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挡板旋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70104发布日期:2018-06-12 19:44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座椅挡板旋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用于汽车座椅挡板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座椅挡板旋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兴起,以及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提升,购车消费者把汽车内饰作为购车的一个直观评价因素,汽车内饰的造型及细节处的配合也逐渐被人所关注,在越来越追求高性能、环保型、节能型、轻量化、个性化的时代,汽车的内饰件与汽车的外形一样,成为人们选购汽车的一个重要因素。

汽车座椅挡板在装配前需要在其上设置卡扣类结构,这些卡扣类结构大多采用铆钉与汽车座椅挡板连接,现有的技术是采用底座固定式加工模式,每个产品有四个铆钉需要旋铆固定,所以需要移动产品来加工每个铆钉位置,即旧的加工模式是底座固定不能左右移动,加工方式是人工移动需要加工的产品及铆钉,现有的技术费时费工,加工方式落后,加工时间长,产品品质差,加工出来的产品品质差,返工返修几率大,产品稳定性差,加工产品质量稳定性不一致,导致加工的产品不能很好的保持完好的表面品质。而且,现有旋铆加工设备旋铆铆钉震动大,导致汽车座椅挡板和固定卡扣及铆钉会出现震动位移,导致加工出来的产品出现产品品质不良及不合格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座椅挡板旋铆装置,解决旋铆机加工震动对产品组装固定卡扣所产生的位置偏移,避免旋铆加工生产出不合格品及不良品,减少了返工返修带来的成本上升,增加了加工效率,提高了产品品质、产品的完美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座椅挡板旋铆装置,包括旋铆机构和定位工装,所述旋铆机构包括设在机体上的主轴、主轴升降机构、主轴驱动部件和设在所述主轴输出端的旋铆头,所述定位工装包括基板、通过前后导轨设在基板上的前后位置板和通过左右导轨设在前后位置板上的左右位置板,所述基板上设有可驱动所述前后位置板沿前后导轨前后运动的第一驱动部件,所述前后位置板上设有可驱动所述左右位置板沿左右导轨左右运动的第二驱动部件,所述左右位置板顶部形成产品定位面,还包括夹紧块和夹紧块驱动部件,所述夹紧块驱动部件可驱动夹紧块摆动或升降,并将待铆接零件夹紧在位于产品定位面上的产品上。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前后位置板的底部设有第一驱动座,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的输出端通过第一浮动接头与所述第一驱动座连接,所述左右位置板的底部设有第二驱动座,所述第二驱动部件的输出端通过第二浮动接头与第二驱动座连接。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前后导轨包括并行设在基板和前后位置板之间的两条交叉滚珠导轨,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包括并行设在基板上的两个第一气缸。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基板上设有可限定前后位置板前后行程的前限位块和后限位块。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左右导轨包括设在左右位置板底部的直线导轨,所述前后位置板上设有与所述直线导轨配合的滑块,所述第二驱动部件包括并行设在左右位置板上的第二气缸。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前后位置板上设有可限定左右位置板左右行程的左限位块和右限位块。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左右位置板在产品定位面上设有沿产品轮廓布置的产品限位块,所述夹紧块上设有压紧槽。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左右位置板上设有左耳座和右耳座,所述夹紧块驱动部件包括设在所述左耳座和右耳座上的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可驱动夹紧块摆动以避开或返回产品定位面。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机体上设有定位工装安装区,所述机体上设有延伸至定位工装安装区上方的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所述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上在定位工装安装区的上方均设有旋铆机构。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机体上设有机罩、脚轮和脚杯,所述机罩在定位工装安装区的前侧设有操作窗口,操作窗口的两侧设有安全光栅,机体前侧设有物品放置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定位工装夹紧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大大降低了旋铆机旋铆生产时震动导致需要组装的部品位置偏移,大大提高了生产的产品的合格率。采用这种夹紧块有益效果明显,生产时的震动对产品的位置偏移量大大控制在对应的公差范围内,保证了产品的合格率,减少了不合格品的返工返修所带来的不必要的成本。

同时,具有可对产品进行前后位置调节的第一驱动部件和左右位置调节的第二驱动部件,采用这种新增的加工装置,加工时间比旧时加工模式的时间减少了百分之六十,原先加工时间为加工一枚产品在两分钟以上,采用改进的加工模式使用的时间为40秒左右,时间大大减少了,采用新改进的加工装置,加工产品的效率提高了不少,加工每枚的产品品质比旧时加工模式的产品稳定性大大提高了,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装机罩后结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定位工装结构轴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定位工装结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定位工装结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定位工装结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7,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以下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结构特点,而如果有描述到方向(上、下、左、右、前及后)时,是以图2或图5所示的结构为参考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方向并不局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挡板旋铆装置,包括旋铆机构和定位工装,所述旋铆机构包括设在机体71上的主轴、主轴升降机构、主轴驱动部件72和设在所述主轴输出端的旋铆头73,主轴升降机构可采用气缸、液压、电机等驱动,主轴驱动部件72优选但不限于为电机,所述定位工装包括基板1、通过前后导轨11设在基板1上的前后位置板2和通过左右导轨21设在前后位置板2上的左右位置板3,基板1作为整个工装的基础部件,用于安装左右位置板3和前后位置板2等结构,可以方便的将整个工装在设备上取放,所述基板1上设有可驱动所述前后位置板2沿前后导轨11前后运动(X向)的第一驱动部件12,所述前后位置板2上设有可驱动所述左右位置板3沿左右导轨21左右运动(Y向)的第二驱动部件22,所述左右位置板3顶部形成产品定位面,还包括夹紧块4和夹紧块驱动部件41,所述夹紧块驱动部件41可驱动夹紧块4摆动或升降,并将待铆接零件5夹紧在位于产品定位面上的产品6上。

使用时,先将汽车座椅挡板通过定位工装定位夹紧,然后旋铆机构,主轴驱动部件72驱动旋铆头73转动,并在主轴升降机构的作用下下降以对铆钉完成旋铆,而后旋铆头73复位,定位工装驱动产品6更换旋铆位置,直至完成所有待铆接零件5的旋铆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定位工装夹紧生产过程中的产品6,大大降低了旋铆机旋铆生产时震动导致需要组装的部品位置偏移,大大提高了生产的产品的合格率。采用这种夹紧块有益效果明显,生产时的震动对产品的位置偏移量大大控制在对应的公差范围内,保证了产品的合格率,减少了不合格品的返工返修所带来的不必要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具有可对产品6进行前后位置调节的第一驱动部件12和左右位置调节的第二驱动部件22,从而满足旋铆过程中对于产品6的移动定位要求。采用这种新增的加工装置,加工时间比旧时加工模式的时间减少了百分之六十,原先加工时间为加工一枚产品在两分钟以上,采用改进的加工模式使用的时间为40秒左右,时间大大减少了,采用新改进的加工装置,加工产品的效率提高了不少,加工每枚的产品品质比旧时加工模式的产品稳定性大大提高了,效果明显。即增加了加工效率,提高了产品品质、产品的完美性,减少了产品单一加工方式出现的不良等不确定性因素,通过增加这种装置,可进一步采用PLC程序控制,实现第一驱动部件12和第一驱动部件22联动,实现加工设备自动化方式的加工模式。

所述前后位置板2的底部设有第一驱动座23,所述第一驱动部件12的输出端通过第一浮动接头13与所述第一驱动座23连接,所述左右位置板3的底部设有第二驱动座33,所述第二驱动部件22的输出端通过第二浮动接头24与第二驱动座33连接,浮动接头可对驱动部件的行程进行调节。

前后导轨11可采用直线导轨等,作为优选,所述前后导轨11包括并行设在基板1和前后位置板2之间的两条交叉滚珠导轨。

第一驱动部件12可采用电机丝杠、气缸、直线电机等,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驱动部件12包括并行设在基板1上的两个第一气缸。为了精确控制前后位置板2的前后行程止点,所述基板1上设有可限定前后位置板2前后行程的前限位块和后限位块。

所述左右导轨21包括设在左右位置板3底部的直线导轨,所述前后位置板2上设有与所述直线导轨配合的滑块25。

第二驱动部件22可采用电机丝杠、气缸、直线电机等,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驱动部件22包括并行设在左右位置板3上的第二气缸。为了精确控制左右位置板3的左右行程止点,所述前后位置板2上设有可限定左右位置板3左右行程的左限位块和右限位块。

此外,所述左右位置板3在产品定位面上设有沿产品6轮廓布置的产品限位块34,产品限位块34可采用尼龙限位块,产品限位块34的内侧具有倒角设计,方便将产品6放置于由产品限位块34围绕形成的区域内。而且,所述夹紧块4上设有压紧槽,用于与待铆接零件5配合。

夹紧块驱动部件41可采用电机丝杠、气缸、直线电机等,作为优选,所述左右位置板3上设有左耳座和右耳座,所述夹紧块驱动部件41包括设在所述左耳座和右耳座上的旋转气缸,旋转气缸左右对称分布,保证产品6能够稳固定位。为了产品6在旋铆前后的取放,所述旋转气缸可驱动夹紧块4摆动以避开或返回产品定位面。本实用新型可以保证夹紧块通过旋转气缸带动夹紧,下压夹紧不会出现松动,能有效达到夹紧的效果,控制了加工震动对产品组装带来的位置偏移,保证了加工时产品加工公差,能够很好的加工合格品。

所述机体71上设有定位工装安装区,所述机体71上设有延伸至定位工装安装区上方的左支撑柱74和右支撑柱75,所述左支撑柱74和右支撑柱75上在定位工装安装区的上方均设有旋铆机构。

机体71上设有机罩76、脚轮77和脚杯78,所述机罩76在定位工装安装区的前侧设有操作窗口,操作窗口的两侧设有安全光栅79,机体71前侧设有物品放置板8。

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