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恒温加热的注油铆压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65949发布日期:2019-02-26 17:37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可恒温加热的注油铆压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油铆压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恒温加热的注油铆压一体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注油(注胶)机,在对产品进行注油或注胶后,都需要及时进行铆压,使油仓能够密封,防止漏油或漏胶。例如,在对电子烟的雾化器注油后,为防止电子烟的烟油由于流动性而溢出,影响电子烟的品质,因此需要马上对雾化器进行铆压。然而,这种注油机只能对雾化器进行注油,而铆压则需要使用另外的铆压机进行,功能单一,导致不能及时的进行铆压,最终影响雾化器的使用效果,同时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恒温加热的注油铆压一体机,旨在可以在同一机器上对工件注油和铆压,提高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可恒温加热的注油铆压一体机,包括:

底座,

铆压机构,所述铆压机构固定于所述底座,所述铆压机构包括铆压杆;

注油机构,所述注油机构固定于所述底座,所述注油机构包括注油组件以及加热装置,所述注油组件连接所述铆压杆;

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连接于所述铆压杆和注油组件中的二者之一;

摇柄,所述摇柄连接所述传动机构,所述摇柄在外力作用下带动所述传动机构运动,以驱使所述铆压杆和所述注油组件同时动作;以及

温控单元,所述温控单元与所述加热装置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铆压机构包括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铆压杆并固定于所述支撑轴。

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具有壳体,所述壳体固定于所述支撑轴,且所述支撑轴贯穿所述壳体的相对两侧。

优选地,所述铆压杆贯穿所述壳体的相对两侧,所述铆压杆一端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注油组件。

优选地,所述铆压机构还包括固定杆和拉簧,所述固定杆一端连接所述壳体,所述拉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铆压杆,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拉簧的另一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注油组件包括活动连接的活塞杆和缸体,所述活塞杆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板;所述缸体一端连接有出油嘴,并通过所述出油嘴对工件注油。

优选地,所述活塞杆的外部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外壁具有外螺纹,所述缸体的内壁具有内螺纹,所述缸体和所述套筒通过所述内螺纹和所述外螺纹的配合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注油机构还包括相互连接的油罐和支撑座,所述油罐具有导油管,所述导油管连接所述缸体,所述加热装置连接于所述油罐;所述支撑座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

优选地,所述支撑座包括固定平台,所述固定平台贯穿有通孔,所述出油嘴穿设于所述通孔。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铆压机构和注油机构固定于底座,而注油机构包括注油组件,可对工件注油;铆压机构包括铆压杆,可以对注油后的工件进行铆合。本方案中,铆压杆与注油组件相互连接,且铆压杆与注油组件中的二者之一连接有传动机构,而传动机构连接摇柄。当施加外力于摇柄时,摇柄可带动传动机构运动,传动机构驱使铆压杆和注油组件同时运动,因此作用于摇柄的外力同时实现注油和铆压,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恒温加热的注油铆压一体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恒温加热的注油铆压一体机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可恒温加热的注油铆压一体机注油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恒温加热的注油铆压一体机100。

参照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恒温加热的注油铆压一体机100,包括:

底座2,

铆压机构3,铆压机构3固定于底座2,铆压机构3包括铆压杆31;

注油机构4,注油机构4固定于底座2,注油机构4包括注油组件41,注油组件41连接铆压杆31;

传动机构5,传动机构5连接于铆压杆31和注油组件41中的二者之一;以及

摇柄6,摇柄6连接传动机构5,摇柄6在外力作用下带动传动机构5运动,以驱使铆压杆31和注油组件41同时动作。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铆压机构3和注油机构4固定于底座2,而注油机构4包括注油组件41,可对工件注油;铆压机构3包括铆压杆31,可以对注油后的工件进行铆合。进一步地,铆压杆31与注油组件41相互连接,且铆压杆31与注油组件41中的二者之一连接有传动机构5,而传动机构5连接摇柄6。当施加外力于摇柄6时,摇柄6可带动传动机构5运动,传动机构5驱使铆压杆31和注油组件41同时动作,因此作用于摇柄6的外力同时实现注油和铆压,提高了生产效率。

其中,底座2为长方形的硬质底座2,且于底座2的四个边角分别对应设有四个座垫(未标示),有利于可恒温加热的注油铆压一体机100的摆放;铆压杆31的材质为硬质刚性材料,可以承受较大的冲击力,且铆压杆31铆合工件的一端设有铆压头312,可以实现对工件铆压点的准确对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传动机构5还包括相互啮合的齿轮齿条(未图示),且齿轮齿条容置于壳体51内,摇柄6包括相垂直连接的连杆和握柄,连杆与齿轮连接配合,而齿条连接于铆压杆31或者注油组件41。当施加外力使握柄运动时,连杆带动齿轮旋转,齿轮带动齿条运动,而齿条的运动可带动铆压杆31和注油组件41同时动作。另一实施例中,传动机构5与摇柄6形成类似曲柄滑块机构,通过转动副使摇柄6的运动带动铆压杆31和注油组件41同时动作,从而实现注油和铆压。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铆压机构3包括支撑轴32,支撑轴32一端固定于底座2;传动机构5连接铆压杆31并固定于支撑轴32。支撑轴32固定于底座2的一端具有固定部(未标示),该固定部具有连接孔,并通过螺钉连接固定于底座2,使得支撑轴32与底座2连接更加稳定且拆装方便。而传动机构5固定于支撑轴32,因此在外力作用下传动机构5并不会发生移动,而将作用于摇柄6的外力传递至铆压杆31,并使相互连接的铆压杆31和注油组件41同时动作,实现对工件的注油和铆压。

进一步地,传动机构5具有壳体51,壳体51固定于所述支撑轴32,且支撑轴32贯穿壳体51的相对两侧。该实施例中,壳体51的外轮廓为长方体形,壳体51的侧壁与上下壁之间可拆卸连接,且壳体51与支撑轴32通过焊接或者螺钉连接等本领域常用的连接方式固定。齿轮齿条容置于壳体51,可避免灰尘、杂物等进入传动机构5内部,影响可恒温加热的注油铆压一体机100的正常工作,而壳体51侧壁可拆卸的连接上下壁,使得齿轮齿条的安装和维护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参照图2,铆压杆31贯穿壳体51的相对两侧,铆压杆31一端连接有连接板311,连接板311连接注油组件41。该实施例中,铆压杆31连接齿条的部分容置于壳体51内,而两端伸出壳体51外,铆压杆31一端具有铆压头312以对工件注油后铆合,且该铆压头312设于铆压杆31朝向底座2的一端,具体地,该铆压头312与底座2之间还形成有高度差,工件放置于底座2上,铆压工件时,铆压头312与底座2之间的高度差,有利于形成铆压的冲击力,以铆合工件。连接板311包括第一连接部(未标示)和第二连接部(未标示),第一连接部连接于铆压杆31,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注油组件41,且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因此,将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拆开时,则铆压杆31的运动不会带动注油组件41的运动,或注油组件41的运动不会带动铆压杆31的运动,使得该可恒温加热的注油铆压一体机100可实现单独的铆压或者注油功能,通用性更强。

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铆压机构3还包括固定杆33和拉簧34,固定杆33一端连接壳体51,拉簧34的一端固定于铆压杆31,固定杆33的另一端与拉簧34的另一端连接。固定杆33的另一端具有折弯部(未标示),而拉簧34的一端具有挂钩(未标示),该挂钩连接于折弯部,拉簧34的另一端则与铆压杆31远离铆压头312的一端固定连接。当铆压杆31对工件铆压时,拉簧34处于拉伸状态,由于拉簧34的弹簧力,拉簧34可以回复到初始状态,因此工件被铆合后,铆压杆31随着拉簧34的弹力回复到初始位置,并通过作用于摇柄6的外力准备下一工件的铆合,依次循环动作。可以理解地,拉簧34也可以为橡皮筋、弹片等具有弹性形变的弹性件,本设计不限于此。

另一实施例中,铆压杆31朝向底座2的一端连接有压簧,压簧的一端固定于底座2,铆压杆31远离压簧的一端具有铆压头312,当铆压工件时,压簧处于压缩状态,铆合工件后,压簧回复到初始状态,依次循环动作,增加了铆压机构3安装的多样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4,注油组件41包括活动连接的活塞杆411和缸体412,活塞杆411一端连接连接板311;缸体412一端连接有出油嘴4121,并通过出油嘴4121对工件注油。具体地,当对工件注油时,通过传动机构5带动铆压杆31的运动,铆压杆31通过连接板311使活塞杆411运动,从而使活塞杆411压缩缸体412容积,以使缸体412内的油液通过出油嘴4121注射到工件上,而铆压杆31一端的铆压头312进行空压动作;当对注油后的工件铆压时,活塞杆411与缸体412进行空压动作,而缸体412内的油液由于注射至工件上,因此活塞杆411与缸体412的空压动作不会导致油液的浪费,且使用方便。

于本实施例中,注油机构4还包括相互连接的油罐42和支撑座43,油罐42具有导油管(未图示),导油管连接缸体412,支撑座43一端固定于底座2。支撑座43支撑油罐42与缸体412之间形成高度差,从而使油液具有一定的重力势能,有利于油液流向缸体412。油罐42呈圆筒状设置,且于油罐42的底部设有导油管,该导油管连通油罐42与缸体412,且导油管设有油罐42流向缸体412的单向阀,单向阀可以保证缸体412的油液不会回流至油罐42,因此,缸体412的油液注射至工件且被铆合的动作完成后,打开单向阀,可以使油罐42的油液流向缸体412,以进行下一注油铆压动作,不仅操作简单,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参照图1,支撑座43包括固定平台431,固定平台431贯穿有通孔(未图示),出油嘴4121穿设于所述通孔。该固定平台431与油罐42的底部相抵接,呈方体设置,使得油罐42与支撑座43连接更加稳定、牢靠;而通孔贯穿固定平台431的上下两侧,通孔的直径与出油嘴4121的尺寸相匹配,出油嘴4121穿过通孔后,可以使出油嘴4121固定于通孔的内侧壁,当对工件注油时,可以保证出油嘴4121不会晃动,有利于出油嘴4121与工件准确对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照图4,活塞杆411的外部套设有套筒4111,套筒4111的外壁具有外螺纹(未标示),缸体412的内壁具有内螺纹(未标示),缸体412和套筒4111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的配合螺纹连接。该实施例中,缸体412为透明材质的玻璃或者塑料,且缸体412外侧具有刻度,通过套筒4111的外螺纹与缸体412的内螺纹相配合的长度改变缸体412的容积,需要使缸体412容积变大时,可将套筒4111往上旋拧,使外螺纹与内螺纹的配合长度变小;需要使缸体412容积变小时,则相反的将套筒4111往下旋拧。而缸体412外壁的刻度,可更加精确改变缸体412的容积大小,实现可恒温加热的注油铆压一体机100的定量注油。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油罐42还连接有对油罐42内的油液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未图示),可恒温加热的注油铆压一体机100还包括温控单元(未图示),加热装置与温控单元电性连接。加热装置对油液加热,可以使浓稠的油液的流动性更好,有利于油液的导油和注油过程。

其中,加热装置可以为螺旋盘设于油罐42外侧壁的电热管,可通过铆接与油罐固定;也可以为预埋于油罐42外侧壁的可发热电阻丝,温控单元包括传感器和控制器,当加热装置对油液加热时,传感器可以检测油液温度的信息,并将油液温度信息转化为控制信号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反馈的油液温度信息与预设的温度信息比较。当油液温度小于预设温度时,控制器发出指令加热装置对油液继续加热;当油液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时,温控单元可启动报警功能或者通过跳闸以停止继续加热。因此,通过加热装置与温控单元的电连接,使得可恒温加热的注油铆压一体机100的油液温度得到有效控制,且可以保持于恒定温度,更加利于油液的注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