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平连铸结晶器铜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7956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水平连铸结晶器铜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的生产或精炼,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在水平连铸工艺设备上拉
铸铜质管棒坯料时结晶器中使用的水平连铸结晶器铜套。
技术背景 现有的水平连铸结晶器铜套,其结构是一个可套固在结晶器导流套内侧的直筒状 铜套,其中部外壁为光滑的圆周表面,其功能是为冷却水流过时带走金属由液态相变结晶 过程中放出的热量。由于受结晶器整体尺寸的限制,铜套的直径和长度都无法扩大,导致热 交换面积小、冷却强度偏低。另外由于受金属液重力的影响,金属液进入结晶器后首先填充 下部空间,使拉铸过程中结晶不均匀,导致拉铸的坯料易发生弯曲。目前解决的办法是在铜 管坯料的生产中,加大坯料的直径,这样就加大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不改变坯料的直径,又可装配于现有结晶器内,
热交换面积大,冷却强度高,拉铸的坯料不易弯曲的水平连铸结晶器铜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它包括有一个铜套,其特征在
于在铜套的两端内侧外圆上分别设有一个退刀槽,在两个退刀槽之间的铜套外表面均布
有螺纹状导流面。这种改进的铜套,大大增加表面积,使金属从液态到固态相变结晶过程中
的冷却强度大增,有利于晶粒的细化和凝固组织的均匀分布,拉铸的坯料质量高,减少了下
道工序的铣削余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详细描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是对现有技术的改进,主要是在铜套1的 外圆上靠近两端分别切出一个退刀槽2和4,同时在两个退刀槽之间的铜套外圆表面均匀 加工成螺纹状导流面3。在两端内侧分别设置退刀槽,既方便螺纹状导流面的加工,又有利 于冷却水的进入和流出,设置螺纹状导流面,既增大了热交换面积和冷却强度,又可使冷却 水沿螺纹状导流面螺旋流动,增强冷却水的扰动,有利于热交换和热量的迅速转移,更有利 于结晶过程中晶粒的细化和凝固组织的均匀分布,从而提高拉铸出的坯料质量,减小下道 工序的铣削余量,降低了成本。
权利要求一种水平连铸结晶器铜套,它包括有一个铜套,其特征在于在铜套的两端内侧外圆上分别设有一个退刀槽,在两个退刀槽之间的铜套外表面均布有螺纹状导流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平连铸结晶器铜套。它包括有一个铜套,在铜套的两端内侧外圆上分别设有一个退刀槽,在两个退刀槽之间的铜套外表面均布有螺纹状导流面。这种改进的铜套,大大增加表面积,使金属从液态到固态相变结晶过程中的冷却强度大增,有利于晶粒的细化和凝固组织的均匀分布,拉铸的坯料质量高,减少了下道工序的铣削余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B22D11/059GK201470847SQ200920223668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11日
发明者牛春学, 邢永强, 邢贵生 申请人:邢贵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