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自动转换刀具的钻孔机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65576发布日期:2019-12-20 21:16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够自动转换刀具的钻孔机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钻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自动转换刀具的钻孔机。



背景技术:

目前,机械加工行业对两端均有孔,且批量大,精度高的零件的加工,通常都是先钻定心孔,然后再钻成孔,即分两次完成钻孔程序。这样就必须进行两次装夹,因而造成了加工误差的积累,致使产品精度低,生产效率也低。因此,本申请人提出了“一种转换刀具的钻孔机床”,授权公告号为:cn201267883y,该机床通过分配轴的旋转,转速通过更换齿轮而变,分配轴旋转带动、换位凸轮进刀凸轮转动,换位凸轮带动钻台平移,进刀凸轮拨动杠杆,杠杆拨动刀具进刀,从而完成刀具换位和钻削进给,通过一次装夹完成钻中心孔和钻成孔两道工序,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但是该机床仍然存在着缺点,即:分配轴的转速改变需要停机来更换不同的齿轮,才能实现,因此导致在有加工需求的情况下,需要反复更换,给生产带来了严重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转换刀具的钻孔机床,该机床通过减速电机驱动分配轴,使得分配轴的转速可以实现自动调整,不用停机调速,能够大幅度的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能够自动转换刀具的钻孔机床,包括换位凸轮、分配轴、凸轮和杠杆,凸轮设置在分配轴的一端部,在分配轴的中部设置有凸轮,其特征在于:分配轴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减速电机,杠杆的中部通过竖直转轴枢接于支座上,杠杆与竖直转轴之间设置有扭簧。

进一步的,所述凸轮呈筒状,在凸轮的外圆面的一端设有v形的槽口。

进一步的,杠杆的一端部设置有竖直状的拨杆,拨杆与凸轮的一端面相对应接触。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越性:

所述分配轴通过减速电机驱动,使得分配轴的转速能够便于调节,避免了传统改变转速时需要停机更换齿轮的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在竖直转轴与杠杆之间设置扭簧,使得杠杆能够自动复位,自动实现刀具进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凸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床身;2、主轴、3、主轴箱;4、弹簧夹头;5、定心钻杆;6、钻孔钻杆;7、钻台;8、换位凸轮;9、分配轴;10、辅轴箱;11、凸轮;12、杠杆;13、螺钉;14、减速电机;15、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能够自动转换刀具的钻孔机床,是由床身1、主轴2、主轴箱3、弹簧夹头4、定心钻杆5,钻孔钻杆6、钻台7、换位凸轮8、分配轴9、辅轴箱10,凸轮11,杠杆12,螺钉13组装而成,床身1台面上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辅轴箱10,辅轴箱10的内部设置有分配轴9,分配轴9的一端设置有换位凸轮8,换位凸轮8的一侧对应设置有定心钻杆5和钻孔钻杆6,定心钻杆5和钻孔钻杆6固设在滑台上,滑台滑动连接于钻台上,在实际应用中,滑台通过气缸推动实现往返滑动,钻台7固设在床身1上,定心钻杆5和钻孔钻杆6并列布置,定心钻杆5平行设置在钻台7上与弹簧夹头4相对应,钻孔钻杆6换位调整后与弹簧夹头4相对应;分配轴9中部的一侧设置有凸轮11,分配轴9中部的另一侧安装杠杆12,杠杆12的中部通过竖直转轴枢接于支座上,支座固设在床身1上,杠杆12与竖直转轴之间设置有扭簧,在分配轴9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减速电机14,通过减速电机14驱动分配轴9转动,从而通过分配轴9完成定心钻杆5和钻孔钻杆6的进刀行程,定心钻杆和钻孔钻杆的后部设置有螺钉13来调整进刀量的精度,定心钻杆5,钻孔钻杆6的偏心锥头用于补偿其与主轴2的同轴度偏差,辅轴箱10上设置有离合器可使刀具在任何位置停车。

所述定心钻杆5和钻孔钻杆6的后部设置有螺钉13。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凸轮11呈筒状,在凸轮11的外圆面的一端设有v形的槽口15。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减速电机驱动分配轴转动,分配轴带动换位凸轮和凸轮转动,换位凸轮和凸轮同步动作,换位凸轮带动拨动滑台在钻台上滑动来转换刀具,凸轮在转动过程中,杠杆一端的拨杆贴在凸轮的端面上,凸轮通过其端面将杠杆一端平移,随着凸轮的转动,拨杆进入v形的槽口内,此时,换位凸轮与凸轮均停顿一下,然后,凸轮继续拨动拨杆平移,在扭簧的作用下,杠杆实现复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