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潜油电泵叶轮铸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1460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潜油电泵叶轮铸型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潜油电泵叶轮铸型,包括上型、下型、型芯、型腔和浇注系统,采用左右分型的立式浇注结构,简化了造型工艺,且便于排气,避免产生气孔;选择叶轮盖板的外圆部位为分型面,便于下芯和合型;采用带有主浇道、缓冲浇道和内浇道的浇注系统,保证金属液能快速、平稳的填充满型腔,且不会冲击浇道及型腔内壁,避免产生冲砂、砂眼、渣孔、浇不到、气孔和缩孔等缺陷;以主浇道为中心左右对称以30-40°夹角设置两组叶轮型芯及型腔,造型工艺简洁,一次成型两个叶轮,生产效率高,且铸件质量优良,铸造成品率高。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铸型,可以实现快速高效的浇注成型叶轮,生产效率翻倍,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潜油电泵叶轮铸型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铸型,具体涉及一种潜油电泵叶轮铸型,属于冶金铸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潜油电泵作为重要的机械采油设备在油田得到了广泛应用,潜油电泵叶导轮作为潜油电泵的关键零部件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国内外市场需求逐步扩大。
[0003]潜油电泵叶导轮由叶轮和导壳两部分组成,通过铸造成型后,再精加工制成,其中铸造成型是决定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关键环节,目前传统的叶轮铸造工艺,采用砂铸成型工艺,在实际铸造过程中存在砂眼、气孔、渣孔、砂眼、夹渣、缩孔及浇注不满等浇注缺陷,一次浇注成品率不高,造成生产效率相对较低,生产成本高的问题,如何改善和提高浇注质量,提高铸造成型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技术关键。

【发明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潜油电泵叶轮铸型,可以明显提闻铸造质量,避免和减少气孔、砂眼等烧注缺陷,提闻一次成型合格率,生广效率翻倍,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0005]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的一种潜油电泵叶轮铸型包括上型、下型、型芯、型腔和浇注系统,采用立式浇注结构,上型和下型的分型面垂直设置,设在叶轮上盖板的外圆部位,简化造型工艺、便于下芯与合型。
[0006]所述的浇注系统包括主浇道、缓冲道和内浇道,其中主浇道由外浇口和直浇道组成,外浇口为圆锥形结构,与圆柱形的直浇道相连,在直浇道的下方是一个呈弧形的缓冲道,能够有效缓冲主浇道浇注的金属液,避免浇注缺陷产生,同时起到挡砂的作用;内浇道以30-40°夹角对称分布在直浇道的两侧,内浇道截面为圆形,且逐渐变小,形成上大下小的渐变浇道,与型腔相通。
[0007]所述的型芯和型腔由两组结构一致的叶轮型芯及型腔组成,每一组型腔与一个渐变的内浇道相通,通过渐变的内浇道把金属液缓慢的浇注到整个型腔中。
[0008]采用本技术方案后,可以产生如下有益的效果:采用立式浇注结构,分型面垂直设置,排气效果更佳,降低由气孔造成的缺陷,且大大简化了造型工艺,便于下芯与合型,便于生产组织;设置弧形的缓冲道,具有良好的缓冲作用,避免金属液对内壁及型芯的冲蚀,同时具有良好的挡砂效果,避免出现砂孔的浇注缺陷;内浇道采用圆形截面,便于与直浇道衔接,上大下小的渐变结构,一方面可以起到挡渣的效果,减少渣孔的产生,同时具有补缩的作用,能够使得金属液平稳的浇注满整个叶轮型腔,降低铸件中缩松的问题。
[0009]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10]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潜油电泵叶轮铸型的砂型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潜油电泵叶轮铸型的铸件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分型面、2上型、3下型、4型芯、5型腔、6浇注系统、
[0013]61主浇道、611外浇口、612直浇道、62缓冲道、63内浇道、7叶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潜油电泵叶轮铸型,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潜油电泵叶轮铸型的砂型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一种潜油电泵叶轮铸型是采用立式浇注结构,排气效果更佳,降低了由气孔造成的浇注缺陷,包括上型2、下型3、型芯4、型腔5和浇注系统6,其中上型2和下型3的分型面I垂直设置,设在叶轮上盖板的外圆部位,便于下芯与合型,生产组织方便。
[0015]本实施例一种潜油电泵叶轮铸型的浇注系统6包括主浇道61、缓冲道62和内浇道63,其中主浇道61由外浇口 611和直浇道612组成,外浇口 611为圆锥形结构,与圆柱形的直浇道612相连,在直浇道612的下方是一个呈弧形的缓冲道62,能够有效缓冲主浇道61浇注的金属液,避免浇注缺陷产生,同时起到挡砂的作用;内浇道63以30-40°夹角对称分布在直浇道61的两侧,内浇道63截面为圆形,且逐渐变小,形成上大下小的渐变浇道,与型腔5相通。
[0016]本实施例一种潜油电泵叶轮铸型的型芯4和型腔5由两组结构一致的叶轮型芯4及型腔5组成,每一组型腔5与一个渐变的内浇道63相通,通过渐变的内浇道63把金属液缓慢的浇注到整个型腔5中。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潜油电泵叶轮铸型的铸件结构示意图,经过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潜油电泵叶轮铸型所铸造出来的叶轮铸件,是一个与浇道料把连在一起的两个形状结构一致的叶轮7,从铸件的浇注系统形成的料把上可清晰看到浇注系统6的主浇道61 (外浇口 611与直浇道612)、缓冲道62和内浇道63。
[0018]本实施例提供的这种铸型,铸造成品率高、生产效率翻倍,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促进了规模化快速高效的生产。
[0019]本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还可以做出相应的变形和变型,所以任何等同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权利要求】
1.一种潜油电泵叶轮铸型,包括上型、下型、型芯、型腔和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立式浇注结构,上型和下型的分型面垂直设置,设在叶轮上盖板的外圆部位,便于下芯与合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油电泵叶轮铸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浇注系统包括主浇道、缓冲道和内浇道,其中主浇道由外浇口和直浇道组成,外浇口为圆锥结构,与圆柱形的直浇道相连,缓冲道在直浇道的下方,呈弧形,使浇注的金属液得到缓冲,避免对浇道及型腔内壁的冲击,防止形成浇注缺陷,同时起到挡砂的作用,内浇道以30-40°夹角对称分布在直浇道的两侧,内浇道截面为圆形,且逐渐变小,形成上大下小的渐变浇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油电泵叶轮铸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型芯和型腔由两组结构一致的叶轮型芯及型腔组成,型腔与渐变的内浇道相通。
【文档编号】B22C9/10GK203448621SQ201320487450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1日
【发明者】宋其通, 王为学, 宋相宇 申请人:浙江振兴石化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