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活塞杆在中频淬火加工过程中弯曲的套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5302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止活塞杆在中频淬火加工过程中弯曲的套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活塞杆在中频淬火加工过程中弯曲的 套筒。
技术背景-
"中频淬火"主要用于加热金属零件及表面局部淬火,淬火层深 度一般为2ram-6mm,介于淬火层和内层之间的是过度层。感应加热是 表面淬火最理想的一种加热方式。由于邻近效应和集肤效应的影响, 当感应加热时,只对工件的外表皮透入一定深度的层面直接发热,其 内部发热很少。如果控制加热时间,增大加热功率,可使直接加热层 的热量来不及传到工件内部,这样就可以满足表面淬火的要求。
表面淬火是在感应线圈流过很大的中频电流时,对工件表面加 热。对一般工件而言,加热时间只有几秒钟,工件内部温度根本来不 及上升,并迅速喷水使工件表面冷却而达到淬火的目的。感应线圈用 铜管通水冷却,线圈的形状要刚好包住工件,它与工件间的间隙要尽 可能的小。
淬火层的深度是一个重要的工艺要求,它对产品的质量 很大影 响。淬火层的深度主要决定于加热电源的频率,频率越高,则透入深 度越小,直接加热层及淬火深度也越浅。淬火加热电源的频率分为中 频(2.5和8khz)和高频(70-300kz)两大类。中频淬火深度与电源 的频率的关系是电源频率为8khz时,淬火层深度1.3-3.5mra;电源频率为2. 5khz时,淬火层深度2. 4-10mm.。
电源的功率对淬火层深度也有影响。功率越大时,加热时间越短, 直接加热层的热量来不及向内部传播,淬火层就越浅。中频淬火所需 要的电源功率与淬火面积有关, 一般单位面积的功率为(0.5-2) kw/ 平方厘米。
中频淬火变压器中的'中频淬火',指的是中频感应淬火热处理 的加热。中频淬火变压器的次级线圈是一个交流感应线圈。工件放 在交流感应线圈中,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工件被加热。
加热只集中在工件表面层,这叫集肤效应。加热的速度和加热的 深度与感应圈的交流频率有关。频率高,则加热快,硬度高;但是加 热层薄,适合处理小型精密工件。频率低,则加热层厚,适合处理大 载荷的大工件。中频效果介于两者之间。
对于活塞杆的中频淬火而言,由于感应圈内径与活塞杆外径的间 距与活塞杆中频淬火的淬火层的质量和感应效率有关。在适当的条件 下,应尽可能选用小的间距,这样加热效率就会大大提高,从而获得 理想的淬火层和过度层,最终影响到活塞杆的耐磨性。但是,由于感 应圈内径与活塞杆外径的间距过小,往往会在淬火时,因活塞杆变形 弯曲,造成工件报废或淬火感应圈损坏。现有技术中,在对长径比大 于20的活塞杆,采用顶尖顶住活塞杆的两端,采用大直径感应圈, 即大间距、大功率淬火;淬火后再校直的工艺方法。这样虽不会碰擦 感应圈,但会导致活塞杆变形弯曲,而且淬火层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每根活塞杆都必须经过一至二次校直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加工程序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活塞杆在中频淬火加工过程中弯曲的套筒。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防止活塞杆在中频淬火加工过程中弯曲的套筒,包括一个中空的筒体,其特征在于筒体一端的内径与机床顶针配合,该配合部的前端设有与顶针配合的锥度。筒体另一端的内径与活塞杆的顶端外径一定的配合。所述筒体与机床顶针配合部的筒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固定螺孔。 所述筒体另一端的内径与活塞杆的顶端外径配合为间隙配合。 所述筒体与活塞杆配合的内孔,其孔口设有倒角。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淬火过程中,采用套筒来夹持活塞杆,使活塞杆受热后,可以纵向自由伸长,不会造成变形弯曲,省略了校直工艺。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止活塞杆在中频淬火加工过程中弯曲的套 筒,由一个中空的筒体l构成,所述筒体1一端的内径与机床顶针2 配合,该配合部的前端设有与顶针2配合的锥度12,使顶针的前部 的锥形部位与该配合部吻合。所述筒体另一端的内径与活塞杆3的顶 端外径间隙配合,使活塞杆3在温度的作用下,在筒体1内可以伸长。 所述筒体1与机床顶针2配合部的筒壁上设有两个固定螺孔11,用于机床顶针2与筒体1的固定。所述筒体1与活塞杆3紧配的内孔, 其孔口设有倒角13,便于活塞杆3的插入。
权利要求1.一种防止活塞杆在中频淬火加工过程中弯曲的套筒,包括一个中空的筒体(1),其特征在于筒体(1)一端的内径与机床顶针(2)配合,该配合部的前端设有与顶针(1)配合的锥度(12);筒体(1)另一端的内径与活塞杆(3)的顶端外径配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止活塞杆在中频淬火加工过程中弯 曲的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与机床顶针(2)配合部的筒 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固定螺孔(11)。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止活塞杆在中频淬火加工过程中弯 曲的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内径与活塞杆(3)的顶端 外径配合为间隙配合Q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止活塞杆在中频淬火加工过程中弯 曲的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与活塞杆(3)配合的内孔, 其孔口设有倒角(1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活塞杆在中频淬火加工过程中弯曲的套筒。主要用于防止活塞杆在顶针的作用下产生的弯曲。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止活塞杆在中频淬火加工过程中弯曲的套筒,包括一个中空的筒体,其特征在于筒体一端的内径与机床顶针配合,该配合部的前端设有与顶针配合的锥度;筒体另一端的内径与活塞杆的顶端外径一定的间隙配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淬火过程中,采用套筒来夹持活塞杆,使活塞杆受热后,可以纵向自由伸长,不会造成变形弯曲,省略了校直工艺。
文档编号C21D1/42GK201386118SQ200920070869
公开日2010年1月20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1日
发明者余永明, 张永平, 王静雯, 程广庆 申请人:上海电气压缩机泵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