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电控制系统支架铆焊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67763发布日期:2019-02-26 17:46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电控制系统支架铆焊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电控制系统支架铆焊工装,是用于2.1MW风电控制系统支架铆焊的工装。



背景技术:

先前由于没有采用焊接工装,所有工件尺寸在对活过程中都需要用尺挨个测量后点焊固定,增加了对活的时间和人为误操作造成的尺寸偏差。因为支架体积较大,支架焊接后由于没有工装的约束,产品由于预热造成变形较大,增加了后期调整变形的难度和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支架在焊接后由于热变形原因造成产品严重变形,并且支架上表面平面度严重超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电控制系统支架铆焊工装,首先是把需要焊接的工件按照工装的相对位置摆放好并采用螺栓定位,压板压紧固定,然后整体按照预定的焊接顺序焊接成活,有效解决支架焊接后变形问题及上表面平面度超差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电控制系统支架铆焊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定位板Ⅰ、定位板Ⅱ、定位板Ⅲ、定位板Ⅳ、连接件板、连接件、压板Ⅰ、压板Ⅱ、双头螺栓;

所述底座整体为长方形,底座的底面板为平板,底座的上面板一侧为低顶板,另一侧为高顶板,低顶板和高顶板之间为斜顶板,斜顶板与低顶板之间为竖板,底座的底面板与上面板之间为三块支撑板,在高顶板的面上水平设有一段条状凹槽;

在底座的高顶板面上分别设有定位板Ⅰ、定位板Ⅱ、压板Ⅰ和数个压板Ⅱ,在斜顶板面上分别设有定位板Ⅲ、连接件板和数个压板Ⅱ,在斜顶板面与高顶板面之间设有连接件,在低顶板上设有定位板Ⅳ,定位板Ⅳ与定位板Ⅰ对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本铆焊工装,有效的解决了支架焊接后变形问题及上表面平面度超差问题,增加焊后产品一致性,减少了支架焊后调整工序及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图4为加工件支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风电控制系统支架铆焊工装,包括底座1、定位板Ⅰ2、定位板Ⅱ3、定位板Ⅲ4、定位板Ⅳ5、连接件板6、连接件7、压板Ⅰ8、压板Ⅱ9、双头螺栓10。

底座1整体为长方形,底座1的底面板为平板1-1,底座1上面板一侧为低平顶板1-2,另一侧为高顶板1-3,低顶板1-2和高顶板1-3之间为斜顶板1-4,斜顶板1-4与低顶板1-2之间为竖板1-5,底座1的底面板与底座1上面板之间为三块支撑板1-6,在高顶板1-3的面上水平设有一段条状凹槽1-7。

在底座1的高顶板1-3面上分别设有定位板Ⅰ2、定位板Ⅱ3、压板Ⅰ8和5个压板Ⅱ9,在斜顶板1-4面上分别设有定位板Ⅲ4、连接件板6和数9个压板Ⅱ9,在斜顶板1-4面与高顶板1-3面之间设有连接件7,在低顶板1-2上设有定位板Ⅳ5,定位板Ⅳ5与定位板Ⅰ2对应设置。

风电控制系统支架铆焊工装的使用方法,如图3、图4所示,

将支架11放置在底座1的上面板上,支架11前端板11-1设置在条状凹槽1-7内,定位板Ⅰ2前端面与支架11前端板11-1贴紧,支架11后端面与定位板Ⅳ5前端面贴紧,定位板Ⅱ3、定位板Ⅲ4的前端面分别与支架11一侧面贴紧,连接件板6固定在支架11另一侧面中间的两个凸起壁内,连接件7一端面与一个凸起壁相固定,将支架11调整好位置,在分别通过调整定位板Ⅰ2、定位板Ⅱ3、定位板Ⅲ4和定位板Ⅳ5下端面条形孔中的螺栓,将支架11定位在底座1上,在分别将14个压板Ⅱ9一端压接在支架11两侧的底板上,将支架11固定在底座1上,在支架11前端板11-1上设置压板Ⅰ8,压板Ⅰ8通过两个双头螺栓10将前端板11-1固定在底座1上,支架11整体定位后,即可实现对支架11连接处的缝隙进行焊接。

接件板6和连接板7用于定位产品中筋板的相对位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