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速器壳体内球面加工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36733发布日期:2020-12-08 15:41阅读:70来源:国知局
差速器壳体内球面加工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夹具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差速器壳体内球面加工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差速器位于汽车传动系统的后桥或前桥中,差速器由差速器壳体和四个齿轮组成,四个齿轮安装在差速器壳体的内球型腔内,现有的一些差速器壳体内型腔为一个完整的球面,使用数控车床加工内球面,数控车床由液压夹具来夹持差速器壳体用于加工,现有用于夹持差速器壳体技术有两爪卡盘或手动夹具。

差速器壳体夹具要能精确的定位和稳定的夹持差速器壳体,这就要求夹具结构简单和便于操作工使用。

使用两爪卡盘夹持差速器壳体,差速器壳体在两爪卡盘上的重复定位精度偏差大,造成差速器壳体的合格率不能到达99%,报废成本高。

使用手动夹具夹持差速器壳体,无法精确定位差速器壳体(重复定位误差大于0.005mm),且作业员无法快速的完成差速器壳体在夹具上的松开和夹紧,作业员手动操作时间长,且手动夹具存在作业员忘记锁紧螺母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差速器壳体内球面加工夹持装置,其能够快速精确的夹紧差速器壳体,操作简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差速器壳体内球面加工夹持装置,包括:

回转油缸,所述回转油缸上设有第一油管、第二油管以及第一气管,所述第一油管和所述第二油管连通,所述所述第一油管用于输出液压油,所述第二油管用于输入液压油;

夹具,所述夹具上设有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所述第一油缸和所述第二油缸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油缸与所述第一油管和所述第二油管分别连通、所述第二油缸与所述第一油管和所述第二油管分别连通,所述回转油缸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油管和第二油管内的液压油来驱动所述第一油缸和所述第二油缸;所述第二油缸上传动连接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拉栓、涨套以及锥杆,所述拉栓穿设在所述锥杆上,所述拉栓靠近所述第一油缸的一端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能够抵持在所述锥杆上,所述锥杆越靠近所述限位部直径越小,所述涨套内部仿照所述锥杆的表面仿形设计,所述涨套套设在所述锥杆的外部;所述拉栓没有设有限位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油缸传动连接,所述锥杆与所述拉栓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夹具上还设有基座,所述基座设置在所述第一油缸和所述第二油缸之间,所述基座靠近所述第二油缸设置,所述基座远离所述第二油缸的面用于放置差速器壳体,所述基座远离所述第二油缸的面上设有角向定位销,所述角向定位销能够穿设在所述差速器壳体的法兰孔中。

优选的,所述夹具上还设有第三油缸和第四油缸,所述第三油缸和所述第四油缸相对设置,所述第三油缸与所述第一油管和所述第二油管分别连通,所述第四油缸与所述第二油管和所述第一油管分别连通,所述回转油缸通过所述第一油管和所述第二油管内的液压油驱动所述第三油缸和所述第四油缸。

优选的,所述夹具上还设有平衡块,所述平衡块靠近所述第一油缸设置。

优选的,所述基座上设有气孔,所述第一气管与所述气孔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使用定位机构涨紧差速器壳体内孔,重复定位精度高;

2、第一油缸、第二油缸、第三油缸以及第四油缸在液压油的作用下夹紧差速器壳体,夹紧力稳定可靠;

3、夹具夹紧和松开差速器壳体动作简单,松开和夹紧动作时间短;

4、夹具基座有气孔,通过压缩空气的压力可以判断夹紧后基座与差速器壳体之间是否有铁屑。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差速器壳体内球面加工夹持装置的截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差速器壳体内球面加工夹持装置的部分截面图;

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

1、回转油缸;11、第一油管;12、第二油管;13、第一气管;

2、夹具;21、第一油缸;22、第二油缸;23、定位机构;24、拉栓;25、涨套;26、锥杆;27、基座;28、角向定位销;29、第三油缸;30、第四油缸;31、平衡块;

4、差速器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差速器壳体内球面加工夹持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安装在机床主轴上的回转油缸1和夹具2,所述回转油缸1上连接有第一油管11、第二油管12以及第一气管13。

进一步的,请参考图1,所述夹具2包括设置在上方的第一油缸21,设置在下方的第二油缸22,所述第一油缸21与所述第二油缸2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油缸21和所述第二油缸22与所述第一油管11连接,所述回转油缸1通过所述第一油管11和所述第二油管12驱动所述第一油缸21和第二油缸22。

进一步的,请参考图1,所述夹具2上还设有基座27,所述基座27设置在所述第二油缸22的上方,所述基座27的上端面仿形设计,使得所述基座27的上端面与所述差速器壳体4的下端面能够相贴合,所述基座27上端面的右侧设有角向定位销28。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油缸22上设有定位机构23,所述定位机构23包括与所述第二油缸22传动连接的拉栓24、套设在所述拉栓24上的锥杆26以及套设在所述锥杆26外部的涨套25。所述拉栓24的上端设有限位部,所述锥杆26的上端靠近所述限位部设置,所述锥杆26越靠近所述限位部直径越小,所述拉栓24能够带动所述锥杆26在所述涨套25内上下运动。

进一步的,请参考图2,所述夹具2上还设有第三油缸29和第四油缸30,所述第三油缸29和第四油缸30相对设置,所述第三油缸29和第四油缸30设置在所述第二油缸22的上部,所述夹具2上还设有平衡块31,所述平衡块31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油缸21的两侧。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平衡块31用于平衡所述夹具2的平衡。

借由上述结构,请参考图1,将所述差速器壳体4放到夹具2内,差速器壳体4内孔放入定位机构23,差速器壳体4的法兰孔对准角向定位销28,差速器壳体4的端面与基座27的端面接触。

进一步的,液压油通过回转油缸1、第一油管11和第二油管12进入或输出夹具2,从而驱动第一油缸21和第二油缸22、第三油缸29以及第四油缸30完成对差速器壳体4的夹紧动作,压缩空气通过回转油缸1和第一气管13进入夹具2,最后到达基座27的气孔,如果基座27与差速器壳体4之间有空隙则会漏气,反之则不漏气,这样机床泄漏传感器就可以判断是否有铁屑在基座27与差速器壳体4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夹具2基座27有气孔,通过压缩空气的压力可以判断夹紧后基座27与差速器壳体4之间是否有铁屑。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油缸22带动所述拉栓24向下移动进入差速器壳体4的内孔,所述拉栓24带动所述锥杆26向下运动,所述锥杆26挤压涨套25,抵持在所述差速器壳体4的内孔上,从而起到夹紧固定差速器壳体4的作用。

可以理解的是,使用定位机构23涨紧差速器壳体4内孔,重复定位精度高。

进一步的,所述回转油缸1通过第一油管11和第二油管12驱动所述第一油缸21、第二油缸22、第三油缸29以及第四油缸30松开所述差速器壳体4,然后将加工好的差速器壳体4取出。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油缸21、第二油缸22、第三油缸29以及第四油缸30在液压油的作用下夹紧差速器壳体4,夹紧力稳定可靠。夹具2夹紧和松开差速器壳体4动作简单,松开和夹紧动作时间短。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