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连铸结晶器密封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连铸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连铸结晶器的引锭头装置。
背景技术:
如今,大部分连铸企业一般都采用结构比较简单、成本相对低廉 的铁钉屑和冷却块进行密封。但随着连铸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简化铸 机设备,降低维护费用等原因,自动脱锭型引锭头开始在连铸机上广 泛使用。由于现有的需要脱锭升降装置协助脱锭的引锭头燕尾槽的形 状和容积率与不需要脱锭升降装置的引锭头的燕尾槽形状和容积率
有较大的差异,特别是自动脱锭燕尾槽的"R"面与结晶器外弧铜板 之间的距离偏短,初生的坯壳在受到拉力作用下,在这个位置容易造 成少量的变形,并在燕尾槽的角部形成应力集中点,很容易造成初生 坯壳的开裂,并形成开浇漏钢事故。所以这种传统的密封方式已经不 再适应实际生产的要求。
某钢厂1998年投产的1450连铸单元,就使用了自动脱锭的引锭 头,由于当时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充分而采用了传统的结晶器密封方 式,结果发生了频繁的开浇漏钢事故,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也造 成了设备备件周转的被动局面。
2004年,该钢厂3#厚板连铸机建成投产,该铸机也采用了自动 脱锭引锭头,而这种由日本设计的引锭头的表面形状非常奇特,根本 就不适合于传统的结晶器密封方式。因此有必要设计一套新型的结晶 器密封组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铸结晶器密封组件,通过各个部分不
3同的作用达到加快燕尾槽内钢水凝固速度,避免引锭头与结晶器铜板 之间的间隙内溅入冷钢,从而强化初生坯壳抗变形强度,防止了因初 生坯壳开裂形成的开浇漏钢事故,同时确保结晶器密封作业的快捷和 脱锭功能不受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连铸结晶器密封组件,连铸结晶器包括一引锭头和设于其上的一燕 尾槽,引锭头包括一外弧面,两燕尾槽斜面和一迎钢面,燕尾槽上开有一助 脱锭槽,还包括至少两块加强筋,放置在燕尾槽内。
优选地,加强筋的个数为2 4个。
优选地,还包括一加强筋,放置在助托锭槽上。
优选地,两密封板,设在燕尾槽斜面的转角处,其相邻两条边反向弯折, 分别扣在引锭头的迎钢面和外弧面上。
优选地,还包括两压块,其上穿设一反向弯折的钢丝,压块分别压设在 密封板上。
优选地,还包括一钢棒,横设在外弧面与燕尾槽之间的连接转角处。 优选地,还包括一对刚性压紧角尺,分别设在迎钢面及外弧面的过 渡转角处。
优选地,还包括2 4块助凝防溅网板,分别压设在刚性压紧角尺上。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 优点和积极效果-
1加快燕尾槽及助脱锭槽内部钢液的冷凝强度,避免拉漏事故发 生。且其密封作业方便快捷、规范性强。密封件的重量比现有技术略 轻。
2有效控制引锭头本体受钢液热应力的影响程度,从而提高引锭 头的使用寿命。避免因开浇漏钢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
3能固定铁钉屑,避免撒下的铁钉屑流入燕尾槽,提高燕尾槽内 部的盛装钢液的容积。
4不但能提高钢液的冷凝速度,同时能有效控制钢液在开浇时的 飞溅程度。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燕尾槽加强筋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燕尾槽加强筋安装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助脱锭槽加强筋立体图。
图4-1和4-2为本实用新型的两对称密封板立体图。
图5-1和5-2为本实用新型的两对称压块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两对称压紧角尺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助凝防溅网板立体图。
图8为实施例1的小断面密封组件的三维爆炸图。
图9为图8的装配图。
图10为实施例2的大断面密封组件的三维爆炸图。 图11为图10的装配图。
图中,l引锭头,2燕尾槽,3密封板,4压块,5钢棒,6助凝防 溅网板,7压紧角尺,8燕尾槽加强筋,9助脱锭槽加强筋,10外弧 面,ll钢丝,12配重,13助脱锭槽,14燕尾槽斜面,15迎钢面。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l
如图8, 9所示,本实施例的结晶器密封组件包括密封板3,压块4, 钢棒5,助凝防溅网板6,压紧角尺7,燕尾槽加强筋8,助脱锭槽加 强筋9等。在实际开浇时,当引锭头1插入板坯连铸机结晶器内部的 标定高度且静止后,操作工可陆续开始对引锭头1进行组件密封措 施,分别如下
如图1, 2所示,在引锭头1的燕尾槽2内部放置与其形状像配 合的加强筋8,具体的放置数量可根据引锭头1的宽度来设定,对于 宽度规格较小的引锭头l采用2块即可,对于大断面的引锭头l可采 用4块,在本实施例中采用2块加强筋8。放置加强筋8的目的是提 高燕尾槽2内部钢液的冷凝强度,避免拉漏事故发生。
如图4-1, 4-2, 5-1, 5-2所示,在引锭头1的燕尾槽斜面14 转角区域分别放置两块密封板3,该密封板3属镀锌薄板,通过剪切、 折弯后形成密封板3的形状,其目的避免钢液流入引锭头1燕尾槽斜
5面14与结晶器铜板的间隙内,降低造成拉漏风险。同时还包括两压 块4,压块4上穿设有折弯钢丝11,通过折弯的钢丝11分别支撑在 引锭头l的迎钢面15和燕尾槽2的表面并紧靠于密封板3的表面上。 其目的是避免钢液温度过高以至在注入过程中烧毁厚度较薄的密封 板3,影响密封效果。另外,密封板3与压紧块4能有效保护引锭头
1本体受钢液热应力的影响程度,有效提高引锭头1的使用寿命。
如图8所示,在引锭头l外弧面IO与燕尾槽2之间的连接转角 处放置一合适长度的钢棒5,且在引锭头1的裸露区域撒上一定量的 铁钉屑,裸露区域不包括燕尾槽2区域。钢棒5的目的是避免撒下的 铁钉屑轻易流入燕尾槽2,确保燕尾槽2内部的盛装钢液的容积。
如图6, 9所示,在引锭头1的迎钢面15与外弧面10的过渡转 角区域放置一对刚性压紧角尺7,正压在铁钉屑的上方。其目的是压 紧铁钉屑,避免铁钉屑流入燕尾槽2,同时能加速钢液的冷凝速度并 保护引锭头表面。
如图7, 9在引锭头1的迎钢面15上对称放置2 4块助凝防溅 网板6,其作用不但能提高钢液的冷凝速度,同时能有效控制钢液在 开浇时的飞溅程度。还包括若干配重12,设在助凝防溅网板6上, 用于防止助凝防溅网板6脱落。
此时,引锭头l已经密封完毕,即可开始浇钢生产。
实施例2
如图10, 11所示,当引锭头1的断面规格大于1900腿时,采用 4块加强筋8配合设在燕尾槽2上(两侧面各两块,加强筋8之间的 间距控制在450 550 mm,该值可随燕尾槽2长度的大小适当变化)。
同时,由于在大断面引锭头1的中部开设有助脱锭槽13,此时 需在该助脱锭槽13内放置一助脱锭槽加强筋9 (图3),其目的是加 速助脱锭槽13内部的钢液加速冷凝。
本实施例的其余组件与实施例1的结构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
6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权利要求1. 一种连铸结晶器密封组件,连铸结晶器包括一引锭头(1)和设于其上的一燕尾槽(2),引锭头(1)包括一外弧面(10),两燕尾槽斜面(14)和一迎钢面(15),燕尾槽(2)上开有一助脱锭槽(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块加强筋(8),放置在燕尾槽(2)内。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结晶器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加强筋(8)的 个数为2 4个。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铸结晶器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加强筋(9),放置在助脱锭槽(13)上。
4. 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连铸结晶器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 括两密封板(3),设在燕尾槽斜面(14)的转角处,其相邻两条边反向 弯折,分别扣在引锭头(1)的迎钢面(15)和外弧面(10)上。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铸结晶器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压块(4) ,其上穿设一反向弯折的钢丝(11),压块(4)分别压设在密封板(3) 上。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铸结晶器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钢棒(5) ,横设在外弧面(10)与燕尾槽(2)之间的连接转角处。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铸结晶器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对刚 性压紧角尺(7),分别设在迎钢面(15)及外弧面(10)的过渡 转角处。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铸结晶器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2 4块 助凝防溅网板(6),分别压设在刚性压紧角尺(7)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铸结晶器密封组件,连铸结晶器包括一引锭头和设于其上的一燕尾槽,引锭头包括一外弧面,两燕尾槽斜面和一迎钢面,燕尾槽上开有一助脱锭槽,还包括至少两块加强筋,放置在燕尾槽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各个部分不同的作用达到加快燕尾槽内钢水凝固速度,避免引锭头与结晶器铜板之间的间隙内溅入冷钢,从而强化初生坯壳抗变形强度,防止了因初生坯壳开裂形成的开浇漏钢事故,同时确保结晶器密封作业的快捷和脱锭功能不受影响。
文档编号B22D11/10GK201283418SQ20082015330
公开日2009年8月5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2日
发明者侯安贵, 杰 吴, 徐国栋, 施春月, 朱伟勇, 杨建华, 华 陈 申请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