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翘板开关触点的合铆下模具及合铆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46585发布日期:2020-05-22 20:29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备翘板开关触点的合铆下模具及合铆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翘板开关触点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制备翘板开关触点的合铆下模具及合铆模具。



背景技术:

合铆是翘板开关制造技术中一道常见的工序,翘板与银芯进行合铆的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合铆模具。在制备触点的过程中,合铆模具的凹口处内表面需要承受极大的冲击力以及银芯在成型过程中与凹口内表面产生的摩擦力,导致合铆模具凹口处内表面发生破损。此外,在成型过程中还会出现银芯粘覆在凹口处内表面的现象,致使合铆模具的使用寿命一般在10000次左右,这会使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更换合铆模具,导致企业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生产成本高。

鉴于此,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翘板开关触点的合铆下模具,旨在防止下模具凹形槽内表面磨损过快,同时防止凹形槽与银芯发生粘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翘板开关触点的合铆模具,其使用寿命长,能够显著减少下模具的更换次数。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备翘板开关触点的合铆下模具,包括下模本体,下模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容置银芯的凹形槽,凹形槽的槽体内壁上设置有第一耐磨抗粘膜层。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下模本体呈柱状,且下模本体的至少一个端面上设置有凹形槽。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耐磨抗粘膜层为类金刚石膜层或金刚石膜层。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耐磨抗粘膜层的厚度为2-10μm。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耐磨抗粘膜层的硬度为hv2800-8000。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耐磨抗粘膜层的表面粗糙度为ra0.03-0.1u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制备翘板开关触点的合铆模具,包括用于按压银芯向下运动的上模组件和上述制备翘板开关触点的合铆下模具。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模组件包括用于按压银芯向下运动至凹形槽中的上模本体和用于驱动上模本体上下移动的上模驱动件。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模本体包括顶帽和按压柱,顶帽的底面与按压柱的顶面相连,顶帽为柱状,且顶帽的直径大于按压柱的直径。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按压柱远离顶帽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耐磨抗粘膜层,第二耐磨抗粘膜层的表面粗糙度小于ra0.1u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制备翘板开关触点的合铆下模具,其通过在下模本体的凹形槽上涂覆第一耐磨抗粘膜层,有效防止下模具两端面凹形槽处内表面在使用过程中过快磨损以及粘银的现象,有效保护了基体,从而提升了生产效率,增加了产品一致性,节约了企业成本,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制备翘板开关触点的合铆模具,其通过上模组件按压银芯向下运动至下模本体的凹形槽中进行触点成型,由于下模本体的凹形槽内涂覆的功能膜层,能有效防止凹形槽处内表面过快磨损以及粘银现象,增加了下模具的使用寿命,减少了下模具更换的次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制备翘板开关触点的合铆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制备翘板开关触点的合铆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上模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铜翘板和银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制备翘板开关触点的合铆模具;20-铜翘板;21-银芯;100-制备翘板开关触点的合铆下模具;110-下模本体;120-凹形槽;130-第一耐磨抗粘膜层;200-上模组件;211-上模本体;212-顶帽;213-按压柱;214-第二耐磨抗粘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备翘板开关触点的合铆下模具100,包括下模本体110,下模本体110上设置有用于容置银芯的凹形槽120,凹形槽120的槽体内壁上设置有第一耐磨抗粘膜层130。

需要说明的是,下模本体110上的凹形槽120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耐磨抗粘膜层130,为具有高硬度、耐磨、耐冲击、抗粘性能的膜层。在工作过程中,下模本体110的凹形槽120处的内表面需要承受极大的冲击力,由于第一耐磨抗粘膜层130的存在会使下模本体110的凹形槽120的内壁表面具有更优越的耐磨和抗粘性能,显著降低凹口处的破损现象,也防止了银芯的粘附。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下模本体110呈柱状,且凹形槽120位于下模本体110的至少一个端面上,即凹形槽120可以为两个,分别位于柱状下模本体110的两端面。

具体地,下模本体110和凹形槽120的具体尺寸不限,可以根据银芯的尺寸和具体工艺要求进行设计,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具体地,下模本体110的材质可以为硬质合金,以进一步提升其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耐磨抗粘膜层130为类金刚石膜层或金刚石膜层,类金刚石膜层和金刚石膜层为现有的膜层材料。膜层的制备方法有物理气相沉积(pvd)和化学气相沉积(cvd),对具体的制备工艺不做要求,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耐磨抗粘膜层130主要是材料的选择,以提升耐磨、抗冲击、硬度和抗粘性能为主。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形成的薄膜,以提升耐磨、抗冲击、硬度和抗粘性能为准。

进一步地,第一耐磨抗粘膜层130的厚度为2-10μm,膜层的厚度会影响膜层与凹形槽120内表面的粘合力,若厚度过厚则会导致膜层的粘合力差,若厚度过薄则会降低膜层的耐磨、抗冲击性能。

进一步地,第一耐磨抗粘膜层130的硬度为hv2800-8000,第一耐磨抗粘膜层130的硬度控制在上述范围内能够保证膜层的耐磨性能,进而保证下模本体110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第一耐磨抗粘膜层130的表面粗糙度为ra0.03-0.1um,第一耐磨抗粘膜层130表面较为光滑为宜,将第一耐磨抗粘膜层130的表面粗糙度控制在上述范围内可保证所制备的银触点表面光滑,防止开关银触点在导通的瞬间表面空气被击穿导致电火花产生的问题。

请参照图2-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制备翘板开关触点的合铆模具10,包括用于按压银芯21向下运动的上模组件200和上述制备翘板开关触点的合铆下模具100。在上模组件200的按压下位于铜翘板20上的银芯21进入凹形槽120中进行成型,以形成触点。

具体地,图2和图4中仅表示出了部分实施例中的铜翘板20的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铜翘板20可以为任意现有的铜翘板的结构,在此不一一列举。

具体地,上模组件200的材质可以为硬质合金,以保证其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上模组件200包括用于按压银芯21向下运动至凹形槽120中的上模本体211和用于驱动上模本体211上下移动的上模驱动件(图未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上模驱动件为一端的气缸或电机类,可以驱动上模本体211上下运动即可,上模驱动件为现有结构,其具体工作原理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进一步地,上模本体211包括顶帽212和按压柱213,顶帽212的底面与按压柱213的顶面相连,顶帽212为柱状,且顶帽212的直径大于按压柱213的直径。将上模本体211分为顶帽212和按压柱213的形式可以进一步提升操作的稳定性。

具体地,上模本体211的具体尺寸不限,具体可以根据银芯21的尺寸和具体工艺进行设计。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模驱动件可以与上模本体211上的顶帽212的顶壁相连,以更稳定地控制上模本体211上下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按压柱213远离顶帽212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耐磨抗粘膜层214,第二耐磨抗粘膜层214的表面粗糙度小于ra0.1um。按压柱213因为需要和银芯21接触,也对其耐磨和抗粘性能也提出了一定要求,第二耐磨抗粘膜层214与第一耐磨抗粘膜层130的作用类似,能够显著提升按压柱213的耐磨、抗压和抗粘性能,防止银芯21粘附,也防止工作过程中发生破损,延长上模组件200的使用寿命,缩减生产成本。

具体地,第二耐磨抗粘膜层214为类金刚石膜层或金刚石膜层,以上膜层材料为现有的膜层材料。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形成的薄膜,以提升耐磨、抗冲击、硬度和抗粘性能为准。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下模本体110的材质为硬质合金,第一耐磨抗粘膜层130为类金刚石膜层,该膜层厚度为2~4um,膜层硬度为hv2800~3500,表面粗糙度ra0.03~0.1um,涂层后的合铆模具使用寿命可达30000次左右,比无涂层合铆模具使用寿命提升3倍。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下模本体110的材质为硬质合金,第一耐磨抗粘膜层130为金刚石膜层,膜层厚度为8~10um,膜层硬度hv7000~8000,膜层表面粗糙度ra≦0.1um,涂层后的合铆模具使用寿命可达100000次左右,比无涂层合铆模具使用寿命提升10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备翘板开关触点的合铆下模具,其通过在下模本体的凹形槽上涂覆第一耐磨抗粘膜层,以提升凹形槽的硬度、耐磨、耐冲击、抗粘等性能,从而有效防止下模具两端面凹形槽处内表面在使用过程中过快磨损以及粘银的现象,有效保护了基体,从而提升了生产效率,增加了产品一致性,节约了企业成本,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备翘板开关触点的合铆模具,其通过上模组件按压银芯向下运动至下模本体的凹形槽中进行触点成型,由于下模本体的凹形槽内涂覆的功能膜层,能有效防止凹形槽处内表面过快磨损以及粘银现象,增加了下模具的使用寿命,减少了下模具更换的次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