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式加热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3955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箱式加热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处理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箱式加热炉的炉门结构。
背景技术
热处理工艺一般包括加热、保温、冷却三个过程,这些过程互相衔接,不可间断。加热是热处理的重要工序之一,现有技术中,常采用箱式加热炉对工件进行加热。如图1和图2所示,传统的箱式加热炉的炉体前端在炉膛入口处设置炉门,炉门由厚钢板内部填充防火隔热材料制造,炉膛入口的四周开设有嵌槽,嵌槽内安装有用于弹性密封炉门的密封盘根,炉门的两侧与导轨滑动配合,炉门的顶部通过链条与气缸传动,从而完成炉门开启或闭合动作。为了使炉门关闭后能够密封压紧在炉膛入口上,因此传统的箱式加热炉的炉体前端略微倾斜,这样可以使炉门利用自身重力压在炉膛入口处;另外,如图3所示,炉门两侧的导轨下端部逐渐向炉膛入口处靠近,也使得炉门在下落的过程中能够自动压在炉膛入口处。然而,炉门倾斜既不便于安装调试,也不能完全压紧在炉膛入口,并且实现密封;此外,而该结构中的导轨需要开设双轨,并且导轨下端弯曲,因此其加工难度也比较大,制造成本闻。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安装调试简单、同时密封性好的箱式加热炉。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箱式加热炉,包括炉膛内设有多个加热源的炉体、用于封堵在所述的炉膛的入口处的炉门、与所述的炉门传动连接的提升机构,所述的炉膛的入口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对导轨,所述的炉门的两侧转动设置有两组导向轮,所述的导向轮分别转动地插在一对所述的导轨内,所述的炉体上还设置有至少一对压紧机构,所述的炉门具有打开和关闭两个工作位置,当所述的炉门处于关闭位置时,所述的压紧机构将所述的炉门压紧在所述的炉膛的入口上;当所述的炉门处于打开位置时,所述的压紧机构与所述·的炉门相分离。由于上述压紧机构能够在炉门关闭时,将炉门压紧在炉膛入口处,因此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热量损失,保证炉膛密闭。同时,利用压紧机构对炉门密封,还能够降低对炉体、炉门以及导轨的密封设计要求,简化安装和维修工作。优选地,所述的压紧机构有4个,4个所述的压紧机构分别位于所述的入口的四角处。优选地,所述的压紧机构包括气缸、铰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的铰轴上的压杆,所述的压杆一端部转动连接在所述的气缸的活塞杆上,另一端部用于压抵在所述的炉门上。由于铰轴设置在压杆的中部,当压紧机构动作时,气缸的活塞杆伸出,利用杠杆原理将压杆的另一端部压紧在炉门上。进一步地,一对所述的导轨沿直线延伸,且各所述的导轨仅具有一个滑道,两组所述的导向轮收容于各所述的滑道内。该导轨更易于加工和安装,同时也能够降低维修难度。优选地,所述的炉体的前端面大致垂直于水平面,所述的导轨沿大致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延伸。进一步地,所述的炉体上还开设有围绕所述的入口一周的嵌槽,所述的嵌槽内设置有密封盘根。优选地,所述的炉门和炉体之间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的炉门位置的传感器,所述的传感器与所述的压紧机构信号连接。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箱式加热炉的炉体前侧设置压紧机构,使炉门在关闭时能够被压紧在炉膛入口处,从而减少热损失,提高加热效率;此外,还可以简化和降低炉门、炉体以及导轨的设计和安装要求。

附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加热炉的主视图;附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加热炉的半剖视图;附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导轨的示意图;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半剖视图;附图6为炉门的主视图; 附图7为炉门的俯视图(炉门处于未压紧状态);附图8为炉门的俯视图(炉门处于压紧状态);附图9为炉门的右视图;以上附图中:1、炉体;11、入口 ;12、炉膛;13、耐火砖;14、嵌槽;15、密封盘根;16、导轨;17、保护罩;2、炉门;21、导向轮;22、炉门内底面;3、提升机构;31、气缸;32、链条;33、第一链轮;4、压紧机构;41、压紧气缸;42、铰轴;43、压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如图4-9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箱式加热炉,用于对热处理工件进行加热,该加热炉包括炉体1、用于封堵在炉膛12入口 11处的炉门2、与所述的炉门2传动连接的提升机构3。所述的炉体I内部由耐火砖砌成,外侧由钢板焊接形成,炉膛12内设有多个加热源,如热电偶。进行热处理工作时,加热炉内温度可达几百至上千度,为减少热损失,设计上应考虑炉门2与炉膛入口尽量密封。一般,在炉膛12的入口 11的四周开设嵌槽14,嵌槽14内装设密封盘根15,当炉门2关闭时可以将密封盘根15压紧,从而实现密封,参见附图5。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提升机构3包括传动链32、设置在所述的炉体I侧部的提升气缸31、转动设置在所述的炉体I上方的第一链轮33以及与所述的第一链轮33同轴固定连接的传动轴,所述的传动链32的一端部固定连接在所述的炉体I上,另一端部绕过所述的链轮33与所述的提升气缸31的活塞杆相连接,所述的传动轴上还同轴固定有一对第二链轮,各所述的第二链轮上分别啮合有提升链条,各所述的提升链条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的炉体上,另一端部分别绕过所述的第二链轮33后连接在所述的炉门2的顶部。通过提升气缸31可以控制炉门在打开和关闭位置之间切换。如附图4-8中,所述的炉膛入口 1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轨16,所述的炉门2的两侧各转动设置有I组导向轮21,每组导向轮各包括一对滚轮,所述的导向轮21分别滑动地插在一对所述的导轨16内,提升机构启动时,将带动炉门2沿导轨16滑动,从而开启或关闭。所述的炉体I上还设置有4个压紧机构4,4个所述的压紧机构4分别位于所述的入口 11的四角处。所述的压紧机构4包括气缸41、铰轴42、转动连接在所述的铰轴42上的压杆43,所述的压杆43 —端部转动连接在所述的气缸41的活塞杆上,另一端部用于压抵在所述的炉门2上。由于铰轴42设置在导轨16上,且压杆43的中部与铰轴42连接,因此当压紧机构动作时,气缸41的活塞杆伸出,利用杠杆原理将压杆43的另一端部压紧在炉门2上。优选地,所述的炉门2和炉体I之间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的炉门2位置的传感器,所述的传感器与所述的压紧机构信号连接。本实施例中,该传感器为设置在导轨附近的行程开关,当炉门下降到达关闭位置时,行程开关被触发,并发出信号,控制压紧机构自动压紧炉门。该压紧机构还与加热炉的控制主机信号连接,通过控制主机可以控制提升机构和压紧机构,从而开启炉门。由于炉门可以通过压紧机构实现密封,因此可以不再对炉门、导轨和炉体做特殊的密封设计。所述的炉体I的前端面大致垂直于水平面,所述的导轨16沿大致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延伸。一对所述的导轨16沿直线延伸,且各所述的导轨16仅具有一个滑道,两组所述的导向轮21收容于各所述的滑道内。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箱式加热炉,包括炉膛(12)内设有多个加热源的炉体(I)、用于封堵在所述的炉膛(12 )的入口( 11)处的炉门(2 )、与所述的炉门(2 )传动连接的提升机构(3 ),所述的炉膛(12)的入口(11)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对导轨(16),所述的炉门(2)的两侧转动设置有两组导向轮(21),所述的导向轮(21)分别转动地插在一对所述的导轨(16)内,其特征是:所述的炉体(I)上还设置有至少一对压紧机构(4),所述的炉门(2)具有打开和关闭两个工作位置,当所述的炉门(2)处于关闭位置时,所述的压紧机构(4)将所述的炉门(2)压紧在所述的炉膛(12)的入口(11)上;当所述的炉门(2)处于打开位置时,所述的压紧机构(4)与所述的炉门(2)相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式加热炉,其特征是:所述的压紧机构(4)有4个,4个所述的压紧机构(4)分别位于所述的入口(11)的四角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箱式加热炉,其特征是:所述的压紧机构(4)包括气缸(41)、铰轴(42)、转动连接在所述的铰轴(42)上的压杆(43),所述的压杆(43)—端部转动连接在所述的气缸(41)的活塞杆上,另一端部用于压抵在所述的炉门(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式加热炉,其特征是:一对所述的导轨(16)沿直线延伸,且各所述的导轨(16)仅具有一个滑道,两组所述的导向轮(21)收容于各所述的滑道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式加热炉,其特征是:所述的炉体(I)的前端面大致垂直于水平面,所述的导轨(16)沿大致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式加热炉,其特征是:所述的炉体(I)上还开设有围绕所述的入口(11) 一周的嵌槽(14),所述的嵌槽(14)内设置有密封盘根(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式加热炉,其特征是:所述的炉门(2)和炉体(I)之间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的 炉门(2)位置的传感器,所述的传感器与所述的压紧机构信号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箱式加热炉,包括炉膛内设有多个加热源的炉体、用于封堵在炉膛的入口处的炉门、与炉门传动连接的提升机构,炉膛的入口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对导轨,炉门的两侧转动设置有两组导向轮,导向轮分别转动地插在一对导轨内,炉体上还设置有至少一对压紧机构,炉门具有打开和关闭两个工作位置,当炉门处于关闭位置时,压紧机构将炉门压紧在炉膛的入口上;当炉门处于打开位置时,压紧机构与炉门相分离。由于上述压紧机构能够在炉门关闭时,将炉门压紧在炉膛入口处,因此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热量损失,保证炉膛密闭。同时,利用压紧机构对炉门密封,还能够降低对炉体、炉门以及导轨的密封设计要求,简化安装和维修工作。
文档编号C21D1/00GK203159667SQ20132016751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7日
发明者卢为忠 申请人:苏州工业园区热处理设备厂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