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湿端面磨床防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3662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卧式湿端面磨床防水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卧式湿端面磨床防水机构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端面加工设备辅具,具体为一种卧式湿端面磨床防水机构。
背景技术
:所述端面加工设备如弹簧制造行业的双(单)工位卧式湿磨磨簧机,弹簧装夹工作台通过滑台滑动安装于床身上,所述滑台的滑动方向水平平行于端面砂轮端面,所述床身的进给方向为端面砂轮的轴向;对应于每个弹簧装夹工位设有安装冷却管。所述卧式湿磨磨簧机工作时,弹簧装夹工作台横向往复运动,固定在工作台上的弹簧工件夹具和弹簧工件也往复运动,弹簧工件端面与旋转的砂轮端面形成往复的相对运动,使弹簧工件端面被磨削。在磨削中,冷却管向弹簧工件和砂轮喷洒冷却液。由于高速旋转的砂轮会把夹带着磨灰的冷却液到处抛洒,而现用防护罩结构不合理,不能有效防范冷却液的飞溅,造成工作环境恶劣、冷却效果差、设备受污染、水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
(三)实用新型内容: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防范冷却液飞溅,进而净化工作环境的卧式湿端面磨床防水机构。能够实现上述目的的卧式湿端面磨床防水机构,包括防范冷却液飞溅的防护罩,所不同的是所述防护罩包括对工件的磨削端和端面砂轮进行防护的主罩和对主罩进行防护的外罩,所述主罩的前端面开设工件磨削端进入口,且所述进入口的宽度大于工件磨削端随工作台左、右移动的距离,主罩的后端面为敞口,主罩的四周环面于后端面有一个向内的裙边,所述裙边的轴向位置超过端面砂轮;所述外罩前端面为罩住主罩的敞口,外罩后端面开设端面砂轮轴向进、出的避让口。所述防护罩不但约束了冷却液在前后、左右、上下的抛洒,而且被抛洒的冷却液于防护罩内上方聚拢后又形成了雨帘再淋到端面砂轮和工件上,形成了二次冷却,增强了冷却效果。进一步对冷却液飞溅采取的措施是于所述避让口设置环绕端面砂轮圆周的砂轮挡边。所述砂轮挡边不能全部挡住端面砂轮,砂轮挡边的宽度与砂轮最薄安全使用厚度时的磨削端面一致。由于设有了砂轮挡边,所述主罩后端面裙边的轴向位置可以缩短,其处于砂轮挡边范围内即可。所述防护罩的出水口开设于主罩和外罩的底部,所述出水口下方设置接水槽。所述出水口也是整个防护罩的出风口,因为旋转的端面砂轮象风叶,主罩和外罩的内部结构形成风道,风从工件磨削端进入口(即抽风口)进入,从出水口(即出风口)排出,因此,即使有部分水、尘从防护罩溅出,也会随风被吸入防护罩内,从而保证了磨削外部环境的清洁和卫生。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卧式湿端面磨床防水机构的防水和防尘效果非常出色,99%以上的磨屑、磨灰随冷却液被回收,很少需要人工清理,完全达到清洁生产的要求,冷却效果比传统方式至少提高一倍以上。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实施方式中各部件的分解图。图3为图1、图2中防护罩之主罩的结构示意图。图号标识:1、工件夹具;2、端面砂轮;3、主罩;4、外罩;5、工作台;6、砂轮挡边;7、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卧式湿端面磨床防水机构的主体为直立于床身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底部设有接水槽,防护罩由主罩3和外罩4构成。 所述主罩3的前端面开设进入口,主罩3的后端面为敞口,主罩3四周环面于后端面有一个向内的裙边;所述外罩4前端面为敞口,外罩4后端面开设圆形避让口,外罩4前端面的敞口从主罩3后端面罩住主罩3,外罩4后端面的内壁上设置砂轮挡边6,所述砂轮挡边6环绕避让口,所述砂轮挡边6可以是外罩4后端面冲孔成型后的翻边,如图1、图2、图3所示。所述主罩3前端面的进入口为工件7磨削端的进口,且所述进入口的宽度大于工件7磨削端随工作台5左、右移动的距离;所述外罩4后端面的圆形避让口稍大于端面砂轮2的直径,为端面砂轮2的进入口,如图1所示。所述主罩3与外罩4共同将工件7磨削端和砂轮砂轮2包围其中,其中砂轮挡边6的宽度与砂轮最薄安全使用厚度时的磨削端面一致或略短些,主罩3环面后端面的裙边之轴向位置大于端面砂轮2露出砂轮挡边6的部分,即裙边之轴向位置处于砂轮挡边6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最适合运用于卧式湿端面磨簧机,该磨簧机工作台5左、右移动和端面砂轮2轴向移动的合成运动完成对工件7端面的磨削加工。如图1、图2所示,工件7的磨削端从主罩3的前端面进入口伸入主罩3内,端面砂轮2通过外罩4后端面的避让口进入外罩4,如图1、图2所示。所述主罩3内设有冷却管,冷却管分别对应于各工件7端面;主罩3和外罩4的底部开设相通的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处于接水槽范围内。
权利要求1.卧式湿端面磨床防水机构,包括防范冷却液飞溅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包括对工件(7)的磨削端和端面砂轮(2)进行防护的主罩(3)和对主罩(3)进行防护的外罩(4),所述主罩(3)的前端面开设工件(7)的磨削端进入口,且所述进入口的宽度大于工件(7)的磨削端随工作台(5)左右移动的距离,主罩(3)的后端面为敞口,主罩(3)的四周环面于后端面有一个向内的裙边,所述裙边的轴向位置超过端面砂轮(2);所述外罩(4)前端面为罩住主罩(3)的敞口,外罩(4)后端面开设端面砂轮(2)轴向进、出的的避让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湿端面磨床防水机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避让口设置环绕端面砂轮(2)圆周的砂轮挡边(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湿端面磨床防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砂轮挡边(6)的宽度与砂轮(2)最薄安全使用厚度时的磨削端面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卧式湿端面磨床防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罩(3)后端面裙边的轴向位置处于砂轮挡边(6)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卧式湿端面磨床防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的出水口开设 于主罩(3)和外罩(4)的底部,所述出水口下方设置接水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卧式湿端面磨床防水机构,包括防冷却液飞溅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包括对工件的磨削端和端面砂轮进行防护的主罩和对主罩进行防护的外罩,所述主罩的前端面开设工件磨削端进入口,且所述进入口的宽度大于工件随工作台左右移动的距离,主罩的后端面为敞口,主罩的四周环面于后端面有一个向内的裙边;所述外罩前端面为罩住主罩的敞口,外罩后端面开设端面砂轮轴向进、出的避让口;所述防护罩的出水口开设于主罩和外罩的底部,所述出水口下方设置接水槽。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和防尘效果非常出色,99%以上的磨屑、磨灰随冷却液被回收,很少需要人工清理,完全达到清洁生产的要求,冷却效果比传统方式至少提高一倍以上。
文档编号B24B55/06GK203156572SQ20132012647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9日
发明者莫吾斌 申请人:桂林易马机电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