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轴承圈车削涨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82698发布日期:2018-12-14 23:01阅读:573来源:国知局
万能轴承圈车削涨胎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万能轴承圈车削涨胎。



背景技术:

目前车床在加工轴承圈时由于轴承圈为圆形,在加工时必须将圆形表面用四角卡盘夹紧。然而由于四角卡盘的卡爪直接固定在轴承圈的外表面,使得轴承圈的表面会留下抓痕,影响了轴承的质量。同时由于在夹紧时力度过大很可能使得轴承圈变形直接损坏被加工件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万能轴承圈车削涨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万能轴承圈车削涨胎,包括涨紧螺栓、涨紧胎半、涨紧固定套筒、涨紧法兰盘、涨紧固定盘和涨紧连接杆;涨紧螺栓上套装有涨紧法兰盘,涨紧法兰盘上套装有涨紧固定套筒;涨紧固定套筒的外圆上均匀开设有六条涨开线及若干条固定线;涨紧固定套筒外套装有涨紧胎半,涨紧胎半为两块半圆形空腔结构,涨紧胎半的外圆面开设有上下两圈凹槽,凹槽内套装有固定橡胶圈;涨紧法兰盘的底部与涨紧固定盘连接,涨紧螺栓的下部与涨紧连接杆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涨紧法兰盘的上部与涨紧固定套筒的上腔通过锥面相接触。

进一步的,涨紧固定套筒的上腔顶部与涨紧螺栓通过锥面相接触。

进一步的,涨紧法兰盘的底部通过螺栓与涨紧固定盘连接。

进一步的,涨紧固定盘通过螺栓与机床主体连接。

进一步的,涨紧连接杆与机床主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更换涨紧胎半,可以加工不同内径的轴承圈。且在加工轴承圈时,可以受力均匀,防止轴承圈由于受力不均匀而导致的损坏现象的发生,提高了产品的成品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涨紧固定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涨紧固定套筒的俯视图;

图4是涨紧固定套筒的仰视图;

图5是涨紧固定套筒的侧视图;

图6是涨紧固定套筒的剖视图;

图7是涨紧胎半的剖视图;

图8是涨紧胎半的俯视图。

其中:1-涨紧螺栓,2-涨紧胎半,3-涨紧固定套筒,4-涨紧法兰盘,5-涨紧固定盘,6-涨紧连接杆,7-固定橡胶圈,8-涨开线,9-固定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8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万能轴承圈车削涨胎,包括涨紧螺栓1、涨紧胎半2、涨紧固定套筒3、涨紧法兰盘4、涨紧固定盘5和涨紧连接杆6;涨紧螺栓1上套装有涨紧法兰盘4,涨紧法兰盘4上套装有涨紧固定套筒3,通过拧紧涨紧螺栓1压紧涨紧固定套筒3,涨紧法兰盘4的上部与涨紧固定套筒3的上腔通过锥面相接触,涨紧固定套筒3的上腔顶部与涨紧螺栓1通过锥面相接触,压紧时涨紧固定套筒3围绕圆心相外涨开;涨紧固定套筒3的外圆上均匀开设有六条涨开线8及若干条固定线9,固定线9用于增加摩擦力,利于固定涨紧胎半2;涨紧固定套筒3外套装有涨紧胎半2,涨紧胎半2为两块半圆形空腔结构,涨紧胎半2的外圆面开设有上下两圈凹槽,凹槽内套装有固定橡胶圈7;涨紧法兰盘4的底部通过螺栓与涨紧固定盘5连接,涨紧固定盘5通过螺栓与机床主体连接,涨紧螺栓1的下部与涨紧连接杆6螺纹连接,涨紧连接杆6与机床主轴连接。

涨紧胎半2套在涨紧固定套筒3外,拧紧涨紧螺栓1时,涨紧胎半2随涨紧固定套筒3一起向外涨开。轴承圈套在涨紧胎半2上,随着涨紧螺栓1的拧紧,轴承圈随着涨紧胎半2一起固定。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