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外圈用打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76175发布日期:2019-07-03 04:20阅读:1144来源:国知局
轴承外圈用打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外圈用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轴承外圈上需要打3个孔,1个止销孔以及2个油孔,以往对于轴承外圈上的打孔采用的方式比较简单,就是人工用转头一个一个的打过去,3个孔之间的距离只能依靠熟练工人的经验来掌握,效率低,质量也不能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轴承外圈用打孔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轴承外圈用打孔装置,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前端形成用于放置待加工轴承外圈的安装工位,所述安装工位前侧的操作台上设置前挡块,所述前挡块上开设3个用于打孔转头穿过的穿孔,所述安装工位后侧设置有可做前后移动的压杆,所述压杆向前移动将安装工位的轴承外圈抵紧在前挡块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3个转孔装置,所述转孔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形成燕尾形滑轨,所述底座上设置滑座,所述滑座下端开设燕尾形滑槽,所述滑座经底座之间形成滑动配合,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快速气动夹具,所述快速气动夹具前端设置转头。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工位右侧形成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出设置出料台;

所述操作台旁设置拨料机构,所述拨料机构包括拨料座以及拨料杆,所述拨料座固定设置,所述拨料杆中间经销轴与拨料座之间形成转动连接,所述拨料杆做水平转动,所述拨料杆前端安装拨料块。

进一步的,所述拨料块与拨料杆之间的安装机构为:所述拨料杆前端形成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口朝向拨杆做复位运动的方向,所述安装槽内转动连接拨料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提供一种轴承外圈用打孔装置,方便对外圈进行打孔,孔位精准,提高外圈打孔效率和打孔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打孔装置示意图;

图2是转孔装置示意图;

图3是拨料机构示意图;

其中,1、操作台,2、前挡块,3、压杆,4、转孔装置,41、滑座,42、快速气动夹具,5、拨料杆,6、拨料块,7、出料台。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轴承外圈用打孔装置,包括操作台1,操作台1前端形成用于放置待加工轴承外圈的安装工位,安装工位前侧的操作台1上设置前挡块2,前挡块2做固定设置,前挡块2上开设3个用于打孔转头穿过的穿孔,安装工位后侧设置有可做前后移动的压杆3,压杆3向前移动将安装工位的轴承外圈抵紧在前挡块2上。压杆3的移动依靠气缸来实现,操作台1后侧固定设置一个气缸,气缸压杆3连接压杆3,带动压杆3前后移动,实现压紧安装工位的轴承外圈。

为方便对外圈进行打孔,配置了3个转孔装置4,转孔装置4包括底座,底座上形成燕尾形滑轨,底座上设置滑座41,滑座41下端开设燕尾形滑槽,滑座 41经底座之间形成滑动配合,底座上设置有快速气动夹具42,快速气动夹具42 前端设置转头。3个转头分别对准前挡块2上的穿孔,转头插入穿孔实现对外圈转孔。

快速气动夹具42为现有成熟产品,从网上直接采购得到。

为方便将打完孔的外圈输送出去,安装工位右侧形成出料口,出料口出设置出料台7;操作台1旁设置拨料机构,拨料机构包括拨料座以及拨料杆5,拨料座固定设置,拨料杆5中间经销轴与拨料座之间形成转动连接,拨料杆5做水平转动,当拨料杆5做顺时针转动时为拨料运动,做逆时针转动时为复位运动。拨料杆5前端安装拨料块6。顺时针转动的时候,通过拨料块6将轴承内圈拨离安装工位,然后拨料杆5复位运动,等待下次继续工作。

拨料块6与拨料杆5之间也可以设置为转动结构,此时的安装机构为:拨料杆5前端形成安装槽,安装槽的槽口朝向拨杆做复位运动的方向,安装槽内转动连接拨料块6。拨料块6在安装槽内不能做逆时针转动,但可以做顺时针转动,因为拨料块6做顺时针转动的时候拨料块6上端正好可以向槽口运动,但是拨料块6做逆时针转动的时候,拨料块6就被安装槽的槽底挡住不能转动,因此,拨料块6就能随着拨料杆5转动的时候将轴承内圈拨离安装工位,又由于拨料块6能做顺时针转动,所以,即使当安装工位上存在轴承内圈,拨料块6 随着拨料杆5做复位运动的时候,拨料块6也能通过转动避免将轴承内圈带离安装工位,保证轴承内圈在安装工位作业。

作业时,将轴承外圈放置在安装工位,然后压杆3将轴承外圈从后面压紧在前挡块2上,然后3个转孔装置4工作,转头穿过穿孔,完成对轴承内圈的打孔,然后拨杆顺时针转动,通过拨料块6将打孔完毕的轴承内圈带走。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