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手推式大型构件除锈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除锈机领域,尤其是一种手推式大型构件除锈机。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原有的除锈施工主要有手动机械除锈、喷砂除锈和酸洗除锈等。手动机械除锈通常都是由单人手持手柄式电动磨光机对其金属表面进行除锈,手柄式电动磨光机体积小,使用方便,可以去除构件或材料上一些死角部位的锈蚀,这些都是它的优点,但是对于一些大型构件及材料来说,它的效率和能力不能满足除锈要求,如果构件或材料表面锈蚀严重,通过人力的按压进行除锈是很难达到除锈质量要求,即便金属表面锈蚀不太严重,但表面积过大时,它的效率明显低下。而喷砂除锈就兼顾了手动机械除锈的所有优点,并解决了手动机械除锈的弊端。但是,喷砂除锈设备昂贵,除锈时所选用的砂还必须通过晾晒去处水分等工序才可以使用,而且砂子的投入的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成本。除锈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直接污染到施工现场的环境。对于酸洗设备来说,除锈的质量效果是无可挑剔的,但是它也存在着成本过高的问题。酸洗除锈必须事先制作酸洗池用来浸泡构件或材料,而且酸洗液还的经常地补充、更换。酸洗除锈最大的弊端就是,它对于大体积、大面积构件或材料无法投放入酸洗池中进行除锈施工,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手推式大型构件除锈机,该除锈机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制作简单,能有效提高大型构件除锈效率,保障除锈质量。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手推式大型构件除锈机,其除锈机包括行走小车、电动机以及钢丝轮组,电动机通过托架固装在行走小车上,钢丝轮组转动安装在行走小车上,电动机通过皮带驱动钢丝轮组转动。而且,所述的行走小车后端安装有推手。而且,所述的推手上固装有控制器。而且,所述的钢丝轮组上方设置有防尘罩,该防尘罩固装在行走小车上。而且,所述的行走小车前端安装有配重块。而且,所述的皮带为三角皮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本手推式大型构件除锈机包括行走小车、电动机以及钢丝轮组,电动机通过托架固装在行走小车上,钢丝轮组转动安装在行走小车上,电动机通过皮带驱动钢丝轮组转动,该除锈机操作简单,易于上手,一人手推设备确定除锈方向,行走小车可以通过除锈过程中与材料表面接触产生的摩擦力进行行走。除锈效果彻底,完全可以达到喷砂除锈后的效果,投入使用后,使用此设备进行除锈过的材料均可以达到现场质量免检的标准。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一种手推式大型构件除锈机,其除锈机包括行走小车2、电动机6以及钢丝轮组3,行走下车下面安装有转动轮8,该转动轮为胶皮轮,电动机通过托架7固装在行走小车上,钢丝轮组通过轴承11转动安装在行走小车上,钢丝轮组上方设置有防尘罩4,该防尘罩固装在行走小车上,电动机的输出轴13通过皮带5驱动钢丝轮组上的转动轴12转动,皮带为三角皮带,行走小车前端安装有配重块1,行走小车后端安装有推手10,推手上固装有控制器9。本实用新型上的电动机产生动力,通过三角皮带的连接来带动钢丝轮组转动,高速旋转的钢丝轮组与金属表面摩擦来去除金属表面的锈蚀。在工作中,摩擦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设备的自重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通过增加设备前端的配重的数量来增加设备的自重,增加钢丝轮组的组数来增加设备与金属表面的接触面积来提高摩擦力,使其达到我们预期的除锈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手推式大型构件除锈机,其特征在于:该除锈机包括行走小车、电动机以及钢丝轮组,电动机通过托架固装在行走小车上,钢丝轮组转动安装在行走小车上,电动机通过皮带驱动钢丝轮组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推式大型构件除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走小车后端安装有推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推式大型构件除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手上固装有控制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推式大型构件除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丝轮组上方设置有防尘罩,该防尘罩固装在行走小车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推式大型构件除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走小车前端安装有配重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推式大型构件除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皮带为三角皮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推式大型构件除锈机,包括行走小车、电动机以及钢丝轮组,电动机通过托架固装在行走小车上,钢丝轮组转动安装在行走小车上,电动机通过皮带驱动钢丝轮组转动。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易于上手,一人手推设备确定除锈方向,行走小车可以通过除锈过程中与材料表面接触产生的摩擦力进行行走。除锈效果彻底,完全可以达到喷砂除锈后的效果,投入使用后,使用此设备进行除锈过的材料均可以达到现场质量免检的标准。
文档编号B24B55/06GK203003654SQ201220698328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7日
发明者傅喜贵, 马长春, 贺毅 申请人: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