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便捷的型材铆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78311发布日期:2021-01-08 13:02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便捷的型材铆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型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便捷的型材铆压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组件由进口(或国产)单晶(或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片串并联,用钢化玻璃、eva及tpt热压密封而成,周边加装铝合金边框,具有抗风、抗冰雹能力强、安装方便等特性。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照明、灯具、户用供电、公路交通、建筑及光伏电站等领域。

太阳能电池组件需要通过太阳能组件边框进行安装,太阳能组件边框是指光伏太阳能电池板组件构成的型材固定框架和支架。

型材是铁或钢以及具有一定强度和韧性的材料通过轧制、挤出、铸造等工艺制成的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物体。这类材料具有的外观尺寸一定,断面呈一定形状,具有一定的力学物理性能。型材既能单独使用也能进一步加工成其他制造品,常用于建筑结构与制造安装。机械工程师可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型材的具体形状、材质、热处理状态、力学性能等参数,再根据具体的尺寸形状要求将型材进行分割,而后进一步加工或热处理,达到设计的精度要求。

太阳能电池板组件的型材固定边框在生产时,需要对型材进行铆点加工,现有型材铆点方式通常是人工手动配合铆点机器进行铆压,人工操作繁杂,对型材的铆点的精度低,也不能提升对型材的铆点效率。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高效便捷的型材铆压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便捷的型材铆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型材铆点方式通常是人工手动配合铆点机器进行铆压,人工操作繁杂,对型材的铆点的精度低,也不能提升对型材的铆点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便捷的型材铆压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顶部左侧固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右方水平设置有两组导轨,所述机架上固接有水平设置的齿条,所述齿条的齿面朝前,两组所述导轨之间滑动连接有位移滑板,所述位移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输出端穿过位移滑板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底部输出端上套接固定有与齿条啮合的齿轮,所述机架的上方设置有出料输送带组件,所述出料输送带组件的左端固定在固定板上,右端固定在机架上,所述固定板和位移滑板上均固定安装有相互对称的型材加工组件。

优选的,所述型材加工组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左侧固接有输送带架,所述输送带架上固定安装有进料输送带组件,所述底板的顶部中后侧固接有两组直角架,所述直角架呈倒置状态,且顶部的水平部向前延伸,所述直角架的水平部底面固接有气缸安装板,所述气缸安装板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右侧伸缩端贯穿气缸安装板固接有升降架,所述升降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底部伸缩端贯穿升降架固接有夹头向右的型材夹具,所述直角架的右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位于进料输送带组件右上方的型材拦截机构,所述输送带架的右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型材翻面机构,所述底板的顶部右侧固定安装有型材铆点机构。

优选的,所述型材拦截机构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前侧壁上固接有滑孔块,所述滑孔块的两组滑孔均竖直开设,所述滑孔块的滑孔内竖直滑动有竖直滑块,所述竖直滑块的底部固接有挡条,所述固定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组第三气缸,两组所述第三气缸的底部伸缩端分别固接在两组竖直滑块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型材翻面机构包括固定横板,所述固定横板的左侧固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顶部铰接有型材放置板,所述型材放置板的后下端与立柱的后下部之间铰接有第四气缸,所述型材放置板的侧壁上铰接有弧形固定块,所述弧形固定块的顶部与型材放置板的前侧之间铰接有第五气缸。

优选的,所述型材放置板上的型材放置面低于弧形固定块与型材放置板的铰接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型材的进料铆点加工,全过程机械加工,有利于提升型材的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也能减少劳动力的参与,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降低人工开支;通过电机带动位移滑板的位移,使得装置可对不同长度的型材进行加工,从而提升装置使用的广泛性;通过型材拦截机构和型材翻面机构的配合,可实现型材夹具逐一夹取型材进行铆点操作,有利于提升型材夹具夹取型材的可靠性。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型材加工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型材拦截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型材翻面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

1-机架,2-固定板,3-导轨,4-齿条,5-位移滑板,6-第一电机,7-出料输送带组件,8-型材加工组件,81-底板,82-输送带架,83-进料输送带组件,84-直角架,85-气缸安装板,86-第一气缸,87-升降架,88-第二气缸,89-型材夹具,810-型材拦截机构,8101-固定架,8102-滑孔块,8103-竖直滑块,8104-挡条,8105-第三气缸,811-型材翻面机构,8111-固定横板,8112-立柱,8113-型材放置板,8114-第四气缸,8115-弧形固定块,8116-第五气缸,812-型材铆点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便捷的型材铆压装置技术方案:一种高效便捷的型材铆压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的顶部左侧固接有固定板2,固定板2的右方水平设置有两组导轨3,机架1上固接有水平设置的齿条4,齿条4的齿面朝前,两组导轨3之间滑动连接有位移滑板5,位移滑板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输出端穿过位移滑板5的第一电机6,第一电机6的底部输出端上套接固定有与齿条4啮合的齿轮,机架1的上方设置有出料输送带组件7,出料输送带组件7的左端固定在固定板2上,右端固定在机架1上,固定板2和位移滑板5上均固定安装有相互对称的型材加工组件8。

进一步的,型材加工组件8包括底板81,底板81顶部左侧固接有输送带架82,输送带架82上固定安装有进料输送带组件83,底板81的顶部中后侧固接有两组直角架84,直角架84呈倒置状态,且顶部的水平部向前延伸,直角架84的水平部底面固接有气缸安装板85,气缸安装板85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86,第一气缸86的右侧伸缩端贯穿气缸安装板85固接有升降架87,升降架8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88,第二气缸88的底部伸缩端贯穿升降架87固接有夹头向右的型材夹具89,直角架84的右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位于进料输送带组件83右上方的型材拦截机构810,输送带架82的右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型材翻面机构811,底板81的顶部右侧固定安装有型材铆点机构812;进料输送带组件83由电机驱动,两组进料输送带组件83同时启动,同时关闭,使得型材可平整运行,不会产生歪斜;型材铆点机构812可对型材夹持固定后进行铆点,以保证铆点位置的精确性。

进一步的,型材拦截机构810包括固定架8101,固定架8101的前侧壁上固接有滑孔块8102,滑孔块8102的两组滑孔均竖直开设,滑孔块8102的滑孔内竖直滑动有竖直滑块8103,竖直滑块8103的底部固接有挡条8104,固定架81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组第三气缸8105,两组第三气缸8105的底部伸缩端分别固接在两组竖直滑块8103的顶部,两组竖直滑块8103下的挡条8104交错设置,使得两组挡条8104下移时,可分别阻挡进料输送带组件83末端的两组型材,控制靠近型材翻面机构811的一组第三气缸8105升起伸缩端后回位,可让那组第三气缸8105阻挡的型材继续随进料输送带组件83移动,直至与型材翻面机构811抵接;当前移的型材被型材夹具89夹取移走时,另一组第三气缸8105的伸缩端升起后下移,可使后续的型材向型材翻面机构811的方向移动一步,一组第三气缸8105下部挡条8104重新挡住新的型材。

进一步的,型材翻面机构811包括固定横板8111,固定横板8111的左侧固接有立柱8112,立柱8112的顶部铰接有型材放置板8113,型材放置板8113的后下端与立柱8112的后下部之间铰接有第四气缸8114,型材放置板8113的侧壁上铰接有弧形固定块8115,弧形固定块8115的顶部与型材放置板8113的前侧之间铰接有第五气缸8116;型材放置板8113的顶部高度略高于进料输送带组件83的输送面高度,使得型材输送至型材放置板8113处时,可被阻挡;型材移动至型材放置板8113上后,控制第五气缸8116的伸缩端伸长,使得弧形固定块8115绕其与型材放置板8113的铰接处摆动,弧形固定块8115的外弧形端抵接型材,对型材进行固定,然后控制第四气缸8114的伸缩端伸长,带动型材放置板8113连同型材翻转,直至型材翻转至竖直状态。

进一步的,型材放置板8113上的型材放置面低于弧形固定块8115与型材放置板8113的铰接处,使得弧形固定块8115摆动时,可以型材内腔底部抵接,提升型材固定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

s1、控制第一电机6启动,使得位移滑板5沿导轨3滑动,工作人员可根据型材的长度调整两组型材加工组件8之间的距离,并完成两组型材加工组件8之间的距离调整。

s2、依次将型材平放在两组型材加工组件8的进料输送带组件83之间,同时启动两组进料输送带组件83,使得型材随进料输送带组件83的输送面进行进料;

s3、型材随着进料输送带组件83输送至末端时,型材拦截机构810启动,对型材进行阻挡,并有序的对型材进行逐一放行,放行后的型材移动至材翻面机构811处;

s4、启动材翻面机构811对型材进行翻转,使得型材呈竖直状态;

s5、控制第二气缸88的伸缩端下降,带动型材夹具89下移,再控制第一气缸86的伸缩端移动,使得型材夹具89可进行微调夹持翻转后的型材;

s6、控制第一气缸86的伸缩端伸长,带动型材往型材铆点机构812方向移动,直至移动至型材铆点机构812内部;

s7、控制812的伸缩端伸缩,可调整型材的高度,方便型材铆点机构812对型材不同位置进行铆点;

s8、铆点完成后,控制第一气缸86的伸缩端收缩,直至型材移动至出料输送带组件7的上方,然后,控制型材夹具89松开型材,型材落至出料输送带组件7上被输送出去;

s9、继续收缩第一气缸86的伸缩端,使得型材夹具89回到初始位置,等待夹取下一型材。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