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连铸中间罐凸角区的耐火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0885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连铸中间罐凸角区的耐火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耐火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连铸中间罐凸角区的耐火砖。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连铸机中间罐内部各角均为凹角,当受结构所限,罐体角部向中间罐内凸出时,耐火砖的砌筑牢固度很难保证,当受到钢水的流动冲刷时,或是在中间罐维护倾翻时,极易导致凸角区耐火砖脱落,影响正常生产,增加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连铸中间罐凸角区的耐火砖,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耐火砖与中间罐体的连接强度,满足耐钢水冲刷、砌筑牢固、维护可靠的要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连铸中间罐凸角区的耐火砖,包括砖体,砖体的内表面与中间罐凸角区相贴合,砖体上设有最少两个挂钩孔。所述挂钩孔的中心线平行于砖体的内表面,挂钩孔的顶部开口与下钩槽的一端相通,下钩槽的另一端出口于砖体的内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使用金属挂钩来固定耐火砖,能显著提高耐火砖与中间罐体的连接强度,满足了浇铸生产中对耐火砖的耐钢水冲刷、砌筑牢固、维护可靠的要求,节约维护费用,延长中间罐使用寿命。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沿A-A线剖视图;图3是中间罐凸角区耐火砖安装示意图;图4是图3中沿B-B线剖视图。图中:1-砖体 2-挂钩孔 3-下钩槽 4-中间罐体 5-凸角区 6_挂钩7-中间罐挂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说明:见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连铸中间罐凸角区的耐火砖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包括砖体1,砖体I的内表面与中间罐凸角区相贴合,砖体I上设有最少两个挂钩孔2,砖体I为闻招质。见图2,挂钩孔2的中心线平行于砖体I的内表面,挂钩孔2的顶部开口与下钩槽3的一端相通,下钩槽2的另一端出口于砖体I的内表面。安装时,下钩槽3内走挂钩,可使砖体I的上平面保持平齐,不影响砖体的正常砌筑。[0016]见图3、图4,本实用新型耐火砖安装时,在凸角区5处通过耐热不锈钢挂钩6将砖体I与中间罐体4连接在一起。挂钩6 —端置于挂钩孔2中,另一端与中间罐挂点7相连接。在实际应用中,带挂钩孔的耐火砖可与不带挂钩孔的同型耐火砖隔层使用,提高砌筑效率。本实用新型耐火砖解决了中间罐凸角区无法砌筑的难题,能有效防止中间罐维护倾翻时凸角区耐火砖的脱落。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连铸中间罐凸角区的耐火砖,包括砖体,砖体的内表面与中间罐凸角区相贴合,其特征在于,砖体上设有最少两个挂钩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连铸中间罐凸角区的耐火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孔的中心线平行于砖体的内表面,挂钩孔的顶部开口与下钩槽的一端相通,下钩槽的另一端出口于砖体的内表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耐火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连铸中间罐凸角区的耐火砖,包括砖体,砖体的内表面与中间罐凸角区相贴合,其特征在于,砖体上设有最少两个挂钩孔。所述挂钩孔的中心线平行于砖体的内表面,挂钩孔的顶部开口与下钩槽的一端相通,下钩槽的另一端出口于砖体的内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使用金属挂钩来固定耐火砖,能显著提高耐火砖与中间罐体的连接强度,满足了浇铸生产中对耐火砖的耐钢水冲刷、砌筑牢固、维护可靠的要求,节约维护费用,延长中间罐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B22D41/02GK202921915SQ20122032952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6日
发明者张树江, 张健 申请人:鞍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