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钻孔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09461发布日期:2018-11-20 20:29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背钻孔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钻孔机,尤指能够提高工件钻孔后所产生的通孔亮度以及清晰度,供光学检测器清楚地摄像以进行检测的背钻孔机。



背景技术:

一般具有多层次的工件(例如:多层电路板)的制作过程中,若需要导通其中几层的电路时,会对工件进行钻孔作业产生通孔后,再于通孔内镀铜导通各层电路,然后将工件翻面对通孔进行背钻孔钻掉电路不需要导通部分的镀铜段,产生孔径较大的另一通孔,然而,上述工件二通孔的轴心线必须在同一直线上,因此,背钻孔机通常会再通过光学检测器对工件背钻孔后的通孔照明摄像以进行检测,但一般光学检测器系单向对不同孔径的二通孔进行照射,而产生照明减弱,尤其是距离光学检测器较远的通孔会容易产生影像模糊不清的情况,而降低光学检测器检测的精准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乃在于,利用背光模块与光学检测器分别对工件的通孔上下二侧进行照射,提高通孔的亮度与清晰度,避免照明减弱产生通孔影像模糊不清的情况,供光学检测器清楚地摄像以进行检测,提升光学检测器检测的精准度。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钻孔机,包含有工作台以及设置于工作台上方的钻孔器与光学检测器,该工作台用于放置工件,供钻孔器对工件进行钻孔作业产生通孔,而光学检测器用于对工件的通孔照明摄像进行钻孔精准度检测,其特征在于:

该工作台表面设置有背光模块,该背光模块具有导光板以及发光件,该导光板表面设置有出光面,而发光件能够发光并且对导光板进行照射,使发光件所发出的光线经由导光板的出光面照射工件的通孔,该背光模块与光学检测器分别照明工件的通孔上下二侧。

前述的背钻孔机,其中该背光模块可拆卸地装设于工作台靠近钻孔器与光学检测器的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该背光模块与光学检测器分别照射工件的通孔上下二侧,提高通孔的亮度与清晰度,避免照明减弱产生通孔影像模糊不清的情况,供光学检测器清楚地对通孔摄像以进行检测,提升光学检测器检测的精准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进行一般钻孔作业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进行背钻孔作业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背光模块照射工件供光学检测器检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工作台;2-钻孔器;21-第一钻针;22-第二钻针;3-光学检测器;4-背光模块;41-导光板;411-出光面;42-发光件;5-工件;51-第一表面;52-第一通孔;53-第二表面;54-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背钻孔机,包含有工作台1以及设置于工作台1上方的钻孔器2与光学检测器3,该工作台1用于放置工件5,供钻孔器2的第一钻针21对工件5的第一表面51进行钻孔作业产生第一通孔52,而光学检测器3用于对工件5的通孔51照明摄像进行钻孔精准度检测,其中:

该工作台1靠近钻孔器2与光学检测器3的表面装设有可拆卸的背光模块4,该背光模块4具有导光板41以及发光件42,该导光板41表面设置有出光面411,而发光件42设置于导光板41一侧。

当钻孔器2对工件5进行背钻孔时,系将于第一通孔52内陈铜后的工件5翻面放置于背光模块4的导光板41发光面411上,让钻孔器2外径较大的第二钻针22由工件5远离第一表面51的第二表面53对准第一通孔52进行钻孔作业,钻掉第一通孔52内不需要铜导通的通孔段,产生孔径较大的第二通孔54,完成背钻孔作业,随之,再利用光学检测器3对第二通孔54照明,以及利用发光件42发光对导光板41进行照射,使发光件42所发出的光线经由导光板41均匀扩散后,由出光面411射出照射工件5的第一通孔52,能通过背光模块4与光学检测器3分别照明工件5的第一通孔52与第二通孔54上下二侧,提高第一通孔52与第二通孔54的亮度与清晰度,供光学检测器3清楚地对第一通孔52与第二通孔54摄像,以检测第一通孔52与第二通孔54的轴心线是否在同一直线上。

此外,由于前述背光模块4可拆卸地装设于工作台1表面,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背钻孔机于一般钻孔作业时,可以将背光模块4暂时由工作台1上拆卸下来,避免损伤背光模块4。

是以,本实用新型为可解决现有的问题与缺失,其关键技术在于,利用背光模块4与光学检测器3分别对工件5的第一通孔52与第二通孔54上下二侧进行照射,提高第一通孔52与第二通孔54的亮度与清晰度,避免照明减弱产生第一通孔52与第二通孔54影像模糊不清的情况,供光学检测器3清楚地摄像以进行检测,提升光学检测器3检测的精准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