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磨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5377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磨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磨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磨头装置,将砂轮固定与转轴上,由马达通过带传动带动转轴旋转, 进而带动砂轮转动以对加工器件进行磨削。 这种结构的设置磨头装置, 一是稳定性差,带传动精度差,摩擦力大,在转动过程 中,容易引起转轴晃动,尤其是当转轴长度较长时,砂轮晃动幅度较大,在精磨领域,微小的 晃动都会影响磨削的精度,因此,采用带传动的磨头装置只能用于粗磨,使用范围有限。二 是由于采用带传动,马达与转轴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操作工人在操作过程中,如稍有不注 意,传动带有可能会将操作工人的手指压伤,危险性高。三是带传动效率低,能量损失大,运 行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稳定性好,节能的新型磨 头装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新型磨头装置,包括马达,马达具有外壳,马达具有第一输出轴,其特征在于,第一 输出轴与连接杆连接,连接杆端部安装有砂轮。 将砂轮通过连接杆直接连接在马达输出轴上,由马达输出轴驱动连接杆旋转进而
驱动砂轮旋转,省略了带传动,既增加了砂轮运转时的稳定性,又减少了带传动带来的危险
性。而且减少了能量损失,可达到节能效果。 优选地是,所述第一输出轴与连接杆活动连接。 采用活动连接,方便安装与更换连接杆,以适应不同的工作要求。如既需要较长的 连接杆,又需要较短连接杆时,则可在使用完较长的连接杆后,更换为较短的连接杆。 优选地是,所述第一输出轴具有凹槽,所述连接杆端部具有圆台,圆台与凹槽相配 合,连接杆上紧靠圆台设置有固定圆盘,固定圆盘直径大于圆台直径较大的端面直径,并且 大于连接杆直径,第一输出轴开有外螺纹,还包括内螺纹筒,所述内螺纹筒一端开口直径大 于连接杆直径但小于固定圆盘直径,内螺纹筒的内螺纹与第一输出轴的外螺纹相配合。 利用内螺纹筒的压紧作用,将固定圆盘压靠在输出轴端部,内螺纹筒拧的越紧,则 固定圆盘与输出轴连接越紧密。 优选地是,还包括有紧固内螺纹筒,所述紧固内螺纹筒的内螺纹与第一输出轴的 外螺纹相配合,紧靠内螺纹筒拧在第一输出轴上。 内螺纹筒拧紧后,将紧固内螺纹筒拧在内螺纹筒端部,可限制内螺纹筒滑动,连接 效果更好。 优选地是,所述的第一输出轴具有主动轮盘;连接杆一端安装有砂轮,另一端安装有从动轮盘,设置连杆使主动轮盘和从动轮盘联动。 优选地是,主动轮盘上开有插孔,从动轮盘上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与插孔相对 应,连杆上开设有外螺纹,连杆外螺纹与螺纹孔的内螺纹相配合,连杆一端拧入螺纹孔内, 另一端插入插孔内并使主动轮盘和从动轮盘保持间隙。 采用连杆连接连接杆和输出轴,可更好的使输出轴和连接杆联动,输出轴旋转时, 利用连杆将动能传递到连杆,能量损失小。同时螺纹连接和插接的方式,安装和拆卸方便。 优选地是,连杆上设置有卡位盘,连杆以卡位盘为界, 一端设置外螺纹, 一端不设 外螺纹。 优选地是,所述的连杆,不设外螺纹的一端的直径小于开设外螺纹一端的直径。 优选地是,所述的螺纹孔数目为六个,沿圆周方向等周排列,所述插孔与内螺纹孔 相对应。 数目选定为六个,沿圆周方向等周排列,可使输出轴的力更均匀的传递到连杆,对 称设置,可有效避免转动过程中产生晃动。 优选地是,所述的插孔内设置有尼龙套,连杆插入尼龙套内。 使用尼龙套,可避免连杆和主动轮盘转动过程中直接接触,可避免出现噪音。 优选地是,所述的连接杆外套设有套筒,套筒与外壳活动连接,连接杆一端伸出套 筒外,套筒内设置有支撑连接杆的轴承。 当需要磨削较深的内孔时,需要较长的连接杆,连接杆长度增加,将会降低稳定 性,因此,在连接杆外套装套筒,套筒内安装轴承,通过轴承支撑连接杆,以此避免连接杆和 砂轮在旋转过程中晃动,增加磨削精度。 优选地是,套筒内靠近马达外壳的一端设置第一轴承,套筒内靠近砂轮的一端设 置第二轴承。 采用多个轴承,可使支撑效果更好,连接杆旋转更稳定。 优选地是,所述的第二轴承数目为两个,两个第二轴承之间安装有隔圈。 优选地是,所述的两个第二轴承通过卡紧装置固定在套筒内。 优选地是,所述的卡紧装置依次包括安装于套筒内圈的第一螺圈,安装在套筒外 圈的第二螺圈和安装在连接杆上的第三螺圈。 三个螺圈固定,各个螺圈安装位置均不相同,固定效果更好。 优选地是,砂轮活动安装在连接杆端部。 由于砂轮在磨削过程中消耗快,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新的砂轮,采用活动连 接方便更换砂轮,使用便利。 优选地是,所述连接杆端部沿轴向开有内螺纹孔,所述砂轮具有第一空腔,第一空 腔底部开有通孔,所述第一空腔直径大于通孔直径,螺栓的螺杆穿过通孔拧入内螺纹孔将 砂轮固定在连接杆端部。 优选地是,所述的连接杆两端直径不相同。 连杆做成部分直径大,部分直径小,靠近输出轴的部分直径大,因此该部分质量 大,可确保稳定;靠近砂轮的部分直径小,可节省材料。 优选地是,所述马达具有第二输出轴,第二输出轴与第一输出轴为一体,第二输出 轴上安装有圆形盘片,所述盘片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叶片,所述圆形盘片位于外壳内并可随第二输出轴转动。 所述的外壳上设置有排气孔。 工作过程中,马达由于高速旋转而产生热量,由于马达设置在外壳内,产生的热量 积聚在外壳内容易引起马达损坏。因此,增加圆形盘片盘片,第二输出轴驱动盘片旋转,盘 片上设置有叶片,叶片旋转过程中将外部空气旋入外壳内,外壳与盘片之间具有一定的间 隙,空气进入外壳内后分别从排气孔和盘片与外壳之间的空隙排出,形成空气循环,将外壳 内的热量带出,以达到散热效果。 优选地是,所述第二输出轴通过第三轴承支撑安装在外壳内。 优选地是,所述第二输出轴穿过第三轴承的内圈,第二输出轴上设置有紧固螺筒 限定第三轴承的位置。 优选地是,所述的紧固螺筒包括开设内螺纹,第二输出轴上设置外螺纹,外螺纹与
内螺纹相配合,紧固螺筒包括主体,主体沿圆周方向开设槽形成与主体连接的弹性片,弹性 片和主体沿轴向开设相对应的螺纹孔。 紧固螺筒螺纹连接在第二输出轴后,将螺钉拧入螺纹孔内,利用螺钉的螺帽的压
力将弹性片压向柱体,以使螺纹筒的内螺纹产生变形,螺纹筒无法再拧动,连接紧固。 优选地是,所述马达为变频电动马达。 采用变频马达,可以根据磨削要求调整马达转速。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通过马达输出轴驱动连接杆转动,从而带动砂轮旋转, 砂轮旋转对待加工器件进行磨削。 本实用新型中的新型磨头装置,既可以磨削工件外围,又可以磨削内孔。既可以磨 削体积小工件,也可以打磨较深的内孔,既可以安装较长的连接杆,又可以使用较短的连接 杆,因此,可磨削较深的内?L也可以磨削较浅的内孔。而且在磨削过程中,砂轮运转稳定, 磨削精度高。由于将砂轮通过连接杆直接安装在马达输出轴上,减少了传动过程中的能量 损失,具有节能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新型磨头装置,体积小,制造成本低。设置相应的底座既可安装到 现有机床上使用,也可以安装在立车上进行磨削工作,拆卸安装方便。利用现有的机床即可 进行磨削,无需专门增加磨床,既增加了现有机床的用途,又节省了成本。而且使用范围广, 既可以磨外圆、端面、内孔、燕尾槽,又可以磨削丝杆。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第一输出轴径向 跳动仅O. 002 0. 005mm,既可用于粗磨、精磨,又可用于超精研。本实用新型可严格控制磨 头径向变动量和轴向变动量,同时可控制整个磨头装置的振动值与噪音。

图1为实施例1的马达剖视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圆形盘片主视图; 图3为实施例1的第二输出轴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的轴承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的紧固螺筒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的连接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1的砂轮和螺栓结构示意图;[0055] 图8为实施例1的内螺纹筒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未安装砂轮的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图; 图11为实施例2的主动轮盘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2的从动轮盘和套筒主视图; 图13为实施例2的连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2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未安装砂轮的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4中的A部分放大图; 图17为图14中的B部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新型磨头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变频马达l,变频马达1具有外壳ll,马达具有第 一输出轴12,第一输出轴12具有凹槽13,第一输出轴12端部14开有外螺纹,第一输出轴 14通过轴承141安装在外壳11内,外壳11内设置凹槽,轴承141位于凹槽内,轴承141与 外壳的凹槽壁之间设置隔圈142。马达具有第二输出轴15,第二输出轴15与第一输出轴12 为一体,第二输出轴15上安装有圆形盘片16。外壳11上设置有排气孔18,排气孔18与外 壳11内部空腔相通。 如图2所示,圆形盘片16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叶片17,圆形盘片16位于外壳 11内并可随第二输出轴15转动,圆形盘片的结构为现有技术,其作用为将外部空气抽入外 壳内部,进行热量交换,以达到散热效果。 如图1所示,第二输出轴15通过第三轴承19支撑安装在外壳11内。 如图3所示,第二输出轴15上设置台阶151以卡住第三轴承19,第二输出轴15上 还设置外螺纹152,台阶151与外螺纹152之间的距离与第三轴承19的轴向长度相同,第二 输出轴15穿过第三轴承19的内圈。 如图1所示,第三轴承19通过轴承架191安装在外壳11内,紧固螺筒154拧在外 螺纹152处。 如图4所示,轴承架191开设通孔192,通孔192直径与轴承19外圈直径相配合, 轴承架191直径与外壳11直径相配合,轴承架191固定在外壳11内,轴承架191上开设四 个进气孔193。 如图5所示,紧固螺筒153开设内螺纹与第二输出轴上的外螺纹152相配合,紧固 螺筒153包括主体154,主体154沿圆周方向开设槽155形成与主体154连接的弹性片156, 弹性片156和主体154沿轴向开设相对应的螺纹孔157,螺钉(图中未示出)拧入螺纹孔 157内,利用螺钉的压力将弹性片156压向柱体,导致紧固螺筒153的内螺纹变形,从而使紧 固螺筒153无法旋动。 如图6所示,连接杆2分为直径不同的两部分(2A、2B) ,2B部分直径大于2A部分 直径,2B端部具有圆台21,圆台21与凹槽13相配合,连接杆2B上紧靠圆台21设置有固定圆盘21,固定圆盘22与圆台21采用无间隙设置,固定圆盘22直径大于圆台21直径较大的 端面直径,并且固定圆盘22直径大于连接杆2B直径,并大于第一输出轴端部14的直径,连 接杆2A端部具有凸缘23,凸缘23沿轴向开设内螺纹孔24。 如图7所示,砂轮4具有第一空腔41和通孔42,第一空腔41直径大于通孔42直 径,通孔42直径与凸缘23直径相配合,凸缘23插入通孔42内,螺栓43具有螺杆431和螺 帽432,螺帽432直径大于通孔42的直径,螺杆431拧入凸缘的内螺纹孔24将砂轮4固定 在凸缘23处。 如图8所示,还包括内螺纹筒3,内螺纹筒3 —端面31设置有通孔32,通孔32直 径大于连接杆2B的直径但小于固定圆盘22的直径,内螺纹筒3的内螺纹与第一输出轴12 的外螺纹相配合。 如图9所示,圆台21插入凹槽13内,内螺纹筒3套在连接杆2B上并螺纹连接在 第一输出轴端部14上,将固定圆盘22卡在端面31和第一输出轴端部14之间,还包括有紧 固内螺纹筒32,所述紧固内螺纹筒32的内螺纹与第一输出轴12的外螺纹相配合,紧靠内螺 纹筒3拧在第一输出轴端部14上,外壳1下部设置底座5,以便将马达固定或安装到机床 上。 实施例2 如图11所示,第一输出轴端部具有主动轮盘6,主动轮盘6上开有插孔61,插孔61 内设置有尼龙套62。 如图12所示,连接杆端部设置有从动轮盘7,从动轮盘7上上开设有螺纹孔71,螺 纹孔71数目为六个,沿圆周方向等周排列,螺纹孔71位置与插孔61相对应,连接杆外套有 套筒9,套筒9上开设8个螺纹孔94。 如图13所示,连杆8上设置有卡位盘81,卡位盘81将连杆分为两部分(8A,8B), 连杆8A设置外螺纹,连杆8B不设外螺纹,连杆8A直径大于8B直径。 使用时,连杆8A拧入螺纹孔71内,卡位盘81限定连杆8的位置,连杆8B插入插 孔61的尼龙套62内,连杆8B轴向长度大于插孔61的深度,使主动轮盘6和从动轮盘7保 持间隙,以避免在转动过程中两者接触,可避免两者接触摩擦产生噪音,引起晃动,保持间 隙可确保连接杆和第一输出轴旋转过程中保持稳定。 如图14、图15所示,连接杆2外套设有套筒9,连接杆2 —端伸出套筒9夕卜,套筒 9与外壳11通过螺栓活动连接。 如图16所示,使用连杆8使主动轮盘6和从动轮盘7联动。套筒9内靠近马达外 壳11的一端设置第一轴承91,第一轴承91与套筒9之间设置隔圈143,隔圈143 —边顶住 第一轴承91 ,另一边顶住套筒9,在使用螺栓将套筒9固定在外壳上后,利用中间的隔圈限 定轴承,以免轴承移动。。 如图17所示,套筒9内靠近砂轮的一端设置两个第二轴承(92A,92B),第二轴承 (92A,92B)之间安装有一大一小两个隔圈(93A,93B),两个第二轴承(92A,92B)通过卡紧装 置固定在套筒9内。卡紧装置依次包括安装于套筒9内圈的第一螺圈101,安装在套筒9外 圈的第二螺圈102和安装在连接杆2上的第三螺圈103。 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他实质上等同的替代,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内。
权利要求新型磨头装置,包括马达,马达具有外壳,马达具有第一输出轴,其特征在于,第一输出轴与连接杆连接,连接杆端部安装有砂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磨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轴与连接杆活动 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磨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轴具有凹槽,所述 连接杆端部具有圆台,圆台与凹槽相配合,连接杆上紧靠圆台设置有固定圆盘,固定圆盘直 径大于圆台直径较大的端面直径,并且大于连接杆直径,第一输出轴开有外螺纹,还包括内 螺纹筒,所述内螺纹筒一端开口直径大于连接杆直径但小于固定圆盘直径,内螺纹筒的内 螺纹与第一输出轴的外螺纹相配合。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磨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紧固内螺纹筒,所述紧 固内螺纹筒的内螺纹与第一输出轴的外螺纹相配合,紧靠内螺纹筒拧在第一输出轴上。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磨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输出轴具有主动轮 盘;连接杆一端安装有砂轮,另一端安装有从动轮盘,设置连杆使主动轮盘和从动轮盘联 动。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磨头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动轮盘上开有插孔,从动轮盘 上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与插孔相对应,连杆上开设有外螺纹,连杆外螺纹与螺纹孔的内螺 纹相配合,连杆一端拧入螺纹孔内,另一端插入插孔内并使主动轮盘和从动轮盘保持间隙。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磨头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杆上设置有卡位盘,连杆以卡 位盘为界, 一端设置外螺纹, 一端不设外螺纹。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磨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不设外螺纹的一端 的直径小于开设外螺纹一端的直径。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磨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纹孔数目为六个,沿圆 周方向等周排列,所述插孔与内螺纹孔相对应。
10.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磨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孔内设置有尼龙套, 连杆插入尼龙套内。
11. 根据权利要求5-10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新型磨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 杆外套设有套筒,套筒与外壳活动连接,连接杆一端伸出套筒外,套筒内设置有支撑连接杆 的轴承。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新型磨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套筒内靠近马达外壳的一端 设置第一轴承,套筒内靠近砂轮的一端设置第二轴承。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新型磨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轴承数目为两个, 两个第二轴承之间安装有隔圈。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新型磨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第二轴承通过卡 紧装置固定在套筒内。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新型磨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紧装置依次包括安 装于套筒内圈的第一螺圈,安装在套筒外圈的第二螺圈和安装在连接杆上的第三螺圈。
1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磨头装置,其特征在于,砂轮活动安装在连接杆端部。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新型磨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端部沿轴向开有 内螺纹孔,所述砂轮具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底部开有通孔,所述第一空腔直径大于通孔直径,螺栓的螺杆穿过通孔拧入内螺纹孔将砂轮固定在连接杆端部。
1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磨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杆两端直径不相同。
1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磨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具有第二输出轴,第 二输出轴与第一输出轴为一体,第二输出轴上安装有圆形盘片,所述盘片上沿圆周方向均 匀设置有叶片,所述圆形盘片位于外壳内并可随第二输出轴转动。
20.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新型磨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出轴通过第三轴 承支撑安装在外壳内。
21.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新型磨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出轴穿过第三轴 承的内圈,第二输出轴上设置有紧固螺筒限定第三轴承的位置。
22.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新型磨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紧固螺筒包括开设内螺纹,第二输出轴上设置外螺纹,外螺纹与内螺纹相配合,紧固螺筒包括主体,主体沿圆周 方向开设槽以在主体上形成一弹性片,弹性片和主体沿轴向开设相对应的螺纹孔。
2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磨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为变频马达。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磨头装置,包括马达,马达具有外壳,马达具有第一输出轴,其特征在于,第一输出轴与连接杆连接,连接杆端部安装有砂轮。本实用新型中的新型磨头装置,体积小,制造成本低。设置相应的底座既可安装到现有机床上使用,也可以安装在立车上进行磨削工作,拆卸安装方便。利用现有的机床即可进行磨削,无需专门增加磨床,既增加了现有机床的用途,又节省了成本。而且使用范围广,既可以磨外圆、端面、内孔、燕尾槽,又可以磨削丝杆。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第一输出轴径向跳动仅0.002~0.005mm,既可用于粗磨、精磨,又可用于超精研。本实用新型可严格控制磨头径向变动量和轴向变动量,同时可控制整个磨头装置的振动值与噪音。
文档编号B24B47/12GK201437216SQ200920073528
公开日2010年4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8日
发明者孙菊华 申请人:上海铭磨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