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毂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65898发布日期:2019-02-26 17:36阅读:757来源:国知局
轮毂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轮毂冲压模具,属于轮毂加工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冲压模具,其冲针的直径尺寸固定的,要想冲压不同直径尺寸的轮毂孔,就需要重新安装冲针,在轮毂冲压模具中,冲针较多,更换极为复杂,耗时长,例如,在小批量轮毂冲压生产线中,需要频繁更换冲针,而轮毂模具中冲针较多,更换复杂,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而且冲针一旦变钝或者断裂,肉眼未观察到,并且未停机更换冲针的话,可能直接冲坏模具,增加了报废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快速更换冲针的轮毂冲压模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轮毂冲压模具包括凸模、凹模、定位模、冲针、磁铁,凸模、定位模和凹模由上至下依次设置,轮毂设置在定位模与凹模之间,磁铁固定在凸模上侧,冲针转动连接在凸模下侧并向下插入定位模的冲槽内,凹模上开设有与冲槽相对应的让位孔,凸模的下侧开设有弧形的定位凹槽,冲针的上端为与定位凹槽相适应的半球形固定头,半球形固定头设置在定位凹槽内并被磁铁吸引固定。

优选的,所述冲槽内设有升降设置的导向冲套,导向冲套与冲槽内壁之间设有向上推动导向冲套的复位弹簧。

优选的,所述导向冲套为上端具有外翻边的T形,复位弹簧设置在外翻边的下侧。

优选的,所述半球形固定头连接有应变检测单元,应变检测单元通过单片机与中央控制器无线连接。

优选的,所述半球形固定头为中空状,应变检测单元固定在半球形固定头的内腔中。

优选的,所述冲针上端与半球形固定头螺纹连接,半球形固定头为中空状,半球形固定头的内腔中设有应变检测单元。

优选的,所述冲针上端与半球形固定头下侧中部螺纹连接,多个应变检测单元均匀分布在冲针上端的四周。

优选的,所述应变检测单元为应变片。

优选的,所述磁铁为电磁铁。

优选的,所述导向冲套的上端内侧为由下至上直径逐渐增大的弧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利用通过磁铁可以快速更换冲针,在加工同系列不同直径尺寸的产品工件时,可根据加工生产的需要更换不同直径的冲针,能够满足加工不同直径轮毂孔的需要。

2、采用应变片采集信号,冲针一旦受损,能够立刻停止设备运行,降低了报废率,更换冲针更为便捷,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

3、利用导向冲套和复位弹簧辅助冲针回位,冲针工作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该轮毂冲压模具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凸模 2、磁铁 3、立柱 4、定位模 5、轮毂 6、凹模 7、让位孔 8、半球形固定头 9、应变片 10、冲针 11、复位弹簧 12、导向冲套。

具体实施方式

图1~4是该轮毂冲压模具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4,该轮毂冲压模具包括凸模1、凹模6、定位模4、冲针10、磁铁2,凸模1、定位模4和凹模6由上至下依次设置,轮毂5设置在定位模4与凹模6之间,磁铁2固定在凸模1上侧,凸模1上侧固定有用于连接动力装置的立柱3,冲针10转动连接在凸模1下侧并向下插入定位模4的冲槽内,凹模6上开设有与冲槽相对应的让位孔7,凸模1的下侧开设有弧形的定位凹槽,冲针10的上端为与定位凹槽相适应的半球形固定头8,半球形固定头8设置在定位凹槽内并被磁铁2吸引固定。半球形固定头8与定位凹槽紧密贴合,冲针10可以在定位凹槽内略微调整角度,冲针10安装效率更高,而且轮毂5表面是弧面,冲针10的角度可以微调后能够受力更加均匀,冲针10寿命更长。本实施例中的磁铁2为电磁铁,使用更加方便。

冲槽内设有升降设置的导向冲套12,导向冲套12与冲槽内壁之间设有向上推动导向冲套12的复位弹簧11,冲针10向下插入导向冲套12内。导向冲套12为上端具有外翻边的T形,复位弹簧11设置在外翻边的下侧。利用导向冲套12和复位弹簧11辅助冲针10回位,冲针10工作可靠。导向冲套12的上端内侧为由下至上直径逐渐增大的弧形,以利于冲针10导向,确保冲针10顺利进入导向冲套12内。

半球形固定头8为中空状,冲针10上端与半球形固定头8下侧中部螺纹连接,半球形固定头8的内腔中设有应变片9,四个应变片9均匀分布在冲针10上端的四周,应变片9通过单片机与中央控制器无线连接。中央控制器能实时采集每个冲针10的应变,一旦某个冲针10发生断裂,能第一时间停止设备运行,更换冲针10,更换冲针10过程中只需将电磁铁断电失去磁性,冲针10在重力作用下掉落,然后人工放好冲针10,接通电磁铁,电磁铁吸住冲针10。本实用新型可以非常便捷的更换冲针10,操作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