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分体式精加工珩磨基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分体式精加工珩磨基座。
背景技术:
珩磨エ艺是磨削加工的ー种特殊形式,又是精加工中的一种高效加工方法。不仅能去除较大的加工余量,而且是一种提高零 件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有效加工方法。在珩磨工具系统中,珩磨条焊接在珩磨基座上,珩磨芯轴轴向移动,珩磨基座由于芯轴的锥形孔的原因径向膨涨,起到珩磨条膨涨收缩的作用。如图I、图2所示,目前的珩磨基座I上控制珩磨基座涨缩的拉伸弹簧槽为平台结构4,此结构不能防止拉伸弹簧移动。珩磨基座I两侧面为平面,与珩磨本体基座槽依靠整个平面完全接触,増加了生产制造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ー种分体式精加工珩磨基座,可降低加工难度,可提高成品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ー种分体式精加工珩磨基座,珩磨基座右下角处设置的用来控制珩磨基座涨缩的拉伸弹簧槽为圆弧槽,珩磨基座中部两侧沿竖向设有凹槽结构。凹槽结构两端距珩磨基座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的距离为15_40mm。凹槽结构两端距珩磨基座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的距离为30mm。圆弧槽的圆弧直径与拉伸弹簧的外径相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功能实用,珩磨基座由原来的平面改为带有凹槽的面,减少了与珩磨本体基座槽的接触面积,使接触更充分;;珩磨基座上控制珩磨基座涨缩的拉伸弹簧槽由原来的平台改为现在的圆弧槽,使用以前的平台放置拉伸弹簧不能防止弹簧移动,改为圆弧拉簧槽后,装配时,拉簧正好卡在圆弧槽内,有效的控制了拉伸弹簧的移动;本实用新型降低加工制造过程中的难点,降低了废品率,減少了加工成本。
图I为现有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仰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參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3-5所示,ー种分体式精加工珩磨基座,珩磨基座I右下角处设置的用来控制珩磨基座涨缩的拉伸弹簧槽为圆弧槽2,珩磨基座I中部两侧沿竖向设有凹槽结构3。凹槽结构3两端距珩磨基座I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的距离为15-40mm。本实施例中,凹槽结构3两端距珩磨基座I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的距离为30mm。圆弧槽2的圆弧直径与拉伸弹簧8的外径相当。 图5中,包括珩磨头本体5、芯轴6、珩磨条7、 拉伸弹簧8,当芯轴6轴向向右移动的时候珩磨基座I做涨开运动,此时拉伸弹簧4处于拉伸状态;芯轴6向左运动的时候,珩磨基座I收缩,珩磨头外径减小,拉伸弹簧8收缩。
权利要求1.一种分体式精加工珩磨基座,其特征在于珩磨基座右下角处设置的用来控制珩磨基座涨缩的拉伸弹簧槽为圆弧槽,珩磨基座中部两侧沿竖向设有凹槽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分体式精加工珩磨基座,其特征在于凹槽结构两端距珩磨基座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的距离为15-4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精加工珩磨基座,其特征在于凹槽结构两端距珩磨基座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的距离为30mm。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分体式精加工珩磨基座,其特征在于圆弧槽的圆弧直径与拉伸弹簧的外径相当。
专利摘要一种分体式精加工珩磨基座,珩磨基座右下角处设置的用来控制珩磨基座涨缩的拉伸弹簧槽为圆弧槽,珩磨基座中部两侧沿竖向设有凹槽结构;凹槽结构两端距珩磨基座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的距离为15-40mm;圆弧槽的圆弧直径与拉伸弹簧的外径相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功能实用,降低加工制造过程中的难点,降低了废品率,减少了加工成本。
文档编号B24B33/10GK202607474SQ201220245579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9日
发明者徐华鸣, 张凤鸣, 齐磊, 边卫锋, 张嗣静, 杨永磊 申请人:郑州市钻石精密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