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0604阅读:11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数学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新棋及其下法,它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适合于具有小学及以上水平的人们对局。
目前,棋的种类很多,且各有其特点,但还没有这种通过数学运算进行相互竞争的数学棋。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的数学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增长人们的聪明才智。其特征是棋盘由横竖直线交叉组成,相邻交叉点之间存在着加、减、乘、除四种运算,棋子由自然数组成。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实施本发明的棋盘、棋子及下法作详细地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棋盘。
附图2是本发明下法的一实例。
数学棋的棋盘由九条横竖直线交叉组成,有交叉点81个,其中非边线的相互交叉点与其相邻的交叉点之间,固定地存在着加、减、乘、除四种运算关系,其运算符号“+、-、×、÷”表示在棋盘交叉点之间的横线或竖线上,边线上的相邻交叉点之间也存在着上述四种运算,至于实行那一种运算不是固定的,而是棋手根据实际需要随意确定的,比如数10和2放在边线上相邻的两个交叉点上,则这两个数可组成八种运算式10+2、10-2、10×2、10÷2、2+10、2-10、2×10、2÷10,至于写成那种运算式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数学棋的棋子由自然数1、2、3、…40组成,即一个棋子表示一个固定的自然数,棋子分四种颜色,各40枚,用塑料或木料制成,自然数1、2、3…40分别显示在上面。
由于棋盘和棋子具有上述特点,则棋子放到棋盘交叉点上以后,位置相邻的棋子之间便可组成数学运算式,为了使对局各方通过数学运算式形成一种对立统一局面,特作如下规定1、本棋适合于二人、三人或四人对局,对局各方分别使用数量和表示的数完全一致的颜色各异的棋子;
2、棋子放在棋盘的交叉点上,放下后不能再走动;
3、棋盘上同一方格相对的两点上分别放有两方的棋数,则这两数互为敌数,如附图2中,B方棋子的敌数是A方的棋子14,A方14的敌数是B的棋子3;
4、对局各方轮流下一子,一方下一子后,若能将这一棋子与棋盘上他的另外棋子组成N个数学运算式,且其结果等于该式最后一个数的敌数时,则可接着再下N个子,这一规定还表明运算式是有方向性的,如前面所列的式子10+2和2+10,虽然它们的结果相同,但它们的敌数不相同,因此所表示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5、一方棋子所组成的数学运算式要与棋盘上各数及运算符号的位置顺序相一致,不过在运算式中可随意添加括号,如8÷2+6的结果为10,若希望其结果等于1,则可添加括号写为8÷(2+6)即可。
6、一个数在同一运算式中只准出现一次;
7、本棋胜负是以各方下在交叉点上棋子的多少决定的,多者为胜,少者为负。
下面参照图2,对一实例作一描述A1、A2、A3…分别表示A方的第1、2,3…手棋,A先走,第1手棋放下子17,接着B第1手棋放下子3,A第2手棋放下子14,则可组成17-14的运算式,由于其结果等于14的敌数3,则可接着下第3手棋,第3手棋放下子1,这时可组成1×17-14的运算式,其结果也等于14的敌数3,则A可接着放下第4手棋2,组成(2-1)×17-14的运算式,其结果仍为3,则可接着放下第5手棋32,这时可组成32+2-1×17-14的运算式,其结果仍等于14的敌数3,则A可接着放下第6手棋34,这时能组成(2+32)÷34÷1×17-14的运算式,其结果仍等于14的敌数,则A可接着下第7手棋8,这时A方不能再组成等于敌数的式子3,于是便轮到B下第2手棋11,这时B方棋子可组成11+3的运算式,其结果等于运算式中最后一个数3的敌数14,则B可接着下第3手棋24,这时可组成24÷3的运算式,由于其结果等于运算式中最后一个数3的敌数8,则B可接着下第4手棋,以后的过程这里不再描述。
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出,各方要想获胜,必须进行数学式的组合与运算,通过这种组合与运算,使自己的棋子既要排斥对方,又要利用对立,其结果是形成一种互相排斥、相互利用的竞争局面。
本棋具有简单易学,局势千变万化、成本低等优点,它是开发人类智力的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权利要求
1.一种通过数学运算进行相互排斥,相互利用的新棋,其特征是棋盘由横竖直线交叉组成,棋子由自然数(1、2、3……40)组成。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棋其特征是非边线的相互交叉点与其相邻交叉点之间固定地存在着加、减、乘、除四种运算,边线上相邻交叉点之间随意地存在着加、减、乘、除中的一种运算。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棋其特征是棋子分四色,各40枚。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数学运算进行相互排斥,相互利用的新棋,适合于具有小学及以上数学水平的人们对局。本发明的棋盘由横竖直线交叉组成。相邻交叉点之间存在着加、减、乘、除四种运算;本发明的棋子由自然数组成。
文档编号B21D51/26GK1037853SQ89101370
公开日1989年12月13日 申请日期1989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1988年3月15日
发明者徐国亮 申请人:徐国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