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炉下料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7247阅读:17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转炉下料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电站、冶金等领域使用的转炉下料口,用于高温灰渣的输送。
背景技术
目前转炉下料口采用的是大钢管中套小钢管,在两管之间设置有冷却水的结构。转炉下料口是安装在烟道上、为转炉冶炼加入散状料的入口,是水冷结构件。由于距炉口距离近,不仅受到冶炼中高温火焰和渣液等喷溅物的附着,还受到散状料的摩擦、所以转炉下料口工况非常恶劣。在炙烤、附着和摩擦的多重作用下,转炉下料口变形损坏容易发生漏水事故,使用寿命在3-4个月,每次更换需要10个小时以上,不但影响生产效率,工人的劳动强度也比较大。而且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对安全生产、产品质量以及炉况造成影响。还必须增加水冷却循环设备。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转炉下料口,它能克服现有转炉下料口所存在的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转炉下料口,包括铸造管,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铸造管,外圈设置为光圆,内圈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或不均匀分布的数拾个凹槽。本实用新型采用离心铸造加工,提高了耐腐、耐压、耐高温及强度等性能;内圈设置的凹槽增大了表面面积,有利于散热;不需要水冷却装置,不存在冷却水外泄,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加工简单,维修方便,降低了生产成本。


图I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I.外圈,2.凹槽,3. B为壁厚。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转炉下料口,包括铸造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铸造管,外圈I设置为光圆,内圈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或不均匀分布的数拾个凹槽2。具体实施时,本实用新型采用稀土耐热耐磨钢离心铸造加工,铸造管外圈直径为0 380mm- 520 mm,壁厚B为25 mm,凹槽宽30 mm,凹槽高20 mm。
权利要求1.转炉下料口,包括铸造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铸造管,外圈(I)设置为光圆,内圈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或不均匀分布的数拾个凹槽(2)。
专利摘要转炉下料口,是将铸造管外圈设置为光圆,内圈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或不均匀分布的数拾个凹槽组成。本实用新型采用离心铸造加工,提高了耐腐、耐压、耐高温及强度等性能;内圈设置的凹槽增大了表面面积,有利于散热;不需要水冷却装置,不存在冷却水外泄,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加工简单,维修方便,降低了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C21C5/46GK202530119SQ20122014736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0日
发明者马桂付 申请人:靖江市富捷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