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加工中心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448372阅读:来源:国知局
观察的立体图。
[0063]该立式加工中心Ia在基座10上具有倾斜盘20、旋转工作台30、X轴移动单元40、Y轴移动单元50、Z轴移动单元60,这一点与上述的立式加工中心I相同。
[0064]在该立式加工中心Ia的工具交换区域A具有交换工具Tl的臂82和工具搬运装置84,在机械的背面侧配置大容量的工具库(未图示),这一点与在工具交换区域A具有工具库80的立式加工中心I不同,其他结构与立式加工中心I相同。并且,还能够具有切肩处理系统。
[0065]图8是具有一扇门100的立式加工中心Ib的立体图,图9是俯视图。
[0066]一扇门100具有透明窗户110,能够监视内部。
[0067]一扇门100具有把手120,向图的右侧滑动打开一扇门100。这时,一扇门100进入机械前面的固定盖95的内侧。
[0068]图10是从一扇门100的里面侧观察的立体图。一扇门100在轨道135上移动,图10示出了打开长度K的状态。安装有轨道135的轨道安装用金属板278安装在形成操作区域(凹陷部)S的基座10的凹陷部前面17 (参照图9)。
[0069]一扇门100包括具有当打开门100时覆盖操作区域(凹陷部)S的较长倾斜面的机内盖部130以及具有与支架24相对的较短倾斜面的冷却液引导部132。当打开一扇门100时,机内盖部130和冷却液引导部132无缝隙地覆盖包括凹陷部S在内的一扇门100和基座10之间的空间。机内盖部130的下端部与轨道135卡合,机内盖部130上的冷却液或切肩落到安装在轨道135的基座10的凹陷部内侧、即铸孔部15。
[0070]如本实施例,配置与基座10分开且覆盖机械前面的一扇门100,则即使在不是凹陷部S而是与支架24相对的部分,基座10与一扇门100之间产生缝隙,切削时产生的冷却液或切肩将会落到一扇门100和基座10之间。因此,在一扇门100的内侧的、关闭一扇门100时与支架24相对的部分设置冷却液引导部132,用于向基座10引导碰到一扇门100的内侧的冷却液或切肩。当将一扇门设在基座10的安装有支架24的部分时,无需设置冷却液引导部132。
[0071]图11是具有两扇滑动门的立式加工中心Ic的立体图。
[0072]两扇门200由左侧门210和右侧门250构成。
[0073]左侧门210具有透明窗户212和把手214,向从机械前侧F观察时的左侧滑动从而打开。
[0074]右侧门250具有透明窗户252和把手254,向右侧滑动打开。与一扇门100相同地,右侧门250进入机械前面的固定盖95的内侧。
[0075]图12是示出了门周边的金属板结构的图,是从里面侧观察两扇门的立体图。该金属板单元在基座10的多处通过螺栓结合,至少通过轨道安装用金属板278安装在基座10的凹陷部前面17。
[0076]左侧门210的里面侧具有关闭左侧门210时与支架24相对的冷却液引导板220,右侧门250的里面侧具有关闭右侧门250时覆盖操作区域(凹陷部)S的机内盖260。
[0077]对于设在左侧门210的冷却液引导板220,与在一扇门100中说明相同,从基座10分开配置了左侧门210,因此,产生冷却液或切肩落到基座10和左侧门210之间的缝隙中的问题。为了防止该问题的产生,设置了将碰到左侧门210的冷却液或切肩引导到基座10内的冷却液引导板220。如果在基座10上设置左侧门,则无需设置冷却液引导板220。
[0078]图13示出了同时打开左侧门210和右侧门250的状态。
[0079]在支架24的附近、即加工区域W的与操作区域(凹陷部)S的边界附近、换言之,操作区域(凹陷部)的工作台侧端部附近具有门咬合部件300。
[0080]图14示出了同时关闭左侧门210和右侧门250的状态。
[0081]左侧门210的冷却液引导板220和右侧门250的机内盖260夹着门咬合部件300。即、两扇门210、250以操作区域(凹陷部)S的工作台侧的端部附近为中心左右打开。
[0082]如图所示,机内盖260覆盖操作区域(凹陷部)S,加工中产生的所有的切肩或冷却液经由铸孔部15回收到切肩处理系统73,不会落到操作区域(凹陷部)So
[0083]图15示出了在关闭右侧门250的状态下操作人员P利用把手214向左侧滑动打开左侧门210的状态。
[0084]对于旋转工作台30或装在旋转工作台30上的工件,尤其是旋转工作台30向左侧倾斜移动时,操作人员P与工件之间的距离非常近,能够简单地进行确认加工面或者去除切肩等操作,同时,将操作盘90旋转固定在相对于固定盖95的直角位置,从而能够简单地操作操作盘上的开关,并且能够为了改变工件姿势而无压力地进行B轴、C轴的移动操作等。
[0085]图16示出了在关闭左侧门210的状态下操作人员P利用把手254向右侧滑动右打开侧门250的状态。
[0086]对于装载旋转工作台30上的工件,尤其是旋转工作台30向右侧倾斜移动时,操作人员P与工件之间的距离非常近,能够简单地进行确认加工面或者去除切肩等操作,同时,即使在接入安装在工具主轴70的工具Tl时,通过进入操作区域(凹陷部)S,即使定位在例如Y轴的原点位置、即Y轴的正半轴侧的终点、即离操作者最远的位置,也是操作者的手能够达到的位置,无需特意将Y轴移动到面前,即可对工具Tl进行操作。并且,通过将操作盘90旋转固定在相对于固定盖95的直角位置,能够简单地操作操作盘上的开关,能够无压力地改变工件姿势或对工具进行操作等。
[0087]图17是示出了打开右侧门250时的冷却液引导板220和门咬合部件300之间的关系的立体图,图18是示出了打开左侧门210时的机内盖260和门咬合部件300之间的关系的立体图,图19是包括同时关闭左侧门210和右侧门250时的图12的A-A截面的、冷却液引导板220和机内盖260和门咬合部件300之间的关系的立体图。
[0088]如图17和图19所示,门咬合部件300由金属板制成,具有上面部310以及设在上面部310的下方的导水管320,安装在支架24附近的基座10上(参照图13、图14)。
[0089]一旦关闭左侧门210,则冷却液引导板220的卡合部222的卡合部前边缘部224与门咬合部件300的上面部310重叠,同时,冷却液引导板220的导水管226的下端部位于门咬合部件300的导水管320的上端部的上方。其结果,流过导水管226的冷却液通过导水管320经由铸孔部15回收到切肩处理系统73。
[0090]一旦关闭右侧门250,则机内盖260的卡合部262与冷却液引导板220的卡合部222重叠,同时,机内盖260的导水管264的前端部266与门咬合部件300冲撞。其结果,左侧门250的导水管264位于门咬合部件300的导水管320的正下面。通过具有该结构,例如即使冷却液从导水管320泄漏,由机内盖260的导水管264可靠地回收泄漏的冷却液。
[0091]形成在卡合部前边缘部224的侧面和门咬合部件300之间的间隙Gl、或形成在冷却液引导板220的卡合部222和机内盖260的卡合部262之间的间隙G2、或者形成在机内盖260的卡合部262和门咬合部件300的上面部310之间的间隙G3形成为较窄状,如果高压的冷却液直接冲撞,则多少会产生泄漏。
[0092]从间隙G1、间隙G2、间隙G3泄漏的冷却液均从冷却液引导板220的导水管226经由门咬合部件300的导水管320,或者直接通过门咬合部件300的导水管320,经由铸孔部15,回收到切肩处理系统73。一部分通过冷却液引导板220的导水管226或门咬合部件300的导水管320未能回收的、即从各导水管226、320溢出的冷却液通过机内盖260的导水管264经由铸孔部15回收到切肩处理系统73。
[0093]当关闭左侧门210和右侧门250时,由冷却液引导板220的卡合部222、卡合部前边缘部224、导水管226和、机内盖260的卡合部262、导水管264、前端部266以及门咬合部件300的上面部310、导水管320构成迷宫(labyrinth)功能。
[0094]根据上述内容,当同时关闭左侧门210和右侧门250时,即使例如高压的冷却液直接与门的内表面冲撞,冷却液也不会落到操作区域(凹陷部)So
[0095]并且,对打开左侧门210和右侧门250中的任意一个时的冷却液的移动进行说明。一旦打开任意一个门,冷却液自动停止,因此对自动运行中附着并滞留在门的各部的冷却液进行说明。说明对象的部件是门咬合部件300的导水管320、左侧门210的冷却液引导板220、导水管226以及右侧门250的机内盖260、导水管264。
[0096]门咬合部件300的导水管320的下端超过右侧门250的机内盖260的下端部卡合的轨道位于基座10的内侧,附着并滞留在导水管320的冷却液落到基座10的内侧。
[0097]左侧门210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