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蜡供蜡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300508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智能制蜡供蜡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智能制蜡供蜡装置,包括固定支架、破碎机、打浆机、中央控制器、能够将蜡板送入到破碎机进料口中的提升机、用于将打浆机内的蜡浆输送出去的传输机构及用于存储蜡液并能够将蜡液输送至打浆机中的保温桶,提升机、破碎机、打浆机、保温桶、传输机构及中央控制器均与固定支架连接,破碎机位于提升机与打浆机之间,破碎机出料口位于打浆机进料口上方,传输机构位于破碎机和打浆机下方,传输机构的进料口与打浆机底部出料口连接相通,传输机构出料口用于与注蜡机上的储蜡桶连接相通,保温桶紧靠在打浆机一侧,提升机、破碎机、打浆机、保温桶及传输机构均与中央控制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生产效率高、占用场地面积小、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小。
【专利说明】智能制蜡供蜡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造型【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向注蜡机提供蜡浆的智能制蜡供蜡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注蜡机所使用的蜡浆一般采用以下方式制作完成:首先通过破碎机将整块的蜡板打成是碎蜡块,然后将碎蜡块连同事先储存在保温桶内的蜡液一起倒入到打浆机中进行混合,再由打浆机将两者的混合物打成稠状的蜡浆,最后将制作完成的蜡浆储存到注蜡机上的储蜡桶内供注蜡机使用。目前,在上述蜡浆制作方式中所使用到的破碎机、保温桶、打浆机及注蜡机上的储蜡桶通常都是相互独立的设备,因此在蜡浆制作过程中,蜡板、碎蜡块、蜡液这些原料及蜡浆成品在相关设备之间的传递都需要工作人员通过运输设备进行人工传递,而过多的人工操作不但会加大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还会降低蜡浆的生产效率;另外,为方便工作人员的操作,各设备间通常会留有较大的场地空间,这无疑是现有整个蜡浆生产线占用场地面积较大的主要原因。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占用场地面积小、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小的智能制蜡供蜡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智能制蜡供蜡装置:包括破碎机和打浆机,其中,智能制蜡供蜡装置还包括固定支架、中央控制器、能够将蜡板送入到破碎机进料口中的提升机、用于将打浆机内的蜡浆输送出去的传输机构以及用于存储蜡液并能够将蜡液输送至打浆机中的保温桶,提升机、破碎机、打浆机、保温桶、传输机构及中央控制器均与固定支架连接,破碎机位于提升机与打浆机之间,且破碎机出料口位于打衆机的进料口上方,传输机构位于破碎机和打衆机的下方,且传输机构的进料口与打衆机底部出料口连接相通,传输机构出料口用于与注蜡机上的储蜡桶连接相通,保温桶紧靠在打浆机一侧,提升机、破碎机、打浆机、保温桶及传输机构均与中央控制器电连接。
[000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制蜡供蜡装置,其中,提升机包括机架、竖直提升机构和水平推动机构,机架与固定支架连接,竖直提升机构包括绞盘机、提升座、两个牵引块及两条牵引绳,机架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一对竖直导槽,机架上设有一对左右对称的竖直导板,提升座位于两块竖直导板之间,提升座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一对拉环,两个牵引块分别位于两对竖直导槽之间,两个牵引块上均连接有一个动滑轮、一对与拉环相配合的拉钩以及两对分别位于牵引块上部和下部的圆管,每个圆管上均连接有连杆,每个连杆一端均通过第一轴承连接有与相应竖直导槽相配合的导向轮,机架上部设有一个用于感应牵引块位置的上接近开关,机架下部设有用于感应提升座位置的下接近开关,其中一块竖直导板上部连接有镜面反射光电开关,另一块竖直导板上部与镜面反射光电开关对应处连接有反射面板,绞盘机连接在机架顶部,两条牵引绳分别绕在一个动滑轮及设于机架顶部相应侧的定滑轮上,且两条牵引绳一端均与绞盘机连接,两条牵引绳另一端均与机架顶部连接,水平推动机构位于提升座上方,它包括第一气缸、第一电磁换向阀、两根拉杆、两根导向杆、两个滑块、固定横板及推板,机架上部连接有用于连接第一气缸的前固定板和后固定板,第一气缸前部连接有前行程开关,第一气缸后部连接有后行程开关,第一电磁换向阀连接在固定支架上,且第一电磁换向阀与第一气缸连接相通,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前端穿过前固定板并连接有U形接头,两根拉杆和两根导向杆分别位于第一气缸的左右两侧,且两根拉杆后端分别通过一个拉杆固定座与固定横板连接,两根拉杆前端均穿过前固定板,两根拉杆前端之间连接有拉块,U形接头通过螺栓套在拉块上,两根导向杆均连接在前固定板与后固定板之间,两个滑块分别固定在固定横板的左右两侧并可滑动地套在相应的导向杆上,推板与固定横板连接,机架前部连接有用于与破碎机进料口连接的滑槽,绞盘机、第一电磁换向阀、上接近开关、下接近开关、镜面反射光电开关、前行程开关及后行程开关均与中央控制器电连接。
[000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制蜡供蜡装置,其中,破碎机包括机座、电机、机壳、转筒、两个轴承座、两个转轴、第二气缸及第二电磁换向阀,机座和电机均连接在固定支架上,机壳连接在机座上,转筒位于机壳内,转筒上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旋转刀片和若干第二旋转刀片,若干第一旋转刀片与若干第二旋转刀片在转筒上呈周向和轴向均匀交错分布,机壳的前后两个内壁上均等间距的固定连接有可与第一旋转刀片和第二旋转刀片相配合的若干固定刀片,两个轴承座分别连接在机壳的左右两端,转筒左右两端分别与一个转轴一端连接,两个转轴的另一端分别穿过机壳的左右两侧壁并通过轴套和第二轴承与相应的轴承座连接,电机的电机轴一端与其中一个转轴一端之间通过链轮和链条连接,机壳上端连接有进料斗,进料斗的进料口与提升机的滑槽连接,机壳下端连接有出料斗,出料斗的出料口位于打浆机的进料口上方,第二气缸通过气缸座与机座连接,第二电磁换向阀连接在固定支架上,且第二电磁换向阀与第二气缸连接相通,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下端连接有封板,封板位于出料斗的出料口处,电机和第二电磁换向阀均与中央控制器电连接。
[000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制蜡供蜡装置,其中,传输机构包括带驱动电机的输送泵、进料管、出料管、短管、第三气缸及第三电磁换向阀,输送泵连接在固定支架上,短管和第三气缸均连接在打浆机底部,第三电磁换向阀连接在固定支架上,且第三电磁换向阀与第三气缸连接相通,进料管连接相通在输送泵与短管一端之间,短管周壁上开设有通孔,通孔与打浆机底部出料口连接相通,第三气缸与短管另一端连接,且第三气缸的活塞杆可伸缩地位于短管内,当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从第三气缸的缸体内伸出时,第三气缸的活塞杆能够将通孔堵住,而当第三气缸的活塞杆缩回第三气缸的缸体内时,通孔导通,出料管一端与输送泵连接相通,出料管另一端用于与注蜡机上的储蜡桶连接相通,输送泵和第三电磁换向阀均与中央控制器电连接。
[000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制蜡供蜡装置,其中,保温桶包括壳体、桶体、封盖、旋柄、旋柄座、压块、蜡液输送管、气动球阀开关、气源接口、温度传感器、液位开关、由硅橡胶加热带制成的加热层以及由耐高温保温棉制成的保温层,壳体连接在固定支架上,桶体位于壳体内,加热层包裹在桶体外周壁上,保温层包裹在加热层外,温度传感器连接在保温层上,封盖盖在设于壳体顶部的开口处,旋柄座两端均铰接在壳体上,旋柄通过其下部的螺杆与旋柄座连接,螺杆下端与压块连接,压块压紧在封盖上,蜡液输送管一端穿过壳体与保温桶连接相通,蜡液输送管另一端与打浆机连接相通,蜡液输送管上安装有气动球阀开关,气源接口连接在壳体上,且气源接口一端穿过壳体与桶体连接相通,液位开关连接在壳体上,且液位开关的探测杆穿过壳体插在桶体中,气动球阀开关、温度传感器、液位开关及加热层均与中央控制器电连接。
[0009]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智能制蜡供蜡装置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本实用新型智能制蜡供蜡装置将提升机、破碎机、打浆机、保温桶及传输机构集中在了一个固定支架上,因此本实用新型智能制蜡供蜡装置的占用场地面积非常小,而且由于本实用新型智能制蜡供蜡装置是通过中央控制器来控制提升机、破碎机、打浆机、保温桶及传输机构的运行,也就是说,工作人员只需事先将若干蜡板叠放在提升机上,并向保温桶内注满蜡液即可,接下来的蜡板、碎蜡块、蜡液这些原料及蜡浆成品在相关设备之间的传递工作都会由中央控制器控制提升机、破碎机、打浆机、保温桶及传输机构来自动完成,而无需采用人工运输传递,因此,本实用新型智能制蜡供蜡装置不但能够大大减小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省去的过多的人工操作还能大大提高蜡浆的生产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制蜡供蜡装置的立体结构外形示意图;[0011]图2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制蜡供蜡装置中提升机的立体结构外形示意图;[0012]图3是图2中沿A-A线的剖视结构外形示意图;[0013]图4是图3中沿B-B线的剖视结构外形示意图;[0014]图5是图3中沿C-C线的剖视结构外形示意图;[0015]图6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制蜡供蜡装置中破碎机的立体结构外形示意图;[0016]图7是图6中沿D-D线的剖视结构外形示意图;[0017]图8是破碎机中转筒的立体结构外形示意图;[0018]图9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制蜡供蜡装置中打浆机与传输机构之间的局部分解结构外形示意图;[0019]图10是传输机构中短管的立体结构外形示意图;[0020]图11是图1中沿E-E线的剖视结构外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1] 日曰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智能制蜡供蜡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如图1和图9所示,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智能制蜡供蜡装置包括固定
支架7、破碎机2、打浆机3、中央控制器6、能够将蜡板送入到破碎机2进料口中的提升机1、用于将打浆机3内的蜡浆输送出去的传输机构5以及用于存储蜡液并能够将蜡液输送至打浆机3中的保温桶4,提升机1、破碎机2、打浆机3、保温桶4、传输机构5及中央控制器6均与固定支架7连接,破碎机2位于提升机I与打浆机3之间,且破碎机2出料口位于打浆机3的进料口 301上方,传输机构5位于破碎机2和打衆机3的下方,且传输机构5的进料口与打浆机3底部出料口 302连接相通,传输机构5出料口用于与注蜡机上的储蜡桶连接相通,保温桶4紧靠在打浆机3 —侧,提升机1、破碎机2、打浆机3、保温桶4及传输机构5均与中央控制器6电连接,如图1至图5所示,提升机I包括机架101、竖直提升机构和水平推动机构,机架101与固定支架7连接,竖直提升机构包括绞盘机102、提升座103、两个牵引块104及两条牵引绳105,机架10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一对竖直导槽106,机架101上设有一对左右对称的竖直导板107,提升座103位于两块竖直导板107之间,提升座103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一对拉环108,两个牵引块104分别位于两对竖直导槽106之间,两个牵引块104上均连接有一个动滑轮109、一对与拉环108相配合的拉钩110以及两对分别位于牵引块104上部和下部的圆管111,每个圆管111上均连接有连杆112,每个连杆112 —端均通过第一轴承113连接有与相应竖直导槽106相配合的导向轮114,机架101上部设有一个用于感应牵引块104位置的上接近开关134,机架101下部设有用于感应提升座103位置的下接近开关115,其中一块竖直导板107上部连接有镜面反射光电开关116,另一块竖直导板107上部与镜面反射光电开关116对应处连接有反射面板117,绞盘机102连接在机架101顶部,两条牵引绳105分别绕在一个动滑轮109及设于机架101顶部相应侧的定滑轮118上,且两条牵引绳105 —端均与绞盘机102连接,两条牵引绳105另一端均与机架101顶部连接,水平推动机构位于提升座103上方,它包括第一气缸119、第一电磁换向阀120、两根拉杆121、两根导向杆122、两个滑块123、固定横板124及推板125,机架101上部连接有用于连接第一气缸119的前固定板126和后固定板127,第一气缸119前部连接有前行程开关128,第一气缸119后部连接有后行程开关129,第一电磁换向阀120连接在固定支架7上,且第一电磁换向阀120通过软管(图中未示出)与第一气缸119连接相通,第一气缸119的活塞杆前端穿过前固定板126并连接有U形接头130,两根拉杆121和两根导向杆122分别位于第一气缸119的左右两侧,且两根拉杆121后端分别通过一个拉杆固定座131与固定横板124连接,两根拉杆121前端均穿过前固定板126,两根拉杆121前端之间连接有拉块132,U形接头130通过螺栓套在拉块132上,两根导向杆122均连接在前固定板126与后固定板127之间,两个滑块123分别固定在固定横板124的左右两侧并可滑动地套在相应的导向杆122上,推板125与固定横板124连接,机架101前部连接有用于与破碎机2进料口连接的滑槽133,绞盘机102、第一电磁换向阀120、下接近开关115、镜面反射光电开关116、前行程开关128及后行程开关129均与中央控制器6电连接,如图1、图6、图7和图8所示,破碎机2包括机座201、电机202、机壳203、转筒204、两个轴承座205、两个转轴206、第二气缸207及第二电磁换向阀208,机座201和电机202均连接在固定支架7上,机壳203连接在机座201上,转筒204位于机壳203内,转筒204上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旋转刀片209和若干第二旋转刀片210,若干第一旋转刀片209与若干第二旋转刀片210在转筒204上呈周向和轴向均匀交错分布,机壳203的前后两个内壁上均连接有一块固定板220,两块固定板220上均等间距的固定连接有可与第一旋转刀片209和第二旋转刀片210相配合的若干固定刀片211,这里的相配合是指每片第一旋转刀片209和每片第二旋转刀片210在随着转筒204旋转过程中均能够从其中两块相邻固定刀片211之间的缝隙处穿过,两个轴承座205分别连接在机壳203的左右两端,转筒204左右两端分别与一个转轴206 —端连接,两个转轴206的另一端分别穿过机壳203的左右两侧壁并通过轴套212和第二轴承213与相应的轴承座205连接,电机202的电机轴一端与其中一个转轴206 —端之间通过链轮214和链条215连接,机壳203上端连接有进料斗216,进料斗216的进料口与提升机I的滑槽133连接,机壳203下端连接有出料斗217,出料斗217的出料口位于打浆机3的进料口 301上方,第二气缸207通过气缸座218与机座201连接,第二电磁换向阀208连接在固定支架7上,且第二电磁换向阀208通过软管(图中未示出)与第二气缸207连接相通,第二气缸207的活塞杆下端连接有封板219,封板位于出料斗217的出料口处,电机202和第二电磁换向阀208均与中央控制器6电连接,如图1、图9和图10所示,传输机构5包括带驱动电机的输送泵501、进料管502、出料管503、短管504、第三气缸505及第三电磁换向阀506,输送泵501连接在固定支架7上,短管504和第三气缸505均连接在打浆机3底部,第三电磁换向阀506连接在固定支架7上,且第三电磁换向阀506通过软管(图中未示出)与第三气缸505连接相通,进料管502连接相通在输送泵501与短管504 —端之间,短管504周壁上开设有通孔507,通孔507与打浆机3底部出料口 302连接相通,第三气缸505与短管504另一端连接,且第三气缸505的活塞杆可伸缩地位于短管504内,当第三气缸505的活塞杆从第三气缸505的缸体内伸出时,第三气缸505的活塞杆能够将通孔507堵住,而当第三气缸505的活塞杆缩回第三气缸505的缸体内时,通孔507导通,出料管503 —端与输送泵501连接相通,出料管503另一端用于与注蜡机上的储蜡桶连接相通,输送泵501和第三电磁换向阀506均与中央控制器6电连接,如图1和图11所示,保温桶4包括壳体401、桶体402、封盖403、旋柄404、旋柄座405、压块406、蜡液输送管407、气动球阀开关408、气源接口 409、温度传感器410、液位开关411、由硅橡胶加热带制成的加热层412以及由耐高温保温棉制成的保温层413,壳体401连接在固定支架7上,桶体402位于壳体401内,加热层412包裹在桶体402外周壁上,保温层413包裹在加热层412外,温度传感器410连接在保温层413上,封盖403盖在设于壳体401顶部的开口 414处,旋柄座405两端均通过螺栓和螺帽铰接在壳体401上,旋柄404通过其下部的螺杆415与旋柄座405连接,螺杆415下端与压块406连接,压块406压紧在封盖403上,蜡液输送管407 —端穿过壳体401与保温桶4连接相通,蜡液输送管407另一端与打浆机3连接相通,蜡液输送管407上安装有气动球阀开关408,气源接口 409连接在壳体401上,且气源接口 409 —端穿过壳体401与桶体402连接相通,液位开关411连接在壳体401上,且液位开关411的探测杆穿过壳体401插在桶体402中,气动球阀开关408、温度传感器410、液位开关411及加热层412均与中央控制器6电连接。
[0023]本实用新型智能制蜡供蜡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先将若干蜡板叠放在提升机I的提升座103上,再拆下其中一对连接在旋柄座405 —端的螺栓和螺帽,再将旋柄座405绕着其另一端旋转打开,然后取下封盖403就可向桶体402内注入腊液,当腊液注满后,盖上封盖403,使旋柄座405回复原位,并通过原本拆下来一对螺栓和螺帽将旋柄座405的该活动端再次固定在壳体401上,然后通过旋柄404和压块406将封盖403压紧在壳体401顶部的开口 414处,接着用软管将第一气缸119、第二气缸207、第三气缸505、第一电磁换向阀120、第二电磁换向阀208、第三电磁换向阀506、气动球阀开关408及气源接口 409与外部气源(图中未示出)连接相通,最后将出料管503的出口端与注蜡机上的储蜡桶连接相通,做完上述准备工作后,运行中央控制器6,中央控制器6会进行开启气动球阀开关408、控制绞盘机102慢慢收起牵引绳105、控制电机202运行使破碎机2的转筒204运转和通过第二电磁换向阀208控制第二气缸207的活塞杆向上缩回以打开出料斗217的出料口以上四个操作,气动球阀开关408的开启使蜡液输送管407导通,此时,在外部气源的作用下,保温桶4内蜡液就会顺着蜡液输送管407流入到打浆机3中,绞盘机102慢慢收起牵引绳105可以使两个牵引块104在两条牵引绳105的牵引下会带着提升座103缓慢上升,当叠放在最上方的蜡板处于镜面反射光电开关116与反射面板117之间时,即叠放在最上方的蜡板挡在镜面反射光电开关116与反射面板117之间,使镜面反射光电开关116无法接收到自身发出的反射光时,中央控制器6会控制绞盘机102停止运行,接着中央控制器6通过第一电磁换向阀120控制第一气缸119的活塞杆向前伸出,使U形接头120通过拉块132拉动两根拉杆121,两根拉杆121则通过相应的拉杆固定座131拉动固定横板124向前移动,固定横板124带动推板125使其推动叠放在最上方的蜡板向前移动,并最终使该蜡板沿着滑槽133滑入到破碎机2中,破碎机2将蜡板破碎后所产生的碎蜡块通过出料斗217的出料口从打浆机3的进料口 301进入到打浆机3内与蜡液混合,当前行程开关128感应到第一气缸119活塞杆上的磁环后,中央控制器6通过第一电磁换向阀120控制第一气缸119的活塞杆向后缩回,使U形接头120通过拉块132回拉两根拉杆121,两根拉杆121则通过相应的拉杆固定座131拉动固定横板124向后移动,固定横板124带动推板125向后移动,当后行程开关129感应到第一气缸119活塞杆上的磁环时,说明第一气缸119的活塞杆已经回复到初始位置,此时中央控制器6会再次控制绞盘机102慢慢收起牵引绳105,如此反复几次,直至碎蜡块的数量达到所需的量,这时,中央控制器6暂停绞盘机102和电机202,并关闭气动球阀开关408,同时通过第二电磁换向阀208控制第二气缸207活塞杆向下伸出,使封板219封住出料斗217的出料口,此时,中央控制器6控制打浆机3运行直至打浆完成,中央控制器6控制打浆机3停止运行后,通过第三电磁换向阀506控制第三气缸505的活塞杆回缩,从而使打浆机3底部出料口 302与进料管502相通,这时中央控制器6会控制输送泵501运行,使打浆机3内的蜡浆通过进料管502、输送泵501及出料管503输送至注蜡机上的储蜡桶内供注蜡机使用,当打浆机3内的蜡浆全部输送完毕后,中央控制器6控制输送泵501停止运行,如此反复。本实用新型智能制蜡供蜡装置中的温度传感器410用于实时监测保温桶4内的蜡液温度,当蜡液温度过低时,中央控制器6会控制加热层412对蜡液进行加温,直至蜡液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本实用新型智能制蜡供蜡装置中的液位开关411用于监测保温桶4内的蜡液液面高度,以便工作人员能够及时添加蜡液,本实用新型智能制蜡供蜡装置中的导向杆122和滑块123用于对固定横板124及推板125的移动进行导向,本实用新型智能制蜡供蜡装置中的上接近开关134的作用是,当牵引块104上升到上接近开关134所处高度而被上接近开关134感应到时,说明提升机I上的蜡板已全部使用完,此时中央控制器6会控制绞盘机102释放牵引绳105,使提升座103下降,而下接近开关115的作用是,当提升座103下降至下接近开关115所处高度而被下接近开关115感应到时,说明提升座103已下降至最低位置,此时中央控制器6会控制绞盘机102停止运转,工作人员可再次将蜡板叠放在提升座103上,第一气缸119活塞杆上的磁环为第一气缸119自带且始终固定在第一气缸119活塞杆上,这种带有磁环的气缸为现有常规技术,故不在此赘述。
[0024]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智能制蜡供蜡装置,包括破碎机(2)和打浆机(3),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制蜡供蜡装置还包括固定支架(7)、中央控制器(6)、能够将蜡板送入到破碎机(2)进料口中的提升机(I)、用于将打浆机(3)内的蜡浆输送出去的传输机构(5)以及用于存储蜡液并能够将蜡液输送至打浆机(3)中的保温桶(4),所述提升机(I)、破碎机(2)、打浆机(3)、保温桶(4)、传输机构(5)及中央控制器(6)均与固定支架(7)连接,所述破碎机(2)位于提升机(I)与打浆机(3 )之间,且所述破碎机(2 )出料口位于打浆机(3 )的进料口( 301)上方,所述传输机构(5 )位于破碎机(2 )和打衆机(3 )的下方,且所述传输机构(5 )的进料口与打衆机(3 )底部出料口( 302 )连接相通,所述传输机构(5 )出料口用于与注蜡机上的储蜡桶连接相通,所述保温桶(4 )紧靠在打浆机(3 ) —侧,所述提升机(I)、破碎机(2 )、打浆机(3 )、保温桶(4)及传输机构(5)均与中央控制器(6)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制蜡供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I)包括机架(101)、竖直提升机构和水平推动机构,所述机架(101)与固定支架(7)连接,所述竖直提升机构包括绞盘机(102)、提升座(103)、两个牵引块(104)及两条牵引绳(105),所述机架(10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一对竖直导槽(106),所述机架(101)上设有一对左右对称的竖直导板(107),所述提升座(103)位于两块竖直导板(107)之间,所述提升座(103)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一对拉环(108),所述两个牵引块(104)分别位于两对竖直导槽(106)之间,所述两个牵引块(104)上均连接有一个动滑轮(109)、一对与拉环(108)相配合的拉钩(110)以及两对分别位于牵引块(104)上部和下部的圆管(111),所述每个圆管(111)上均连接有连杆(112),所述每个连杆(112) —端均通过第一轴承(113)连接有与相应竖直导槽(106)相配合的导向轮(114),所述机架(101)上部设有一个用于感应牵引块(104)位置的上接近开关(134),所述机架 (101)下部设有用于感应提升座(103)位置的下接近开关(115),所述其中一块竖直导板(107)上部连接有镜面反射光电开关(116),所述另一块竖直导板(107)上部与镜面反射光电开关(116 )对应处连接有反射面板(117),所述绞盘机(102 )连接在机架(101)顶部,所述两条牵引绳(105)分别绕在一个动滑轮(109)及设于机架(101)顶部相应侧的定滑轮(118)上,且所述两条牵引绳(105) —端均与绞盘机(102)连接,所述两条牵引绳(105)另一端均与机架(101)顶部连接,所述水平推动机构位于提升座(103)上方,它包括第一气缸(119)、第一电磁换向阀(120)、两根拉杆(121)、两根导向杆(122)、两个滑块(123)、固定横板(124)及推板(125),所述机架(101)上部连接有用于连接第一气缸(119)的前固定板(126 )和后固定板(127 ),所述第一气缸(119)前部连接有前行程开关(128 ),所述第一气缸(119)后部连接有后行程开关(129),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120)连接在固定支架(7)上,且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120)与第一气缸(119)连接相通,所述第一气缸(119)的活塞杆前端穿过前固定板(126)并连接有U形接头(130),所述两根拉杆(121)和两根导向杆(122)分别位于第一气缸(119)的左右两侧,且两根拉杆(121)后端分别通过一个拉杆固定座(131)与固定横板(124)连接,所述两根拉杆(121)前端均穿过前固定板(126),所述两根拉杆(121)前端之间连接有拉块(132),所述U形接头(130)通过螺栓套在拉块(132)上,所述两根导向杆(122)均连接在前固定板(126)与后固定板(127)之间,所述两个滑块(123)分别固定在固定横板(124)的左右两侧并可滑动地套在相应的导向杆(122)上,所述推板(125)与固定横板(124)连接,所述机架(101)前部连接有用于与破碎机(2)进料口连接的滑槽(133),所述绞盘机(102)、第一电磁换向阀(120)、上接近开关(134)、下接近开关(115)、镜面反射光电开关(116)、前行程开关(128)及后行程开关(129)均与中央控制器(6)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制蜡供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机(2)包括机座(201)、电机(202)、机壳(203)、转筒(204)、两个轴承座(205)、两个转轴(206)、第二气缸(207 )及第二电磁换向阀(208 ),所述机座(201)和电机(202 )均连接在固定支架(7 )上,所述机壳(203)连接在机座(201)上,所述转筒(204)位于机壳(203)内,所述转筒(204)上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旋转刀片(209)和若干第二旋转刀片(210),所述若干第一旋转刀片(209)与若干第二旋转刀片(210)在转筒(204)上呈周向和轴向均匀交错分布,所述机壳(203)的前后两个内壁上均等间距的固定连接有可与第一旋转刀片(209)和若干第二旋转刀片(210)相配合的若干固定刀片(211),所述两个轴承座(205)分别连接在机壳(203)的左右两端,所述转筒(204 )左右两端分别与一个转轴(206 ) 一端连接,所述两个转轴(206 )的另一端分别穿过机壳(203)的左右两侧壁并通过轴套(212)和第二轴承(213)与相应的轴承座(205)连接,所述电机(202)的电机轴一端与其中一个转轴(206) —端之间通过链轮(214 )和链条(215)连接,所述机壳(203 )上端连接有进料斗(216),所述进料斗(216 )的进料口与提升机(I)的滑槽(133)连接,所述机壳(203)下端连接有出料斗(217),所述出料斗(217 )的出料口位于打浆机(3 )的进料口( 301)上方,所述第二气缸(207 )通过气缸座(218)与机座(201)连接,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208)连接在固定支架(7)上,且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208 )与第二气缸(207 )连接相通,所述第二气缸(207 )的活塞杆下端连接有封板(219),所述封板(219)位于出料斗(217)的出料口处,所述电机(202)和第二电磁换向阀(208)均与中央控制器(6)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制蜡供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机构(5)包括带驱动电机的输送泵(501)、进料管(502)、出料管(503)、短管(504)、第三气缸(505)及第三电磁换向阀(506),所述输送泵(501)连接在固定支架(7)上,所述短管(504)和第三气缸(505 )均连接在打浆机(3 )底部,所述第三电磁换向阀(506 )连接在固定支架(7 )上,且所述第三电磁换向阀(506 )与第三气缸(505 )连接相通,所述进料管(502 )连接相通在输送泵(501)与短管(504) —端之间,所述短管(504)周壁上开设有通孔(507),所述通孔(507)与打浆机(3 )底部出料口( 302 )连接相通,所述第三气缸(505 )与短管(504)另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三气缸(505)的活塞杆可伸缩地位于短管(504)内,当第三气缸(505)的活塞杆从第三气缸(505)的缸体内伸出时,第三气缸(505)的活塞杆能够将通孔(507)堵住,而当第三气缸(505)的活塞杆缩回第三气缸(505)的缸体内时,通孔(507)导通,所述出料管(503) —端与输送泵(501)连接相通,所述出料管(503)另一端用于与注蜡机上的储蜡桶连接相通,所述输送泵(501)和第三电磁换向阀(506 )均与中央控制器(6 )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智能制蜡供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桶(4)包括壳体(401)、桶体(402)、封盖(403)、旋柄(404)、旋柄座(405)、压块(406)、蜡液输送管(407)、气动球阀开关(408)、气源接口(409)、温度传感器(410)、液位开关(411)、由硅橡胶加热带制成的加热层(412)以及由耐高温保温棉制成的保温层(413),所述壳体(401)连接在固定支架(7 )上,所述桶体(402 )位于壳体(401)内,所述加热层(412 )包裹在桶体(402 )外周壁上,所述保温层(413)包裹在加热层(412)外,所述温度传感器(410)连接在保温层(413 )上,所述封盖(403 )盖在设于壳体(401)顶部的开口( 414 )处,所述旋柄座(405 )两端均铰接在壳体(401)上,所述旋柄(404)通过其下部的螺杆(415 )与旋柄座(405 )连接,所述螺杆(415)下端与压块(406)连接,所述压块(406)压紧在封盖(403)上,所述蜡液输送管(407)—端穿过壳体(401)与保温桶(4)连接相通,所述蜡液输送管(407)另一端与打浆机(3 )连接相通,所述蜡液输送管(407 )上安装有气动球阀开关(408 ),所述气源接口( 409 )连接在壳体(401)上,且所述气源接口(409) —端穿过壳体(401)与桶体(402)连接相通,所述液位开关(411)连接在壳体(401)上,且所述液位开关(411)的探测杆穿过壳体(401)插在桶体(402)中,所述气动球阀开关(408)、温度传感器(410)、液位开关(411)及加热层(412)均与中央控制器(6 )电连接。
【文档编号】B22C5/16GK203409181SQ201320401125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4日
【发明者】王华伟, 郁自春, 周丰平, 朱宁生 申请人:宁波创二代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