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床排泄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91004发布日期:2019-01-14 19:06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床排泄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械切削加工机床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床排泄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机床(英文名称:machinetool)是指制造机器的机器,亦称工作母机或工具机,习惯上简称机床。一般分为金属切削机床、锻压机床和木工机床等。现代机械制造中加工机械零件的方法很多:除切削加工外,还有铸造、锻造、焊接、冲压、挤压等,但凡属精度要求较高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细的零件,一般都需在机床上用切削的方法进行最终加工。机床在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建设中起着重大作用。

专利号为cn201320523218.6申请日为2013-08-26,公开了一种机床排屑装置,所述机床包括机床鞍座、机床底座,机床鞍座支撑在机床底座上,机床设有排屑装置,排屑装置安装在机床鞍座上,并设有扫屑片;机床底座两侧设有供排屑装置运行的沟槽

上述专利通过机床内在加工时产生的铁屑在零件加工的同时就自行地清理掉,不需要工人进入机床内部清理,也不需要额外增加排屑器,便于机床加工铁屑的清理,省时省力,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效率。但是机床排出的废屑无法将废屑与切削液进行分离,不利于切削液的回收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所以急需要一种自动排屑式的方式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机床排泄分离装置,能够废屑进行将废屑与切削液进行分离,有利于切削液的回收利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机床排泄分离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箱体分隔左腔体和右腔体,所述隔板的上端设置有平流口,所述左腔体内通过支架竖直连接有筒体,所述筒体内安装有绞龙,所述筒体的上端设置有出口管,下端设置在左腔体底壁的上方,左腔体底壁上设置有密封轴承,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电机,所述密封轴承内套入电机的旋转轴,所述电机的旋转轴与绞龙连接,所述出口管的下方设置有斜槽的一端,所述斜槽的另一端连通有集箱,所述右腔体通过排液管连接有抽水泵。

所述隔板的两面为倾斜状,且上窄下宽。

所述筒体下端与左腔体底壁的距离为10-20cm。

所述箱体的下端安装有万向轮。

采用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通过隔板将废屑拦截在左腔体中,切削液流向右腔体中被抽水泵抽出,而废屑通过电机带动绞龙,绞龙将废屑往上输送到出口管,废屑从出口管流出,沿着斜槽收集在集箱找那个,废液中废屑与切削液进行分离,实现了废料中残留切削液的快速回收功能,提高了切削液的回收效率,解决了原有机床废屑输送时无法将废屑与切削液进行分离节约资源,有利于切削液的回收利用。

2、通过隔板的两面为倾斜状,废屑通过倾斜面记载滑到筒体的底端,便于绞龙对废屑进行向上输送。

3、通过筒体下端与左腔体底壁的距离为10-20cm,便于废屑堆积在绞龙的底部。

4、通过万向轮便于移动箱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记为:1、箱体,2、隔板,3、电机,4、密封轴承,5、支架,6、筒体,7、出口管,8、绞龙,9、斜槽,10、集箱,11、排液管,12、抽水泵,13、进液管,14、左腔体,15、右腔体,16、平流口,17、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机床排泄分离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隔板2,所述隔板2将箱体1分隔左腔体14和右腔体15,所述隔板2的上端设置有平流口16,所述左腔体14内通过支架5竖直连接有筒体6,所述筒体6内安装有绞龙8,所述筒体6的上端设置有出口管7,下端设置在左腔体14底壁的上方,左腔体14底壁上设置有密封轴承4,所述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电机3,所述密封轴承4内套入电机3的旋转轴,所述电机3的旋转轴与绞龙8连接,所述出口管7的下方设置有斜槽9的一端,所述斜槽9的另一端连通有集箱10,所述右腔体15通过排液管11连接有抽水泵12。

机床中的费用通过进液管13流入左腔体14中,废液中的废屑由于重力的作用沉淀在左腔体14底部,上面的切削液通过平流口16流入右腔体15中,启动抽水泵12将右腔体15中的切削液抽入机床内重新利用,同时启动电机3,带动绞龙8旋转,绞龙8将废屑输送到筒体6的顶端,然忽从出口管7内流出,经过斜槽9滑入集箱10内,所述绞龙8上设置有若干通孔,通孔的直径为2-3mm,便于绞龙8上的废屑往下流入左腔体14中,通过隔板2将废屑拦截在左腔体14中,切削液流向右腔体15中被抽水泵12抽出,而废屑通过电机3带动绞龙8,绞龙8将废屑往上输送到出口管7,废屑从出口管7流出,沿着斜槽9收集在集箱找那个,废液中废屑与切削液进行分离,实现了废料中残留切削液的快速回收功能,提高了切削液的回收效率,解决了原有机床废屑输送时无法将废屑与切削液进行分离节约资源,有利于切削液的回收利用。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一种机床排泄分离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隔板2,所述隔板2将箱体1分隔左腔体14和右腔体15,所述隔板2的上端设置有平流口16,所述左腔体14内通过支架5竖直连接有筒体6,所述筒体6内安装有绞龙8,所述筒体6的上端设置有出口管7,下端设置在左腔体14底壁的上方,左腔体14底壁上设置有密封轴承4,所述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电机3,所述密封轴承4内套入电机3的旋转轴,所述电机3的旋转轴与绞龙8连接,所述出口管7的下方设置有斜槽9的一端,所述斜槽9的另一端连通有集箱10,所述右腔体15通过排液管11连接有抽水泵12。

所述隔板2的两面为倾斜状,且上窄下宽。

所述筒体6下端与左腔体14底壁的距离为10-20cm。

机床中的费用通过进液管13流入左腔体14中,废液中的废屑由于重力的作用沉淀在左腔体14底部,上面的切削液通过平流口16流入右腔体15中,启动抽水泵12将右腔体15中的切削液抽入机床内重新利用,同时启动电机3,带动绞龙8旋转,绞龙8将废屑输送到筒体6的顶端,然忽从出口管7内流出,经过斜槽9滑入集箱10内,所述绞龙8上设置有若干通孔,通孔的直径为2-3mm,便于绞龙8上的废屑往下流入左腔体14中,通过隔板2将废屑拦截在左腔体14中,切削液流向右腔体15中被抽水泵12抽出,而废屑通过电机3带动绞龙8,绞龙8将废屑往上输送到出口管7,废屑从出口管7流出,沿着斜槽9收集在集箱找那个,废液中废屑与切削液进行分离,实现了废料中残留切削液的快速回收功能,提高了切削液的回收效率,解决了原有机床废屑输送时无法将废屑与切削液进行分离节约资源,有利于切削液的回收利用。

通过隔板2的两面为倾斜状,废屑通过倾斜面记载滑到筒体的底端,便于绞龙对废屑进行向上输送。

通过筒体6下端与左腔体14底壁的距离为10-20cm,便于废屑堆积在绞龙8的底部。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一种机床排泄分离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隔板2,所述隔板2将箱体1分隔左腔体14和右腔体15,所述隔板2的上端设置有平流口16,所述左腔体14内通过支架5竖直连接有筒体6,所述筒体6内安装有绞龙8,所述筒体6的上端设置有出口管7,下端设置在左腔体14底壁的上方,左腔体14底壁上设置有密封轴承4,所述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电机3,所述密封轴承4内套入电机3的旋转轴,所述电机3的旋转轴与绞龙8连接,所述出口管7的下方设置有斜槽9的一端,所述斜槽9的另一端连通有集箱10,所述右腔体15通过排液管11连接有抽水泵12。

所述隔板2的两面为倾斜状,且上窄下宽。

所述筒体6下端与左腔体14底壁的距离为10-20cm。

所述箱体1的下端安装有万向轮17。

机床中的费用通过进液管13流入左腔体14中,废液中的废屑由于重力的作用沉淀在左腔体14底部,上面的切削液通过平流口16流入右腔体15中,启动抽水泵12将右腔体15中的切削液抽入机床内重新利用,同时启动电机3,带动绞龙8旋转,绞龙8将废屑输送到筒体6的顶端,然忽从出口管7内流出,经过斜槽9滑入集箱10内,所述绞龙8上设置有若干通孔,通孔的直径为2-3mm,便于绞龙8上的废屑往下流入左腔体14中,通过隔板2将废屑拦截在左腔体14中,切削液流向右腔体15中被抽水泵12抽出,而废屑通过电机3带动绞龙8,绞龙8将废屑往上输送到出口管7,废屑从出口管7流出,沿着斜槽9收集在集箱找那个,废液中废屑与切削液进行分离,实现了废料中残留切削液的快速回收功能,提高了切削液的回收效率,解决了原有机床废屑输送时无法将废屑与切削液进行分离节约资源,有利于切削液的回收利用。

通过隔板2的两面为倾斜状,废屑通过倾斜面记载滑到筒体的底端,便于绞龙对废屑进行向上输送。

通过筒体6下端与左腔体14底壁的距离为10-20cm,便于废屑堆积在绞龙8的底部。

通过通道20便于将上腔体2的液体排到下腔体3内,降低垃圾的湿度。

通过万向轮便于移动箱体。

本发明中的“左端”、“右端”、“上端”、“下端”、“上”、“下”,仅仅是为了方便描述,对结构不起任何的限定作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