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变速器壳体组装生产线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00328发布日期:2019-09-03 22:35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汽车发动机变速器壳体组装生产线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输送机械,具体地说是汽车发动机变速器壳体组装生产线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变速器的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需进行压套后再也下壳体进行组装,现有方法是采用人工将上壳体置于压套机中进行压套,然后,将完成压套后的上壳体从压套机中取出,再由人工采用平板车转运至装配工作台,而下壳体亦由人工转运至装配工作台,最后,将上壳体和下壳体进行组装,采用这种方法时,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自动化程度高、安全高效并可显著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的汽车发动机变速器壳体组装生产线输送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包括自行小车输送线、上壳体输送辊床、组装辊床、机器人、电控箱、信号线、双夹爪式夹头、智能相机和四个对射型红外光电开关,所述自行小车输送线上设有下壳体下件工位,所述上壳体输送辊床上设有上壳体下件工位,所述组装辊床上设有升降台一及升降台二,所述双夹爪式夹头装于机器人的末端机械手臂上,所述智能相机装于双夹爪式夹头上,所述下壳体下件工位、上壳体下件工位、升降台一及升降台二上各设有一个对射型红外光电开关,所述机器人、智能相机及四个对射型红外光电开关分别通过信号线与电控箱连接。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由自行小车输送线、上壳体输送辊床、组装辊床、机器人、电控箱、信号线、双夹爪式夹头、智能相机和四个对射型红外光电开关组成的结构,这样,通过对射型红外光电开关所发出的信号可判断其相对应的下壳体下件工位、上壳体下件工位、升降台一及升降台二上是否有工件,所采用的机器人可通过双夹爪式夹头将下壳体从自行小车输送线的下壳体下件工位中卸下并转送至组装辊床的升降台一上,同样采用机器人通过双夹爪式夹头将经压套后的上壳体从上壳体输送辊床中卸下并转送至组装辊床的升降台二上,最后,在组装辊床上对上壳体和下壳体进行组装。本发明结构新颖,自动化程度高,安全高效并可显著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发明包括自行小车输送线1、上壳体输送辊床3、组装辊床4、机器人5、电控箱6、信号线7、双夹爪式夹头8、智能相机9和四个对射型红外光电开关2,所述自行小车输送线1上设有下壳体下件工位11,所述上壳体输送辊床3上设有上壳体下件工位31,所述组装辊床4上设有升降台一41及升降台二42,所述双夹爪式夹头8装于机器人5的末端机械手臂上,所述智能相机9装于双夹爪式夹头8上,所述下壳体下件工位11、上壳体下件工位31、升降台一41及升降台二42上各设有一个对射型红外光电开关2,所述机器人5、智能相机9及四个对射型红外光电开关2分别通过信号线7与电控箱6连接。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变速器壳体组装生产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行小车输送线、上壳体输送辊床、组装辊床、机器人、电控箱、信号线、双夹爪式夹头、智能相机和四个对射型红外光电开关,所述自行小车输送线上设有下壳体下件工位,所述上壳体输送辊床上设有上壳体下件工位,所述组装辊床上设有升降台一及升降台二,所述双夹爪式夹头装于机器人的末端机械手臂上,所述智能相机装于双夹爪式夹头上,所述下壳体下件工位、上壳体下件工位、升降台一及升降台二上各设有一个对射型红外光电开关。该发明结构新颖,自动化程度高,安全高效并可显著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陈朝阳;余启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天华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5
技术公布日:2019.09.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