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车架多边紧压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677959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副车架多边紧压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紧压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副车架多边紧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副车架可以看成是前后车桥的骨架,是前后车桥的组成部分。副车架并非完整的车架,只是支承前后车桥、悬挂的支架,使车桥、悬挂通过它再与〃正车架〃相连,习惯上称为"副架"。副架的作用是阻隔振动和噪声,减少其直接进入车厢,所以大多出现在豪华的轿车和越野车上,有些汽车还为引擎装上副架。传统的没有副车架的承载式车身,其悬挂是直接与车身钢板相连的。因此前后车桥的悬挂摇臂机构都为散件,并非总成。在副车架诞生以后,前后悬挂可以先组装在副车架上,构成一个车桥总成,然后再将这个总成一同安装到车身上。由此可知,副车架是汽车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件。
[0003]目前,副车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焊接,在焊接过程中需要使用固定装置对车架进行固定,在整个过程中需要保证副车架绝对的稳定,否则会影响副车架的焊接质量,一旦副车架的焊接出现问题,则导致副车架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出现损伤。现有的固定装置要么是通过固定的槽体对副车架进行固定,要么是通过简易的夹持件进行夹持;前者操作不便,尤其是针对不同尺寸的副车架,后者则对副车架的夹持力不够,在焊接过程中,副车架极易出现晃动。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副车架多边紧压装置,该副车架多边紧压装置能够稳定快捷地夹持副车架。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副车架多边紧压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上设置有多个边角紧压机构和支撑机构;边角紧压机构包括把第一驱动单元、支撑板和压杆,第一驱动单元与支撑板均设置于底座的顶部上,并且压杆铰接于第一驱动单元的驱动杆上;支撑机构包括设置于底座的顶部上的支撑座,支撑座的顶部上设置有固定槽,固定槽上通过固定件固定有夹杆;
[0006]其中,在副车架放置于支撑板的顶部的情况下,第一驱动单元能够驱动驱动杆运动以使得压杆的底部能够抵触副车架的顶部的边角且驱动杆与压杆通过固定件固定,夹杆能够沿着固定槽运动以抵触副车架的侧边且支撑座与夹杆通过定位件固定。
[0007]优选地,固定槽的至少其中一个侧壁上设置有贯穿孔,夹杆的壁上设置有定位孔,定位件为插销且插销能够通过贯穿孔延伸至定位孔内。
[0008]优选地,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加强筋。
[0009]优选地,加强筋为三角形且加强筋的底部设置于底座上。
[0010]优选地,底座的顶部上设置有多个中部紧压机构,中部紧压机构包括把第二驱动单元、竖板和横板,第二驱动单元与竖板均设置于底座的顶部上,横板铰接于第二驱动单元的活塞杆上;
[0011]其中,在副车架放置于支撑板的顶部的情况下,第二驱动单元能够驱动活塞杆运动以使得横板的底部能够抵触副车架的顶部的中部且活塞杆与横板通过固定件固定。
[0012]优选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滑轮。
[0013]优选地,滑轮上设置有刹车。
[0014]优选地,滑轮与底座之间设置有止档板。
[0015]优选地,底座上设置有把手。
[0016]优选地,第一驱动单元和/或第二驱动单元为气缸或液压栗。
[001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副车架多边紧压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首先将副车架置于支撑板上,接着通过第一驱动单元驱动驱动杆运动,然后便可调节驱动杆与压杆之间的角度进而使得压杆的底部能够抵触副车架的顶部的边角同时通过固定件固定住驱动杆与压杆之间的相对位置,最后便可调节夹杆的位置便可抵触副车架的侧边以进一步在水平方向上对副车架提供夹持力。由上可知,本发明提供的副车架多边紧压装置一方面通过压杆与支撑板在竖直方向上对副车架提供夹持力,另一面通过夹杆在水平方向上对副车架提供夹持力,从而使得副车架能够被稳定地固定在副车架多边紧压装置上。
[0018]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9]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0]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副车架多边紧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底座2、第一驱动单元
[0024]3、支撑板4、压杆
[0025]5、第二驱动单元6、横板
[0026]7、止档板8、加强筋
[0027]9、支撑座10、夹杆
[0028]11、固定槽12、副车架
[0029]14、刹车15、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0031]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顶和底”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003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副车架多边紧压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上设置有多个边角紧压机构和支撑机构;边角紧压机构包括把第一驱动单元2、支撑板3和压杆4,第一驱动单元2与支撑板3均设置于底座1的顶部上,并且压杆4铰接于第一驱动单元2的驱动杆上;支撑机构包括设置于底座1的顶部上的支撑座9,支撑座9的顶部上设置有固定槽11,固定槽11上通过固定件固定有夹杆10;
[0033]其中,在副车架12放置于支撑板3的顶部的情况下,第一驱动单元2能够驱动驱动杆运动以使得压杆4的底部能够抵触副车架12的顶部的边角且驱动杆与压杆4通过固定件固定,夹杆10能够沿着固定槽11运动以抵触副车架12的侧边且支撑座9与夹杆10通过定位件固定。
[0034]上述的副车架多边紧压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首先将副车架12置于支撑板3上,接着通过第一驱动单元2驱动驱动杆运动,然后便可调节驱动杆与压杆4之间的角度进而使得压杆4的底部能够抵触副车架12的顶部的边角同时通过固定件固定住驱动杆与压杆4之间的相对位置,最后便可调节夹杆10的位置便可抵触副车架12的侧边以进一步在水平方向上对副车架12提供夹持力。由上可知,本发明提供的副车架多边紧压装置一方面通过压杆4与支撑板3在竖直方向上对副车架12提供夹持力,另一面通过夹杆10在水平方向上对副车架12提供夹持力,从而使得副车架12能够被稳定地固定在副车架多边紧压装置上。
[003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夹杆10与支撑座9之间具体的连接方式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为了使得夹杆10便于操作以及安装与拆卸,优选地,固定槽11的至少其中一个侧壁上设置有贯穿孔,夹杆10的壁上设置有定位孔,定位件为插销且插销能够通过贯穿孔延伸至定位孔内。那么便可通过操作夹杆10在固定槽11内运动进而调节夹杆10与副车架12之间的具体,一旦夹杆10抵触至副车架12便可直接将插销能够通过贯穿孔延伸至定位孔内即可固定住夹杆10的位置。
[0036]在本发明中,在对副车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