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进退刀的旋转管制割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83491发布日期:2021-04-06 12:32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快速进退刀的旋转管制割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割刀具,具体涉及一种可快速进退刀的旋转管制割刀。



背景技术:

割管刀可应用于多种材质的管道切割,具有直径跨度范围大,无切屑的优点。管割刀一般由支架、滚轮、割刀、切割件和旋柄组成,使用时需先将欲切断的管子夹于割刀与两个滚轮之间,并使割刀与管子垂直,再旋紧旋柄通过螺杆带动切割件伸长,让割刀接触管子;然后将割刀旋转,在旋转割刀的同时旋转旋柄进刀,使割刀保持与管子接触的状态,直至铜管被切断。然后,现有的管割刀操作不够快速方便、效率较低。

经查,现有专利号为201220559167.8的中国专利《一种快速金属管割刀》,包括金属管割刀本体,所述金属管割刀本体包括设有螺纹的丝杆以及支撑所述丝杆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内部在与所述丝杆相应的位置设置有容置孔,此外还包括一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的快速夹持机构。该割刀采用快速夹持机构,可以实现该金属管割刀的快速夹持和松开工件;快速夹持机构包括可上下运动的调节块,调节块一侧面设有与丝杆的螺纹相配合的螺纹段,通过推动与调节块相连接的推钮来实现调节块与丝杆的松开。这种快速夹持机构操作简单,但是调节块是三角螺纹快,推动推钮比较费力,而且易磨损,耐用性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更加合理、操作更加轻便且耐用性好的可快速进退刀的旋转管制割刀。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快速进退刀的旋转管制割刀,包括割刀主体、刀片、设有螺纹的丝杆、握把以及对丝杆进行快速夹紧固定的夹持机构,所述丝杆的一端固定在握把内,另一端穿过割刀主体的螺纹孔与位于刀片下方的滚轴部相抵,与其特征在于:所述割刀主体呈c形,刀片固定在割刀主体的上端,割刀主体的下端、位于刀片的下方成型有供丝杆穿置的带有内螺纹孔的圆形套筒,夹持机构包括一棘爪和一开关,割刀主体靠近圆形套筒的一侧设有供棘爪置入并转动的容置腔,棘爪呈y形的三叉结构,棘爪的上端具有与丝杆配合夹紧的棘齿部,下端为便于旋转摆动的圆弧端,后端为与开关配合的拨动端,容置腔内凹设有与棘爪的圆弧端配合的圆弧槽,容置腔内还设有与棘爪相抵使棘爪具有始终与丝杆相抵夹紧的趋势的弹簧。

作为改进,所述圆形套筒相对于容置腔的一侧设有供棘爪的棘齿部伸入的开口,棘爪的圆弧端位于棘齿部的下方且远离圆筒套筒的一侧,在容置腔的开口处对合设有一盖板,盖板上凹设有供开关置入并斜向上下拨动的滑槽,开关设置在滑槽内,棘爪的拨动端上开设有连接孔,开关的里侧凸设有与连接孔相插接的插接部,当开关倾斜向下拨动时,棘爪逆时针转动,棘爪的棘齿部克服弹簧的作用力,向上逆时针转动与丝杆分离。

进一步,所述容置腔内位于棘齿部的后侧开设有一弹簧孔,弹簧设置在弹簧孔内与棘齿部的后端相抵,使棘齿部具有始终向下转动与丝杆相抵夹紧的趋势。

再改进,所述割刀主体的上端设有向下开口的供刀片插置的u形的刀片槽,刀片设置在刀片槽内,通过固定柱和螺丝配合固定。

进一步,所述滚轴部设置在割刀主体的中部位于刀片与圆形套筒之间,滚轴部包括前后二个滚轴以及左夹块和右夹块,左夹块和右夹块可上下滑动的对合设置在割刀主体的中部两侧,二个滚轴设置在左夹块和右夹块之间,通过连接柱、螺丝将二个滚轴和左夹块、右夹块连接固定。

进一步,所述丝杆的上端设有与左夹块和右夹块相连接的连接端,连接端上凹设有环形卡槽,左夹块和右夹块对合后在下端形成供连接端插入并固定的环形腔。

最后,所述握把的上端面中部开设有供丝杆的下端插入的插孔,握把的下端开设有一圆形开口,圆形开口内设有备用刀片,丝杆的下端开设有内螺纹孔,丝杆的下端穿过握把的插孔、并穿过备用刀片、小垫圈、大垫圈、通过一长螺丝锁紧固定,在握把的下端开口处设有握把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夹持机构采用棘爪与丝杆配合的夹紧的方式,棘爪的下端设有便于旋转摆动圆弧端,割刀主体的容置腔内设有对应的圆弧槽,这样棘爪通过圆弧端在圆弧槽内旋转摆动,使得操作更加轻便,且不易磨损、更加耐用。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合理、操作更加轻便灵活,同时制作成本低、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棘爪与丝杆分开状态下的纵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棘爪与丝杆夹紧状态下的纵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5所示,一种可快速进退刀的旋转管制割刀,包括割刀主体1、刀片3、设有螺纹的丝杆2、握把4以及对丝杆2进行快速夹紧固定的夹持机构6,割刀主体1呈c形,割刀主体1的上端设有向下开口的供刀片3插置的u形的刀片槽12,刀片3设置在刀片槽12内,通过固定柱21和螺丝22配合固定。割刀主体1的下端成型有供丝杆2穿置的带有内螺纹孔的圆形套筒11,丝杆2的一端固定在握把4内,另一端穿过割刀主体1的圆形套筒11的内螺纹孔与位于刀片3下方的滚轴部5相抵。夹持机构6包括一棘爪61、一弹簧62和一开关63,割刀主体1靠近圆形套筒11的一侧设有供棘爪61置入并转动的容置腔13,棘爪61呈y形的三叉结构,棘爪61的上端具有与丝杆2配合夹紧的棘齿部611,下端为便于旋转摆动的圆弧端612,后端为与开关63配合的拨动端613,容置腔13内凹设有与棘爪61的圆弧端612配合的圆弧槽14。圆形套筒11相对于容置腔13的一侧设有供棘爪61的棘齿部611伸入的开口,棘爪61的圆弧端612位于棘齿部611的下方且远离圆筒套筒11的一侧,容置腔13内位于棘齿部611的后侧开设有一弹簧孔,弹簧62设置在弹簧孔内与棘齿部611的后端相抵,使棘齿部611具有始终向下转动与丝杆2相抵夹紧的趋势,如图3所述;在容置腔13的开口处对合设有一盖板20,盖板20上凹设有供开关63置入并斜向上下拨动的滑槽201,开关63设置在滑槽201内,棘爪61的拨动端613上开设有连接孔,开关63的里侧凸设有与连接孔相插接的插接部,当开关63倾斜向下拨动时,棘爪61逆时针转动,棘爪61的棘齿部611克服弹簧63的作用力,向上逆时针转动与丝杆2分离,如图2所述。

滚轴部5设置在割刀主体1的中部位于刀片3与圆形套筒11之间,滚轴部5包括前后二个滚轴51以及左夹块52和右夹块53,左夹块52和右夹块53可上下滑动的对合设置在割刀主体1的中部两侧,割刀主体1的两侧开设有供左夹块52和右夹块53嵌入并上下滑动的导向槽,二个滚轴51设置在左夹块51和右夹块52之间,通过连接柱54、螺丝55将二个滚轴51和左夹块52、右夹块53连接固定。丝杆2的上端设有与左夹块52和右夹块53相连接的连接端21,连接端21上凹设有环形卡槽,左夹块52和右夹块52对合后在下端形成供连接端21插入并固定的环形腔。握把4的上端面中部开设有供丝杆2的下端插入的插孔,握把4的下端开设有一圆形开口,圆形开口内设有备用刀片7,丝杆2的下端开设有内螺纹孔,丝杆2的下端穿过握把4的插孔、并穿过备用刀片7、大垫圈8、小垫圈9、通过一长螺丝10锁紧固定,在握把4的下端开口处设有握把盖41。

具体操作过程为:

需要进刀或退刀时,将开关63沿箭头所示方向拨动,带动棘爪61逆时针转动,棘爪6的棘齿部611与丝杆脱离,即通过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扭动握把4,实现快速进刀或退刀的操作,操作简单又安全,由于棘爪61通过圆弧端612在圆弧槽14内反复摆动,使得操作更加轻便,且不易磨损、更加耐用;

进刀到位后,松开开关63,棘爪61在弹簧63的左右下顺时针转动,棘齿部611与丝杆2相抵夹紧,即可防止割刀进刀后出现打滑飞刀的现象,增加了产品使用中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