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压铸机机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8221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大型压铸机机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铸机,具体是涉及一种大型压铸机机铰。
背景技术
在大型压铸机上,一般都是通过液压装置提供锁模力。但由于液压缸行程短,必须通过压铸机机铰放大行程和合模力,以提高压铸效率。同时,还必须将液压缸产生的推力平稳地传递到模具上,以减少压铸过程中所产生的冲击和噪声。然而,传统的大型压铸机机铰只考虑了行程,因此存在如下问题:1、扩力系数小,大型压铸机的液压系统功率大,能耗高;
2、没有考虑传动的平稳性,容易在压铸过程中产生冲击和噪声;3、没有考虑锁模力的大小,在循环生广中提闻了耗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合模平稳、扩力系数高,既有效地减小了合模过程中所产生的冲击和噪声,又大幅度降低了压铸机在循环生产中的电力消耗,提高了压铸机的工作效率,实现了压铸机的节能的大型压铸机机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型压铸机机铰,其特点是包括连接头、连接头上对称设置的二组小铰、各组小铰上分别连接的一组钩形铰、各组钩形铰上分别连接的一组长铰,其中所述连接头可滑动地连接在压铸机机架上设置的二条导杆上且其中心与压铸机的推力装置相连接,所述各组钩形铰与压铸机机架相连接,所述各组长铰与压铸模具的一个型腔相连接。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安全可靠,上述连接头上对称设置有二个连接孔,所述连接头通过所述二个连接孔可滑动地套接在上述二条导杆上。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述各组成部件之间的连接可靠,以方便地满足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要求,上述连接头与各组小铰、各组小铰与各组钩形铰、各组钩形铰与各组长铰之间分别通过销钉可活动连接。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述各组成部件之间的排布均衡,以达到理想的使用效果,上述连接头为十子形连接头。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连接头、小铰、钩形铰和长铰连接组成机铰的结构,通过这种结构的机铰,既有效地提高了压铸机合模机构的扩力系数,使扩力系数能够达到24,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压铸机合模机构的合模力和锁模力,这样就大幅度降低了压铸机在循环生产中的电力消耗,提高了压铸机的工作效率,实现了压铸机的节能,又有效地提高了压铸机合模运动的平稳性,从而极大地减小了压铸机合模机构在合模过程中所产生的冲击和噪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可靠、拆装方便、加工及制造成本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型压铸机机铰,包括连接头1、连接头I上对称设置的二组小铰2、各组小铰2上分别连接的一组钩形铰3、各组钩形铰3上分别连接的一组长铰4,其中连接头I可滑动地连接在压铸机机架(图中未示出)上设置的二条导杆7上且其中心与压铸机的推力装置(图中未示出)相连接,各组钩形铰3与压铸机机架(图中未示出)相连接,各组长铰4与压铸模具的一个型腔(图中未示出)相连接。如图所示,连接头I的其中两侧对称设置成“[”形结构,其中一组小铰2的一端与连接头I 一侧的“[”形结构相连接,另一组小铰2的一端与连接头I另一侧的“[”形结构相连接,而且各组小铰2分别设置有二个,而各组钩形铰3分别设置有四个,各组长铰4则分别设置有一个,由图上可知,各组长铰4的一端分别与其对应连接的一组钩形铰3的一端间隔连接。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安全可靠,在连接头I上对称设置有二个连接孔5,所述连接头I通过所述二个连接孔5可滑动地套接在二条导杆7上,如图所示,二个连接孔5分别设置在连接头I的另外两侧一体成型的凸耳上。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述各组成部件之间的连接可靠,以方便地满足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要求,连接头I与各组小铰2、各组小铰2与各组钩形铰3、各组钩形铰3与各组长铰4之间分别通过销钉6可活动连接。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述各组成部件之间的排布均衡,以达到理想的使用效果,连接头I为十字形连接头或其它几何形状的连接头。此外,推力装置可为液压装置或气压装置或其它推力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将推力装置施加给连接头I的压力经各组小铰2、各组钩形铰3及各组长铰4平稳地传递给压铸模具,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合模力和锁模力,这样既有效地减小了合模过程中所产生的冲击和噪声,又大幅度降低了压铸机在循环生产中的电力消耗,提高了压铸机的工作效率,实现了压铸机的节能,降低了制造成本。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实施例来描述的,但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制,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如对于本领域的专业人士是容易想到的,这样的变化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大型压铸机机铰,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头(I)、连接头(I)上对称设置的二组小铰(2 )、各组小铰(2 )上分别连接的一组钩形铰(3 )、各组钩形铰(3 )上分别连接的一组长铰(4),其中所述连接头(I)可滑动地连接在压铸机机架上设置的二条导杆(7)上且其中心与压铸机的推力装置相连接,所述各组钩形铰(3)与压铸机机架相连接,所述各组长铰(4)与压铸模具的一个型腔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型压铸机机铰,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头(I)上对称设置有二个连接孔(5 ),所述连接头(I)通过所述二个连接孔(5 )可滑动地套接在上述二条导杆(7 )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型压铸机机铰,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头(I)与各组小铰(2)、各组小铰(2)与各组钩形铰(3)、各组钩形铰(3)与各组长铰(4)之间分别通过销钉(6)可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型压铸机机铰,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头(I)为十字形连接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型压铸机机铰,其特征在于上述推力装置为液压装置。
专利摘要一种大型压铸机机铰,包括连接头、连接头上对称设置的二组小铰、各组小铰上分别连接的一组钩形铰、各组钩形铰上分别连接的一组长铰,其中所述连接头可滑动地连接在压铸机机架上设置的二条导杆上且其中心与压铸机的推力装置相连接,所述各组钩形铰与压铸机机架相连接,所述各组长铰与压铸模具的一个型腔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既有效地提高了压铸机合模机构的扩力系数,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压铸机合模机构的合模力和锁模力,这样就大幅度降低了压铸机在循环生产中的电力消耗,提高了压铸机的工作效率,实现了压铸机的节能,又有效地提高了压铸机合模运动的平稳性,从而极大地减小了压铸机合模机构在合模过程中所产生的冲击和噪声。
文档编号B22D17/26GK203003117SQ20122071421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2日
发明者张华伟, 吴智恒, 石卫卫, 陈敏, 陈启愉 申请人: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