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模具溢流排气系统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2041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压铸模具溢流排气系统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铸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压铸模具溢流排气系统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平板类压铸件的模具设计均采用集中溢流排气系统,如附图1所示,该设计结构简单,便于模具制作和生产过程中对模具的清理。但对于平板类压铸件的生产容易产生冷隔和冷纹等表面质量问题,使产品的合格率下降,主要原因为铝液通过浇注系统1,经过压铸件2,到达各溢流口 3的时间不一致,从而导致先通过溢流口的铝液会直接封住唯一的排气板4的通路,使之后通过的铝液无法携气体排出,从而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铸模具溢流排气系统改良结构,能有效避免铝液封住排气板情况的发生,提升产品质量。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铸模具溢流排气系统改良结构,包括浇注系统、压铸件、多个溢流口和排气板,浇注系统的流道依次经压铸件、多个溢流口连通排气板,所述排气板为多个,该每一排气板分别连接不同的溢流口。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两个位于压铸件的同一侧的同一水平线上的溢流口连通一个排气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应不同的溢流口设置对应的排气板,可以有效避免不同时间到达溢流口的铝液对排气板通路的封闭,从而避免产生冷隔或冷纹等表面质量问题,提升产品质量和产品合格率。


`[0007]图1为现有压铸模具溢流排气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1-烧注系统2-压铸件3-溢流口4-排气板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即但凡以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范围之内。如图2所示,一种压铸模具溢流排气系统改良结构,包括浇注系统1、压铸件2、多个溢流口 3和排气板4,浇注系统的流道依次经压铸件、多个溢流口连通排气板,所述排气板为多个,该每一排气板分别连接不同的溢流口。这样,根据不同的位置设置不同的排气板,分别连接不同位置的溢流口,如图2所示,从而可以避免集中排气板被提前封闭的不利情况的发生,有效保证了模具内夹带着气体的铝液的排出,改善了平板类压铸件的表面质量问题,提高了产品的生产合格率。优选的,每两个位于压铸件的同一侧的同一水平线上的溢流口连通一个排气板。由于平板类零件,铝液主要流向左、中、右三路流动,对应到达溢流口的铝液有一定的宽度,因此可以两个溢流口并用一个排气板,从而减少每个溢流口对应一个排气板的模具的制作的繁杂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清理麻烦。如果平板类零件,溢流口的位置不是在一条水平线上(有前后位置差别),就必 须分开设置排气板。
权利要求1.一种压铸模具溢流排气系统改良结构,包括浇注系统(I)、压铸件(2)、多个溢流口(3)和排气板(4),浇注系统的流道依次经压铸件、多个溢流口连通排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板为多个,该每一排气板分别连接不同的溢流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模具溢流排气系统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两个位于压铸件的同一侧的同一水平·线上的溢流口连通一个排气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铸模具溢流排气系统改良结构,包括浇注系统、压铸件、多个溢流口和排气板,浇注系统的流道依次经压铸件、多个溢流口连通排气板,所述排气板为多个,该每一排气板分别连接不同的溢流口。该压铸模具溢流排气系统改良结构,能有效避免铝液封住排气板情况的发生,提升产品质量。
文档编号B22D17/20GK203124680SQ201320006660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7日
发明者傅子卿 申请人:瑞鼎机电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