罩式炉炉台电机线圈冷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6631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罩式炉炉台电机线圈冷却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罩式炉炉台,尤其涉及一种罩式炉炉台电机线圈冷却 结构。
背景技术
罩式炉炉台是一种用于承载被处理的钢巻和承受装料时的冲击力,它 是全封闭耐高温的金属炉台,用于完成越来越多的商品级,较高强度的带 钢及合金钢,镀锡板,汽车用钢等材料的光亮退火处理,达到各种钢种的 国际标准。
由图l可见罩式炉炉台一般由炉台l、内罩2、加热罩3、冷却罩4、 其它辅助设备及微机自动控制系统5组成。图中钢巻6、电机7。
内罩(又称保护罩)是封闭的,炉台和内罩是实现光亮退火、罩式炉 安全生产的关键设备。内罩用于隔离所需要退火处理的带材与加热罩、冷 却罩之间的联系。在加热和冷却时,靠辐射、对带材进行热处理、二次结 晶,消除轧制应力。保证在全氢气氛状态下,实现光亮退火工艺。
加热罩、冷却罩及其它辅助设备按照预设定的计算机数学退火模型进 行自动退火工艺。
由图2可见氢气10从氢气单向阀20—电机接线端子盒氢气进气孔 30—电机线圈40—轴承100—上端盖出气孔50—顺着延伸轴60外侧一叶轮 室70—进入内罩2—到钢巻6。图中氮气进口80、氮气单向阀90。
但这样的结构会产生-① 线圈上结露水珠,使绝缘下降;
② 电机下部积水线圈泡在水中;
③ 钢巻表面退火质量不好油污污染较黑。 主要的原因是-
① 线圈上结露水珠是因为受冷热变化,使空气中的水分析出,造成结
露;
② 电机线圈下部积水是二个轧程的巻未经清洗烘干直接从轧机下来, 带有乳化液残留,在立向装炉后顺轴和气孔进入电机;
③ 钢巻表面几圈污染发黑是氢气,氮气在具有高温600t时,有将钢巻 表面氢残留物转化水蒸气的还原能力,转化公式FeO,MnO+H2——Fe, Mn4H20
t f这种水蒸气一部分在钢带上还原,碳起反应生成一氢化碳C+H20—— Co+ H2减少碳对带钢表面的污染,另一部分会顺机轴流入端盖至电机内;
⑨氢气经过上端盖轴承时,轴承上的润滑油会污染气氛,在内罩内循 环至钢巻表面几圈发黑有油污,光亮度不够。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罩式炉炉台电机线圈冷却结 构,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包括电机接线端子盒、电机线圈、轴承、延伸轴、叶轮室、 内罩、钢巻、氮气进口、氮气单向阀;还包括氢气进口、氢气单向阀; 所述的氢气进口通过氢气单向阀与氮气单向阀相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线圈结露,电机内部 积水,钢巻表面污染的问题。


图1是罩式炉炉台结构图2是图1中电机线圈冷却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由图3可见本发明包括电机接线端子盒30、电机线圈40、轴承100、
延伸轴60、叶轮室70、内罩2、钢巻6、氮气进口80、氮气单向阀90;还
包括氢气进口IOI、氢气单向阀201;所述的氢气进口 IOI通过氢气单向
阀201与氮气单向阀90相接。
本发明对氢气通道进行了改变
① 封密接线端子盒上的氢气进气口 ;
② 封密电机端盒上氢气出气孔;
③ 将氢气阀门改接到氮气入口管上,计算机会根据退火工艺要求,控
制氮气和氢气阀门;保证炉内达到退火的气氛要求。
本发明的工艺过程是氢气进入一单向阀一氮气进口管一延伸轴一叶
轮一进入内罩一到钢巻。
氢气不经过电机内部实现了 O)杜绝水源进入线圈; ②杜绝油污气氛进入内罩; O电机线圈未有冷热突变的环境不结露。 采用本发明可以
1、 延长了电机使用寿命,降低了电机的维修费用;
2、 降低了能耗由于电机损坏造成的退火失败,退火时间延长,氢气、 氮气、电能损耗;
3、 减少了故障,提高了作业率;换一台风机一般需要3个小时,改造 前2-3炉换一次电机,改造后150炉换一次电机;4、 提高了产品质量;退火不能正常进行时,影响带材二次结晶;
5、 提高了成才率;在老的冷却结构退火时,在钢巻头几圈发黑伦为废品。
权利要求
1.一种罩式炉炉台电机线圈冷却结构,包括电机接线端子盒(30)、电机线圈(40)、轴承(100)、延伸轴(60)、叶轮室(70)、内罩(2)、钢卷(6)、氮气进口(80)、氮气单向阀(9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氢气进(101)、氢气单向阀(201);所述的氢气进口(101)通过氢气单向阀(201)与氮气单向阀(90)相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罩式炉炉台电机线圈冷却结构,包括电机接线端子盒(30)、电机线圈(40)、轴承(100)、延伸轴(60)、叶轮室(70)、内罩(2)、钢卷(6)、氮气进口(80)、氮气单向阀(90);还包括氢气进口(101)、氢气单向阀(201);所述的氢气进口(101)通过氢气单向阀(201)与氮气单向阀(90)相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线圈结露,电机内部积水,钢卷表面污染的问题。
文档编号C21D9/54GK101350542SQ200710044060
公开日2009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20日
发明者马远国 申请人:上海诚通精密带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