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座椅调节齿轮的冷镦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96327发布日期:2020-05-01 17:58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座椅调节齿轮的冷镦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母加工工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电动座椅调节齿轮的冷镦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电动座椅调节齿轮的加工主要采用先锻造之后再机加工的方式,此过程的工艺不稳定,还会产生很多废料,造成原料的浪费。

为此,设计一种可以节省材料同时可以一次冷镦成型的电动座椅调节齿轮的冷镦模具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节省材料同时可以一次冷镦成型的电动座椅调节齿轮的冷镦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电动座椅调节齿轮的冷镦模具,包括第一工位冷镦模具、第二工位冷镦模具、第三工位冷镦模具、第四工位冷镦模具、第五工位冷镦模具、第六工位冷镦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工位冷镦模具包括第一上模及第一下模,第一上模由第一上模外壳、第一上模垫块、第一上模垫套、第一上模三针芯、第一上模第一三针垫、第一上模第二三针垫、第一上模套管及第一上模冲棒组成,第一上模外壳的上端设有凹槽,凹槽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上模垫块、第一上模第一三针垫及第一上模第二三针垫,第一上模第一三针垫的下端面抵接第一上模冲棒的上端面,第一上模冲棒的下端面分别贯穿第一上模第二三针垫及第一上模外壳并位于第一上模外壳的下方,第一上模冲棒与第一上模外壳之间设有第一上模套管,第一上模套管的上端面抵接第一上模三针芯的下端面,第一上模三针芯的上端面分别贯穿第一上模第二三针垫及第一上模第一三针垫并位于第一上模垫块的下方,第一上模垫块与第一上模外壳之间设有第一上模垫套;第一下模由第一下模第一硬质合金、第一下模外壳、第一下模第二硬质合金、第一下模中套、第一下模第一后垫、第一下模螺母、第一下模芯子、第一下模第二后垫、第一下模第三后垫及第一下模锁紧螺母组成,第一下模外壳内嵌设有第一下模第一硬质合金,并且第一下模第一硬质合金的上端面与第一下模外壳的上端面齐平,第一下模第一硬质合金的下端面抵接第一下模第二硬质合金的上端面,第一下模第二硬质合金的下端面抵接第一下模第一后垫的上端面,第一下模第一后垫的下端面抵接第一下模第二后垫的上端面,第一下模第一硬质合金内设有第一下模芯子的一端,第一下模芯子的另一端分别贯穿第一下模第二硬质合金及第一下模第一后垫并且位于第一下模第二后垫内,第一下模芯子的下端面抵接第一下模第三后垫的上端面,第一下模第三后垫的下端面贯穿第一下模第二后垫并位于第一下模第二后垫的下方,第一下模第二硬质合金与第一下模外壳之间设有第一下模中套,第一下模第一后垫与第一下模外壳之间通过第一下模螺母相连,第一下模第二后垫与第一下模第三后垫之间通过第一下模锁紧螺母相连。

所述的第二工位冷镦模具包括第二上模及第二下模,第二上模由第二上模外壳、第二上模垫块及第二上模冲棒组成,第二上模外壳的上端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第二上模垫块,第二上模垫块的下端面抵接第二上模冲棒的上端面,第二上模冲棒的下端面贯穿第二上模外壳并且位于第二上模外壳的下方;第二下模由第二下模第一硬质合金、第二下模外壳、第二下模第二硬质合金、第二下模中套、第二下模第一后垫、第二下模螺母、第二下模芯子、第二下模第二后垫、第二下模第三后垫及第二下模锁紧螺母组成,第二下模外壳内嵌设有第二下模第一硬质合金,并且第二下模第一硬质合金的上端面与第二下模外壳的上端面齐平,第二下模第一硬质合金的下端面抵接第二下模第二硬质合金的上端面,第二下模第二硬质合金的下端面抵接第二下模第一后垫的上端面,第二下模第一后垫的下端面抵接第二下模第二后垫的上端面,第二下模第一硬质合金内设有第二下模芯子的一端,第二下模芯子的另一端分别贯穿第二下模第二硬质合金及第二下模第一后垫并且位于第二下模第二后垫内,第二下模芯子的下端面抵接第二下模第三后垫的上端面,第二下模第三后垫的下端面贯穿第二下模第二后垫并位于第二下模第二后垫的下方,第二下模第二硬质合金与第二下模外壳之间设有第二下模中套,第二下模第一后垫与第二下模外壳之间通过第二下模螺母相连,第二下模第二后垫与第二下模第三后垫之间通过第二下模锁紧螺母相连。

所述的第三工位冷镦模具包括第三上模及第三下模,第三上模由第三上模外壳及第三上模硬质合金组成,第三上模外壳的下端内嵌设有第三上模硬质合金;第三下模由第三下模第一硬质合金、第三下模外壳、第三下模第二硬质合金、第三下模中套、第三下模第一后垫、第三下模螺母、第三下模芯子、第三下模第二后垫、第三下模第三后垫及第三下模锁紧螺母组成,第三下模外壳内嵌设有第三下模第一硬质合金,并且第三下模第一硬质合金的上端面与第三下模外壳的上端面齐平,第三下模第一硬质合金的下端面抵接第三下模第二硬质合金的上端面,第三下模第二硬质合金的下端面抵接第三下模第一后垫的上端面,第三下模第一后垫的下端面抵接第三下模第二后垫的上端面,第三下模第一硬质合金内设有第三下模芯子的一端,第三下模芯子的另一端分别贯穿第三下模第二硬质合金及第三下模第一后垫并且位于第三下模第二后垫内,第三下模芯子的下端面抵接第三下模第三后垫的上端面,第三下模第三后垫的下端面贯穿第三下模第二后垫并位于第三下模第二后垫的下方,第三下模第二硬质合金与第三下模外壳之间设有第三下模中套,第三下模第一后垫与第三下模外壳之间通过第三下模螺母相连,第三下模第二后垫与第三下模第三后垫之间通过第三下模锁紧螺母相连。

所述的第四工位冷镦模具包括第四上模及第四下模,第四上模由第四上模外壳、第四上模垫块及第四上模冲棒组成,第四上模外壳的上端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第四上模垫块,第四上模垫块的下端面抵接第四上模冲棒的上端面,第四上模冲棒的下端面贯穿第四上模外壳并且位于第四上模外壳的下方;第四下模由第四下模第一硬质合金、第四下模外壳、第四下模第二硬质合金、第四下模中套、第四下模第一后垫、第四下模螺母、第四下模芯子、第四下模第二后垫、第四下模第三后垫及第四下模锁紧螺母组成,第四下模外壳内嵌设有第四下模第一硬质合金,并且第四下模第一硬质合金的上端面与第四下模外壳的上端面齐平,第四下模第一硬质合金的下端面抵接第四下模第二硬质合金的上端面,第四下模第二硬质合金的下端面抵接第四下模第一后垫的上端面,第四下模第一后垫的下端面抵接第四下模第二后垫的上端面,第四下模第一硬质合金内设有第四下模芯子的一端,第四下模芯子的另一端分别贯穿第四下模第二硬质合金及第四下模第一后垫并且位于第四下模第二后垫内,第四下模芯子的下端面抵接第四下模第三后垫的上端面,第四下模第三后垫的下端面贯穿第四下模第二后垫并位于第四下模第二后垫的下方,第四下模第二硬质合金与第四下模外壳之间设有第四下模中套,第四下模第一后垫与第四下模外壳之间通过第四下模螺母相连,第四下模第二后垫与第四下模第三后垫之间通过第四下模锁紧螺母相连。

所述的第五工位冷镦模具包括第五上模及第五下模,第五上模由第五上模外壳、第五上模垫块及第五上模冲棒组成,第五上模外壳的上端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第五上模垫块,第五上模垫块的下端面抵接第五上模冲棒的上端面,第五上模冲棒的下端面贯穿第五上模外壳并且位于第五上模外壳的下方;第五下模由第五下模硬质合金、第五下模外壳、第五下模第一后垫、第五下模螺母、第五下模芯子、第五下模第二后垫、第五下模第三后垫及第五下模锁紧螺母组成,第五下模外壳内嵌设有第五下模硬质合金,并且第五下模硬质合金的上端面与第五下模外壳的上端面齐平,第五下模硬质合金的下端面抵接第五下模第一后垫的上端面,第五下模第一后垫的下端面抵接第五下模第二后垫的上端面,第五下模硬质合金内设有第五下模芯子的一端,第五下模芯子的另一端贯穿第五下模第一后垫并且位于第五下模第二后垫内,第五下模芯子的下端面抵接第五下模第三后垫的上端面,第五下模第三后垫的下端面贯穿第五下模第二后垫并位于第五下模第二后垫的下方,第五下模第一后垫与第五下模外壳之间通过第五下模螺母相连,第五下模第二后垫与第五下模第三后垫之间通过第五下模锁紧螺母相连。

所述的第六工位冷镦模具包括第六上模及第六下模,第六上模由第六上模外壳、第六上模垫块及第六上模冲棒组成,第六上模外壳的上端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第六上模垫块,第六上模垫块的下端面抵接第六上模冲棒的上端面,第六上模冲棒的下端面贯穿第六上模外壳并且位于第六上模外壳的下方;第六下模由第六下模硬质合金、第六下模外壳、第六下模第一后垫、第六下模螺母、第六下模芯子、第六下模第二后垫、第六下模第三后垫及第六下模锁紧螺母组成,第六下模外壳内嵌设有第六下模硬质合金,并且第六下模硬质合金的上端面与第六下模外壳的上端面齐平,第六下模硬质合金的下端面抵接第六下模第一后垫的上端面,第六下模第一后垫的下端面抵接第六下模第二后垫的上端面,第六下模硬质合金内设有第六下模芯子的一端,第六下模芯子的另一端贯穿第六下模第一后垫并且位于第六下模第二后垫内,第六下模芯子的下端面抵接第六下模第三后垫的上端面,第六下模第三后垫的下端面贯穿第六下模第二后垫并位于第六下模第二后垫的下方,第六下模第一后垫与第六下模外壳之间通过第六下模螺母相连,第六下模第二后垫与第六下模第三后垫之间通过第六下模锁紧螺母相连。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工艺稳定,减少了不必要的工序,节省了原材料,使电动座椅调节齿轮可以一次冷镦成型。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上模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下模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二上模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下模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三上模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三下模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四上模结构示意图。

图8为第四下模结构示意图。

图9为第五上模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第五下模结构示意图。

图11为第六上模结构示意图。

图12为第六下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12所示所示,第一工位冷镦模具包括第一上模及第一下模,第一上模由第一上模外壳、第一上模垫块、第一上模垫套、第一上模三针芯、第一上模第一三针垫、第一上模第二三针垫、第一上模套管及第一上模冲棒组成,第一上模外壳1-1的上端设有凹槽,凹槽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上模垫块1-2、第一上模第一三针垫1-5及第一上模第二三针垫1-6,第一上模第一三针垫1-5的下端面抵接第一上模冲棒1-8的上端面,第一上模冲棒1-8的下端面分别贯穿第一上模第二三针垫1-6及第一上模外壳1-1并位于第一上模外壳1-1的下方,第一上模冲棒1-8与第一上模外壳1-1之间设有第一上模套管1-7,第一上模套管1-7的上端面抵接第一上模三针芯1-4的下端面,第一上模三针芯1-4的上端面分别贯穿第一上模第二三针垫1-6及第一上模第一三针垫1-5并位于第一上模垫块1-2的下方,第一上模垫块1-2与第一上模外壳1-1之间设有第一上模垫套1-3;第一下模由第一下模第一硬质合金、第一下模外壳、第一下模第二硬质合金、第一下模中套、第一下模第一后垫、第一下模螺母、第一下模芯子、第一下模第二后垫、第一下模第三后垫及第一下模锁紧螺母组成,第一下模外壳1-10内嵌设有第一下模第一硬质合金1-9,并且第一下模第一硬质合金1-9的上端面与第一下模外壳1-10的上端面齐平,第一下模第一硬质合金1-9的下端面抵接第一下模第二硬质合金1-11的上端面,第一下模第二硬质合金1-11的下端面抵接第一下模第一后垫1-13的上端面,第一下模第一后垫1-13的下端面抵接第一下模第二后垫1-16的上端面,第一下模第一硬质合金1-9内设有第一下模芯子1-15的一端,第一下模芯子1-15的另一端分别贯穿第一下模第二硬质合金1-11及第一下模第一后垫1-13并且位于第一下模第二后垫1-16内,第一下模芯子1-15的下端面抵接第一下模第三后垫1-17的上端面,第一下模第三后垫1-17的下端面贯穿第一下模第二后垫1-16并位于第一下模第二后垫1-16的下方,第一下模第二硬质合金1-11与第一下模外壳1-10之间设有第一下模中套1-12,第一下模第一后垫1-13与第一下模外壳1-10之间通过第一下模螺母1-14相连,第一下模第二后垫1-16与第一下模第三后垫1-17之间通过第一下模锁紧螺母1-18相连。

第二工位冷镦模具包括第二上模及第二下模,第二上模由第二上模外壳、第二上模垫块及第二上模冲棒组成,第二上模外壳2-1的上端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第二上模垫块2-2,第二上模垫块2-2的下端面抵接第二上模冲棒2-3的上端面,第二上模冲棒2-3的下端面贯穿第二上模外壳2-1并且位于第二上模外壳2-1的下方;第二下模由第二下模第一硬质合金、第二下模外壳、第二下模第二硬质合金、第二下模中套、第二下模第一后垫、第二下模螺母、第二下模芯子、第二下模第二后垫、第二下模第三后垫及第二下模锁紧螺母组成,第二下模外壳2-5内嵌设有第二下模第一硬质合金2-4,并且第二下模第一硬质合金2-4的上端面与第二下模外壳2-5的上端面齐平,第二下模第一硬质合金2-4的下端面抵接第二下模第二硬质合金2-6的上端面,第二下模第二硬质合金2-6的下端面抵接第二下模第一后垫2-8的上端面,第二下模第一后垫2-8的下端面抵接第二下模第二后垫2-11的上端面,第二下模第一硬质合金2-4内设有第二下模芯子2-10的一端,第二下模芯子2-10的另一端分别贯穿第二下模第二硬质合金2-6及第二下模第一后垫2-8并且位于第二下模第二后垫2-11内,第二下模芯子2-10的下端面抵接第二下模第三后垫2-12的上端面,第二下模第三后垫2-12的下端面贯穿第二下模第二后垫2-11并位于第二下模第二后垫2-11的下方,第二下模第二硬质合金2-6与第二下模外壳2-5之间设有第二下模中套2-7,第二下模第一后垫2-8与第二下模外壳2-5之间通过第二下模螺母2-9相连,第二下模第二后垫2-11与第二下模第三后垫2-12之间通过第二下模锁紧螺母2-13相连。

第三工位冷镦模具包括第三上模及第三下模,第三上模由第三上模外壳及第三上模硬质合金组成,第三上模外壳3-1的下端内嵌设有第三上模硬质合金3-2;第三下模由第三下模第一硬质合金、第三下模外壳、第三下模第二硬质合金、第三下模中套、第三下模第一后垫、第三下模螺母、第三下模芯子、第三下模第二后垫、第三下模第三后垫及第三下模锁紧螺母组成,第三下模外壳3-4内嵌设有第三下模第一硬质合金3-3,并且第三下模第一硬质合金3-3的上端面与第三下模外壳3-4的上端面齐平,第三下模第一硬质合金3-3的下端面抵接第三下模第二硬质合金3-5的上端面,第三下模第二硬质合金3-5的下端面抵接第三下模第一后垫3-7的上端面,第三下模第一后垫3-7的下端面抵接第三下模第二后垫3-10的上端面,第三下模第一硬质合金3-3内设有第三下模芯子3-9的一端,第三下模芯子3-9的另一端分别贯穿第三下模第二硬质合金3-5及第三下模第一后垫3-7并且位于第三下模第二后垫3-10内,第三下模芯子3-9的下端面抵接第三下模第三后垫3-11的上端面,第三下模第三后垫3-11的下端面贯穿第三下模第二后垫3-10并位于第三下模第二后垫3-10的下方,第三下模第二硬质合金3-5与第三下模外壳3-4之间设有第三下模中套3-6,第三下模第一后垫3-7与第三下模外壳3-4之间通过第三下模螺母3-8相连,第三下模第二后垫3-10与第三下模第三后垫3-11之间通过第三下模锁紧螺母3-12相连。

第四工位冷镦模具包括第四上模及第四下模,第四上模由第四上模外壳、第四上模垫块及第四上模冲棒组成,第四上模外壳4-1的上端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第四上模垫块4-2,第四上模垫块4-2的下端面抵接第四上模冲棒4-3的上端面,第四上模冲棒4-3的下端面贯穿第四上模外壳4-1并且位于第四上模外壳4-1的下方;第四下模由第四下模第一硬质合金、第四下模外壳、第四下模第二硬质合金、第四下模中套、第四下模第一后垫、第四下模螺母、第四下模芯子、第四下模第二后垫、第四下模第三后垫及第四下模锁紧螺母组成,第四下模外壳4-5内嵌设有第四下模第一硬质合金4-4,并且第四下模第一硬质合金4-4的上端面与第四下模外壳4-5的上端面齐平,第四下模第一硬质合金4-4的下端面抵接第四下模第二硬质合金4-6的上端面,第四下模第二硬质合金4-6的下端面抵接第四下模第一后垫4-8的上端面,第四下模第一后垫4-8的下端面抵接第四下模第二后垫4-11的上端面,第四下模第一硬质合金4-4内设有第四下模芯子4-10的一端,第四下模芯子4-10的另一端分别贯穿第四下模第二硬质合金4-6及第四下模第一后垫4-8并且位于第四下模第二后垫4-11内,第四下模芯子4-10的下端面抵接第四下模第三后垫4-12的上端面,第四下模第三后垫4-12的下端面贯穿第四下模第二后垫4-11并位于第四下模第二后垫4-11的下方,第四下模第二硬质合金4-6与第四下模外壳4-5之间设有第四下模中套4-7,第四下模第一后垫4-8与第四下模外壳4-5之间通过第四下模螺母4-9相连,第四下模第二后垫4-11与第四下模第三后垫4-12之间通过第四下模锁紧螺母4-13相连。

第五工位冷镦模具包括第五上模及第五下模,第五上模由第五上模外壳、第五上模垫块及第五上模冲棒组成,第五上模外壳5-1的上端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第五上模垫块5-2,第五上模垫块5-2的下端面抵接第五上模冲棒5-3的上端面,第五上模冲棒5-3的下端面贯穿第五上模外壳5-1并且位于第五上模外壳5-1的下方;第五下模由第五下模硬质合金、第五下模外壳、第五下模第一后垫、第五下模螺母、第五下模芯子、第五下模第二后垫、第五下模第三后垫及第五下模锁紧螺母组成,第五下模外壳5-5内嵌设有第五下模硬质合金5-4,并且第五下模硬质合金5-4的上端面与第五下模外壳5-5的上端面齐平,第五下模硬质合金5-4的下端面抵接第五下模第一后垫5-6的上端面,第五下模第一后垫5-6的下端面抵接第五下模第二后垫5-9的上端面,第五下模硬质合金5-4内设有第五下模芯子5-8的一端,第五下模芯子5-8的另一端贯穿第五下模第一后垫5-6并且位于第五下模第二后垫5-9内,第五下模芯子5-8的下端面抵接第五下模第三后垫5-10的上端面,第五下模第三后垫5-10的下端面贯穿第五下模第二后垫5-9并位于第五下模第二后垫5-9的下方,第五下模第一后垫5-6与第五下模外壳5-5之间通过第五下模螺母5-7相连,第五下模第二后垫5-9与第五下模第三后垫5-10之间通过第五下模锁紧螺母5-11相连。

第六工位冷镦模具包括第六上模及第六下模,第六上模由第六上模外壳、第六上模垫块及第六上模冲棒组成,第六上模外壳6-1的上端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第六上模垫块6-2,第六上模垫块6-2的下端面抵接第六上模冲棒6-3的上端面,第六上模冲棒6-3的下端面贯穿第六上模外壳6-1并且位于第六上模外壳6-1的下方;第六下模由第六下模硬质合金、第六下模外壳、第六下模第一后垫、第六下模螺母、第六下模芯子、第六下模第二后垫、第六下模第三后垫及第六下模锁紧螺母组成,第六下模外壳6-5内嵌设有第六下模硬质合金6-4,并且第六下模硬质合金6-4的上端面与第六下模外壳6-5的上端面齐平,第六下模硬质合金6-4的下端面抵接第六下模第一后垫6-6的上端面,第六下模第一后垫6-6的下端面抵接第六下模第二后垫6-9的上端面,第六下模硬质合金6-4内设有第六下模芯子6-8的一端,第六下模芯子6-8的另一端贯穿第六下模第一后垫6-6并且位于第六下模第二后垫6-9内,第六下模芯子6-8的下端面抵接第六下模第三后垫6-10的上端面,第六下模第三后垫6-10的下端面贯穿第六下模第二后垫6-9并位于第六下模第二后垫6-9的下方,第六下模第一后垫6-6与第六下模外壳6-5之间通过第六下模螺母6-7相连,第六下模第二后垫6-9与第六下模第三后垫6-10之间通过第六下模锁紧螺母6-11相连。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的工艺稳定,减少了不必要的工序,节省了原材料,使电动座椅调节齿轮可以一次冷镦成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