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封闭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封闭加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钝化槽液间接加热的封闭加热装置。
技术背景目前,对于产品的钝化处理,是将产品放入原有的钝化封闭槽内,再将钝化封闭槽置入钝化池内,然后直接对钝化封闭槽内的钝化液加热,实现产品在钝化液中钝化的过程,但这样的直接加热的方法很容易导致钝化封闭槽局部受热过高,钝化液表面会产生白色漂浮物,影响产品的外观;而且,原有的钝化池没有托盘,取出的产品表面附着的钝化液很容易随着产品的取出而滴落到钝化池的外部,造成钝化液的浪费。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克服上述缺陷的用于钝化槽液间接加热的封闭加热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钝化槽液加热的封闭加热装置,包括钝化池本体,在钝化池本体内设有用于钝化的钝化封闭槽,所述钝化池本体内预留有加热腔,该钝化封闭槽是悬在钝化池本体内的,所述加热腔内注有水,在加热腔内设有加热元件,该加热元件电性连接有电源,所述加热元件的头部浸没在水中。进一步的,为了防止钝化液受热飞溅,在所述钝化池本体的两侧设有护板,该护板与钝化池本体呈90度角垂直。更进一步的,为了保证取出产品时,对附着在产品表面的钝化液进行回收,避免产生浪费现象,在钝化池本体的右端设有托盘,该托盘与钝化池本体呈倾斜状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封闭加热装置通过加热腔内的水间接的给钝化封闭槽内的钝化液加热,解决直接加热导致钝化液表面产生白色漂浮物的问题,同时,托盘的设置避免了钝化液的浪费。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钝化池本体11、护板2、钝化封闭槽3、加热元件4、加热腔5、托盘。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一种用于钝化槽液加热的封闭加热装置,包括钝化池本体I,在钝化池本体I内设有用于钝化的钝化封闭槽2,所述钝化池本体I内预留有加热腔4,该钝化封闭槽2是悬在钝化池本体I内的,所述加热腔4内注有水,在加热腔4内设有加热元件3,该加热元件3电性连接有电源(未图示),所述加热元件3的头部浸没在水中,进一步的,该加热元件为管状电热棒。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钝化液受热飞溅,在所述钝化池本体I的两侧设有护板11,该护板11与钝化池本体I呈90度角垂直。更进一步的,为了保证取出产品时,对附着在产品表面的钝化液进行回收,避免产生浪费现象,在钝化池本体I的右端设有托盘5,该托盘5与钝化池本体I呈倾斜状设置,取出的产品先放到托盘5上停留一段时间。本封闭加热装置通过加热腔内的水间接的给钝化封闭槽内的钝化液加热,解决直接加热导致钝化液表面产生白色漂浮物的问题,同时,托盘5的设置避免了钝化液的浪费。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列而已,并非对此实用新型在外观上作任何形式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钝化槽液加热的封闭加热装置,包括钝化池本体(I),在钝化池本体(I)内设有用于钝化的钝化封闭槽(2),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化池本体(I)内预留有加热腔(4),该钝化封闭槽(2)是悬在钝化池本体内的,所述加热腔(4)内注有水,在加热腔(4)内设有加热元件(3),该加热元件电性连接有电源,所述加热元件(3)的头部浸没在水中。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封闭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钝化池本体(I)的两侧设有护板(11),该护板(11)与钝化池本体(I)呈90度角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封闭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钝化池本体(I)的右端设有托盘(5),该托盘(5)与钝化池本体呈倾斜状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钝化槽液加热的封闭加热装置,包括钝化池本体,在钝化池本体内设有用于钝化的钝化封闭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化池本体内预留有加热腔,该钝化封闭槽是悬在钝化池本体内的,所述加热腔内注有水,在加热腔内设有加热元件,该加热元件电性连接有电源,所述加热元件的头部浸没在水中。本封闭加热装置通过加热腔内的水间接的给钝化封闭槽内的钝化液加热,解决直接加热导致表面产生白色漂浮物的问题,同时,托盘的设置避免了钝化液的浪费。
文档编号C23C22/05GK202595273SQ20122022176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7日
发明者周兴阳, 易桃明, 李华生 申请人:苏州梦利达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