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浇注模具的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8131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浇注模具的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ー种模具,尤其涉及一种提高成品率和模具使用寿命的浇注模具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模具是用其特定形状成型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表面精度制品的工具。它主要运用于大批量的生产上,虽然模具的生产和制造成本比较高,由于大批量生产,所以每个制品的成本就极大的降低了,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其按功能用途可分为塑料摸、铸型模、冲·压模、锻造模及石墨电极研磨母模,其中鋳型模是采用将熔融金属液体倒入模具中成型的方法,在模具铸造过程中,如铝合金液在高温700-850°C冷却时,其通过水循环冷却容易造成模具在短时间内材料结构变化过快,会容易出现局部受冷不均匀,这样会导致组织结构的改变,使得成品率下降和模具的使用寿命下降,并且水冷技术需要消耗更多的钻头和刀具用来钻孔,消耗过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成品率和模具使用寿命的浇注模具的冷却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浇注模具的冷却装置,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包括上模以及与上模对应的下模,所述上模与下模设有与浇注间,所述浇注间包括位于上模的上浇注间以及位于所述下模的下浇注间,所述模具本体还设有风冷却ロ,所述风冷却ロ与所述浇注间相连通。上述的浇注模具的空气排出装置,优选的,所述风冷却ロ与所述上浇注间相连通。上述的浇注模具的空气排出装置,优选的,所述风冷却ロ与所述下浇注间相连通。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具有提高模具加工成品率以及模具的使用寿命,避免浇注成品在模具中因受到快速冷却而导致成品的金相组织发生变化。


图I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ー步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I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浇注模具的冷却装置,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包括上模I以及与上模I对应的下模2,所述上模I与下模2设有与浇注间3,所述浇注间3包括位于上模I的上浇注间4以及位于所述下模2的下浇注间5,所述模具本体还设有风冷却ロ 6,所述风冷却ロ 6与所述浇注间3相连通;所述风冷却ロ 6与所述上浇注间4相连通。本发明在使用时是这样实现的,当浇注间3中的浇注液如铝合金液达到700-850°C的时候,由风冷却ロ 6的风冷却能更好的控制铝合金液内部结构,使得铝合金液均匀冷却,同样也不会使得模具在短时间内温差过大,从而提高模具使用寿命和产品出产数量。实施例ニ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风冷 却ロ 6与所述下浇注间5相连通,同样可以达到上述的效果。虽然本发明己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浇注模具的冷却装置,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包括上模(I)以及与上模(I)对应的下模(2 ),所述上模(I)与下模(2 )设有与浇注间(3 ),所述浇注间(3 )包括位于上模(I)的上浇注间(4)以及位于所述下模(2)的下浇注间(5),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还设有风冷却口(6),所述风冷却口(6)与所述浇注间(3)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浇注模具的空气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却口(6)与所述上浇注间(4)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浇注模具的空气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却口(6)与所述下浇注间(5)相连通。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浇注模具的冷却装置,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包括上模以及与上模对应的下模,所述上模与下模设有与浇注间,所述浇注间包括位于上模的上浇注间以及位于所述下模的下浇注间,所述模具本体还设有风冷却口,所述风冷却口与所述浇注间相连通。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具有提高模具加工成品率以及模具的使用寿命,避免浇注成品在模具中因受到快速冷却而导致成品的金相组织的变化。
文档编号B22D27/04GK102672149SQ20121017670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1日
发明者亢建兵 申请人:昆山市浩坤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