翅片制造装置以及翅片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888985发布日期:2020-11-10 18:10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翅片制造装置以及翅片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翅片制造装置以及翅片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热交换器具有成为流体流路的管和与该管连结并使热交换效率提高的多个翅片。管的剖面形状根据目的来确定。另外,翅片通过加工金属的薄板来制作。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用于制造带状翅片的翅片制造装置。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翅片制造装置具备冲压装置、列间狭缝装置、切割装置和引导件。冲压装置在金属薄板上冲压成形出扁平管插通用的切口部。列间狭缝装置通过在形成有切口部的金属薄板上形成狭缝,在金属薄板中形成出在短边方向即列方向排列多根而成的带状体。切割装置将各带状体切断成固定的长度。引导件配置在列间狭缝装置与切割装置之间。引导件将由列间狭缝装置形成的带状体以相互分离的状态向切割装置供给。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用于制造梯形翅片的翅片制造装置。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翅片制造装置具备:割口形成装置,在长尺寸的金属薄板上相对于长边方向倾斜地形成出成为梯形翅片的脚部的一对割口线;以及切割装置,形成将一对割口线的端部与端部相连的切断线,形成梯形翅片的上边部或者下边部。由此,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制造装置从长尺寸的金属薄板切出梯形翅片。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4632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19877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热交换器有时具备多个翅片。为了大量制造该翅片,会考虑使用翅片制造装置,在金属薄板上形成在金属薄板的短边方向排列的多个带状体,对所形成的多个带状体进一步加工来制造多个翅片。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翅片制造装置的场合,由列间狭缝装置形成的带状体为长尺寸形状,该带状体的宽度相对地小。其结果,带状体的刚性低。另外,带状体在翅片的侧边开口设置了供扁平用管插通的开口部的场合,成为梳齿结构,在搬送时容易发生钩挂。因而,在引导件进行搬送的期间,容易发生带状体的弯曲或者翘曲,也容易发生引导件的进给错误。其结果,切割装置在将带状体切断成固定的长度时,带状体的长度容易出现偏差。基于这样的理由,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制造装置难以制造出高品质的翅片。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翅片的制造装置的场合,由于割口形成装置形成出成为梯形翅片的脚部的一对割口线,所以,难以在金属薄板上形成在短边方向排列的多个带状体。其结果,难以从多个带状体制造多个翅片。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翅片制造装置以及翅片制造方法,在金属薄板形成多个带状体并从该多个带状体制造翅片的场合,难以发生进给错误,可制造高品质的翅片。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翅片制造装置制造热交换器用的翅片,其中,该翅片制造装置具备:狭缝装置,该狭缝装置通过在形成有多个开口部的导热性的板体上形成在长边方向延伸的多个狭缝,并且在狭缝之间保留未切断部,从而形成在短边方向局部地连结的多个带状体;搬送装置,该搬送装置在长边方向搬送由狭缝装置形成出狭缝的板体;以及堆垛部,该堆垛部通过切断将多个带状体相互连结的未切断部而将带状体分离,并且通过将带状体切断成固定的长度而形成翅片,对所形成的翅片进行堆垛。狭缝装置在各带状体上的各翅片形成预定区域内且在搬送方向下游侧的预先规定的位置形成未切断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搬送状态下,处于带状体在板体的短边方向局部地连结的状态。因而,与按单体搬送带状体的场合相比,刚性较高,难以发生弯曲、翘曲或是扭曲。因而,能以稳定的状态进行搬送,也难以出现搬送错误。进而,能制造高品质的翅片。

附图说明

图1是例示出具备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制造装置制造的翅片的热交换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翅片制造装置的整体图。

图3是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翅片制造装置所具备的顺次进给冲压装置进行了冲压加工的金属带状体和金属薄板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翅片制造装置的引导件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翅片制造装置所具备的切断装置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翅片制造装置所具备的切断装置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翅片制造装置所具备的切断装置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翅片制造装置所具备的切断装置的立体图。

图9是处于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3所涉及的翅片制造装置进行制造的过程中的金属带状体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交换器用的翅片制造装置以及翅片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最初,对具备由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交换器用的翅片制造装置以及翅片制造方法制造的翅片102的热交换器100进行说明。

热交换器100如图1所示那样具备层积的多个翅片102和在层积方向贯通多个翅片102的扁平管101。

扁平管101的剖面是长圆形状、即以切线连结相同直径的2个圆而成的形状。在扁平管101的内部形成有流体的流路。

翅片102由长方体状的薄板形成。如图1所示那样,翅片102隔开固定的间隔地被层积。在各个翅片102上形成有多个切口部104,在切口部104中插入有扁平管101。切口部104的形状是与扁平管101的剖面形状的外形相对应的u字槽形状。在该u字槽的直线部形成有切起部。

在翅片102上,形成有通过将薄板切起而形成的多个切起狭缝105。切起狭缝105在翅片102的短边方向、即气体相对于热交换器100的流通方向具有开口。该切起狭缝105分断并更新翅片102的表面的温度边界层。由此,切起狭缝105使流经多个翅片102之间的气体与翅片102的热交换效率提高。

另外,在翅片102的长边部附近形成有开口部103。该开口部103通过将薄板切起而形成。以开口部103所具备的切起部与邻接的翅片102抵接的状态,翅片102被层积。

在隔开间隔地层积的翅片102的各个切口部104中插入扁平管101,对扁平管101和翅片102进行钎焊,由此制作上述构成的热交换器100。热交换器100将流入到扁平管101的流体的热传递给翅片102,使该热与在层积的翅片102之间穿过的气体进行交换。

接着,对制造翅片102的翅片制造装置1和翅片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那样,翅片制造装置1具备:对带状的金属薄板10进行冲压加工而制作多个金属带状体150的顺次进给冲压部2;储存从顺次进给冲压部2搬送来的金属带状体150的缓冲部3;以及将金属板150切断而形成翅片102并层积保持翅片102的堆垛部4。顺次进给冲压部2、缓冲部3以及堆垛部4在金属薄板10被搬送的搬送方向上按照顺次进给冲压部2、缓冲部3、堆垛部4的顺序配置。

首先,对顺次进给冲压部2进行说明。顺次进给冲压部2是对铝、钢等的金属薄板10进行顺次进给冲压加工的装置。

顺次进给冲压部2具备:供给翅片的材料即金属薄板10的nc(numericalcontrol:数控)供给器50;以及通过顺次进给金属薄板10并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金属带状体150的顺次进给冲压装置51。

nc供给器50配置在顺次进给冲压部2的、金属薄板10的搬送方向上游侧。nc供给器50向顺次进给冲压装置51间歇进给金属薄板10。详细来讲,nc供给器50通过使把持了金属薄板1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移动体反复进行把持动作、进给移动、释放动作以及返回移动的各动作,从而间歇进给金属薄板10。

顺次进给冲压装置51具备用于将供给来的金属薄板10加工成金属带状体150的装置和搬送装置。详细来讲,顺次进给冲压装置51具备:对金属薄板10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为2列量的金属带状体150的模具装置52;将2列量的金属带状体150切断而形成各个金属带状体150,并且局部地形成用于将金属带状体150形成为制品宽度的带状体150a的切断线107a、107b的第1列间狭缝装置53;以及搬送金属带状体150的进给装置54。

另外,所谓制品宽度是指将翅片102的短边方向设为宽度而将长边方向设为长度时的翅片102的宽度。后述的所谓制品长度是指此时的翅片102的长度。

模具装置52具备将金属薄板10如图3所示那样冲压加工成2列量的金属带状体150的模具。模具装置52利用模具制作具有以下形状的金属带状体150:以使将翅片102的侧面形成为梳齿状的切口部104面对面的状态,2个翅片102在宽度方向连结。在此,所谓宽度方向是指俯视时与图3所示的搬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由于朝长边方向搬送金属薄板10,所以宽度方向是指金属薄板10的短边方向。由模具装置52进行了冲压加工的金属薄板10如图2所示那样被送往第1列间狭缝装置53。

第1列间狭缝装置53在金属薄板10上形成狭缝、即切断线107a、107b。详细来讲,第1列间狭缝装置53为了从金属薄板10分离2个金属带状体150,而形成切断线107a。另外,第1列间狭缝装置53为了加工成2个制品宽度的带状体150a、即加工成与成品的翅片102相同宽度的制品宽度的带状体150a,而形成切断线107b。第1列间狭缝装置53将切断线107b形成在金属带状体150的宽度方向中央,将金属带状体150在宽度方向分离成2列的带形状。第1列间狭缝装置53为了防止金属带状体150完全分离成2列,在局部未形成切断线107b,而设置未切断部108。

在此,第1列间狭缝装置53在金属带状体150的加工进行而制作出制品宽度的带状体150a的阶段,在该制品宽度的带状体150a上的最终形成翅片102的各区域的搬送方向最下游侧的位置,形成未切断部108。另外,以下,将制品宽度的带状体150a上的最终形成翅片102的各区域称为翅片形成预定区域。

另外,第1列间狭缝装置53将金属带状体150的两侧切断成无凹凸的平滑的直线状。切断出的金属带状体150由图2所示的进给装置54向下游搬送。

进给装置54如图2所示那样具备能够插入到形成于金属薄板10的图3所示的引导孔106中的进给销55。进给装置54将进给销55插入到引导孔106中,顺次进给金属带状体150。进给装置54进给金属带状体150的动作与模具装置52加工成金属带状体150的动作和第1列间狭缝装置53在金属薄板10形成切断线107a及107b的动作联动。由此,第1列间狭缝装置53能够在位于金属带状体150的翅片形成预定区域内的搬送方向最下游侧的位置形成未切断部108。进给装置54由进给销55将金属带状体150送往下游侧。由此,由第1列间狭缝装置53加工过的金属带状体150向缓冲部3被供给。

接着,对缓冲部3进行说明。缓冲部3是蓄积金属带状体150而在顺次进给冲压部2与堆垛部4之间调整金属带状体150的供给、排出的装置。

缓冲部3配置在顺次进给冲压装置51的下游侧。缓冲部3具备:规定金属带状体150的宽度方向的位置的引导件56;储存金属带状体150的中间缓冲部57;以及搬送金属带状体150的进给辊58。

引导件56为了防止由第1列间狭缝装置53分离成2个的金属带状体150彼此接触,如图4所示那样具备位于各个金属带状体150的两侧的壁。引导件56所具备的壁的内面平滑地形成。另一方面,金属带状体150的两侧边也形成为平滑的直线状。由此,引导件56难以与金属带状体150发生干涉,难以发生钩挂。其结果,在引导件56中,难以出现搬送错误。

中间缓冲部57如图2所示那样是金属带状体150因自重而下沉(弯曲)的部分。由此,中间缓冲部57在顺次进给冲压部2与堆垛部4之间储藏金属带状体150。中间缓冲部57将所储藏的金属带状体150向进给辊58供给。

进给辊58具备在辊的周向排列的进给销65。进给辊58将进给销65插入到形成于金属带状体150的孔例如长孔104c中,进而旋转。由此,进给辊58搬送金属带状体150。进给辊58将金属带状体150向配置在下游侧的堆垛部4供给。

接着,对堆垛部4进行说明。堆垛部4是从金属带状体150形成并层积翅片102的装置。

堆垛部4具备:局部地形成用于将金属带状体150形成为制品宽度的带状体150a的未图示的切断线的第2列间狭缝装置59;将制品宽度的带状体150a切断成固定的长度而形成翅片102的切割装置60;层积并保持翅片102的堆垛装置61;搬送金属带状体150的进给装置62;以及将金属带状体150切断成制品宽度的带状体150a的切断装置66。

第2列间狭缝装置59在图3所示的金属带状体150的未切断部108形成与切断线107b连续的未图示的切断线。但是,第2列间狭缝装置59在金属带状体150之中的、处于翅片形成预定区域的搬送方向最下游的未切断部108未形成切断线。

返回图2,切割装置60将配置在第2列间狭缝装置59的下游侧且由第2列间狭缝装置59形成有切断线的金属带状体150切断成翅片102的制品长度。

另一方面,堆垛装置61是层积并保持所制造的翅片102的装置。堆垛装置61具有:对由切割装置60以及切断装置66进行制造期间的金属带状体150进行吸附及搬送,并且吸附并搬送所制造的翅片102进而堆垛翅片102的未图示的吸附搬送机构;以及对由吸附搬送机构堆垛的翅片102进行保持的堆垛棒64。

吸附搬送机构吸附并保持加工期间的金属带状体150的上表面。并且,若金属带状体150被切断而制造翅片102,则吸附搬送机构保持吸附翅片102的状态,移动至堆垛棒64的上方,在该移动地点解除吸附。吸附搬送机构在吸附解除之后返回原来的位置,再次吸附金属带状体150。吸附搬送机构通过反复进行该动作,堆垛翅片102。

堆垛棒64由吸附搬送机构插入到翅片102的切口部104或者开口部103。通过吸附搬送机构反复进行上述动作,在堆垛棒64上穿通多个翅片102的切口部104或者开口部103。在吸附搬送机构中,由进给装置62供给金属带状体150。

进给装置62具备能向搬送方向上游或者下游移动的进给销63。进给销63具有能插入到金属带状体150所具有的孔例如长孔104c中的外径。另外,如图5所示那样,进给销63配置在基座65b上。进给销63取得从基座65b的上表面突出的位置和没入内部的位置。在基座65b的上表面载置金属带状体150。在此,基座65b与进给机构65a连结。进给机构65a例如由滚珠丝杠机构构成。基座65b通过进给机构65a而向金属带状体150的搬送方向下游侧以及上游侧移动。

进给装置62在进给销63没入的状态下,使基座65b向上游侧移动。并且,在相比图2所示的切割装置60的切割位置靠上游侧的位置使进给销63突出。由此,进给装置62插入到金属带状体150的长孔104c中。进给装置62通过进一步使图5所示的基座65b向下游侧移动,将金属带状体150向下游侧搬送。其结果,位于相比切割装置60的切断刀靠上游侧的位置待机的金属带状体150向下游侧被搬送。进给装置62将金属带状体150向堆垛装置61搬送,被搬送的金属带状体150被堆垛装置61的未图示的吸附搬送机构吸附。

另外,基座65b的移动速度以及进给销63的出没时机与图2所示的进给销65进给金属带状体150的速度以及时机同步。

切断装置66将被吸附搬送机构吸附搬送来的金属带状体150的、搬送方向最下游侧的未切断部108切断而分离成制品宽度的带状体150a。切断装置66如图5所示那样具备:将位于金属带状体150的下游侧端部的未切断部108切断的上刀69以及下刀70;使上刀69以及下刀70分别朝铅垂方向移动的驱动机构71及72;保持驱动机构71及72的基座67;以及使基座67在金属带状体150的搬送方向移动的驱动机构68。

上刀69以及下刀70通过由驱动机构68使基座67移动,而移动至退避位置和金属带状体150的未切断部108的位置。另外,上刀69以及下刀70由驱动机构68移动至金属带状体150的上述未切断部108的位置,进而由驱动机构71及72在铅垂方向移动,由此在金属带状体150的上述未切断部108的位置将未切断部108切断。上刀69以及下刀70在进行切断之后由驱动机构68返回原来的退避位置。

另外,金属薄板10是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板体的例子,引导件56是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引导部的例子。进给辊58以及进给装置62是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搬送装置的例子,第2列间狭缝装置59是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第2狭缝装置的例子。堆垛装置61所具有的吸附搬送机构是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吸附部的例子,堆垛部4是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处理位置的例子。另外,宽度方向是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短边方向的例子。

接着,对由翅片制造装置1制造翅片102的工序进行说明。

nc供给器50向顺次进给冲压部2间歇地进给金属薄板10。在顺次进给冲压部2中,设于顺次进给冲压装置51的进给装置54在由模具装置52形成于金属薄板10的引导孔106中插入进给销55。进而,进给装置54使进给销55与nc供给器50同步地移动,间歇进给金属薄板10。

另外,在顺次进给冲压部2中,模具装置52在被间歇进给的金属薄板10上形成图3所示的开口部103、孔104a、割口104b、长孔104c、切起狭缝105以及引导孔106。

更具体来讲,模具装置52在最初的冲压加工的工序中形成多个孔104a。孔104a在之后成为切口部104的端部。接着,模具装置52形成割口104b。此时,模具装置52由割口104b将孔104a彼此连结。接着,模具装置52为了形成长孔104c而将割口104b附近切起。接着,模具装置52形成切起狭缝105和伴随着切起部的开口部103。

接着,第1列间狭缝装置53在由模具装置52冲压加工出的金属薄板10上形成切断线107a及107b。切断线107a用于将金属薄板10切断成2列的金属带状体150,切断线107b用于将金属带状体150切断成2列的制品宽度的带状体150a。但是,第1列间狭缝装置53在金属带状体150的长度方向不连续地形成多个切断线107b。详细来讲,第1列间狭缝装置53例如像图3所示那样形成3次切断线107b,设置1次未切断部108。由此,设置出在金属带状体150的长边方向即搬送方向且在切断线107b与切断线107b之间局部未切断的未切断部108。另外,第1列间狭缝装置53在金属带状体150的各翅片形成预定区域的搬送方向最下游侧的位置必定形成未切断部108。

在依靠顺次进给冲压装置51的加工之后,金属薄板10成为2列的金属带状体150,从顺次进给冲压部2被送往缓冲部3。在缓冲部3中,引导件56所具备的壁以2列的金属带状体150不会相互接触的状态对金属带状体150进行引导。

此时,在金属带状体150中,如前述那样2列的制品宽度的带状体150a在宽度方向相向。在这些制品宽度的带状体150a的宽度方向中央,切口部104连结。其结果,在金属带状体150的宽度方向端部没有切口存在。因而,即便金属带状体150的端部接触引导件56的壁,也被顺畅地搬送。其结果,在引导件56中,不会发生进给不良。

然后,金属带状体150由于自重而下沉,形成中间缓冲部57。在金属带状体150上,在宽度方向对称地配置有制品宽度的带状体150a。因而,金属带状体150的重心即便因自重而下沉,也处于宽度方向中心。其结果,金属带状体150不会在宽度方向倾斜。由此,在中间缓冲部57,可防止发生金属带状体150的进给不良。

在形成于金属带状体150的孔例如长孔104c中插入进给辊58的进给销65,经由中间缓冲部57的金属带状体150向堆垛部4被搬送。此时,进给辊58与堆垛部4所具备的进给装置62同步地动作。

另外,中间缓冲部57对nc供给器50以及进给装置54进给金属带状体150的时机与进给辊58以及进给装置62进给的时机的偏差加以吸收。进而,中间缓冲部57对nc供给器50以及进给装置54的进给量与进给辊58以及进给装置62的进给量的偏差加以吸收。由此,可防止发生金属带状体150的进给不良。

接着,金属带状体150向堆垛部4被搬送。在此,对制造翅片102而刚将该翅片102堆垛到堆垛棒64上之后的阶段进行说明。在该阶段,处于由切割装置60切断了金属带状体150下游侧的状态。金属带状体150的整体相比切割装置60位于上游侧。

在该状态下,进给装置62使进给销63突出,将该进给销63插入于长孔104c。接着,进给装置62驱动进给机构65a,使进给销63向下游侧移动。由此,进给装置62搬送金属带状体150。此时,进给辊58的旋转与进给销63的移动同步。金属带状体150的搬送量与翅片102的制品长度相等。

在金属带状体150的搬送途中,第2列间狭缝装置59在未切断部108形成未图示的切断线。但是,第2列间狭缝装置59在处于金属带状体150的进给方向端部的未切断部108未形成切断线。

另一方面,金属带状体150在被第2列间狭缝装置59切断之后,向堆垛装置61被搬送。在堆垛装置61中,吸附机构对金属带状体150进行吸附保持。若金属带状体150被吸附保持,则进给销63从金属带状体150下降而脱离。进给销63在脱离之后,为了下次循环的加工而相比切割装置60的刀向上游侧移动。

切断装置66退避至金属带状体150的搬送方向下游侧的、与堆垛装置61以及进给装置62不干涉的退避位置。若进给销63相比切割装置60的刀向上游侧移动,则切断装置66移动至将金属带状体150的下游侧端部的未切断部108切断的位置,将最下游侧的未切断部108切断。在切断之后,切断装置66移动至退避位置。

与切断装置66的切断动作并行地,或者在切断装置66移动至退避位置以后,切割装置60将金属带状体150切断成制品长度,形成翅片102。堆垛装置61的吸附搬送机构将吸附保持的翅片102搬送至堆垛棒64的位置。在该位置,通过将吸附搬送机构释放,堆垛装置61使翅片102堆垛。另外,在翅片102的切口部104或者开口部103中穿通堆垛棒64。然后,堆垛装置61使吸附搬送机构返回原来的位置。

根据该实施方式,翅片制造装置1搬送使多个制品宽度的带状体150a在宽度方向局部相连的状态的金属带状体150,在即将进行堆垛之前将金属带状体150切断成制品宽度来制造翅片102。因而,在翅片制造装置1中,可保持形成出难以发生弯曲、翘曲或扭曲的刚性高的金属带状体的状态地搬送金属带状体150。因而,在翅片制造装置1中,能以稳定的状态移送金属带状体150,堆垛动作的可靠性得到提高。另外,在翅片制造装置1中,第2列间狭缝装置59设在顺次进给冲压装置51以及堆垛装置61的外部。由此,第2列间狭缝装置59能与金属带状体150的进给动作协同地动作。其结果,在翅片制造装置1中,能使顺次进给冲压装置51的负荷降低,能因堆垛动作的时间缩短而实现生产率提高。

(实施方式2)

实施方式2的堆垛部4所具备的堆垛装置61以及切断装置66与实施方式1不同。

本实施方式的堆垛装置161如图6所示那样具备上刀73,该上刀73用于在吸附了金属带状体150时,在接触最下游侧的未切断部108的位置将未切断部108切断。进而,堆垛装置161具备在吸附金属带状体150的位置对金属带状体150的宽度方向进行定位的内壁77。

切断装置166具备:用于切断未切断部108的下刀70;使下刀70在铅垂方向移动的驱动机构72;保持驱动机构72的基座67;以及使基座67向金属带状体150的搬送方向移动的驱动机构68。

在该构成中,切断装置166从待机位置向被吸附保持于堆垛装置161的金属带状体150的下方移动。此时,下刀70配置在未切断部108的下方。然后,切断装置166使驱动机构72动作,由上刀73和下刀70将未切断部108切断。由此,金属带状体150成为制品宽度的带状体150a。

根据实施方式2,与实施方式1的切断装置66不同,由于不需要上刀的驱动机构,所以,能够减少零件数量。另外,在实施方式2中,金属带状体150的宽度方向位置由内壁77规定。因而,也具有翅片102的宽度方向的切断位置的精度得到提高而翅片102的制造不良减少这样的效果。

(实施方式3)

实施方式3的堆垛部4所具备的进给装置62以及切断装置66与实施方式1不同。

切断装置266如图7所示那样具有:将金属带状体150的最下游侧的未切断部108切断的旋转刀74;贯通旋转刀74的中心地连结的旋转轴75;以及将旋转轴75以能旋转的方式支撑的支撑部件76。

在进给装置62中,由进给销63,将金属带状体150向堆垛装置61搬送。在该搬送结束以前,金属带状体150的下游侧端部的未切断部108与以能旋转的方式被保持的旋转刀74抵接。并且,通过进给装置62继续该搬送而旋转刀74旋转,同时将未切断部108切断。旋转刀74也可以是通过与金属带状体150接触而被动地旋转的构成,或者也可以是通过促动器而积极地旋转的构成。

当旋转刀74切断未切断部108时,进给装置62的、保持进给销63的基座65b的上表面可能会与旋转刀74发生干涉。于是,在基座65b的上表面形成有凹形状。由此,在基座65b中,可避免与旋转刀74的干涉。

另外,在切断装置266中,也可以不是将旋转刀74的位置固定而移动金属带状体150进行切断的方法,而是像实施方式1那样将金属带状体150的位置固定。在该场合,在切断装置266中,也可采用将旋转刀74朝上游侧移动来切断金属带状体150的方法。

根据实施方式3,不需要在铅垂方向驱动旋转刀74的机构。其结果,在实施方式3中,相比实施方式2,能更进一步地减少零件数量。

(实施方式4)

实施方式4的堆垛部4所具备的切断装置66与实施方式1不同。

第2列间狭缝装置59虽未图示,但在设于金属带状体150的未切断部108形成有易撕线形状的切断线。

对此,分离装置366如图8所示那样具有:分别把持金属带状体150的未切断部108的两侧的一对把持部80;以及使一对把持部80朝相互拉开的方向移动而使金属带状体150之中的一个列部分从另一个列部分分离的驱动机构82。

把持部80分别具备一对钩状的夹持部,这些夹持部通过驱动机构81进行开闭。把持部80分别通过一对夹持部关闭而夹住金属带状体150来把持金属带状体150。另外,把持部80分别通过一对夹持部打开来解除金属带状体150的把持。

另一方面,驱动机构82使把持部80分别在金属带状体150的短边方向移动。详细来讲,驱动机构82使一对把持部80移动至隔着未切断部108而相向的位置。若把持部80把持金属带状体150,则驱动机构82使一对把持部80朝相互分离的方向移动。由此,驱动机构82使金属带状体150之中的一方的列部分从另一方的列部分分离。驱动机构82将一方的列部分从另一方的列部分分离,然后,若把持部80将金属带状体150的把持,则使一对把持部80返回隔着未切断部108而相向的位置。

若第2列间狭缝装置59在未切断部108形成未图示的易撕线状的切断线,则进给装置62搬送形成有该易撕线状的切断线的金属带状体150。另一方面,分离装置366使一对把持部80移动至隔着易撕线状的切断线相向的位置。若金属带状体150的搬送结束,则分离装置366通过使一对夹持部朝关闭方向83移动,使把持部80把持金属带状体150。此时,把持部80分别把持金属带状体150的各列部分。

接着,分离装置366在驱动机构82中使把持部80分别朝分离方向84移动。由此,把持部80分别在朝着金属带状体150的宽度方向相互分离的方向移动。其结果,2列量的金属带状体150之中的一方的列部分从另一方的列部分分离。由此,金属带状体150分离成2个翅片102。

根据实施方式4,分离装置366未使用上刀69、73、下刀70、旋转刀74等刀,将未切断部108分离,因而,不会产生因刀的摩耗而导致的切断不良。另外,在实施方式4中,无需更换发生摩耗的刀,没有因刀的更换产生的成本。其结果,可抑制翅片制造装置1的运转成本。

另外,在实施方式1~3中,当由上刀69、73、下刀70、旋转刀74等刀切断金属带状体150时,会有因金属带状体150的切断、刀具的摩耗而产生的金属粉。对此,在实施方式4中,通过将2列量的金属带状体150之中一方的列部分从另一方的列部分拉开而分离成翅片102。因而,在实施方式4中,没有因切断、刀的摩耗产生的金属粉。其结果,金属粉难以作为制品异物进入到所制造的翅片102中。

另外,在实施方式4中,第2列间狭缝装置59在未切断部108形成有易撕线的形状的切断线,但第2列间狭缝装置59也可以在未切断部108形成有在金属薄板10的厚度方向具有未切断区域的切断线。在该场合,厚度方向的未切断区域根据金属薄板10的厚度而定,例如可以是金属薄板10的厚度的一半。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作为示例而公开,发明的范围并不由实施方式限定。

例如,未切断部108的形状、配置、数量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任意。即,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各翅片形成预定区域的最下游侧形成未切断部108的例子,但也可以在其他的位置保留未切断部108。其中,从切断的容易度方面出发,优选的是配置在各翅片形成预定区域的最下游侧。

另外,翅片102的结构根据制造的热交换器100的结构而有所变化。因此,翅片制造装置1也能通过根据翅片102的需要而将模具装置52变更成其他模具装置,如图9所示那样将金属薄板10加工成在翅片之间具有引导孔109的金属带状体151。另外,虽未图示,但翅片制造装置1也能够将长孔104c加工成具有长边方向相对于进给方向倾斜的角度的形状。

另外,进给辊58、进给装置62以及切断装置66所具备的驱动机构例如也能设成为马达或组合了马达及滚珠丝杠的机构,形成能进行nc控制(numericalcontrol:数控)的构成。通过这样构成,翅片制造装置1即便所制造的制品的长度有变更也能够加以应对。另外,可进行各个驱动装置的动作速度以及动作时机的调整。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由未切断部108局部地接合2个带状体的例子,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将未切断部108形成为将3个以上的带状体即在宽度方向邻接的带状体彼此局部地连结的形状。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由铝或钢等金属形成翅片的例子,但翅片102的材料只要是由像碳素材料那样的导热性高的材料就没有特别限定。

各个翅片102的结构并不限定于实施方式,可以任意。例如,切口部104也可以不像图1所示那样在翅片102的侧边开口。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供流体流通的管,例示了扁平管,但只要能够使流体流通,则管的剖面形状任意。例如,管的剖面形状也可以是圆形、椭圆形、多边形。

第1列间狭缝装置53和第2列间狭缝装置59的切断方法任意。第1列间狭缝装置53和第2列间狭缝装置59也可以是使用冲压、刀具、激光等进行切断的构成,可使用任意的切断机构。

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广义上的构思及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各种实施方式以及变形。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也就是,本发明的范围并非由实施方式示出,而是由权利要求书示出。并且,可在权利要求书内以及与之等同的发明的意义的范围内实施的各种变形均被视为本发明的范围内。

本申请以于2018年4月10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8-75527号为依据。本说明书中援引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8-75527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整体来作为参照。

附图标记的说明

1翅片制造装置,2顺次进给冲压部,3缓冲部,4堆垛部,10金属薄板,50nc供给器,51顺次进给冲压装置,52模具装置,53第1列间狭缝装置,54进给装置,55进给销,56引导件,57中间缓冲部,58进给辊,59第2列间狭缝装置,60切割装置,61堆垛装置,62进给装置,63进给销,64堆垛棒,65进给销,65a进给机构,65b基座,66切断装置,67基座,68驱动机构,69上刀,70下刀,71驱动机构,72驱动机构,73上刀,74旋转刀,75旋转轴,76支撑部件,77内壁,80把持部,81驱动机构,82驱动机构,83关闭方向,84分离方向,100热交换器,101扁平管,102翅片,103开口部,104切口部,104a孔,104b割口,104c长孔,105切起狭缝,106引导孔,107a切断线,107b切断线,108未切断部,109引导孔,150金属带状体,150a制品宽度的带状体,151金属带状体,161堆垛装置,166切断装置,266切断装置,366分离装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