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杯形砂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磨削工具,尤其涉及一种杯形砂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杯形砂轮如中国专利文献CN1947947A公开的“用于大尺寸金刚石膜平坦化磨削的砂轮制作方法”,该砂轮制作方法中公开了一种杯形砂轮,该杯形砂轮包括杯状的砂轮基体,砂轮基体的一端用于与相应动力机构的扭矩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为一个环状端面,在该环状端面上固设有磨削层。使用时,杯形砂轮在相应动力机构的驱动下,磨削层对相应待加工件进行磨削加工,现有杯形砂轮存在的问题在于:在磨削层磨削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渣屑,而这些热量和渣屑又不能及时的散去和排出,热量不能及时散去会导致磨削层温度过高,有可能烧伤砂轮;渣屑如不能及时排出,有可能会造成磨削层与待加工件之间堵塞,甚至刮伤待加工件,造成崩边等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效果好、且排渣能力强的杯形砂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杯形砂轮,包括呈杯形结构的砂轮基体及设置于砂轮基体的杯口环状端面上的磨削层,所述的磨削层上设有冷却排渣端面槽。所述的冷却排渣端面槽为多个沿所述磨削层的周向间隔均布、并延伸方向与所述砂轮基体的径向一致的径向通槽。所述冷却排渣端面槽的个数为10个 50个。所述冷却排渣端面槽的形状为与所述磨削层同轴设置的圆环状。所述的冷却排渣端面槽的圈数为I圈飞圈。所述冷却排渣端面槽的径向宽度为所述磨削层的径向宽度的l/2(Tl/5。所述的磨削层为CBN磨削层或金刚石磨削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磨削层对相应待加工件磨削加工时,冷却液可通过冷却排渣端面槽快速流动,从而降低磨削层在磨削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提高冷却效果,防止砂轮烧伤;另外,冷却夜在流动的过程中,也方便能把磨削过程中产生的渣屑排出,提高了杯形砂轮的排渣能力。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一种杯形砂轮的实施例1如图1所示:包括呈杯形结构的砂轮基体4,砂轮基体4的杯口环状端面上设置有金刚石磨削层,磨削层I上设有冷却排渣端面槽6,冷却排渣端面槽为多个沿所述磨削层的周向间隔均布、并延伸方向与所述砂轮基体的径向一致的径向通槽。图中2表示中心孔,3表示螺栓孔。使用时,冷却液可以在各冷却排渣端面槽中快速流动,及时散去磨削层由于磨削而产生的热量,冷却液在对杯形砂轮冷却的同时,还可将磨削过程产生的渣屑顺利排出。在本杯形砂轮的其它实施例中:冷却排渣端面槽的个数可以优选的为1(Γ50个,当然也可以根据杯形砂轮的尺寸和磨削性能要求,冷却排渣端面槽的个数还可以取1(Γ50个之外的其它值;磨削层的磨粒还可以是CBN磨粒或者是破碎的CBN磨粒或者金刚石聚晶磨粒。一种杯形砂轮的实施例2如图2 3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冷却排渣端面槽5只有一个,且冷却排渣端面槽的形状为与磨削层同轴设置的圆环状,冷却排渣端面槽的径向宽度为磨削层的径向宽度的1/10。在本杯形砂轮的其它实施例中:冷却排渣端面槽的圈数还可以是疒5圈中的任意圈数,各冷却排渣端面槽同轴且径向间隔设置,当然根据杯形砂轮的尺寸和磨削性能要求,冷却排渣端面槽的圈数也可选取大于5的其它值;冷却排渣端面槽的径向宽度还可以是磨削层的径向宽度的l/2(Tl/5的中的任意值或其它比值,这个比值可以根据砂轮的尺寸来选择,因为砂轮的尺寸确定后,冷却排渣端面槽的宽度和数量,直接会影响到磨削层的宽度,冷却排渣端面槽的数目过多会降低磨削效率,或者造成磨削过程中的崩 边问题。
权利要求1.一种杯形砂轮,包括呈杯形结构的砂轮基体及设置于砂轮基体的杯口环状端面上的磨削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磨削层上设有冷却排渣端面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形砂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排渣端面槽为多个沿所述磨削层的周向间隔均布、并延伸方向与所述砂轮基体的径向一致的径向通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杯形砂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排渣端面槽的个数为10个 50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形砂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排渣端面槽的形状为与所述磨削层同轴设置的圆环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杯形砂轮,其特在在于:所述的冷却排渣端面槽的圈数为I圈 5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杯形砂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排渣端面槽的径向宽度为所述磨削层的径向宽度的l/2(Tl/5。
7.根据权利要求Γ6任意一项所述的杯形砂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磨削层为CBN磨削层或金刚石磨削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杯形砂轮,包括呈杯形结构的砂轮基体及设置于砂轮基体的杯口环状端面上的磨削层,所述的磨削层上设有冷却排渣端面槽。在磨削层对相应待加工件磨削加工时,冷却液可通过冷却排渣端面槽快速流动,从而降低磨削层在磨削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提高冷却效果,防止砂轮烧伤;另外,冷却夜在流动的过程中,也方便能把磨削过程中产生的渣屑排出,提高了杯形砂轮的排渣能力。
文档编号B24D7/18GK203156587SQ201320041580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5日
发明者王利娜, 李剑 申请人:河南富耐克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