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移动的穿孔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46964发布日期:2019-03-19 22:52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移动的穿孔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穿孔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移动的穿孔机。



背景技术:

穿孔机也叫电火花穿孔机、打孔机、小孔机、细孔放电机,其工作原理是利用连续上下垂直运动动的细金属铜管(称为电极丝)作电极,对工件进行脉冲火花放电蚀除金属成型。目前的穿孔机大多不具备移动功能,在需要移动时,费时费力十分不方便,然而具备移动功能的穿孔机在需要固定停留时,单单只依靠移动轮的支撑很难使得穿孔机能够在平稳的环境下工作,移动轮长时间的对穿孔机支撑,会造成移动轮负荷过重,易造成安全隐患。

但是目前穿孔机存在以下问题:

存在移动不方便、支撑不够稳定的现象,会造成一定的不便,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穿孔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移动的穿孔机,包括底板、移动机构和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固定安装在底板的底端四角位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底座、第一支撑柱、保护外壳、第二支撑柱、固定板、第一支撑杆、把手、第三连接板、第三连接柱、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螺纹柱,所述底座固定安装在支撑装置的底端,所述第一支撑柱固定安装在底座的上端中心位置,所述保护外壳转动套接在第一支撑柱背离底座的上端,所述固定板通过第二支撑柱固定插接在保护外壳的上部中心内端,所述第三齿轮通过螺纹柱转动安装在第二支撑柱的底端中心内腔,所述第一支撑杆通过第二齿轮转动啮合在第三齿轮的侧端,所述第三连接柱通过第一齿轮转动啮合在螺纹柱的上侧端,所述第三连接板固定安装在第三连接柱背离第一齿轮的侧端,所述把手固定安装在第三连接板的上侧端,所述移动机构固定安装在底板的底端四侧中心位置,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摩擦卡块、控制板、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弧形保护壳、凹槽、移动轮、第一连接柱、第一卡块、第二卡块、第二连接柱和弹簧柱,所述弹簧柱固定安装在移动机构的上端中心位置,所述弹簧柱通过第二连接柱转动插接在第一连接柱的上端中心内腔,所述第一卡块固定安装在第二连接柱的底端,所述第二卡块固定套接在第二连接柱的外端,所述弧形保护壳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接柱的底端中心位置,所述移动轮转动安装在弧形保护壳的内端,所述凹槽开设在弧形保护壳的上侧端,所述控制板通过第一连接板滑动安装在凹槽的内端,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接板的下端,所述摩擦卡块固定安装在第二连接板的侧端。

优选的,所述底座通过第一支撑柱固定安装在第三齿轮的底端中心位置。

优选的,所述第二齿轮通过第一支撑杆转动安装在固定板的底侧端。

优选的,所述第三连接板通过第三连接柱转动插接在保护外壳的上侧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柱的上端内腔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半径小于第二卡块的半径,且凹槽的半径大于第二连接柱的半径。

优选的,所述移动轮与移动轮之间的内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固定安装在弧形保护壳的内端中心位置。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与弧形保护壳相适配,所述弧形保护壳和移动轮上端中心的缝隙小于摩擦卡块的厚度,且弧形保护壳和移动轮侧端的缝隙大于摩擦卡块的厚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安装弹簧柱,提高了穿孔机的稳定性和抗震性,通过安装移动机构,由于弹簧柱通过第二连接柱转动插接在第一连接柱的上端中心内腔,所以移动轮可以度自由转变移动方向,实现了穿孔机移动的灵活性和可变性,在需要停留时,使用者可以通过向上推动控制板,使得摩擦卡块插入到弧形保护壳与移动轮上端的缝隙中,从而将移动轮停止转动,使用者可以通过向下推动控制板,使得摩擦卡块插入到弧形保护壳与移动轮侧端的缝隙中,从而使得移动轮正常转动,实现了穿孔机自由移动、停留的工作任务,通过安装支撑装置,在需要移动时,使用者可以通过顺时针转动把手,从而带动第一齿轮进行顺时针转动工作,使得与第一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二齿轮也跟着进行顺时针转动工作,进而带动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三齿轮进行逆时针转动工作,完成底座通过螺纹柱螺旋进入第二支撑柱内端的工作,实现支撑装置的高度收缩的任务,在需要停留时,使用者可以通过逆时针转动把手,从而带动第一齿轮进行逆时针转动工作,使得与第一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二齿轮也跟着进行逆时针转动工作,进而带动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三齿轮进行顺时针转动工作,完成底座通过螺纹柱螺旋退出第二支撑柱内端的工作,实现支撑装置的高度伸长的任务,快捷、方便的实现了穿孔机移动、停留的任务,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在停留时对支撑穿孔机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移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移动机构;3-支撑装置;4-摩擦卡块;5-控制板;6-第一连接板;7-第二连接板;8-弧形保护壳;9-凹槽;10-移动轮;11-第一连接柱;12-第一卡块;13-第二卡块;14-第二连接柱;15-弹簧柱;16-底座;17-第一支撑柱;18-保护外壳;19-第二支撑柱;20-固定板;21-第一支撑杆;22-把手;23-第三连接板;24-第三连接柱;25-第一齿轮;26-第二齿轮;27-第三齿轮;28-螺纹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移动的穿孔机,包括底板1、移动机构2和支撑装置3,支撑装置3固定安装在底板1的底端四角位置,支撑装置3包括底座16、第一支撑柱17、保护外壳18、第二支撑柱19、固定板20、第一支撑杆21、把手22、第三连接板23、第三连接柱24、第一齿轮25、第二齿轮26、第三齿轮27和螺纹柱28,底座16固定安装在支撑装置3的底端,第一支撑柱17固定安装在底座16的上端中心位置,保护外壳18转动套接在第一支撑柱17背离底座16的上端,固定板20通过第二支撑柱19固定插接在保护外壳18的上部中心内端,第三齿轮27通过螺纹柱28转动安装在第二支撑柱19的底端中心内腔,第一支撑杆21通过第二齿轮26转动啮合在第三齿轮27的侧端,第三连接柱24通过第一齿轮25转动啮合在螺纹柱28的上侧端,第三连接板23固定安装在第三连接柱24背离第一齿轮25的侧端,把手22固定安装在第三连接板23的上侧端,通过安装支撑装置3,在需要移动时,使用者可以通过顺时针转动把手22,从而带动第一齿轮25进行顺时针转动工作,使得与第一齿轮25啮合连接的第二齿轮26也跟着进行顺时针转动工作,进而带动与第二齿轮26啮合连接的第三齿轮27进行逆时针转动工作,完成底座16通过螺纹柱28螺旋进入第二支撑柱19内端的工作,实现支撑装置3的高度收缩的任务,在需要停留时,使用者可以通过逆时针转动把手22,从而带动第一齿轮25进行逆时针转动工作,使得与第一齿轮25啮合连接的第二齿轮26也跟着进行逆时针转动工作,进而带动与第二齿轮26啮合连接的第三齿轮27进行顺时针转动工作,完成底座16通过螺纹柱28螺旋退出第二支撑柱19内端的工作,实现支撑装置3的高度伸长的任务,快捷、方便的实现了穿孔机移动、停留的任务,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在停留时对支撑穿孔机的能力,移动机构2固定安装在底板1的底端四侧中心位置,移动机构2包括摩擦卡块4、控制板5、第一连接板6、第二连接板7、弧形保护壳8、凹槽9、移动轮10、第一连接柱11、第一卡块12、第二卡块13、第二连接柱14和弹簧柱15,弹簧柱15固定安装在移动机构2的上端中心位置,通过安装弹簧柱15,提高了穿孔机的稳定性和抗震性,弹簧柱15通过第二连接柱14转动插接在第一连接柱11的上端中心内腔,第一卡块12固定安装在第二连接柱14的底端,第二卡块13固定套接在第二连接柱14的外端,弧形保护壳8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接柱11的底端中心位置,移动轮10转动安装在弧形保护壳8的内端,凹槽9开设在弧形保护壳8的上侧端,控制板5通过第一连接板6滑动安装在凹槽9的内端,第二连接板7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接板6的下端,摩擦卡块4固定安装在第二连接板7的侧端,通过安装移动机构2,由于弹簧柱15通过第二连接柱14转动插接在第一连接柱11的上端中心内腔,所以移动轮10可以360度自由转变移动方向,实现了穿孔机移动的灵活性和可变性,在需要停留时,使用者可以通过向上推动控制板5,使得摩擦卡块4插入到弧形保护壳8与移动轮10上端的缝隙中,从而将移动轮10停止转动,使用者可以通过向下推动控制板5,使得摩擦卡块4插入到弧形保护壳8与移动轮10侧端的缝隙中,从而使得移动轮10正常转动,实现了穿孔机自由移动、停留的工作任务。

底座16通过第一支撑柱17固定安装在第三齿轮27的底端中心位置,第二齿轮26通过第一支撑杆21转动安装在固定板20的底侧端,第三连接板23通过第三连接柱24转动插接在保护外壳18的上侧端,第一连接柱11的上端内腔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半径小于第二卡块13的半径,且凹槽的半径大于第二连接柱14的半径,移动轮10与移动轮10之间的内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连接柱,连接柱固定安装在弧形保护壳8的内端中心位置,底座16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橡胶垫,第一连接板6与弧形保护壳8相适配,弧形保护壳8和移动轮10上端中心的缝隙小于摩擦卡块4的厚度,且弧形保护壳8和移动轮10侧端的缝隙大于摩擦卡块4的厚度。

工作原理:在需要工作时,使用者可以通过利用螺旋栓将底板1固定在穿孔机的底端,在需要移动时,使用者可以通过顺时针转动把手22,从而带动第一齿轮25进行顺时针转动工作,使得与第一齿轮25啮合连接的第二齿轮26也跟着进行顺时针转动工作,进而带动与第二齿轮26啮合连接的第三齿轮27进行逆时针转动工作,完成底座16通过螺纹柱28螺旋进入第二支撑柱19内端的工作,实现支撑装置3的高度收缩的任务,由于弹簧柱15通过第二连接柱14转动插接在第一连接柱11的上端中心内腔,所以移动轮10可以360度自由转变移动方向,完成对于穿孔机的移动工作,在需要停留时,使用者可以通过向上推动控制板5,使得摩擦卡块4插入到弧形保护壳8与移动轮10上端的缝隙中,从而将移动轮10停止转动,然后使用者可以通过逆时针转动把手22,从而带动第一齿轮25进行逆时针转动工作,使得与第一齿轮25啮合连接的第二齿轮26也跟着进行逆时针转动工作,进而带动与第二齿轮26啮合连接的第三齿轮27进行顺时针转动工作,完成底座16通过螺纹柱28螺旋退出第二支撑柱19内端的工作,实现支撑装置3的高度伸长的任务,完成工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