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径筒节用卷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91992发布日期:2020-10-28 14:25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变径筒节用卷板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卷筒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变径筒节用卷板机。



背景技术:

变径卷筒,又称变径管,是指将直径不同的管段按照顺序串联连接起来的管道,通常是为了满足流体的流速的变化或多个分支管而设置的。而在特殊场合中,通常会要求筒节上不存在或具有少量焊缝,比如在炼焦工艺中,为了对高温荒煤气进行处理,采用上升管换热器进行热交换,若上升管体存在焊缝,荒煤气会从焊缝处侵管体,存在安全隐患。

现有技术中大尺寸的变径筒节通常采用卷板机加工出不同直径的管体,然后采用焊接连接的方式连成一体,连接处存在一圈焊缝,不能解决上述无焊缝的问题;在加工时采用人工锻压,费时费力,且不能确保变径连接部的光滑度,费时费力,产品质量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变径筒节用卷板机,不需要采用焊接连接即可以生产出大尺寸变径筒节,生产便捷,可以实现大批量生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变径筒节用卷板机,包括支撑架、设置在支撑架上的上辊、第一下辊和第二下辊,所述上辊与驱动其转动的电机电连接,上辊转动后驱动第一下辊和第二下辊转动,上辊与第一下辊和第二下辊之间的间距为待加工板材厚度;所述第一下辊的第一下辊本体上设有可移除的第一下辊变径模块,第一下辊变径模块移除后第一下辊上形成第一下辊凹陷;所述第二下辊的第二下辊本体上设有可移除的第二下辊变径模块,第二下辊变径模块移除后第二下辊上形成第二下辊凹陷;所述第一下辊变径模块和第二下辊变径模块结构和大小相同;卷板机还包括与第一下辊凹陷和第二下辊凹陷相对应的上辊变径模块;所述第一下辊变径模块与第一下辊凹陷配合后的表面与第一下辊本体平齐;所述第二下辊变径模块与第二下辊凹陷配合后的表面与第二下辊本体平齐。

该种可变径筒节用卷板机工作时,生产等径的筒节时,上辊上不需要设置上辊变径模块,第一下辊和第二下辊的第一下辊凹陷和第二下辊凹陷上安装好第一下辊变径模块和第二下辊变径模块,即上辊、第一下辊和第二下辊均为等径圆柱体,加工出等径筒节;生产变径筒节时,上辊上安装上辊变径模块,第一下辊和第二下辊上的第一下辊变径模块和第二下辊变径模块取出,上辊变径模块与第一下辊凹陷和第二下辊凹陷配合,加工出变径筒节;该卷板机不需要设置不同尺寸的上辊和下辊,也不需要对上辊和下辊进行更换,仅需要根据上辊变径模块、第一下辊变径模块和第二下辊变径模块的装卸即可实现变径筒节的生产,尤其是大尺寸变径筒节,生产便捷,降低人工成本,可以实现大批量生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下辊变径模块关于第一下辊中心轴截面为倒梯形结构,所述第二下辊变径模块关于第二下辊中心轴截面为倒梯形结构,所述上辊变径模块关于上辊中心轴截面为正梯形结构;第一下辊变径模块、第二下辊变径模块和上辊变径模块为梯形结构,确保变径筒节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平滑过渡,不存在板体直径突变,提高过渡部分的均匀度和连接强度,变径筒节的产品质量高。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下辊变径模块、第二下辊变径模块和上辊变径模块为哈夫节,第一下辊变径模块由若干可拆卸的第一哈夫段组成环形结构;第二下辊变径模块由若干可拆卸的第二哈夫段组成环形结构;上辊变径模块由若干可拆卸的上哈夫段组成的环形结构。采用若干配合的第一哈夫段、第二哈夫段和上哈夫段组成第一下辊变径模块、第二下辊变径模块和上辊变径模块,便于拆装,节约生产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哈夫段具有两个,两个第一哈夫段通过内置的第一内螺钉连接,第一哈夫段上设有与第一内螺钉配合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设置在第一哈夫段环体表面,其中一个第一哈夫段上设有第一留置腔,所述第一留置腔设置在第一螺纹孔上并便于第一内螺钉的螺纹连接;

所述第二哈夫段具有两个,两个第二哈夫段通过内置的第二内螺钉连接,第二哈夫段上设有与第二内螺钉配合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设置在第二哈夫段环体表面,其中一个第二哈夫段上设有第二留置腔,所述第二留置腔设置在第二螺纹孔上并便于第二内螺钉的螺纹连接;

所述上哈夫段具有两个,两个上哈夫段通过内置的第三内螺钉连接,上哈夫段上设有与第三内螺钉配合的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三螺纹孔设置在上哈夫段环体表面,其中一个上哈夫段上设有第三留置腔,所述第三留置腔设置在第三螺纹孔上方并便于第三内螺钉的螺纹连接。

将若干哈夫段采用内螺钉连接,既不影响第一下辊变径模块、第二下辊变径模块和上辊变径模块表面的平整度和美观度,从哈夫段环体表面安装的方式既便于变径模块的安装,又预设留置腔在实体中较小,在卷板机工作时不影响表面平整度,便于生产出的变径筒节符合生产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上辊固定在支撑架两端的第一固定块上,所述第一固定块上方设有用于调节第一固定块高度的竖直螺纹调节杆;所述第一下辊固定在支撑架两端的第二固定块上,所述第二固定块靠近支撑架外侧一端设有调节第二固定块水平位置的第一水平螺纹调节杆;第二下辊固定在支撑架两端的第三固定块上,所述第三固定块靠近支撑架外侧一端设有调节第三固定块水平位置的第二水平螺纹调节杆。通过设置的竖直螺纹调节杆、第一水平螺纹调节杆和第二水平螺纹调节杆,可以实现厚度不同板材的加工,适用范围广,生产便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种可变径筒节用卷板机工作时,生产等径的筒节时,上辊上不需要设置上辊变径模块,第一下辊和第二下辊的第一下辊凹陷和第二下辊凹陷上安装好第一下辊变径模块和第二下辊变径模块,即上辊、第一下辊和第二下辊均为等径圆柱体,加工出等径筒节;生产变径筒节时,上辊上安装上辊变径模块,第一下辊和第二下辊上的第一下辊变径模块和第二下辊变径模块取出,上辊变径模块与第一下辊凹陷和第二下辊凹陷配合,加工出变径筒节;该卷板机不需要设置不同尺寸的上辊和下辊,也不需要对上辊和下辊进行更换,仅需要根据上辊变径模块、第一下辊变径模块和第二下辊变径模块的装卸即可实现变径筒节的生产,尤其是大尺寸变径筒节,生产便捷,降低人工成本,可以实现大批量生产。

2、第一下辊变径模块、第二下辊变径模块和上辊变径模块为梯形结构,确保变径筒节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平滑过渡,不存在板体直径突变,提高过渡部分的均匀度和连接强度,变径筒节的产品质量高。

3、采用若干配合的第一哈夫段、第二哈夫段和上哈夫段组成第一下辊变径模块、第二下辊变径模块和上辊变径模块,便于拆装,节约生产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将若干哈夫段采用内螺钉连接,既不影响第一下辊变径模块、第二下辊变径模块和上辊变径模块表面的平整度和美观度,从哈夫段环体表面安装的方式既便于变径模块的安装,又预设留置腔在实体中较小,在卷板机工作时不影响表面平整度,便于生产出的变径筒节符合生产要求。

4、通过设置的竖直螺纹调节杆、第一水平螺纹调节杆和第二水平螺纹调节杆,可以实现厚度不同板材的加工,适用范围广,生产便捷。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辊变径模块、第一下辊变径模块和第二下辊变径模块均装配后上辊和下辊的剖视图;

图3为图2的右视图;

图4为加工变径筒节时上辊和下辊装配主视图;

图5为加工变径筒节时上辊和下辊装配后视图;

图6为加工等径筒节时上辊和下辊装配主视图;

图7为加工等径筒节时上辊和下辊装配后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上辊变径模块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上辊变径模块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下辊变径模块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下辊变径模块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下辊变径模块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下辊变径模块主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支撑架,2为上辊,3为第一下辊,31为第一下辊凹陷,32为第一下辊变径模块,321为第一哈夫段,322为第一内螺钉,323为第一螺纹孔,324为第一留置腔,33为第一下辊本体,4为第二下辊,41为第二下辊凹陷,42为第二下辊变径模块,421为第二哈夫段,422为第二内螺钉,423为第一螺纹孔,424为第二留置腔,43为第二下辊本体,5为电机,6为上辊变径模块,61为上哈夫段,62为第三内螺钉,63为第三螺纹孔,64为第三留置腔,71为第一固定块,72为第二固定块,73为第三固定块,81为竖直螺纹调节杆,82为第一水平螺纹调节杆,83为第二水平螺纹调节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3所示,一种可变径筒节用卷板机包括支撑架1、设置在支撑架1上的上辊2、第一下辊3和第二下辊4,所述上辊2与驱动其转动的电机5电连接,上辊2转动后驱动第一下辊3和第二下辊4转动,所述上辊2固定在支撑架1两端的第一固定块71上,所述第一固定块71上方设有用于调节第一固定块71高度的竖直螺纹调节杆81;所述第一下辊3固定在支撑架1两端的第二固定块72上,所述第二固定块72靠近支撑架1外侧一端设有调节第二固定块72水平位置的第一水平螺纹调节杆82;第二下辊4固定在支撑架1两端的第三固定块73上,所述第三固定块73靠近支撑架1外侧一端设有调节第三固定块73水平位置的第二水平螺纹调节杆83,通过调节竖直螺纹调节杆81、第一水平螺纹调节杆82和第二水平螺纹调节杆83调节上辊2与第一下辊3和第二下辊4之间的间距,使其间距为为待加工板材厚度;

所述第一下辊3的第一下辊本体33上设有可移除的第一下辊变径模块32,第一下辊变径模块32移除后第一下辊3上形成第一下辊凹陷31;所述第二下辊4的第二下辊本体43上设有可移除的第二下辊变径模块42,第二下辊变径模块42移除后第二下辊4上形成第二下辊凹陷41;所述第一下辊变径模块32和第二下辊变径模块42结构和大小相同;卷板机还包括与第一下辊凹陷31和第二下辊凹陷41相对应的上辊变径模块6;所述第一下辊变径模块32与第一下辊凹陷31配合后的表面与第一下辊本体33平齐;所述第二下辊变径模块42与第二下辊凹陷41配合后的表面与第二下辊本体43平齐;

所述第一下辊变径模块32关于第一下辊3中心轴截面为倒梯形结构,所述第二下辊变径模块42关于第二下辊4中心轴截面为倒梯形结构,所述上辊变径模块6关于上辊2中心轴截面为正梯形结构。

其中,参照图10、图11,所述第一下辊变径模块32、第二下辊变径模块42和上辊变径模块6为哈夫节,第一下辊变径模块32由两个可拆卸的第一哈夫段321组成环形结构,两个第一哈夫段321通过内置的第一内螺钉322连接,第一哈夫段321上设有与第一内螺钉322配合的第一螺纹孔323,所述第一螺纹孔323设置在第一哈夫段321环体表面,其中一个第一哈夫段321上设有第一留置腔324,所述第一留置腔324设置在第一螺纹孔323上并便于第一内螺钉322的螺纹连接;

参照图12、图13,第二下辊变径模块42由两个可拆卸的第二哈夫段421组成环形结构,两个第二哈夫段421通过内置的第二内螺钉422连接,第二哈夫段421上设有与第二内螺钉422配合的第二螺纹孔423,所述第二螺纹孔423设置在第二哈夫段421环体表面,其中一个第二哈夫段421上设有第二留置腔424,所述第二留置腔424设置在第二螺纹孔423上并便于第二内螺钉422的螺纹连接;

参照图8、图9,上辊变径模块6由两个可拆卸的上哈夫段61组成的环形结构,两个上哈夫段61通过内置的第三内螺钉62连接,上哈夫段61上设有与第三内螺钉62配合的第三螺纹孔63,所述第三螺纹孔63设置在上哈夫段61环体表面,其中一个上哈夫段61上设有第三留置腔64,所述第三留置腔64设置在第三螺纹孔63上方并便于第三内螺钉62的螺纹连接。

该种可变径筒节用卷板机工作时,生产等径的筒节时参照图6、图7,上辊上不需要设置上辊变径模块,第一下辊和第二下辊的第一下辊凹陷和第二下辊凹陷上安装好第一下辊变径模块和第二下辊变径模块,即上辊、第一下辊和第二下辊均为等径圆柱体,加工出等径筒节;生产变径筒节时参照图4、图5,上辊上安装上辊变径模块,第一下辊和第二下辊上的第一下辊变径模块和第二下辊变径模块取出,上辊变径模块与第一下辊凹陷和第二下辊凹陷配合,加工出变径筒节;该卷板机不需要设置不同尺寸的上辊和下辊,也不需要对上辊和下辊进行更换,仅需要根据上辊变径模块、第一下辊变径模块和第二下辊变径模块的装卸即可实现变径筒节的生产,尤其是大尺寸变径筒节,生产便捷,降低人工成本,可以实现大批量生产。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