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对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1342发布日期:2018-10-19 22:51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对刀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对刀器采用的是接触式对刀器,其在使用过程容易造成刀具耗损,提高了维修和维护成本,同时无法对振动的刀具和转动的刀具进行校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精确度更高,维护更廉价的光纤对刀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纤对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固定安装在下壳体的顶端,且上壳体和下壳体相互贯通;上壳体的中间开设有刀具活动槽,刀具活动槽的左侧壁上开设有左透光孔,刀具活动槽的右侧壁上开设有右透光孔,上壳体内固定安装有光纤,光纤包括左光纤和右光纤,左光纤的一端安装在下壳体中,左光纤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上壳体的左部中,右光纤的一端安装在下壳体中,右光纤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上壳体的右部中,左透光孔用于透出左光纤的光和接收右光纤的光,右透光孔用于透出右光纤的光和接收左光纤的光,左光纤位于上壳体中的部分和右光纤位于上壳体中的部分分别位于刀具活动槽的两侧。上壳体用于将刀具活动槽设置在切割平台的表面,而下壳体将光纤对刀器固定在切割平台上。刀具落入刀具活动槽,按照程序设定运动,在刚刚遮断左光纤和右光纤之间光信号的情况下,系统认定其为准确位置,因此避免了接触式对刀器的弊端,不仅工作更加精确,而且使用寿命更长。同时相比直接进行点光源对接,通过左透光孔和右透光孔将线光线形成点光源,不必调节光线,只要上壳体制作完成,即可对光源位置始终固定,省略了每次都要校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下壳体中设置有光纤放大器,左光纤位于下壳体中的一端和右光纤位于下壳体中的一端均与光纤放大器相连。该结构一方面节省切割平台上方空间,同时增强了光信号,使得刀具落入标准位置的检测更加灵敏和准确。

本实用新型所述左透光孔中设置有弧形左导向块,弧形左导向块设置在左光纤旁,弧形左导向块朝向左光纤凹陷形成左弧形面,右透光孔中设置有弧形右导向块,弧形右导向块设置在右光纤旁,弧形右导向块朝向右光纤凹陷形成右弧形面。左弧形面和右弧形面使得光线从光纤中导通进入或者离开右透光孔和左透光孔更为大的空间。同时增加光线的传播路线更加精确。

本实用新型所述下壳体中设置有电机安装板。

本实用新型所述右光纤在上壳体中的部分与左光纤在上壳体中的部分相互平行。该结构使得校准更加灵敏精确。

本实用新型所述下壳体安装在切割平台中,上壳体的下表面在切割平台的表面上,右光纤在上壳体中的部分与左光纤在上壳体中的部分均垂直于切割平台的表面,左透光孔和右透光孔的连线平行于切割平台的表面。该结构能够对刀具平行于切割平台的表面的方向进行校准。

相比现有技术,通过光纤避免了刀具的接触式校准,提高了测量精度,同时减少了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F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6。

现有技术中,对刀器往往采用接触式对刀器,其大致包括一个校准台10,以及设置与校准台10中心的活动柱9。活动柱9的上端用于抵触刀具,活动柱9的下端设置有弹簧,刀具来回运动,带动活动柱9上下运动,在活动柱9上表面和校准台10的上表面处在同一平面状态下,刀具被认为达到了校准的位置。此方法由于刀具长期与活动柱9接触,因此刀具磨损严重,维护成本较高,并且对于振动的刀具和转动的刀具无法校准的。

与之相对,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纤对刀器,包括壳体和光纤,光纤固定安装在壳体中。

壳体包括上壳体8和下壳体1,上壳体8固定安装在下壳体1的顶端,且上壳体8和下壳体1相互贯通。光纤包括左光纤5和右光纤6。

具体的,上壳体8的中间开设有刀具活动槽2,刀具活动槽2的左侧壁上开设有左透光孔3,刀具活动槽2的右侧壁上开设有右透光孔4。刀具活动槽2的左侧壁和刀具活动槽2的右侧壁均在上壳体8上。

左光纤5的一端安装在下壳体1中,左光纤5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上壳体8的左部中,右光纤6的一端安装在下壳体1中,右光纤6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上壳体8的右部中,左光纤5位于上壳体8中的部分和右光纤6位于上壳体8中的部分分别位于刀具活动槽2的两侧。

左透光孔3用于透出左光纤5的光和接收右光纤6的光,右透光孔4用于透出右光纤6的光和接收左光纤5的光。左光纤5至左透光孔3之间、左透光孔3穿过刀具活动槽2至右透光孔4、右透光孔4至右光纤6之间依次贯穿,使得左光纤5发出的光能够与右光纤6的光对准,当刀具刚刚挡住该对准光束的情况下,判定为标准位置。

作为优选,左透光孔3中设置有弧形左导向块7,弧形左导向块7设置在左光纤5旁,弧形左导向块7朝向左光纤5凹陷形成左弧形面。左弧形面使得右光纤6从左透光孔3导通进入的光以及左光纤5从左透光孔3导出的光有更为大的空间,同时增加光线的传播路线更加精确。

作为优选,右透光孔4中设置有弧形右导向块,弧形右导向块设置在右光纤6旁,弧形右导向块朝向右光纤6凹陷形成右弧形面。右弧形面使得左光纤5从右透光孔4导通进入的光以及右光纤6从右透光孔4导出的光有更为大的空间,同时增加光线的传播路线更加精确。

作为优选,右光纤6在上壳体8中的部分与左光纤5在上壳体8中的部分相互平行。该结构使得校准更加灵敏精确。若直接使右光纤6的一端和左光纤5的一端对准进行校准,难以控制。在使用相互平行的线光源的情况下,通过左透光孔3将左光纤5变为位于左透光孔3处的点光源,通过右透光孔4将右光纤6变为位于右透光孔4处的点光源,直接通过左透光孔3和右透光孔4进行光源定位,规避了光源的直接调整,只要上壳体8制作完成,即可对光源位置始终固定,省略了每次都要校准的问题。

使用状态下,下壳体1安装在切割平台中,上壳体8的下表面在切割平台的表面上。上壳体8将刀具活动槽2设置在切割平台的表面,而下壳体1将光纤对刀器固定在切割平台上。右光纤6在上壳体8中的部分与左光纤5在上壳体8中的部分均垂直于切割平台的表面,左透光孔3和右透光孔4的连线平行于切割平台的表面。该结构能够对刀具平行于切割平台的表面的方向进行校准。

刀具落入刀具活动槽2,依据实现设定好的程序进行运动,在刚刚遮断左光纤5和右光纤6之间光信号的情况下,系统认定其为准确位置,因此避免了接触式对刀器的弊端,不仅工作更加精确,而且使用寿命更长。

优选的,下壳体1中设置有光纤放大器,左光纤5位于下壳体1中的一端和右光纤6位于下壳体1中的一端均与光纤放大器相连。该结构一方面节省切割平台上方空间,同时增强了光信号,使得刀具落入标准位置的检测更加灵敏和准确。

作为优选,下壳体1中设置有电机安装板。

本实施例提供的光纤对刀器,相比现有的接触式对刀器可以对振动刀具和转动刀具进行高度校准,克服了接触式对刀器应用的局限性,应用更加广泛。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