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体铜柱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0841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体铜柱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炼铁高炉炉体的局部冷却,具体涉及一种连体铜柱冷却器。
技术背景炼铁高炉到了炉役后期,炉内内衬因不断受到炉料的磨损和化学侵蚀,导致冷却 壁局部受到损坏,使炉壳局部温度升高,炉壳出现变形、龟裂、烧红,严重时烧穿炉壳。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降低炉壳局部温度的一种连体铜柱冷却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一块钢板,其特征是钢板上焊接有两个冷却 水循环装置和造衬灌浆管,两个冷却水循环装置连接为一体,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外壳、内 管,内管设置在外壳内并与外壳焊接在一起,外壳上设有进水管,内管上设有进水口、出水安装本实用新型时,将炉壳裂缝处挖两个圆孔,两个圆孔相切,将冷却装置伸入到 圆孔中,钢板与炉壳焊接在一起,通入冷却水,然后将造衬材料从造衬灌浆管中灌入,不仅 给炉壳裂缝打了加强板,而且降低了裂缝处炉壳的温度,避免了炉壳烧红现象,延长了炉壳 的使用寿命。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中局部剖视)。图中,1、钢板,2、进水管,3、灌浆管,4、出水管,5、外壳,6、内管,7、加强筋板,8、进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一块钢板1,其特征是钢板1上焊接有冷却 水循环装置和造衬灌浆管,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外壳5、内管6,内管6设置在外壳5内并与 外壳5焊接在一起,外壳5上设有进水管2,内管6上设有进水口 8、出水口 4,外壳5与内管 6之间有加强筋板7连接,内管6的出水口 4穿过外壳6。
权利要求一种连体铜柱冷却器,包括一块钢板,其特征是钢板上焊接有两个冷却水循环装置和造衬灌浆管,两个冷却水循环装置连接为一体,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外壳、内管,内管设置在外壳内并与外壳焊接在一起,外壳上设有进水管,内管上设有进水口、出水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炼铁高炉炉体的局部冷却,具体涉及一种连体铜柱冷却器,它包括一块钢板,其特征是钢板上焊接有两个冷却水循环装置和造衬灌浆管,两个冷却水循环装置连接为一体,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外壳、内管,内管设置在外壳内并与外壳焊接在一起,外壳上设有进水管,内管上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安装本实用新型时,将炉壳裂缝处挖两个圆孔,两个圆孔相切,将冷却装置伸入到圆孔中,钢板与炉壳焊接在一起,通入冷却水,然后将造衬材料从造衬灌浆管中灌入,进行了炉内造衬,不仅给炉壳裂缝打了加强板,而且通过冷却降低了裂缝处炉壳的温度,避免了炉壳烧红现象,延长了炉壳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C21B7/10GK201686705SQ20102019296
公开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1日
发明者崔彦虎, 张文忠, 张永海, 李峰, 李润明, 杨志荣, 陈励, 陈新贵 申请人: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