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炉炉底冷却水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4194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炉炉底冷却水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炉,尤其涉及一种高炉炉底冷却水管结构。
背景技术
高炉炉底是高炉的关键部位,与高炉炉缸组合在一起主要用于储存温度约为 1400 1600°C的熔铁和熔渣以及密封大约2000°C的高温高压煤气,要求炉底安全和长寿。 而高炉炉底的安全和长寿主要依靠高炉炉底冷却水管的冷却,使熔铁和熔渣凝固进行自我保护。传统的炉底冷却水管结构图1和图2所示,在炉壳1'上的开孔密集,同时在炉壳 Γ外还需设置膨胀节2'吸收冷却水管3'的膨胀,另外安装膨胀节也需要一定的空间, 这也限制了冷却水管的密集程度,因此整个冷却水管的冷却能力也会受到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却能力更强、炉壳开孔少的高炉炉底冷却水管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炉炉底冷却水管结构,所述炉底冷却水管结构由设置在炉壳内底部弯曲的冷却水管以及设置在冷却水管穿出炉壳处的密封板组成,炉底冷却水管为弯曲状,其特征在于冷却水管的弯头位于炉壳内。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冷却水管在炉壳内弯曲成蛇形管结构,开孔数量少,解决了传统的炉壳开孔太多对炉壳强度有削弱的问题。由于没有开孔距离的限制,水管间距可以缩小到冷却水管的最小弯曲直径值,从而实现冷却水管加密布置,达到加大炉底的冷却目的。同时由于冷却水管为蛇形状,自身具有吸收膨胀的能力,不需要设置膨胀节,只需采用简单的密封板密封煤气即可,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由于冷却能力的提高可有效的延长高炉炉底的使用寿命。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的剖面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A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3和图4所示,炉底冷却水管2安装在炉壳1的底部,炉底冷却水管2设置为蛇形状,3根或5根为一串,整个炉底冷却水冷管由多串组合而成,冷却水管弯头位于炉壳以内。冷却水管2穿出炉壳1处的密封采用密封板3密封炉内煤气。[0013]由于冷却水管为蛇形状,自身具有吸收膨胀的能力,可采用简单的密封板替代传统的膨胀节密封煤气。同时由于冷却水管间距减小,冷却水管可以加密布置,从而加大炉底的冷却,有效的延长高炉炉底的使用寿命。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技术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 一种高炉炉底冷却水管结构,所述炉底冷却水管结构由设置在炉壳(1)内底部弯曲的冷却水管(2)以及设置在冷却水管(2)穿出炉壳(1)处的密封板(3)组成,炉底冷却水管 (2)为弯曲状,其特征在于冷却水管(2)的弯头位于炉壳(1)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炉炉底冷却水管结构,所述炉底冷却水管结构由设置在炉壳(1)内底部弯曲的冷却水管(2)以及设置在冷却水管(2)穿出炉壳(1)处的密封板(3)组成,炉底冷却水管(2)为弯曲状,关键在于冷却水管(2)的弯头位于炉壳(1)内。本实用新型中冷却水管在炉壳内弯曲成蛇形管结构,开孔数量少,解决了传统的炉壳开孔太多对炉壳强度有削弱的问题。由于没有开孔距离的限制,水管间距可以缩小到冷却水管的最小弯曲直径值,从而实现冷却水管加密布置,达到加大炉底的冷却目的。同时由于冷却水管为蛇形状,自身具有吸收膨胀的能力,不需要设置膨胀节,只需采用简单的密封板密封煤气即可,结构简单。
文档编号C21B7/10GK202226869SQ20112034260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4日
发明者李少强, 胡显波, 贾娟鱼 申请人: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