部件54的下端抵触,弯指部件54在金属管8的向上的力作用下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后,金属管8不再抵触弯指部件,弯指部件54在拉簧55的弹力作用下复位,金属管8位于弯指部件54上方完成打点动作后,第一夹持部件72承载着金属管8下移,下移过程中金属管8抵触弯指部件54的上端,金属管8与第一夹持部件72分离并沿着弯指部件54的上端下滑,金属管8沿着弯指部件54下滑一段行程后又沿着导向部件53的斜面壁下滑,最终落入收集装置,下料装置5的设计巧妙,下料效果好,提高自动化程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收集装置6包括架体61以及承载于架体61并用于收容经过打点的金属管8的容器62,所述导向部件53位于容器62的上方。

本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自由组合。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