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榨机定位压制转换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096661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压榨机定位压制转换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加工生产设备领域,涉及配合豆腐干压榨机用的辅助设备,具体来说,压是一种压榨机定位压制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白坯豆(腐)干的压榨过程大致如下:首先在叠干移动车上的型框内泼入多层由包布包起的待压榨成型的豆花浆体,然后将叠干移动车沿着轨道推到压榨机下方,接着通过压榨机压榨豆花浆体,对于包布层数达到100~200层的豆花浆体来说,压榨机的压力至少需要25吨以上才能将豆花浆体压榨到满足要求的白坯豆(腐)干,对于只有4个车轮的叠干移动车上来说,由于其受压面积太小,车轮的轴承无法承受如此大的压力,因此叠干移动车很容易在压榨过程中被压坏。
[0003]考虑到上述情况,常见的做法是在轨道上开设4个(根据车轮数目确定)对应车轮的凹槽,当叠干移动车的车轮进入凹槽后,整个叠干移动车底部不再由车轮支撑,而是由除车轮之外的叠干移动车底部支撑,这相当于增加受力面积,不但保护了车轮,还减轻了叠干移动车所受压力。但是,仅仅设置凹槽只能方便压榨,当压榨完成后,考虑到叠干移动车所承载的白坯豆(腐)干重量,将叠干移动车从凹槽中移出是比较费力的事情,因此此中结构并不方便叠干移动车的进出过程。

【发明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叠干移动车压榨前后不方便进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保护叠干移动车不受损坏的前提下,还能够方便其进出的压榨机定位压制转换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压榨机定位压制转换装置,包括位于压榨机下方用于叠干移动车行驶的轨道,所述轨道包括行驶段和压榨段,所述压榨段包括与行驶段齐平的固定部分以及能够上下运动的活动部分。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压榨机定位压制转换装置,可以通过控制活动部分轨道的上升/下降,将叠干移动车底部由车轮支撑转换为由轨道支撑,避免了压榨过程中对车轮的损坏,压榨完成后,再调节活动部分的位置,方便叠干移动车驶出压榨段轨道。
[0008]进一步限定,所述活动部分与叠干移动车的车轮相互对应,在活动部分底部设有控制所述活动部分同步上升或下降的调节机构;初始状态时,所述活动部分与固定部分齐平,当叠干移动车进入压榨段且车轮与活动部分匹配后,调节机构控制活动部分下降,压榨完后,调节机构控制活动部分上升到初始位置。
[0009]进一步限定,所述固定部分与叠干移动车的车轮相互对应,在活动部分底部设有控制所述活动部分同步上升或下降的调节机构;初始状态时,所述活动部分与固定部分齐平,当叠干移动车进入压榨段且车轮与固定部分匹配后,调节机构控制活动部分上升,压榨完后,调节机构控制活动部分下降到初始位置。
[0010]进一步限定,所述调节结构采用气缸控制。
[0011]进一步限定,所述活动部分与叠干移动车的车轮相互对应,所述压榨机的压板上设有与所述活动部分连接的固定支架,该固定支架位于轨道两侧;初始状态时,所述活动部分与固定部分齐平,当叠干移动车进入压榨段且车轮与活动部分匹配后,压板下降压榨并带动活动部分同步下降,压榨完后,压板上升带动活动部分同步上升到初始位置。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工作状态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工作状态图;
[0016]图5为实施例1的改进结构示意图;
[0017]图6和实施例2的改进结构示意图;
[0018]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8和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工作状态图。
[0020]附图中对应标不分别为:1-叠干移动车;11-车轮;2_压榨机;21_压板;31_行驶段;32_固定部分;33_活动部分;4_气缸;5_固定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2]—种压榨机2定位压制转换装置,包括用于叠干移动车I行驶的轨道,其中所述轨道包括行驶段31和压榨段,所述行驶段31主要用于叠干移动车I从泼浆完成后到压榨过程的转移,压榨段主要负责豆花浆体到豆腐干的压制过程,因此压榨段上方设置压榨机2,其通过压板21对叠干移动车I上的豆花浆体进行压榨。为了克服压榨机2压榨过程中的巨大压力对叠干移动车I的车轮11 (轴承)造成的损坏,方便叠干移动车I的进出,下述若干实施例对压榨段的轨道部分进行了改进,具体为:将压榨段分为与行驶段31齐平的固定部分32以及能够上下运动的活动部分33。
[0023]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对固定部分32与活动部分33的限定并不要求固定部分32与活动部分33仅有一个分界点,而是压榨段的轨道被划分为具有两种不同功能的部分即可,其中固定部分32轨道与行驶段31轨道齐平,在压榨过程中高度不会发生变化,活动部分33轨道则需要根据实际要求上下调节。但是压榨段的轨道功能如何划分以及活动部分33高低如何调节需要通过如下几个实施例来做进一步说明,从中可以看出只要将压榨段的轨道划分出两种不同功能后,都可以实现本申请的发明目的。
[0024]为了更好地说清楚压榨段的轨道结构,这里假设叠干移动车I具有对称分布的四个车轮11。
[0025]实施例1:
[0026]如图1和图2所示,当叠干移动车I行驶到压榨机2正下方时,对应四个车轮11所停放的轨道为所述活动部分33,压榨段其余轨道为固定部分32。在活动部分33的底部设置能够控制活动部分33同步上升或下降的调节机构。这里调节机构可以采用气缸4、液压缸或者其它能够改变活动部分33高低的装置,具体实施时采用了气缸4控制。
[0027]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在叠干移动车I未进行压榨前,活动部分33、固定部分32以及行驶段31的轨道齐平,方便叠干移动车I驶进压榨段轨道,当叠干移动车I的四个车轮11与活动部分33对应匹配后,就可以通过调节机构控制活动部分33同步下降,直到叠干移动车I的底部由固定部分32支撑,然后再进行压榨过程,待压榨完后,再通过调节机构控制活动部分33同步上升并与固定部分32齐平,方便叠干移动车I驶出。
[0028]实施例2:
[0029]如图3和图4所示,该实施例对实施例1的固定部分32和活动部分33进行了对换,即对应四个车轮11所停放的轨道为所述固定部分32,压榨段其余轨道为所述活动部分33。在活动部分33的底部设置能够控制活动部分33同步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