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冷金属型离心铸管模粉传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6702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水冷金属型离心铸管模粉传输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工业生产的技术领域,涉及离心铸管的制造工艺设备,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冷金属型离心铸管模粉传输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球墨铸铁管生产过程中,劳动强度大、自动化程度低是制约球墨铸管发展的一个重要难题。提高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和降低劳动强度是发展的方向。在水冷金属型离心铸管生产过程中,由于工艺需要加入脱模剂,也就是所谓的管模粉;虽然各厂家的每台离心机均配备了模粉传输机,但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返风、输 送量达不到要求、模粉管堵塞等现象,导致生产过程中出现废品,情况严重时导致停产。例如,当混合斗内的压力产生负压时,风的压力就会沿着模粉螺旋杆的通道反吹到模粉斗内造成返风。又例如,一般模粉机的螺旋杆,它是螺旋叶在芯杆上点焊。30秒最大输出模粉量为2. 7kg,当生产DN1000管时30秒需要加入量为4_6kg。如图2所示。目前许多铸管厂在中大型管子生产中使用角钢的人工加入方式进行生产。此生产方式不仅职工的劳动强度非常大,同时模粉的消耗很大,使生产成本大大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冷金属型离心铸管模粉传输机,其目的是代替人工加模粉,提高离心铸铁管生产的自动化水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水冷金属型离心铸管模粉传输机,包括基础箱、储粉料斗和落粉料斗,所述的模粉传输机设有螺旋杆旋转传输机构,并通过液压马达驱动所述螺旋杆旋转传输机构中的螺旋杆。所述的模粉传输机在所述旋杆旋转传输机构的模粉出口处设置防返风的装置,所述的防返风的装置是在模粉出口处的连接螺母处加设弹簧压盖。所述的模粉传输机的液压系统采用比例阀控制;所述的液压马达的电机采用变频电机;所述的比例阀与主机的行走位置进行连锁。所述的螺旋杆为碳素钢并进行淬火处理。在所述的储粉料斗的上方与落粉料斗通过铜管实现压力平衡。所述的模粉传输机的模粉传输动力米用氮气,或米用干燥的空压风;同时在模粉机的送风口前面加装三联体,将风压稳定控制在0. 2-0. 3MPa。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大大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模粉用量降低;稳定成型率指标,杜绝了模粉机故障造成的废品;确保连续生产,缩短了故障影响时间。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下面对本说明书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I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2为现有技术中的螺旋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中的螺旋杆的结构示意4为图I中的管接头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I、基础箱,2、储粉料斗,3、紧固螺栓,6、侧盖板,8、连接轴,12、液压马达,13、联轴器,14、键,18、轴承,19、止推环,20、轴承座,21、密封毡圈,22、紧定螺栓,23、螺旋杆,24、连接块,25、连接螺母,26、橡胶垫,27、螺栓,30、落粉料斗,32、螺栓,34、铜管,35、传输管。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如图I表达的本发明的结构,为一种水冷金属型离心铸管模粉传输机,包括基础箱I、储粉料斗2和落粉料斗30。为了解决在本说明书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的目前公知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克服其缺陷,实现代替人工加模粉,提高离心铸铁管生产的自动化水平的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如图I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水冷金属型离心铸管模粉传输机设有螺旋杆旋转传输机构,并通过液压马达12驱动所述螺旋杆旋转传输机构中的螺旋杆23。本发明消除现有技术中模粉机的返风堵塞、输送量达不到要求、不能分段控制等缺陷。大大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模粉量稳定控制在了 2. Okg左右,与人工加模粉相比吨管降低了 1-1. 5kg ;稳定了成型率指标,杜绝了模粉机故障造成的废品;确保了连续生产缩短了故障影响时间。本发明在按照年产35万吨计算,初步估算年效益约为300万。在储粉料斗2内加入模粉,通过液压马达12及变频电机作为动力,带动螺旋杆23旋转,将模粉传输到落粉料斗30内;在落粉料斗30内,模粉与风混合,将雾状的模粉通过传输管35,传输到管模内壁。不仅解决了经常出现返风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模粉输送量达不到要求的问题。所述的储粉料斗2通过紧固螺栓3安装在所述的基础箱I上,所述的基础箱I的侧面安装侧盖板6。液压马达12通过联轴器13、键14与连接轴8连接;连接轴8通过紧定螺栓22与所述的螺旋杆23连接。所述的连接轴8通过轴承18安装在轴承座20上。所述的轴承18通过止推环19进行轴向定位;所述的轴承座20固定在基础箱I上。所述的轴承座20的轴孔采用密封毡圈21进行密封。所述的螺旋杆旋转传输机构的管道,通过连接块24与落粉料斗30连接。并通过连接螺母25进行紧固,通过橡胶垫26进行减震和密封。传输管35固定安装在落粉料斗30的下端。
所述的落粉料斗30通过螺栓27固定在基础箱I上。所述的落粉料斗30还安装了螺栓32,并通过螺母和橡胶垫进行紧固。如图4所示,为落粉料斗30上安装铜管34的管接头结构示意图。所述的自模粉传输机拥有独特的防返风装置所述的模粉传输机在所述旋杆旋转传输机构的模粉出口处设置防返风的装置,所述的防返风的装置是在模粉出口处的连接螺母25处加设弹簧压盖。增加模粉在螺旋杆23内的紧实度,同时也起到防止风压返回的作用。在出模粉口设计了防返风的装置,通过模粉出口的弹簧压盖紧密配合,可以完全杜绝返风造成的影响。所述的模粉传输机的液压系统采用比例阀控制;所述的液压马达12的电机采用变频电机;所述的比例阀与主机的行走位置进行连锁。本发明采用液压马达及变频电机作为传输的动力,带动螺旋杆旋转将模粉传输到混合斗内与空压风(最好使用氮气),将模粉通过风的压力经过流槽底部的传输管输送到
管模内壁。模粉传输机的液压传动系统使用比例阀,电机米用变频电机作为动力,与主机的行走位置进行连锁,可以实现分段控制。根据管模不同位置模粉量需求的大小进行布料。所谓分段控制,就是根据管模不同位置模粉量需求的大小进行布料,在球墨铸管工艺中,管模的承口和插口模粉需求量比管身要大,目前使用手工补加的方式实现存在较大问题,但是通过分段控制可以解决此问题。液压马达使用比例阀,通过比例板实现与主机联动,实现分段控制;或使用变频电机,通过变频器与主机联动实现分段控制。所述的螺旋杆23为碳素钢并进行淬火处理。对模粉传输机的螺旋杆23的直径和螺距进行了计算和测试,确保了模粉机对各种管型的输送量,同时对螺旋杆23进行了特殊的淬火处理,保证了模粉传输量和延长了螺杆使用时间,延长了螺旋杆的使用寿命。如图3所示,通过计算该螺旋杆30秒最大输出量为10_12kg,完全满足工艺要求。在储粉料斗2上方与落粉料斗30加装压力平衡装置,即在所述的储粉料斗2的上方与落粉料斗30通过铜管34实现压力平衡。通过铜管34实现压力平衡,也是杜绝返风的作用。在容易存在模粉机螺旋杆的出料口加设了弹簧压盖装置,同时加设了压力平衡装置,有效地抑制了常见故障的出现。所述的模粉传输机的模粉传输动力米用氮气,或米用干燥的空压风;同时在模粉机的送风口前面加装三联体,将风压稳定控制在0. 2-0. 3MPa。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 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水冷金属型离心铸管模粉传输机,包括基础箱(I)、储粉料斗(2)和落粉料斗(3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粉传输机设有螺旋杆旋转传输机构,并通过液压马达(12)驱动所述螺旋杆旋转传输机构中的螺旋杆(23)。
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冷金属型离心铸管模粉传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粉传输机在所述旋杆旋转传输机构的模粉出口处设置防返风的装置,所述的防返风的装置是在模粉出口处的连接螺母(25)处加设弹簧压盖。
3.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冷金属型离心铸管模粉传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粉传输机的液压系统采用比例阀控制;所述的液压马达(12)的电机采用变频电机;所述的比例阀与主机的行走位置进行连锁。
4.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冷金属型离心铸管模粉传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杆(23)为碳素钢并进行淬火处理。
5.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冷金属型离心铸管模粉传输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储粉料斗(2)的上方与落粉料斗(30)通过铜管(34)实现压力平衡。
6.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冷金属型离心铸管模粉传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粉传输机的模粉传输动力采用氮气,或采用干燥的空压风;同时在模粉机的送风口前面加装三联体,将风压稳定控制在O. 2-0. 3MPa。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冷金属型离心铸管模粉传输机,包括基础箱(1)、储粉料斗(2)和落粉料斗(30),所述的模粉传输机设有螺旋杆旋转传输机构,并通过液压马达(12)驱动所述螺旋杆旋转传输机构中的螺旋杆(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大大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模粉用量降低;稳定成型率指标,杜绝了模粉机故障造成的废品;确保连续生产,缩短了故障影响时间。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文档编号B22D13/10GK102632215SQ20121009053
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30日
发明者周颂红, 岳江峰, 张开南, 张永明, 曹二兵 申请人: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