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连续式螺纹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61420发布日期:2019-04-20 04:08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非连续式螺纹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成型模具,尤其涉及一种非连续式螺纹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在杯的加工制造过程中,需要对杯子口部进行连续性滚压,从而在杯子口部滚压出用于螺纹连接的螺纹。因滚压时是采用滚压模具对杯子口部进行滚压,使得杯子口部在同一个时间内只有一处是与滚压模具压合,使得杯口在滚压时会出现受力不均而导致杯口失圆的情况,即加工完的内胆或外壳的杯口部位为椭圆形。

另外,在杯子使用过程中,会因各种原因沾染上污垢,对于杯口设置有连续性螺纹的杯子来说,连续性螺纹中更易藏纳污垢且其中的污垢也不易清洗,增加了杯子清洗的难度。此外,在杯盖盖合的过程中,连续性螺纹会使杯盖和杯子口部盖合过程产生刺耳的噪音,也会出现旋合不顺畅的情况,需要对此作出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杯口滚压受力不均导致杯口失圆、连续性螺纹杯口容易藏污纳垢、产生噪音等缺陷,提供了一种新的非连续式螺纹成型模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非连续式螺纹成型模具,包括上模组件、下模组件,所述下模组件包括凹模组件、内模组件、冲击组件和机架,所述凹模组件活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凹模组件围绕于所述内模组件的外侧且凹模组件与内模组件之间设置有放置空间,所述凹模组件与所述上模组件位置相对应,所述冲击组件设置于所述凹模组件上,所述上模组件驱动所述凹模组件向内收缩并通过凹模组件带动冲击组件向内移动至内模组件处时形成合模位置,所述上模组件回复原位且所述凹模组件向外扩张并带动冲击组件向外移动而脱离内模组件时形成开模位置。

其中凹模组件与内模组件之间的放置空间用于放置待加工杯体,内模组件用于支撑以及定位待加工杯体的杯口,保持待加工杯体的稳定性。上模组件与凹模组件位置相对应,用于驱动凹模组件向内收缩,凹模组件向内收缩时将带动冲击组件向内移动,而冲击组件在凹模组件的带动下用于冲击待加工杯体的杯口,在杯口表面加工出一个个凹块,从而通过这些凹块在杯口形成非连续式螺纹。则通过上模组件、凹模组件、内模组件、冲击组件的相互配合,能够实现对待加工杯体杯口上非连续式螺纹的加工,避免杯口滚压操作导致杯口变形的情况出现,同时加工出的非连续式螺纹能够减少螺纹中藏纳的污垢,更便于清洗,且能够减小杯盖与杯口旋合时产生的噪音,增加杯盖与杯口旋合的顺畅度。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非连续式螺纹成型模具,所述凹模组件包括凹模、凹模等分块,所述凹模等分块呈环形阵列围绕于所述内模组件的外侧并位于所述凹模的内侧,各个凹模等分块之间形成有凹模收放间隙,所述冲击组件设置于各个凹模等分块上并与凹模等分块同步移动,所述凹模位于所述上模组件下方,所述上模组件驱动凹模下移并通过凹模带动各个凹模等分块同步向内移动使所述冲击组件移动至内模组件处时形成所述合模位置。

凹模用于受上模组件驱动而向下移动,凹模等分块受凹模向下移动的驱动力而向内移动,从而通过凹模、凹模等分块的相互配合将上模组件下压的作用力转换为凹模等分块内缩的作用力。则冲击组件在凹模等分块的带动下,快速向内模组件移动并对对待加工杯体的杯口形成冲击,从而一次性在杯口处形成非连续式螺纹,保证了加工效率。其中各个凹模等分块之间的凹模收放间隙用于实现凹模等分块的向内收缩,避免凹模等分块向内移动收缩的过程中发生相互挤压而磨损凹模等分块,降低合模时的加工效果。而各个凹模等分块形成单独的个体,一方面便于其与冲击组件的配合,从而能够根据需要调节各个冲击组件与其对应的凹模等分块的配合位置,从而通过各个凹模等分块上的冲击组件冲击出各式各样不同形状、比例、尺寸的非连续式螺纹;另一方面,各个单独的凹模等分块便于后期维修更换,从而减少维修更换时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非连续式螺纹成型模具,还包括凹模脱模件、凹模等分块脱模件,所述凹模等分块脱模件位于所述内模组件与凹模等分块之间并为所述凹模等分块的复位提供向外的弹性回复力,所述凹模脱模件位于凹模与机架之间并为凹模提供向上的弹性回复力。

凹模脱模件用于为凹模提供向上的弹性回复力,使得凹模在上模组件回复原位时,在凹模脱模件弹性回复力的驱动下向上移动,回复到开模位置,凹模等分块脱模件用于为凹模等分块提供向外的弹性回复力,驱动凹模等分块向外移动,回复到开模位置,从而提高凹模、凹模等分块回复到开模位置的移动效率。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非连续式螺纹成型模具,所述凹模内侧表面形成凹模斜面,所述凹模等分块外侧表面形成凹模等分块斜面,所述凹模斜面与凹模等分块斜面相互配合。

凹模斜面与凹模等分块斜面相互配合,通过凹模的向下移动驱动凹模等分块的向内移动,从而快速实现从开模位置到合模位置的转换,加工时更加简单快捷。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非连续式螺纹成型模具,所述内模组件包括内拉块、内模等分块、动力装置,所述内拉块与所述动力装置相连接并受所述动力装置的驱动上下移动,所述内模等分块呈环形阵列围绕于所述内拉块外侧,各个内模等分块之间形成有内模收放间隙,所述合模位置下,所述动力装置驱动内拉块下移并通过内拉块驱动所述内模等分块向外扩张。

动力装置用于带动内拉块上下移动,则通过内拉块的向下移动驱动内模等分块向外扩张,通过向外扩张后的内模等分块能够进一步压紧待加工杯体的内壁,从而加强内模组件对待加工杯体杯口的支撑以及定位效果。且通过各个单独的内模等分块来压紧待加工杯体的内壁,能够保证压力的均匀性,同时能够提高与冲击组件的契合度,进一步提升冲击组件的冲击效果,提升形成的非连续式螺纹的品质,且也便于后期维修更换。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非连续式螺纹成型模具,所述内拉块外侧表面形成有内拉块斜面,所述内模等分块的内侧表面形成内模等分块斜面,所述内拉块斜面与内模等分块斜面相互配合。

内拉块斜面与内模等分块斜面相互配合,使得内拉块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通过内拉块斜面与内模等分块斜面能够轻易地驱动内模等分块向外移动,驱动时更加省时省力、方便快捷。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非连续式螺纹成型模具,所述内模等分块上设置有与所述冲击组件配合的冲击凹槽。

冲击凹槽与冲击组件相配合,能够对冲击组件起到定位作用,有利于提高冲击组件的冲击精度,同时限制冲击组件的冲击深度,避免待加工杯体被冲击过度而影响杯口质量,从而提高得到的非连续式螺纹的一致性。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非连续式螺纹成型模具,还包括内模等分块脱模件,所述内模等分块脱模件与所述内模等分块相配合,并为内模等分块提供向内的弹性回复力。

内模等分块脱模件用于为内模等分块提供向内的弹性回复力,驱动内模等分块在加工完成后回复到开模位置,加工时更加简单快捷。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非连续式螺纹成型模具,还包括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位于所述凹模组件与内模等分块之间并限定凹模组件与内模等分块的移动行程,所述放置空间位于所述导向组件与内模等分块之间。

导向组件能够起到导向以及限位作用,引导凹模组件与内模等分块的移动方向以及移动行程,从而进一步提高冲击组件的冲击稳定性及冲击精度,提高内模等分块移动时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非连续式螺纹成型模具,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位于所述凹模组件、内模等分块之间并限定所述内模等分块的移动行程,所述冲击组件贯穿所述导向块并通过导向块限定冲击组件的移动方向,所述放置空间位于所述导向块与内模等分块之间。

冲击组件贯穿位于凹模组件和内模等分块之间的导向块,从而通过导向块限定冲击组件的移动方向,能够提高冲击组件移动的稳定性,保证冲击效果,导向块还用于限定内模等分块的移动行程,保证内模等分块与冲击组件的配合精度,提高冲击效果。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非连续式螺纹成型模具,所述导向组件还包括导向滑块,所述导向滑块连接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导向块连接于所述导向滑块上,所述导向滑块位于所述内模等分块下方且限定所述内模等分块的移动方向。

导向滑块能够进一步限定内模等分块的移动方向,一方面进一步保证内模等分块移动时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使得内模等分块在冲击组件的冲击下能够保持其位置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保证内模等分块与冲击组件的配合精度。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非连续式螺纹成型模具,所述导向滑块上设置有T型滑槽,所述内模等分块上设置有与所述T型滑槽相配合的T型滑块,所述导向滑块通过所述T型滑槽、T型滑块限定所述内模等分块的移动方向。

T型滑槽与T型滑块相互配合,实现内模等分块与导向滑块的滑动连接,T型滑槽与T型滑块的结构有利于提高内模等分块移动的稳定性,更好地保证导向滑块对内模等分块移动方向限定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各个部件的相互配合一次性在待加工杯体的杯口形成非连续式螺纹,加工速率快,能够保证加工后杯口的圆度,且加工得到的非连续式螺纹更易清洗,在与杯盖盖合过程中不会发出刺耳的噪音,盖合过程更加顺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开模位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下模组件处于开模位置的剖视图一;

图3为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开模位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下模组件处于开模位置的剖视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合模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下模组件处于合模位置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下模组件的爆炸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凹模等分块、冲击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内模等分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导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内模等分块、导向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12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它们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非连续式螺纹成型模具,包括上模组件3、下模组件1,所述下模组件1包括凹模组件12、内模组件14、冲击组件13和机架11,所述凹模组件12活动设置于所述机架11上,所述凹模组件12围绕于所述内模组件14的外侧且凹模组件12与内模组件14之间设置有放置空间15,所述凹模组件12与所述上模组件3位置相对应,所述冲击组件13设置于所述凹模组件12上,所述上模组件3驱动所述凹模组件12向内收缩并通过凹模组件12带动冲击组件13向内移动至内模组件14处时形成合模位置,所述上模组件3回复原位且所述凹模组件12向外扩张并带动冲击组件13向外移动而脱离内模组件14时形成开模位置。

使用时,将待加工杯体杯口朝下放置于内模组件14上,待加工杯体的杯口与内模组件14位置相对并通过内模组件14定位,然后驱动上模组件3向下移动,使上模组件3与凹模组件12相接触并驱动凹模组件12向内收缩,则凹模组件12带动冲击组件13向内快速移动,使冲击组件13向内冲击待加工杯体的杯口外表面,使杯口向内形成凹块,同时内模组件14抵触于杯口内部,内模组件14与冲击组件13相配合,保证冲击组件13的冲击效果,此时本实用新型形成合模位置。其中冲击组件13可以设置为多个冲针并分布于杯口的四周,使得杯口被冲击形成的凹块分布成非连续螺纹。在杯口表面加工完成后,驱动上模组件3向上移动,使凹模组件12向外移动并使冲击组件13脱离杯口,此时本实用新型形成开模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凹模组件12包括凹模123、凹模等分块121,所述凹模等分块121呈环形阵列围绕于所述内模组件14的外侧并位于所述凹模123的内侧,各个凹模等分块121之间形成有凹模收放间隙128,所述冲击组件13设置于各个凹模等分块121上并与凹模等分块121同步移动,所述凹模123位于所述上模组件3下方,所述上模组件3驱动凹模123下移并通过凹模123带动各个凹模等分块121同步向内移动使所述冲击组件13移动至内模组件14处时形成所述合模位置。

作为优选,还包括凹模脱模件125、凹模等分块脱模件122,所述凹模等分块脱模件122位于所述内模组件14与凹模等分块121之间并为所述凹模等分块121的复位提供向外的弹性回复力,所述凹模脱模件125位于凹模123与机架11之间并为凹模123提供向上的弹性回复力。

作为优选,所述凹模123内侧表面形成凹模斜面124,所述凹模等分块121外侧表面形成凹模等分块斜面127,所述凹模斜面124与凹模等分块斜面127相互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内模组件14包括内拉块143、内模等分块145、动力装置141,所述内拉块143与所述动力装置141相连接并受所述动力装置141的驱动上下移动,所述内模等分块145呈环形阵列围绕于所述内拉块143外侧,各个内模等分块145之间形成有内模收放间隙147,所述合模位置下,所述动力装置141驱动内拉块143下移并通过内拉块143驱动所述内模等分块145向外扩张。

作为优选,所述内拉块143外侧表面形成有内拉块斜面142,所述内模等分块145的内侧表面形成内模等分块斜面144,所述内拉块斜面142与内模等分块斜面144相互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内模等分块145上设置有与所述冲击组件13配合的冲击凹槽146。

作为优选,还包括内模等分块脱模件126,所述内模等分块脱模件126与所述内模等分块145相配合,并为内模等分块145提供向内的弹性回复力。

作为优选,还包括导向组件2,所述导向组件2位于所述凹模组件12与内模等分块145之间并限定凹模组件12与内模等分块145的移动行程,所述放置空间15位于所述导向组件2与内模等分块145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组件2包括导向块22,所述导向块22位于所述凹模组件12、内模等分块145之间并限定所述内模等分块145的移动行程,所述冲击组件13贯穿所述导向块22并通过导向块22限定冲击组件13的移动方向,所述放置空间15位于所述导向块22与内模等分块145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组件2还包括导向滑块21,所述导向滑块21连接于所述机架11上,所述导向块22连接于所述导向滑块21上,所述导向滑块21位于所述内模等分块145下方且限定所述内模等分块145的移动方向。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滑块21上设置有T型滑槽211,所述内模等分块145上设置有与所述T型滑槽211相配合的T型滑块148,所述导向滑块21通过所述T型滑槽211、T型滑块148限定所述内模等分块145的移动方向。

具体的,如图1、图2所示,首先将待加工杯体的杯口朝下放置在内模等分块145处,使待加工杯体的杯壁位于内模等分块145与导向块22之间形成的放置空间15内。接着如图4、图5所示启动动力装置141并使内拉块143向下移动,其中动力装置141可以选择为电机或气缸,则内拉块143向下移动时通过内拉块斜面142、内模等分块斜面144驱动内模等分块145向外扩张。则内模等分块145向外扩张过程中通过设置于其上的T型滑块148与设置于导向滑块21上的T型滑槽211的配合实现内模等分块145与导向滑块21的滑动连接以及限位,保证内模等分块145向外扩张时的稳定性。当内模等分块145向外扩张并压抵到待加工杯体的内壁时,内模等分块145停止移动并使待加工杯体稳固地定位在下模组件1上。

接着如图6、图7所示上模组件3向下移动并压抵凹模123,使凹模123向下移动,则凹模123通过凹模斜面124与凹模等分块斜面127的相互滑动驱动凹模等分块121向内快速移动,因冲击组件13设置于各个凹模等分块121上并贯穿导向块22,则凹模等分块121向内快速移动时将带动冲击组件13向内移动并对杯口进行冲击,此时形成合模位置,则在内模等分块145与冲击组件13对杯口的内壁和外壁的配合作用下,冲击组件13将在杯口一次性形成一系列的凹块并通过这些凹块分布形成非连续式螺纹,从而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且能够保证形成非连续式螺纹后杯口的圆度。

加工完成后,首先驱动上模组件3向上移动,使上模组件3不再压抵凹模123。则凹模123在凹模脱模件125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并解除对凹模等分块121的作用力,则凹模等分块121在凹模等分块脱模件122的作用下向外移动并带动冲击组件向外移动而脱离杯口。

接着动力装置141驱动内拉块143向上移动,使内拉块143不再压抵住内模等分块145。则内模等分块145在内模等分块脱模件126的作用下向内移动并不再压抵住杯口的内壁,此时可以取下杯口加工好非连续式螺纹的杯子。其中,内模等分块脱模件126可放置于导向滑块21的T型滑槽211内并使内模等分块脱模件126的一端与内模等分块145相抵触,使得内模等分块145受内拉块143作用力向外移动时能够直接压缩内模等分块脱模件126,而在内拉块143不再压抵住内模等分块145时内模等分块脱模件126能够直接、快速地驱动内模等分块145回位,生产加工时效率更高。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的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