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弹片自动焊线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20011发布日期:2018-10-09 22:00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计算机弹片自动焊线设备。



背景技术:

计算机弹片是用于与电池接触的触点,弹片上需要焊接电线与内部电路板连接供电。目前在弹片上焊接电线的操作,是由工人手工完成的。人工焊接成本高,工序繁多,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弹片自动焊线设备。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弹片自动焊线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铝型材框架和盖板;

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移动平台、取料机构和两组焊线系统,所述焊线系统包括焊锡机构、送线机构、剥线机构、放线机构;

所述移动平台包括台面,所述台面设置在第一导轨上,以沿第一导轨左右移动,所述第一导轨设置在第二导轨上,以沿第二导轨前后移动;

所述焊锡机构包括自动焊枪,还包括第一气缸,以驱动所述自动焊枪上下移动;

所述送线机构设置于所述焊锡机构后侧,包括夹爪,所述夹爪设置在第三导轨上,以沿第三导轨前后移动;

所述剥线机构设置于所述送线机构后侧,包括剥线刀头,以剥除电线端部绝缘层,切线刀头,以截断电线;

所述放线机构设置于所述剥线机构后侧,包括用于固定电线料卷的卷筒,所述卷筒在电机驱动下旋转,以控制电线的放线速度;

所述取料机构包括吸盘,还包括第二气缸,以驱动所述吸盘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气缸设置在第四导轨上,以带着吸盘沿第四导轨左右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触摸屏,以进行人机交互。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盖板由透明材料所制成。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平台、焊线系统和取料机构配合完成在计算机弹片上焊接电线的操作,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有益于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生产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一种计算机弹片自动焊线设备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一种计算机弹片自动焊线设备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一种计算机弹片自动焊线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以下提供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至3,一种计算机弹片自动焊线设备,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包括铝型材框架和盖板。

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的移动平台2、取料机构3和两组焊线系统,所述焊线系统包括焊锡机构4、送线机构5、剥线机构6、放线机构7。

所述移动平台2包括台面,所述台面设置在第一导轨上,以沿第一导轨左右移动,所述第一导轨设置在第二导轨上,以沿第二导轨前后移动。移动平台2用于带动台面上的待加工计算机移动至焊锡机构4下方进行焊接操作,驱动台面移动的动力部件为沿第一、二导轨方向设置的气缸。

所述焊锡机构4包括自动焊枪,还包括第一气缸(竖直设置),以驱动所述自动焊枪上下移动,完成焊接动作;自动焊枪为现有设备,设有发热部件和自动上锡装置(用于向发热部件处输送锡料)。

所述送线机构5设置于所述焊锡机构4后侧,包括夹爪,所述夹爪设置在第三导轨上,以沿第三导轨前后移动。送线机构5用于将剥去绝缘层的电线端部送至焊锡机构4下方进行焊接操作,夹爪移动的动力部件为沿第三导轨方向设置的气缸。

所述剥线机构6设置于所述送线机构5后侧,包括剥线刀头,以剥除电线端部绝缘层,切线刀头,以截断电线;剥线机构6采用现有结构设计。

所述放线机构7设置于所述剥线机构6后侧,包括用于固定电线料卷的卷筒,所述卷筒在电机驱动下旋转,以控制电线的放线速度。

所述取料机构3包括吸盘,还包括第二气缸(竖直设置),以驱动所述吸盘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气缸设置在第四导轨上,以带着吸盘沿第四导轨左右移动。取料机构3用于将加工完毕的计算机抓起,投放至输送线上传送至其它工位。

进一步的,还包括触摸屏,以进行人机交互。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由透明材料所制成。

本实用新型进行生产时待加工计算机放置在移动平台2台面(台面初始位置在左前方位)上,然后台面向后侧移动将计算机送至左侧自动焊枪下方,左侧送线机构5的夹爪夹住电线将电线的露出端部送至左侧自动焊枪下方,左侧自动焊枪下移完成计算机一个弹片的焊接(用于与电池的正极或负极接触),台面向右移动将计算机送至右侧自动焊枪下方,右侧送线机构5的夹爪夹住电线将电线的露出端部送至右侧自动焊枪下方,右侧自动焊枪下移完成计算机另一个弹片的焊接,台面向前移动将计算机送至取料机构3的下方(参见图1),吸盘下移吸取加工完毕的计算机,最后向右移动将计算机投放至输送线上,台面复位。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平台2、焊线系统和取料机构3配合完成在计算机弹片上焊接电线的操作,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有益于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生产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