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渗漏焊缝的焊接方法及焊接结构与流程

文档序号:18011541发布日期:2019-06-26 00:09阅读:1328来源:国知局
防渗漏焊缝的焊接方法及焊接结构与流程

本发明为防渗漏焊缝的焊接方法及由该方法制成的防渗漏焊接结构。

[

背景技术:
]

变压器油箱是一种由钢板组焊成的箱体结构,其焊缝渗漏油问题,一直是困扰变压器行业的老大难问题。

在油箱的焊接结构中大部分焊缝为角焊缝。为了确保油箱强度和密封可靠,一般密封焊缝都是双面角焊缝,并且在油箱制作过程中,焊接人员要持证上岗;焊后要进行探伤;油箱组焊完毕要进行气压试漏(气压试漏即将油箱壳体进行密封,向油箱内部充入高压干燥空气,在油箱外部焊缝上喷肥皂水,若焊缝某个位置渗漏,则该位置会出现气泡,从而对渗漏位置进行消缺);变压器成品试验后,要对变压器整体(含油箱)进行静油压试漏(静油压试漏即将变压器所有组部件装配完成,内部注满变压器油,并从变压器最高油面充气加压到规定压力,检查各处油箱焊缝和各处联接法兰是否漏油,并对漏油位置进行消缺)。虽然有上述一系列举措,但仍难免变压器油箱焊缝不出现渗漏。

油箱制作过程的气压试漏和变压器成品试验完成后的静油压试漏,对双面角焊缝而言要发现焊接缺陷,都需要试验介质(干燥空气或变压器油)充满双面角焊缝之间的间隙,达到一定压力并持续一定时间。当焊缝很长时,而内、外部焊接缺陷又较小时,介质的填充需要较长时间,像一些焊缝砂眼很难在规定时间内发现,从而到现场运行后才发现渗漏。

[

技术实现要素:
]

针对这种距离长而又焊不透焊缝之间存在间隙的双面角焊缝渗漏问题,发明一种防渗漏焊缝的焊接方法及焊接结构方法。

本发明包括欲进行焊接的基板和焊接板,其技术方案为:(1)在焊接板的焊接端面间隔设置凹槽,(2)将焊接板与基板在凹槽中进行焊接,并焊透,(3)将焊接板与基板在分段焊接完成。发明一种方法,把距离长的双面角焊缝进行分段,分段位置确保焊缝焊透。

这种方法将焊缝进行分段后,只要内、外部焊缝缺陷不在同一段焊缝上,则不会出现渗漏,而焊接缺陷出现在同一段距离短的焊缝上概率很低,从而大大降低了双面角焊缝渗漏的概率。

进一步地,在将焊接板与基板分段焊接时,先进行外侧焊接,再进行内侧焊接。

优选地,进行分段内侧焊接前,从内侧对凹槽处进行焊接,强化该点的焊接效果。

进一步地,分段焊接时在外侧焊接完成后进行气密性检验,必要时进行补焊。

或者,分段焊接进行内侧焊接结束前,每段预留检验缝隙进行气密性检验,必要时进行补焊,然后将预留检验缝隙焊接完成。

本发明中的凹槽既可以是为贯穿焊接板厚度方向的槽,也可以是未贯穿焊接板厚度方向的槽。

利用上述焊接板的焊接端面上设置有凹槽,焊接材料位于凹槽以及焊接板的焊接端面之间由此实现了焊接端面的焊接和凹槽内的焊接,由此实现焊缝的分段。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的至少一部分凹槽在厚度方向贯穿或未贯穿焊接板。或者,全部凹槽在厚度方向贯穿或未贯穿焊接板。未贯穿时,已经能够起到分段作用,但使用贯穿的凹槽,其分段效果更好。

另外,所述凹槽沿焊接板一般是在长度方向间隔一段距离进行设置。

由于出现在同一段距离短的焊缝上概率很低,因此,本发明能够大大降低了双面角焊缝渗漏的概率,充分防止焊接缺陷造成的渗漏,并且能够提高气压试漏和静油压试漏的检查效率。在对长焊缝进行了分段拍,每段内、外角焊缝间的间隙长度较原焊缝长度大大缩短了,试验时填充试验介质所需要的时间就相对减少了很多,从而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主视图的后视图;

图2为实施例二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后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三的主视图;

图5为图4的后视图;

图6为图1中的a-a视图、b-b视图、c-c视图以及图2中的d-d视图和f-f方向未进行焊接前的剖视图;

图7为图1中的a-a视图、b-b视图、c-c视图以及图2中的d-d视图和f-f方向焊接后的剖视图;

图8为图2中e-e视图以及图4中的j-j视图和l-l视图;

图9为图4中的k-k视图;

其中,1、基板,2、焊接板,3、凹槽,4和5焊接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6、7所示,本实施例首先涉及一种焊接方法,该方法包括涉及欲进行焊接的基板1和焊接板2,在进行焊接前,首先在焊接板的焊接端面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凹槽3,这些凹槽3沿长度方向设置,其间距根据情况设定。对于大型设备,其间距可以是1-2m。这些凹槽贯穿焊接板2的厚度方向,其孔径一般在10-25mm。焊接时,先将焊接板2与基板1在凹槽3中进行贯通焊接,实现将内、外角焊缝之间的间隙从长度方向上进行物理隔离,使之相对独立。然后进行外侧面的分段焊接,即对由凹槽3分开的各段进行焊接,然后进行内侧分段焊接。进行内侧分段焊接前,先由内侧对凹槽3处进行焊接,然后进行内侧的分段焊接。内侧焊接结束前,每段内侧焊缝预留5-10mm缝隙作为预留检验缝隙先不焊接,进行气压试漏。高压气体从内部焊缝预留缝隙中进入每段焊缝间隙,若外部焊缝存在焊接缺陷,则可快速发现,进行重新焊接消除缺陷。气压试验完毕,将内部焊缝预留检验缝隙位置全部补焊,确保内部焊缝全部焊接。

本实施例形成的焊接结构如图1、7所示。它包括基板1和与基板1焊接的焊接板2。在焊接板2与基板1焊接的端面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凹槽3。这些凹槽3在焊接板厚度方向贯通,且其中充有焊接材料4、5,且两侧也有焊接材料。焊接板2与基板1其他部分的结构与常规焊接结构相同。凹槽3中的焊接材料与其他部分的焊接材料连为一体。

变压器试验完毕进行静油压试漏阶段时,若内部焊缝某处存在缺陷,变压器油便会填充到该段双面角焊缝之间的间隙中,此时若外部焊缝无缺陷,则不会渗漏;若某段焊缝外部焊缝依然存在缺陷,气压试漏时未发现,而此段焊缝内部焊缝无问题,则也不会出现渗漏;只有当此段焊缝内、外焊缝同时存在缺陷时,外部焊缝才会出现漏油情况,从而大大减低了渗漏率,并且因试验介质填充空间相对较小,也提高了试验效率。

实施例二

如图2、3、6、7、8所示,本实施例首先涉及一种焊接方法,该方法包括涉及欲进行焊接的基板1和焊接板2,在进行焊接前,首先在焊接板2的焊接端面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凹槽3,其间距根据情况设定。对于大型设备,其间距可以是1-2m。这些凹槽3一部分贯穿焊接板的厚度方向,一部分为未贯穿的槽,其孔径一般在10-25mm。焊接时,先将焊接板2与基板1在贯穿的凹槽3及未贯穿的凹槽中进行焊接,并尽量充分焊接,即尽量使焊接材料充满凹槽,然后进行外侧面的分段焊接,即对由凹槽分开的各段进行焊接。外侧焊缝焊接完成后,进行气密性检验,必要时对外侧焊缝进行补焊,然后进行内侧分段焊接。进行内侧分段焊接前,先由内侧对贯穿的凹槽处进行焊接,然后进行内侧的分段焊接。内侧焊接结束前,每段内侧焊缝预留5-10mm缝隙作为预留检验缝隙先不焊接,进行气密性检验。气密性检验采用常规方法。发现渗漏点后进行补焊,然后将预留检验缝隙焊接完成。

本实施例形成的焊接结构的外侧面及内侧面如图2、3、7、8所示,其贯穿凹槽和非贯穿的凹槽处的剖视图分别如图7、图8所示。它包括基板1和与基板1焊接的焊接板2。在焊接板2与基板1焊接的端面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凹槽。这些凹槽部分在焊接板厚度方向贯通,部分未贯通,且其中充有焊接材料4、5,其开口的外侧处也有焊接材料4、5。焊接板2与基板1其他部分的结构与常规焊接结构相同。凹槽中的焊接材料与其他部分的焊接材料连为一体。

实施例三

如图4、5、8、9所示,本实施例首先涉及一种焊接方法,该方法包括涉及欲进行焊接的基板和焊接板,在进行焊接前,首先在焊接板的焊接端面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凹槽,其间距根据情况设定。对于大型设备,其间距可以是1-2m。这些凹槽均为未贯穿的槽,这些槽可以分布在焊接板的同侧,也可以分布在两侧。本实施例公开了分布在两侧的情况。本实施例中的凹槽,其孔径一般在10-25mm。焊接时,先将焊接板与基板在凹槽中进行焊接,并尽量充分焊接,即尽量使焊接材料充满凹槽,然后进行外侧面的分段焊接,即对由凹槽分开的各段进行焊接。然后进行内侧的分段焊接。内侧焊接结束前,每段内侧焊缝预留5-10mm缝隙作为预留检验缝隙先不焊接,进行气密性检验。气密性检验采用常规方法。发现渗漏点后进行补焊,然后将预留检验缝隙焊接完成。

本实施例形成的焊接结构的外侧面及内侧面如图4、5、8、9所示,它包括基板和与基板焊接的焊接板。在焊接板与基板焊接的端面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凹槽。这些凹槽部分在焊接板厚度方向均未贯通,且其开口分布在焊接板的两侧,凹槽处的剖视图分别如图8、图9所示。凹槽中充有焊接材料,其开口的外侧处也有焊接材料。焊接板与基板其他部分的结构与常规焊接结构相同。凹槽中的焊接材料与其他部分的焊接材料连为一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