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磁阀阀体的压铸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0186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用于电磁阀阀体的压铸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磁阀阀体的压铸系统,电磁阀阀体包括有一储能器座和一阀体本体,压铸系统包括有:一与电磁阀阀体匹配的阀体模具、一填充部和一排渣部;阀体模具包括相互连通的一储能器座成型腔和一阀体本体成型腔;储能器座成型腔和阀体本体成型腔上均设置有至少一进料口和至少一溢流口;填充部包括有若干个浇道,浇道分别与进料口相连通;排渣部包括有若干个溢流道,溢流道与溢流口相连通,溢流道上设置有至少一渣包。通过设置浇道分别将储能器座成型腔、阀体本体成型腔与料饼相连通,使得压铸中模具各个部位都可以得到有效的补缩;通过设置渣包连通溢流口,使得压力的传递更为有效。
【专利说明】用于电磁阀阀体的压铸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压铸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电磁阀阀体的压铸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可以使用压铸和浇铸的方式对电磁阀阀体进行铸造,浇铸技术由于稳定性差,不良率较高,所以通常更多采用压铸的方式。
[0003]目前,传统的压铸方式主要通过从模具的电磁阀孔处进料,这样的方式缺陷在于,模具中拱起的或者较大形状的部位有时会被设置于远离进料口的位置,这样,这些部位往往无法得到平衡的压力传递,使得这些部位产生气缩孔等问题。
[0004]另外,也有技术从拱起的或者较大形状部位处进料,这样,这些较大形状部位虽然可以得到有效的压力传递及补缩,但有时会导致远离较大部位处的部位无法得到有效的压力传递和补缩。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无法有效地对模具各部位传递压力及补缩的缺陷,提供一种压力传递均匀、可以有效补缩的用于电磁阀阀体的压铸系统。
[0006]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7]—种用于电磁阀阀体的压铸系统,所述电磁阀阀体包括有一储能器座和一阀体本体,其特点在于,所述压铸系统包括有:一与所述电磁阀阀体匹配的阀体模具、一填充部和一排渣部;此处,作为原料的铝液从填充部注入阀体模具,再经排渣部排出。
[0008]所述阀体模具包括相互连通的一储能器座成型腔和一阀体本体成型腔;所述储能器座成型腔和所述阀体本体成型腔上均设置有至少一进料口和至少一溢流口 ;此处,在储能器座成型腔和阀体本体成型腔上分别设置进料口和溢流口可以均匀分配压铸时的压力。
[0009]所述填充部包括有若干个浇道,所述浇道分别与所述进料口相连通;
[0010]所述排渣部包括有若干个溢流道,所述溢流道与所述溢流口相连通,所述溢流道上设置有至少一渣包。此处设置渣包是用于防止气缩孔的发生。
[0011]较佳的,所述储能器座成型腔具有一端面,所述端面位于所述阀体模具的一侧边,所述储能器座成型腔上的至少一个所述进料口设置于所述端面上。也就是说,储能器座成型腔为圆柱形,存在一个端面,而该端面设置于阀体模具的一条侧边上。
[0012]较佳的,所述阀体本体成型腔上设置有若干个位于所述侧边的电磁阀孔成型单元,且所述阀体本体上的至少一个所述进料口设置于所述电磁阀孔成型单元上。
[0013]较佳的,所述填充部包括一料饼,所述料饼通过若干个所述浇道与若干个所述进料口相连通。
[0014]较佳的,所述端面位于所述侧边的一端,所述端面上还设置有所述溢流口 ;所述侧边远离所述端面的另一端的至少一所述电磁阀孔成型单元上也设置有所述溢流口。由于储能器座成型腔在阀体模具的一端,所以为了使得压力传递均衡,设置溢流口对压力进行调難
iF.0
[0015]较佳的,所述阀体模具的若干个所述溢流口设置于与所述侧边相对的另一侧边上。
[0016]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设置浇道分别将储能器座成型腔、阀体本体成型腔与料饼相连通,使得压铸中模具各个部位都可以得到有效的补缩;通过设置渣包连通溢流口,使得压力的传递更为有效。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发明。
[0019]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涉及的用于电磁阀阀体的压铸系统,包括有:阀体模具、填充部和排洛部;
[0020]阀体模具包括相互连通的储能器座成型腔20和阀体本体成型腔;储能器座成型腔20设置有进料口 21 ;阀体本体成型腔上包括有3个位于下侧的电磁阀孔成型单元,进料口 22、进料口 23、进料口 24对应的设置于该三个电磁阀孔成型单元上。
[0021]填充部包括有料饼10和浇道11、浇道12、浇道13,料饼10通过浇道11、浇道12、浇道13与进料口 21、进料口 22、进料口 23、进料口 24相连通,其中浇道11、浇道12分别对应进料口 21、进料口 22,浇道13对应进料口 23、进料口 24。
[0022]储能器座成型腔20的端面位于阀体模具下侧的一端,端面设置有溢流口,对应的溢流道30上设置有渣包40 ;
[0023]阀体模具下侧总共有4个电磁阀孔成型单元,其中远离端面的最远端的电磁阀孔成型单元上也设置有溢流口,对应的溢流道31上设置有渣包41。
[0024]阀体模具的上侧均匀的设置有7个溢流口,分别对应溢流道32、溢流道33、溢流道34、溢流道35、溢流道36、溢流道37、溢流道38。
[0025]其中,溢流道32、溢流道33、溢流道34、溢流道35、溢流道36、溢流道37、溢流道38上分别设置有渣包42、渣包43、渣包44、渣包45、渣包46、渣包47、渣包48。这样的设置能够在对铝液进行导流的同时,使得压力较为均衡的传递。
[0026]阀体本体成型腔远离储能器座成型腔20的侧边也设置有一个溢流口,对应的溢流道39上设置有渣包49。
[0027]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例如,增加或者减少的溢流口、溢流道,亦或多个溢流道共用一渣包,以及设置为更小且更多的进料口。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电磁阀阀体的压铸系统,所述电磁阀阀体包括有一储能器座和一阀体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铸系统还包括有:一与所述电磁阀阀体匹配的阀体模具、一填充部和一排渣部; 所述阀体模具包括相互连通的一储能器座成型腔和一阀体本体成型腔;所述储能器座成型腔和所述阀体本体成型腔上均设置有至少一进料口和至少一溢流口; 所述填充部包括有若干个浇道,所述浇道分别与所述进料口相连通; 所述排渣部包括有若干个溢流道,所述溢流道与所述溢流口相连通,所述溢流道上设置有至少一洛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磁阀阀体的压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器座成型腔具有一端面,所述端面位于所述阀体模具的一侧边,所述储能器座成型腔上的至少一个所述进料口设置于所述端面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磁阀阀体的压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本体成型腔上设置有若干个位于所述侧边的电磁阀孔成型单元,且所述阀体本体上的至少一个所述进料口设置于所述电磁阀孔成型单元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磁阀阀体的压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部包括一料饼,所述料饼通过若干个所述浇道与若干个所述进料口相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电磁阀阀体的压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位于所述侧边的一端,所述端面上还设置有所述溢流口 ; 所述侧边远离所述端面的另一端的至少一所述电磁阀孔成型单元上也设置有所述溢流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电磁阀阀体的压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模具的若干个所述溢流口设置于与所述侧边相对的另一侧边上。
【文档编号】B22D17/20GK104275457SQ201310280296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4日
【发明者】倪维平, 秦鸣君, 李智运 申请人:上海乾通汽车附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