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方向盘用左排挡杆手柄组装加工线及组装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61453发布日期:2021-01-15 13:59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方向盘用左排挡杆手柄组装加工线及组装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方向盘组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方向盘用左排挡杆手柄组装加工线及组装工艺。



背景技术:

汽车排挡杆手柄在装配组装过程中,通常会通过人工借助辅助工装将排挡底座固定于平台上,然后使用工装夹具将排挡杆手柄压入排挡杆上,但采用人工装配由于按压力度和人员熟练程度等因素会影响装配效果,耗费人力,从而导致成品质量不稳定,并且装配效率不高,此外采用辅助工装,由于排档杆手柄的奇异形状,在装夹过程中如准确定位,提高组装的精确度和品质的稳定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821794464.4所公开的一种汽车手柄组装装置,包括拉动装置及汽车手柄组装转动装置,汽车手柄组装转动装置包括下固定座、中部转动电机、转台、滑轨气缸、伺服电机、配合头、至少两固定结构及夹具,中部转动电机固定于下固定座,中部转动电机与转台固定连接并带动转台转动,滑轨气缸与伺服电机固定连接并带动伺服电机相对于转台移动,伺服电机与配合头固定连接并带动配合头转动,手柄组件安装于夹具,夹具安装于固定结构;拉动装置包括气动平行夹爪、平行驱动气缸、竖直无杆气缸及端部连接架,竖直无杆气缸与平行驱动气缸固定连接并带动平行驱动气缸移动,平行驱动气缸带动气动平行夹爪移动。

上述专利中公开的汽车手柄组装装置仅是用于对手柄进行涂油机构,且其公开的汽车手柄与本申请中公开的左排挡杆手柄并不一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汽车方向盘用左排挡杆手柄组装加工线及组装工艺,通过预组装总成、旋转组装总成、吸附压装总成及锁付压制总成方的组合使用,使得在各个组装步骤中,都能对进行加工的部件进行自动化的装配,减少人工操作,提高装配精度与装配品质,解决在组装过程中,人工因素带来的组装精度低下的技术问题,有效的降低次品率。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方向盘用左排挡杆手柄组装加工线,其用于装配左排挡杆手柄,该左排挡杆手柄由基座、柱塞、后雨刮按键、ffc、前雨刮触点片、前雨刮托架、弹簧、钢珠、制动器板、前雨刮按键、按钮、旋钮、挡圈、手柄、手柄外壳、雨刮器按钮及转子拼装组成,用于组装所述左排挡杆手柄的组装加工线包括依照该左排挡杆手柄的组装顺序依次设置的预组装总成、旋转组装总成、吸附压装总成及锁付压制总成;

所述预组装总成包括用于依次吸附柱塞及后雨刮按键并压制于所述基座上的组装组件、吸附所述ffc粘附于所述基座端部的粘附组件及铆压所述ffc的铆压组件,所述基座、柱塞、后雨刮按键及ffc组装后形成半成品a;

所述旋转组装总成包括旋转设置的转盘组件、沿所述转盘组件的旋转方向,其上方依次设置的第一喷油组件、第一翻转组件、第二喷油组件、第二翻转组件及拼装组件,所述转盘组件上的周向上等距设置有若干用于承载所述半成品a、装配有前雨刮触点片的前雨刮托架、弹簧及制动器板的载料座,所述第一喷油组件对所述半成品a上与所述前雨刮触点片配合部位喷涂电子油,所述第一翻转组件夹取所述前雨刮托架180°翻转后置于所述载料座上,所述第二喷油组件对所述前雨刮托架及制动器板喷洒机械油,所述第二翻转组件夹取所述制动器板180°翻转后置于所述载料座上,所述拼装组件依次将前雨刮托架、弹簧、钢珠及制动器板安装于所述半成品a上形成半成品b;

所述吸附压装总成包括水平滑动设置的滑动座及安装于所述滑动座滑动路径上方的抓料拼装组件,所述滑动座上依次装载有所述半成品b、前雨刮按键、按钮及旋钮,所述抓料拼装组件依次抓取前雨刮按键、按钮及旋钮安装于所述半成品b上形成半成品c;

所述锁付压制总成包括沿水平方向滑动的装夹具、沿所述装夹具的滑动方向设置于该装夹具的正上方的锁付组件、压装组件及设置于所述装夹具一侧的穿轴组件,所述装夹具用于装夹穿入了所述半成品c的所述手柄,此时,所述半成品c与所述挡圈及所述雨刮器按钮完成预组装,所述锁付组件通过旋转螺纹紧固件将所述半成品c紧固安装与所述手柄,所述压装组件用于将所述手柄外壳压装于所述半成品c上,所述穿轴组件用于将所述转子通过销轴固定于所述手柄上形成所述左排挡杆手柄。

作为改进,所述组装组件包括:

组装定位座,所述组装定位座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其上定位装载有基座、柱塞及后雨刮按键;

柱塞上装抓料手,所述柱塞上装抓料手安装于所述组装定位座滑动方向的上方,其沿竖直方向升降设置,且其用于真空吸附所述柱塞安装于所述基座上;

后雨刮按键抓料手,所述后雨刮按键抓料手与所述柱塞上装抓料手并排设置,其沿竖直方向升降设置,且其用于真空吸附所述后雨刮按键安装于所述基座上;以及

压装料头,所述压装料头与所述后雨刮按键抓料手并排设置,其沿竖直方向升降设,且其用于下压所述柱塞及后雨刮按键,使所述柱塞及后雨刮按键固定于所述基座上。

作为改进,所述粘附组件包括:

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设置于所述组装定位座滑动路径的一侧端部;

吸料座,所述吸料座用于吸附所述ffc,其安装于所述旋转气缸上,且其由所述旋转气缸带动旋转至竖直与所述基座粘附连接;以及

加热头,所述加热头由气缸推动与所述基座粘附,对粘附于所述基座上的ffc进行加热。

作为改进,所述转盘组件包括:

转盘,所述转盘由安装于其下方的电机带动旋转,所述载料座均安装于所述转盘上;

吸附块,所述吸附块与所述载料座一一对应设置,其转动安装于所述载料座上,且其通过安装于所述转盘中心位置处的旋转接头与真空抽吸设备连通,该吸附块用于吸附所述ffc上的圆片;以及

侧推头,所述侧推头正对所述拼装组件设置,其侧推所述吸附块,使所述圆片朝向所述转盘的圆心折弯偏移。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喷油组件包括:

第一喷油嘴,所述第一喷油嘴沿设置方向升降设置,且其绕竖直方向可旋转设置;

防护夹爪,所述防护夹爪安装于所述第一喷油嘴的下方,所述第一喷油嘴对所述半成品a喷油处理时,其合拢对所述半成品a的顶部进行包裹形成凹陷的喷油空间;以及

检测相机,所述检测相机与所述防护夹爪并排安装设置,其对所述前雨刮托架上配合安装的前雨刮触点片进行高度检测。

作为改进,所述拼装组件包括:

滑动安装板,所述滑动安装板沿所述转盘组件的水平切向滑动设置;

前雨刮托架抓料手,所述前雨刮托架抓料手安装于所述滑动安装板上,其沿竖直方向升降设置,且其抓取所述载料座上的前雨刮托架装配至所述半成品a上;

弹簧抓料手,所述弹簧抓料手安装于所述滑动安装板上,其与所述前雨刮托架抓料手并排安装设置,且其沿竖直方向升降设置,用于抓取所述弹簧置于装配到所述半成品a的前雨刮托架上;

钢珠供料手,所述钢珠供料手安装于所述滑动安装板上,其与所述前雨刮托架抓料手并排设置,且其沿竖直方向升降设置,用于逐一向装配设置所述前雨刮托架上的弹簧排出钢珠;

制动器板抓料手,所述制动器板抓料手安装于所述滑动安装板上,其与所述弹簧抓料手并排设置,且其沿竖直方向升降设置,用于抓取所述制动器板装配到所述前雨刮托架上;以及

锁紧机械手,所述锁紧机械手安装于所述滑动安装板上,其与所述制动器板抓料手并排设置,且其沿竖直方向升降设置,用于通过旋转螺纹紧固件,将所述制动器板锁紧在所述基座上。

作为改进,所述抓料拼装组件包括:

压料机械手,所述压料机械手沿竖直方向升降设置,其将所述半成品b中ffc上的圆片挤压成水平;

前雨刮按键抓料手,所述前雨刮按键抓料手与所述压料机械手并排设置,其沿竖直方向升降设置,其用于抓取所述滑动座上前雨刮按键装配至所述半成品b上;

按扭抓料手,所述按扭抓料手与所述前雨刮按键抓料手并排设置,其沿竖直方向升降设置,且其用于抓取按钮装配至所述半成品b上;以及

旋钮抓料手,所述旋钮抓料手与所述按扭抓料手并排设置,其沿竖直方向升降设置,且其用于抓取旋钮装配至所述半成品b上。

作为改进,所述装夹具包括:

装夹座,所述装夹座上凹陷设置有与所述手柄呈仿形设置的装夹槽;

装夹压板,所述装夹压板旋转安装于所述压装座的一侧,其翻转至水平时,与所述装夹座配合夹紧所述手柄;

压板顶针,所述压板顶针由气缸带动伸缩设置,其安装于所述装夹压板的翻转轴处,所述装夹压板翻转至水平时,所述压板顶针伸出与所述装夹压板上的限位孔穿插定位所述装夹压板;

手柄感应器,所述外壳感应器安装于所述装夹座的侧壁上,其用于感应所述手柄外壳手柄;

挡圈感应器,所述挡圈感应器安装于所述装夹座长的侧壁上,其用于感应所述挡圈;以及

旋钮感应器,所述旋钮感应器安装于所述装夹座长的侧壁上,其用于感应所述旋钮。

作为改进,所述装夹座的一侧设置有对所述按钮及所述旋钮进行压紧的侧压紧块,该侧压紧块沿水平方向伸缩设置,所述装夹座的下方设置有对所述雨刮器按钮进行压装的下压紧块,该下压紧块沿竖直方向伸缩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穿轴组件包括:

转子固定座,所述转子固定座用于定位放置所述转子;

柄身定位座,所述柄身定位座用于定位放置所述手柄的柄身;

夹紧气缸,所述夹紧气缸邻设安装于所述转子固定座处,其带动夹紧块544对所述手柄的柄头进行定位夹紧;

穿轴座,所述穿轴座安装于所述转子固定座的一侧,其上开设有容纳销轴的穿轴槽,且该穿轴槽正对所述转子与所述手柄叠合的轴孔设置;

顶针,所述顶针滑动安装于所述穿轴座上,其沿穿轴槽推送销轴穿入所述转子与所述手柄叠合的轴孔内;以及

限位顶针,所述限位顶针正对所述顶针设置于所述转子固定座的另一侧。

一种基于上述的一种汽车方向盘用左排挡杆手柄组装加工线的组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预组装,将基座、柱塞及后雨刮按键置于预组装总成的组装定位座上,所述组装定位座沿水平方向滑动依次经过柱塞上装抓料手、后雨刮按键抓料手及压装料头的下方,依次完成所述柱塞及后雨刮按键装配至所述基座上的装配工作;

步骤二、上装fcc,完成所述柱塞及后雨刮按键的装配后,粘附组件上的旋转气缸带动吸附了ffc的吸料座翻转至竖直,所述基座带动所述基座移动至所述ffc处,该ffc通过其上的双面胶粘附于所述基座上,之后粘附组件复位,加热头沿水平方向推送至与所述基座抵触,对所述ffc进行加热后复位;

步骤三、压铆,完成所述ffc粘附后,所述基座滑动至铆压组件,所述铆压组件对人工折弯90°后的ffc进行铆压,使ffc与所述基座贴平,形成半成品a;

步骤四、旋转组装,组装完成的半成品a转移至旋转组装总成的转盘组件上载料座上定位放置,同步的该载料座上承载有前雨刮托架、弹簧及制动器板,所述载料座由转盘组件带动沿逆时针旋转依次经过第一喷油组件、第一翻转组件、第二喷油组件、第二翻转组件及拼装组件,组装形成半成品b,组装步骤包括:

步骤a、一次喷油,所述载料座转移至所述第一喷油组件的下方,所述第一喷油组件中的第一喷油嘴对所述半成品a与所述前雨刮托架上的前雨刮触点片配合部位喷涂电子油;

步骤b、高度检测,与所述步骤a同步的,所述第一喷油组件中的检测相机检测所述前雨刮托架上的前雨刮触点片的高度进行检测;

步骤c、一次翻转,完成检测后,所述载料座转移至所述第一翻转组件的下方,所述第一翻转组件夹取所述前雨刮托架翻转180°后置于所述载料座上;

步骤d、二次喷油,翻转后,所述载料座转移至所述第二喷油组件的下方,所述第二喷油组件依次对所述前雨刮托架及所述制动器板喷涂机械油;

步骤e、二次翻转,完成喷油后,所述载料座转移至所述所述第二翻转组件的下方,所述第二翻转组件夹取所述制动器板翻转180°后置于所述载料座上;

步骤f、拼装,翻转后,所述载料座转移至所述拼装组件的下方,前雨刮托架抓料手抓取前雨刮托架装配至所述半成品a上后,由弹簧抓料手抓取所述弹簧装配所述前雨刮托架的弹簧安装孔内,再由钢珠供料手输出钢珠置于所述弹簧上,所述钢珠装配完成后,制动器板抓料手抓取所述制动器板装配到所述前雨刮托架上,锁紧机械手下移通过旋转螺纹紧固件,将所述制动器板紧固于所述半成品a上;

步骤六、吸附压装,完成组装所述半成品b转移至所述吸附压装总成的滑动座上,同步的,该滑动座上承载有前雨刮按键、按钮及旋钮,所述滑动座滑动至所述压料机械手的下方,由该压料机械手下压ffc上人工折弯后的的圆片;随后所述滑动座沿水平方向滑动依次经过前雨刮按键抓料手、按扭抓料手及旋钮抓料手,分别依次完成前雨刮按键、按钮及旋钮装配至所述半成品b上的装配工作,形成半成品c;

步骤七、锁付压装,组装完成的半成品c及装配有雨刮器按钮的挡圈通过人工预装至手柄上后,连同手柄转移至所述锁付压制总成的装夹具上装夹定位,定位完成后,锁付组件旋转螺纹紧固件,将所述半成品c锁定于所述手柄上,同步的,所述装夹具上的侧压紧块及下压紧块分别对所述挡圈及雨刮器按钮完成压装工作;

步骤八、手柄外壳压装,完成锁付后,所述装夹具打开,上装手柄外壳至所述手柄上后,重新锁定装夹具,所述装夹具移动至压装组件的下方,完成手柄外壳的压装工作;以及

步骤九、穿轴,完成所述手柄外壳压装后,所述手柄转移至穿轴组件的柄身定位座上,与位于转子固定座上的转子对应配合,使得所述转子与所述手柄轴孔叠合,之后固定所述手柄,顶针推送销轴穿入轴孔内,完成转子与所述手柄的组装,形成左排挡杆手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预组装总成、旋转组装总成、吸附压装总成及锁付压制总成方的组合使用,使得在各个组装步骤中,都能对进行加工的部件进行自动化的装配,减少人工操作,提高装配精度与装配品质,解决在组装过程中,人工因素带来的组装精度低下的技术问题,有效的降低次品率;

(2)本发明中由于ffc需要去静电处理,避免静电干扰,在装配过程中需要尽可能的避免人工进行装配,通过设置粘附组件将ffc自动粘附到基座上避免了手工操作,并且在粘附组件完成工作复位后,刚好让出空间使得加热头推入与ffc接触,对ffc进行加热,使得ffc粘附在基座上的效果更佳,并且配合铆压组件的使用,可以使ffc形成90°弯折到位;

(3)本发明通过第一喷油组件在对半成品a中与前雨刮触点片配合的部位进行电子油喷涂时,利用防护夹爪合拢对半成品a的顶部进行包覆,使得仅有与前雨刮触点片配合的部位露出,在进行电子油喷涂时,可以有效的避免电子油的喷涂到其他部位造成不必要的污染;

(4)本发明在对半成品a、前雨刮托架、弹簧、钢珠及制动器板进行组装形成半成品b时,利用通过利用前雨刮托架抓料手、弹簧抓料手、钢珠供料手及制动器板抓料手的配合,实现半成品b的自动组装;

(5)本发明通过设置滑动的装夹具,使得一副装夹具可以与锁付组件配合使用,可以进行手柄与半成品b的锁紧固定,此外,还可以与压装组件配合,实现手柄外壳与手柄的压装,简化结构。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装配精度高、次品率低、出错率低、装配效率高等优点,尤其适用于汽车方向盘档杆手柄的组装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发明左排挡杆手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预组装总成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组装组件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组装定位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粘附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加热头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压装料头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旋转组装总成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旋转组装总成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一喷油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第一翻转组件或第二翻转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载料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第一喷油组件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第二喷油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钢球供料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钢球供料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拼装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吸附压装总成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滑动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锁付压制总成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装夹具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装夹具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装夹具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25为本发明装夹具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压装组件立体机构示意图二;

图27为本发明穿轴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8为本发明穿轴组件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9为本发明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汽车方向盘用左排挡杆手柄组装加工线,其用于装配左排挡杆手柄1,该左排挡杆手柄1由基座11、柱塞12、后雨刮按键13、ffc14、前雨刮触点片15、前雨刮托架16、弹簧17、钢珠18、制动器板19、前雨刮按键10、按钮101、旋钮102、挡圈103、手柄104、手柄外壳105、雨刮器按钮106及转子107拼装组成,用于组装所述左排挡杆手柄1的组装加工线包括依照该左排挡杆手柄1的组装顺序依次设置的预组装总成2、旋转组装总成3、吸附压装总成4及锁付压制总成5;

所述预组装总成2包括用于依次吸附柱塞12及后雨刮按键13并压制于所述基座11上的组装组件21、吸附所述ffc14粘附于所述基座11端部的粘附组件22及铆压所述ffc14的铆压组件23,所述基座11、柱塞12、后雨刮按键13及ffc14组装后形成半成品a20;

所述旋转组装总成3包括旋转设置的转盘组件31、沿所述转盘组件31的旋转方向,其上方依次设置的第一喷油组件32、第一翻转组件33、第二喷油组件34、第二翻转组件35及拼装组件36,所述转盘组件31上的周向上等距设置有若干用于承载所述半成品a20、装配有前雨刮触点片15的前雨刮托架16、弹簧17及制动器板19的载料座311,所述第一喷油组件32对所述半成品a20上与所述前雨刮触点片15配合部位喷涂电子油,所述第一翻转组件33夹取所述前雨刮托架16180°翻转后置于所述载料座311上,所述第二喷油组件34对所述前雨刮托架16及制动器板19喷洒机械油,所述第二翻转组件35夹取所述制动器板19180°翻转后置于所述载料座311上,所述拼装组件36依次将前雨刮托架16、弹簧17、钢珠18及制动器板19安装于所述半成品a20上形成半成品b30;

所述吸附压装总成4包括水平滑动设置的滑动座41及安装于所述滑动座41滑动路径上方的抓料拼装组件42,所述滑动座41上依次装载有所述半成品b30、前雨刮按键10、按钮101及旋钮102,所述抓料拼装组件42依次抓取前雨刮按键10、按钮101及旋钮102安装于所述半成品b30上形成半成品c40;

所述锁付压制总成5包括沿水平方向滑动的装夹具51、沿所述装夹具51的滑动方向设置于该装夹具51的正上方的锁付组件52、压装组件53及设置于所述装夹具51一侧的穿轴组件54,所述装夹具51用于装夹穿入了所述半成品c40的所述手柄104,此时,所述半成品c40与所述挡圈103及所述雨刮器按钮106完成预组装,所述锁付组件52通过旋转螺纹紧固件将所述半成品c40紧固安装与所述手柄104,所述压装组件53用于将所述手柄外壳105压装于所述半成品c40上,所述穿轴组件54用于将所述转子107通过销轴固定于所述手柄104上形成所述左排挡杆手柄1。

进一步的,所述组装组件21包括:

组装定位座211,所述组装定位座211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其上定位装载有基座11、柱塞12及后雨刮按键13;

柱塞上装抓料手212,所述柱塞上装抓料手212安装于所述组装定位座211滑动方向的上方,其沿竖直方向升降设置,且其用于真空吸附所述柱塞12安装于所述基座11上;

后雨刮按键抓料手213,所述后雨刮按键抓料手213与所述柱塞上装抓料手212并排设置,其沿竖直方向升降设置,且其用于真空吸附所述后雨刮按键13安装于所述基座11上;以及

压装料头214,所述压装料头214与所述后雨刮按键抓料手213并排设置,其沿竖直方向升降设,且其用于下压所述柱塞12及后雨刮按键13,使所述柱塞12及后雨刮按键13固定于所述基座11上。

进一步的,所述粘附组件22包括:

旋转气缸221,所述旋转气缸221设置于所述组装定位座211滑动路径的一侧端部;

吸料座222,所述吸料座222用于吸附所述ffc14,其安装于所述旋转气缸221上,且其由所述旋转气缸221带动旋转至竖直与所述基座11粘附连接;以及

加热头223,所述加热头223由气缸推动与所述基座11粘附,对粘附于所述基座11上的ffc14进行加热。

此外,所述铆压组件23包括:

升降气缸231;及

压料头232,所述压料头232将粘附于所述基座11上的ffc14进行铆压,使ffc14水平设置,铆压前,所述ffc14先通过人工进行预弯折90°。

需要说明的是,柱塞上装抓料手212及后雨刮按键抓料手213均包括向下推送的气缸和进行真空吸附的抓料头,抓料头内部设置有真空吸附的通道。

进一步说明的是,组装过程中,先通过柱塞上装抓料手212将两个柱塞12通过真空吸附抓取后转移到基座11上进行装配后,再通过后雨刮按键抓料手213将一组的后雨刮按键13通过真空吸附抓取后转移到基座11上进行装配,使得后雨刮按键13覆盖在两个柱塞12上,之后通过气缸带动压装料头214下压柱塞12与后雨刮按键13,使得柱塞12与后雨刮按键13安装在基座11上,最后,由旋转气缸221带动吸料座222进行旋转,吸料座222上开设有用于吸附ffc14的真空通道,fcc被旋转呈竖直设置,之后基座11向fcc靠近,此时fcc上的分离纸已经被剥离,其上的双面胶粘与基座11进行粘附,fcc上的套圈与基座11上的柱套设,之后吸料座222上的真空吸附断开,粘附组件22复位,紧接着,加热头223通过气缸带动与ffc粘附的部位抵靠,使得ffc受热,受热温度为60℃,使得双面胶粘的粘性更强,粘附的效果更好。

如图9至图18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转盘组件31包括:

转盘312,所述转盘312由安装于其下方的电机带动旋转,所述载料座311均安装于所述转盘312上;

吸附块313,所述吸附块313与所述载料座311一一对应设置,其转动安装于所述载料座311上,且其通过安装于所述转盘312中心位置处的旋转接头314与真空抽吸设备连通,该吸附块313用于吸附所述ffc14上的圆片141;以及

侧推头315,所述侧推头315正对所述拼装组件36设置,其侧推所述吸附块313,使所述圆片141朝向所述转盘312的圆心折弯偏移。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喷油组件32包括:

第一喷油嘴321,所述第一喷油嘴321沿设置方向升降设置,且其绕竖直方向可旋转设置;

防护夹爪322,所述防护夹爪322安装于所述第一喷油嘴321的下方,所述第一喷油嘴321对所述半成品a20喷油处理时,其合拢对所述半成品a20的顶部进行包裹形成凹陷的喷油空间320;以及

检测相机323,所述检测相机323与所述防护夹爪322并排安装设置,其对所述前雨刮托架16上配合安装的前雨刮触点片15进行高度检测。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翻转组件33及第二翻转组件35均包括:

气动夹爪331,所述气动夹爪331开合设置,其用于抓取对应的所述前雨刮托架16或所述制动器板19;旋转驱动气缸332,所述旋转气动气缸332驱动所述气动夹爪331旋转设置;以及

抬升气缸333,所述抬升气缸333带动所述气动夹爪331及所述旋转驱动气缸332沿竖直方向升降设置。

并且,所述第二喷油组件34包括:

第二喷油嘴341,所述第二喷油嘴341竖直向下设置,其对所述前雨刮托架16及所述制动器板19喷涂机械油;

x向直线电机342,所述x向直线电机342沿所述转盘组件31的切线方向设置,其带动所述第二喷油嘴341沿x向滑动设置;

y向直线电机343,所述y向直线电机343沿水平方向与所述x向直线电机342垂直安装于所述x向直线电机342上,其带动所述第二喷油嘴341沿y向滑动设置;

z向气缸344,所述z向气缸344沿竖直方向垂直安装于所述y向直线电机343上,其带动所述第二喷油嘴341沿z向升降设置;以及

接料杯345,所述接料杯345设置于所述第二喷油嘴341的正下方,其接取所述第二喷油嘴341滴落的机械油。

此外,所述拼装组件36包括:

滑动安装板361,所述滑动安装板361沿所述转盘组件31的水平切向滑动设置;

前雨刮托架抓料手362,所述前雨刮托架抓料手362安装于所述滑动安装板361上,其沿竖直方向升降设置,且其抓取所述载料座311上的前雨刮托架16装配至所述半成品a20上;

弹簧抓料手363,所述弹簧抓料手363安装于所述滑动安装板361上,其与所述前雨刮托架抓料手362并排安装设置,且其沿竖直方向升降设置,用于抓取所述弹簧17置于装配到所述半成品a20的前雨刮托架16上;

钢珠供料手364,所述钢珠供料手364安装于所述滑动安装板361上,其与所述前雨刮托架抓料手362并排设置,且其沿竖直方向升降设置,用于逐一向装配设置所述前雨刮托架16上的弹簧17排出钢珠18;

制动器板抓料手365,所述制动器板抓料手365安装于所述滑动安装板361上,其与所述弹簧抓料手363并排设置,且其沿竖直方向升降设置,用于抓取所述制动器板19装配到所述前雨刮托架16上;以及

锁紧机械手366,所述锁紧机械手安装于所述滑动安装板361上,其与所述制动器板抓料手365并排设置,且其沿竖直方向升降设置,用于通过旋转螺纹紧固件,将所述制动器板19锁紧在所述基座11上。

需要说明的是,前雨刮托架抓料手362由向下推送的气缸和类似气动手指的抓料手组成,抓料手内而在有与前雨刮托架16穿设的芯轴,弹簧抓料手363由向下推送的气缸和抓料头组成,抓料头由与弹簧17穿设的芯轴及气动夹爪组成,抓取弹簧时,芯轴穿入弹簧17的内圈内,之后再通过气动夹爪合拢进行弹簧17的夹取,钢珠供料手364由进料管3641、切换料块3642、出料管3643及切料板3464组成,进料管3641与钢珠料仓连通,钢珠料仓向进料管3641逐一的输送钢珠18,钢珠18输送到切换料块3642内的切料板3464的料孔内,之后切料板3464由气缸带动进行横向切换,使得切料板3464的料孔切换到与出料管3463对准,钢珠通过出料管3463输入到弹簧17上进行放置,制动器板抓料手365通过真空吸附的方式抓取制动器板19,锁紧机械手366包括自动自由摆动的锁付机械手及对锁付机械手进行自动供应的螺纹紧固件供应系统,锁付机械手及螺纹紧固件供应系统均为现有的自动机械设备,锁紧机械手366通过螺纹紧固件将制动器板19螺纹紧固在基座11上,将钢珠18与弹簧17束缚在前雨刮托架16上。

进一步说明的是,在通过前雨刮托架抓料手362将前雨刮托架16上装到半成品a20上时,通过吸附块313断开真空吸附,使得圆片141回复自由,之后侧推头315通过气缸带动,使得吸附块313摆动与圆片141脱离,之后前雨刮托架16环绕着圆片141进行装配,而在制动器板抓料手365抓取制动器板19进行装配时,通过吸附块313吸附圆片141,并通过侧推头315的推动,带动圆片141折弯偏移,使得制动器板19可以避开圆片141进行装配。

此外,为了提高圆片141的弯折效果,避免与制动器板19干涉,在吸附块313的对侧还设置有喷气嘴对圆片141进行吹气,包装圆片141的弯折效果。

值得说明的是,前雨刮托架16在第一喷油组件32处进行其上前雨刮触点片15高度检测后,其安装时,前雨刮触点片15需向下,因此通过第一翻转组件33进行翻转,而制动器板19在安装时,其喷涂机械由的一端需要向下进行装配,因此其通过第二翻转组件35进行翻转。

如图19与图20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抓料拼装组件42包括:

压料机械手420,所述压料机械手420沿竖直方向升降设置,其将所述半成品b30中ffc14上的圆片141挤压成水平;

前雨刮按键抓料手421,所述前雨刮按键抓料手421与所述压料机械手420并排设置,其沿竖直方向升降设置,其用于抓取所述滑动座41上前雨刮按键10装配至所述半成品b30上;

按扭抓料手422,所述按扭抓料手422与所述前雨刮按键抓料手421并排设置,其沿竖直方向升降设置,且其用于抓取按钮101装配至所述半成品b30上;以及

旋钮抓料手423,所述旋钮抓料手423与所述按扭抓料手422并排设置,其沿竖直方向升降设置,且其用于抓取旋钮102装配至所述半成品b30上。

需要说明的是,压料机械手420将的圆片141进行90°折弯,使得圆片141与制动器板19的顶部重合,前雨刮按键抓料手421及按扭抓料手422均包括竖直向下推送的气缸和由气缸带动抓料头,抓料头内部设置真空吸附通道,通过真空吸附对前雨刮按键抓料手421及按扭抓料手422进行抓取,此外旋钮抓料手423包括竖直向下推送的气缸和由气缸带动抓料头,抓料头为气动夹爪,通过气动夹爪对旋钮102进行抓取。

如图21至图28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装夹具51包括:

装夹座511,所述装夹座511上凹陷设置有与所述手柄104呈仿形设置的装夹槽510;

装夹压板512,所述装夹压板512旋转安装于所述压装座611的一侧,其翻转至水平时,与所述装夹座511配合夹紧所述手柄104;

压板顶针513,所述压板顶针513由气缸带动伸缩设置,其安装于所述装夹压板512的翻转轴处,所述装夹压板512翻转至水平时,所述压板顶针513伸出与所述装夹压板512上的限位孔5131穿插定位所述装夹压板512;

手柄感应器514,所述外壳感应器514安装于所述装夹座511的侧壁上,其用于感应所述手柄外壳手柄104;

挡圈感应器515,所述挡圈感应器515安装于所述装夹座511长的侧壁上,其用于感应所述挡圈103;以及

旋钮感应器516,所述旋钮感应器516安装于所述装夹座511长的侧壁上,其用于感应所述旋钮102。

进一步的,所述装夹座511的一侧设置有对所述按钮101及所述旋钮102进行压紧的侧压紧块517,该侧压紧块517沿水平方向伸缩设置,所述装夹座511的下方设置有对所述雨刮器按钮106进行压装的下压紧块518,该下压紧块518沿竖直方向伸缩设置。

更进一步的,锁付组件52为常规的手持式锁付结构,压装组件53包括竖直向下推送的气缸和安装在气缸推送端上的压块,压块和手持外壳成仿形设置。

此外,所述穿轴组件54包括:

转子固定座541,所述转子固定座541用于定位放置所述转子107;

柄身定位座542,所述柄身定位座542用于定位放置所述手柄104的柄身;

夹紧气缸543,所述夹紧气缸543邻设安装于所述转子固定座541处,其带动夹紧块544对所述手柄104的柄头进行定位夹紧;

穿轴座545,所述穿轴座545安装于所述转子固定座541的一侧,其上开设有容纳销轴的穿轴槽546,且该穿轴槽546正对所述转子107与所述手柄104叠合的轴孔设置;

顶针548,所述顶针548滑动安装于所述穿轴座545上,其沿穿轴槽546推送销轴穿入所述转子107与所述手柄104叠合的轴孔内;以及

限位顶针547,所述限位顶针547正对所述顶针548设置于所述转子固定座541的另一侧。

需要说明的是,组装完成的半成品c40及装配有雨刮器按钮106的挡圈103通过人工预装至手柄104上后,连同手柄104转移至所述锁付压制总成5的装夹具51上装夹定位,定位完成后,锁付组件52旋转螺纹紧固件,将所述半成品c40锁定于所述手柄104上,同步的,所述装夹具51上的侧压紧块517及下压紧块518分别对所述挡圈103及雨刮器按钮106完成压装工作。

进一步说明的,完成锁付后,所述装夹具51打开,上装手柄外壳105至所述手柄104上后,重新锁定装夹具51,所述装夹具51移动至压装组件53的下方,完成手柄外壳105的压装工作。

更进一步说明的是,完成所述手柄外壳105压装后,所述手柄104转移至穿轴组件54的柄身定位座542上,与位于转子固定座541上的转子107对应配合,使得所述转子107与所述手柄104轴孔叠合,之后固定所述手柄104,顶针548推送销轴穿入轴孔内,完成转子107与所述手柄104的组装,形成左排挡杆手柄1。

实施例二:

如图29所示,一种基于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汽车方向盘用左排挡杆手柄组装加工线的组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预组装,将基座11、柱塞12及后雨刮按键13置于预组装总成2的组装定位座211上,所述组装定位座211沿水平方向滑动依次经过柱塞上装抓料手212、后雨刮按键抓料手213及压装料头214的下方,依次完成所述柱塞12及后雨刮按键13装配至所述基座11上的装配工作;

步骤二、上装fcc,完成所述柱塞12及后雨刮按键13的装配后,粘附组件22上的旋转气缸221带动吸附了ffc14的吸料座222翻转至竖直,所述基座11带动所述基座11移动至所述ffc14处,该ffc14通过其上的双面胶粘附于所述基座11上,之后粘附组件22复位,加热头223沿水平方向推送至与所述基座11抵触,对所述ffc14进行加热后复位;

步骤三、压铆,完成所述ffc14粘附后,所述基座11滑动至铆压组件23,所述铆压组件23对人工折弯90°后的ffc14进行铆压,使ffc14与所述基座11贴平,形成半成品a20;

步骤四、旋转组装,组装完成的半成品a20转移至旋转组装总成3的转盘组件31上载料座311上定位放置,同步的该载料座311上承载有前雨刮托架16、弹簧17及制动器板19,所述载料座311由转盘组件31带动沿逆时针旋转依次经过第一喷油组件32、第一翻转组件33、第二喷油组件34、第二翻转组件35及拼装组件36,组装形成半成品b30,组装步骤包括:

步骤a、一次喷油,所述载料座311转移至所述第一喷油组件32的下方,所述第一喷油组件32中的第一喷油嘴321对所述半成品a20与所述前雨刮托架16上的前雨刮触点片15配合部位喷涂电子油;

步骤b、高度检测,与所述步骤a同步的,所述第一喷油组件32中的检测相机323检测所述前雨刮托架16上的前雨刮触点片15的高度进行检测,高度不足的需要重新进行组装;

步骤c、一次翻转,完成检测后,所述载料座311转移至所述第一翻转组件33的下方,所述第一翻转组件33夹取所述前雨刮托架16翻转180°后置于所述载料座311上;

步骤d、二次喷油,翻转后,所述载料座311转移至所述第二喷油组件34的下方,所述第二喷油组件34依次对所述前雨刮托架16及所述制动器板19喷涂机械油;

步骤e、二次翻转,完成喷油后,所述载料座311转移至所述所述第二翻转组件35的下方,所述第二翻转组件35夹取所述制动器板19翻转180°后置于所述载料座311上;

步骤f、拼装,翻转后,所述载料座311转移至所述拼装组件36的下方,前雨刮托架抓料手362抓取前雨刮托架16装配至所述半成品a20上后,由弹簧抓料手363抓取所述弹簧17装配所述前雨刮托架16的弹簧安装孔内,再由钢珠供料手364输出钢珠18置于所述弹簧17上,所述钢珠18装配完成后,制动器板抓料手365抓取所述制动器板19装配到所述前雨刮托架16上,锁紧机械手366下移通过旋转螺纹紧固件,将所述制动器板19紧固于所述半成品a20上;

步骤六、吸附压装,完成组装所述半成品b30转移至所述吸附压装总成4的滑动座41上,同步的,该滑动座41上承载有前雨刮按键10、按钮101及旋钮102,所述滑动座41滑动至所述压料机械手420的下方,由该压料机械手420下压ffc14上人工折弯后的的圆片141;随后所述滑动座41沿水平方向滑动依次经过前雨刮按键抓料手421、按扭抓料手422及旋钮抓料手423,分别依次完成前雨刮按键10、按钮101及旋钮102装配至所述半成品b30上的装配工作,形成半成品c40;

步骤七、锁付压装,组装完成的半成品c40及装配有雨刮器按钮106的挡圈103通过人工预装至手柄104上后,连同手柄104转移至所述锁付压制总成5的装夹具51上装夹定位,定位完成后,锁付组件52旋转螺纹紧固件,将所述半成品c40锁定于所述手柄104上,同步的,所述装夹具51上的侧压紧块517及下压紧块518分别对所述挡圈103及雨刮器按钮106完成压装工作;

步骤八、手柄外壳压装,完成锁付后,所述装夹具51打开,上装手柄外壳105至所述手柄104上后,重新锁定装夹具51,所述装夹具51移动至压装组件53的下方,完成手柄外壳105的压装工作;以及

步骤九、穿轴,完成所述手柄外壳105压装后,所述手柄104转移至穿轴组件54的柄身定位座542上,与位于转子固定座541上的转子107对应配合,使得所述转子107与所述手柄104轴孔叠合,之后固定所述手柄104,顶针548推送销轴穿入轴孔内,完成转子107与所述手柄104的组装,形成左排挡杆手柄1。

在本发明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的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的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技术提示下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